可能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的空腹血糖正常,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血糖水平或者是患上糖尿病了。有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控制血糖不僅是糖尿病患者應該做的事,還是每個人都要關注的事情。
如果一直放任自己,血糖出現了大幅度波動,都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利,甚至是出現身體血糖水平失衡。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讓大家每年都要去醫院做一次體檢的意義。
除了我們可以日常監測以外,去醫院做體檢還可以做糖化血紅蛋白檢查,這項檢查可以更好地監測一個人的血糖水平,它可以反映身體2~3個月內的血糖水平。
還能夠讓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的危險。那如何看待自己的血糖水平呢?有人說自己的空腹血糖是正常的,可為什麼餐後血糖高呢?
為什么正常人餐後血糖也會升高?什麼是標準?
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人們在攝入可以快速升高血糖的主食後,餐後的血糖水平就容易升高。如現如今追求口感的人群,都喜歡食用精白米飯,還有血糖生成指數高的饅頭,都容易造成餐後血糖水平升高。
在判斷依據上,就需要大家測量下自己的血糖水平,如果你的空腹血糖水平是正常的,那麼還可以測量下你的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看下你的測量結果,如果血糖水平不超過正常的7.8mmol/L就是正常的表現。
但如果你在反覆的幾天測量下,都超出這個標準,就要去醫院做下糖化血紅蛋白了,避免是高血糖的發生危險。
對於正常人群,在避免餐後血糖升高上,要注意幾點:
一個是食用的主食,早已經有多項研究發現,人們經常食用過於精細的主食,會增加人體罹患糖尿病的發生危險。為了避免這種危險,以及更好地穩定餐後血糖,建議大家儘量選擇粗糧主食。
倒也不必都是粗糧,放入一半口感好的白米飯,就可大大降低餐後血糖水平。如果你平時喜歡吃麵食,可以選擇穩定血糖的小技巧,在和面的時候,添加全穀物麵粉,如全麥粉、蕎麥粉,或者是加入蔬菜汁。
顏色好看、營養效果還會翻倍,對人們控制血糖有利。
還有一點大家要注意脂肪高的食物,大量脂肪進入體內,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以及增加肝臟、腸胃負擔,減少攝入脂肪也是控制餐後血糖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