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小夥伴可能很驚訝,這些與我們中國有關的名詞,怎麼會是日本的地名,但這是真的!
1.中國
日本是有個地名叫中國地區(日文:中國地方,平假名:ちゅうごくちほう),位於日本本州島西部。日本的地域之一。由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5個縣組成。日本的中國地區,面積為31,917.37平方公裡、人口約771.8萬人。
日本戰敗後,為與國家中國相區別,有時也稱為山陽山陰地區。 古代日本的山陽道包括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後(三備)、安藝國、周防和長門,山陰道包括丹波、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共十六國。中國地方於日本歷史的中古時期,因戰亂較少,而成為當時日本除了京都之外,文化及藝術風氣發展最盛的地區。
將山陽道和山陰道等地方合稱為「中國」,最早有文獻記載的應該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太平記》。
書中記載足利直冬初時被委任為長門探題,後來也管治著山陽道的周防、安芸、備後、備中及山陰道的出雲、伯者、因幡等國,故後來稱足利直冬為「中國探題」。
所以相信最遲在室町幕府之後,就以「中國地方」來統稱以上諸國。在描寫日本古代神話與天皇家系的《古事記》與《日本書紀》中,將出雲國地區稱作葦原中國(あしはらのなかつくに),簡稱中津國、中國,也有可能是該詞的語源之一。
根據日本方面的說法,指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前,中國的政權是依朝代名命名(如大清國),直至中華民國的出現才開始固定「中國」在大陸的官方使用;而在此之前的日本已經有「中國」一地方了來形容本州西端了。因為中華民國的出現,使日語中的「中國」一詞的寫法和讀法也可同時表示鄰國的中華民國。
在日本二戰前的社會,一般會把非日語地區用當地稱呼方式發音表達,或以歐美人對各國的稱呼之發音作為轉化成日語譯音,故稱呼中國大陸為:「シナ[(音)支那)]」,即中國的英文國名:「China」的譯音。戰後的日本才開始接受「中國」一詞也可等於「中國大陸」,而且在近代隨著有更多日本人到中國大陸旅遊工作,「中國」一詞幾乎完全取代中國地方,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表兩個「中國」的區別,經常以山陽山陰地區作為日本中國地方的稱呼。
2.東北
東北地方,是日本地域中的一個大區域概念。其位於日本本州島北部,包括青森、巖手、秋田、山形、宮城縣、福島六縣。
古以養馬和採砂金著稱。今有銅、鉛、鋅、石油的開採。全國最重要的水稻產區,產量約佔全國四分之一。
盛產蘋果,產量約佔全國四分之三。森林面積廣大,林業發達。但工業產值僅佔全國的4.7%(1982)。工業以食品、冶金、木材加工、電機為主。傳統工業(漆器、絲織品、木製玩具等)也較發達。主要城市有仙臺市、秋田市、青森市、福島市等。也是全國重要漁場。
3.銀座
銀座(ぎんざ)是日本東京中央區的一個主要商業區,號稱「亞洲最昂貴的地方」,象徵著日本的繁榮,以高級購物商店聞名。這裡匯聚著世界各地的名牌商品,街道兩旁巨型商場林立,時尚、個性的服飾隨處可見,算得上是一個購物者的天堂。
街道附近匯聚有義大利、法國、阿拉伯等地的餐廳,人們在這一條街上,能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味。
銀座分為銀座一丁目(類似於漢語裡「街」)至銀座八丁目,銀座四丁目與銀座五丁目之間被晴海街所分隔,全部8個丁目由中央大道貫通。17 世紀初葉這裡開設了第一家店,隨後在在新橋與京橋兩橋間,形成了繁盛的商業區,成為東京其中一個代表性地區,同時也是日本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區。
象徵日本自然、歷史、現代的三大景點(富士山,京都,銀座)之一的銀座,與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紐約的第五大道並列為世界三大繁華中心。
銀座兩旁人行道寬闊,每逢周末,車輛禁止通行,變成人潮擁擠的步行商業街。
4.關東
關東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兩種,廣義的關東有歧阜縣(美濃、飛騨)長野縣(信濃)、山梨縣(甲斐)、群馬縣(上野)、櫪木縣(下野)、埼玉縣(武藏的大部分)、東京都(武藏的小部分)、靜岡縣(僅指伊豆地區)、神奈川縣(相模、武藏小部分)、茨城縣(常陸)和千葉縣(上總、下總、安房)。而狹義的關東則是指靜岡縣(僅指伊豆地區)、群馬縣(上野)、櫪木縣(下野)、埼玉縣(武藏的大部分)、東京都(武藏的小部分)、神奈川縣(相模、伊豆、武藏小部分)、茨城縣(常陸)和千葉縣(上總、下總、安房)了。
關東地區主要包括東京、神奈川縣等地區,而東京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才作為日本的首都的,是一個比較新的城市;關西主要包括大阪、京都、奈良等城市,而京都、奈良又曾經是日本古代的首都。
你還知道哪些與中國有關的日本地名呢?歡迎在評論區裡評論和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