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是誰發明的?

2021-02-07 優米資料

昨天小優看到一條消息,內容是我們大學裡學習的《微積分》,就是中學時的「老夥計」牛頓發明的。我當時就懵了,原以為只有小孩子才學習牛頓定理,原來,到了大學,我們還活在牛頓前輩的定理中呀?好奇的小優,趕緊百度了一下,發現事情遠不是這麼簡單,原來這是一樁數學界的公案。以下資料來自於網絡:


十七世紀下半葉,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和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分別在自己的國度裡獨自研究和完成了微積分的創立工作,雖然這只是十分初步的工作。他們的最大功績是把兩個貌似毫不相關的問題聯繫在一起,一個是切線問題(微分學的中心問題),一個是求積問題(積分學的中心問題)。


萊布尼茨

萊布尼茨於1684年發表第一篇微分論文,定義了微分概念,採用了微分符號dx,dy。1686年他又發表了積分論文,討論了微分與積分,使用了積分符號 ∫。依據萊布尼茨的筆記本,1674年11月11日他便已完成一套完整的微分學。


牛頓

從史實上看,牛頓卻是在1667年就手稿完成了代表了微積分發明的《流數法》(發表時間為1671年),從手稿完成的時間看,牛頓確是比萊布尼茨早了七年。但萊布尼茨的微積分發明比牛氏的更完善,而且囿於當年通迅條件和學術交流條件的限制,萊布尼茨完全是在獨立的情況下發明微積分的。


所以,對於兩位大家,小優也是一臉懵逼。一個發現比較早、一個總結比較完善,但是無論哪一個,兩位前輩都是為人類數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致敬)


