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學老師
在從業的十餘年裡遇到了不少困惑和難題
▼
(示意圖)
「老師,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辛苦您多多關注一下孩子的情況。」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心中都有一個概念,老師對孩子的態度和關照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每一個父母都希望為孩子鋪儘可能寬的路,所以逢年過節總覺得給老師送禮才能更安心。不送禮就會擔心老師會不會對自己的孩子不上心,怕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例外」...
收禮是違規行為,每一次婉拒家長的禮物都是最尷尬的時刻,雖然很