相關焦點

  • 微積分到底是牛頓發明還是萊布尼茨發明
    微積分的發明,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著名數學家、計算機學家馮諾依曼就曾評價:「…微積分是現代數學的第一個成就,而且怎樣評價它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微積分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更清楚地表明了現代數學的發端」。
  • 數理同源 誰發明了微積分?
    因此本篇在有關微積分的敘述中,主要以史話為主。「科學給人知識,歷史使人智慧」,追溯科學發展史、了解大師們的思路歷程,能啟發我們的科學思維,預見科學的未來。從回顧變分法發展歷史開始,將逐步增加一些更具體的數學物理內容。1. 誰發明了微積分?【1,2】婦孺皆知的大科學家中,除了愛因斯坦之外,牛頓當然得算一個,只不過年代稍微久遠了一點。
  • 數學:微積分的發明
    微積分是高等數學中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以及有關概念和應用的數學分支。它是數學的一個基礎學科。
  • 微積分發明的前夜
    在這方面牛頓,萊布尼茨的思想就要深刻得多,所以我們只能說,費馬第一次把微分展示給了眾人,但是卻沒有說服眾人,這個方法非常的有效和值得推廣,所以發明微積分的重任還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費馬只是輕輕點了點微分的穴道。
  • 牛頓與萊布尼茨——誰是微積分的「剽竊者」?
    自從17世紀微積分問世以來,數學家和科學家在討論連續變化的數量時便有了科學依據,微積分基本定理為解決這類數量的問題提供了實用工具。沒有微積分,我們將無法理解現代科學,特別是物理學與工程學。那麼,微積分最早是由誰發明的呢?
  • 人類為何要發明微積分?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微積分作為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的分水嶺,在現代科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微積分的發明也絕對堪稱人類智慧的結晶。這時候科學家們對以上問題的解決,有著非常迫切的需求,期間很多數學家對微積分的誕生做了鋪墊,比如笛卡爾發明坐標系、費馬、克卜勒、伽利略、哈雷等人也有貢獻。
  • 原來數學大神們是這樣想問題的——圖說微積分發明之謎
    ,形成了原子論性質的微積分。誰先發明的微積分李文林老師的《數學珍寶》一書,收錄了古今中外最經典的一百篇數學著作。其中,在「微積分的制定與分析的形成」一章中,收錄有克卜勒、卡瓦列裡、費馬和沃利斯等先驅們的啟發性著述,以及牛頓和萊布尼茨發明微積分時的詳細文獻資料。這使得我們可以一睹先賢的風採,進而了解歷史上偉大的數學家們是怎樣思考問題的。
  • 微積分發明權之爭: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巔峰對決
    萊布尼茨沒有琢磨爵爺的態度,開始深入研究,果然就重新發明了微積分。1684年,萊布尼茨發表了關於微分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分符號dxdy,是符號啊,1686年,發表了關於積分的論文,首次提出了積分符號∫,還是符號啊。人家都公開發表論文了,牛頓這邊卻沒有動靜,他這時候在幹什麼呢?
  • 到底是誰創立了微積分?牛頓和萊布尼茨都說是自己
    微積分可以解決運動中速度與距離的互求問題、求曲線的切線問題、求長度、面積、體積、與重心問題等、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一系列重要問題,而這些問題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不過,圍繞微積分到底是誰先創立這一爭論,曾經在歷史是一場著名的「沒有硝煙的戰爭」,甚至讓英國的數學錯過了整整一個世紀的發展。
  • 從「微積分」發明之爭看科學巨匠,原來牛頓也是個小心眼的人
    在以往的節目中,我們聊了很多歷史和軍事的故事,今天,我們換換口味,來聊一聊科技圈,曾經發生的有趣事——「微積分」發明之爭、我們先來介紹一下
  • 微積分的發展史
    公元前三世紀,偉大的全能科學家阿基米德利用窮竭法推算出了拋物線弓形、螺線、圓的面積以及橢球體、拋物面體等各種複雜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公式,其窮竭法就類似於現在的微積分中的求極限。此外,他還計算出Π的近似值,阿基米德對於微積分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 王珂的微積分講義
    高等數學、微積分是工程師或大學工科本科生的基本功。
  • 微積分和分析數學
    微積分和分析數學(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 Analysis)微積分是研究函數的導數和積分的性質、運算和應用的數學分支。
  • 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戰爭
    這場戰爭中,他們都宣稱自己才是微積分的創立者。微積分是數學分析的基礎,為我們提供了一套測算包括幾何圖形、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跡在內的各種曲面面積的通用方法。微積分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知識遺產之一。牛頓在1665至1666年間(他創造力最強的一段時間)創立了這一數學方法。當時牛頓還是一名年輕的劍橋學生,他離開了老師和同學,回到自己的鄉村住所。
  • 微積分之區分求積
    剛來日本學習微積分的時候(國內文科生),覺得微積分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直角坐標系上任何可以用方程式表達出的線條。我們都可以求出它在區間範圍內的面積,通過旋轉,我們還可以求出體積。突如其來的衝擊,認知範疇的超出一下打破了我的世界觀。放學後回家路上的我,看著東京的夜晚,喧囂的道路,閃爍的霓虹燈,林立的高樓,都幻化成了數學公式,出現在我的眼中!定積分的正式名稱是黎曼積分。
  • 美媒:誰發明了「零」? 巴比倫人、瑪雅人和印度人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月12日刊登題為《誰發明了「零」?》一文,文章稱,儘管人類一直能理解「無」或「什麼也沒有」的概念,但「零」這一概念相對比較新——這一概念在公元5世紀才得到全面發展。巴比倫人、瑪雅人以及印度人分別獨立發明了「零」,儘管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印度數字體系受到了巴比倫人的影響。
  • 當牛頓發明微積分,中國人在幹什麼?
    牛頓油畫像  當牛頓發表力學定律和微積分的時候,是中國的哪個朝代?中國學者在做什麼?
  • 當談到微積分,你都會想到啥?
    出版社:人郵圖靈新知     出版年:2010年7月「微積分」這一名稱最早出現在哪本書中?第一本微積分教科書又是誰人所寫?微積分究竟是誰人發明的?著名的洛必達法則居然是伯努利的研究成果?誰被譽為「分析學的化身」?誰又被譽為「現代分析學之父」?哪些數學天才使微積分的創建過程終於畫上完美的句號?
  • 從「芝諾悖論」開始,談微積分
    直到牛頓、萊布尼茨發明了微積分,有了無窮小和極限的概念,才作出了圓滿的解釋,也就是無限分割後的時間或者空間的總和可以是有限的。- 02 - 「微積分」的誕生「自然和自然規律隱沒在黑暗中;神說,讓牛頓去吧!
  • 微積分的歷史和應用,想想就讓人激動
    這種想法跟微積分是牛頓和萊布尼茨發明的一樣大錯而特錯。數學是物理的基礎,而物理發展則推動了我們的科技,這毋庸置疑,古往今來,絕大多數的發明家首先是一個物理學家。我們的文明發展到今天的地步,亦離開不數學,航海、天文、礦山建設等許多課題都有賴於數學的發展才能得以深入研究。有一個很典型的故事,一個物理系的學生問他的老師:「為什麼近一百年來物理學都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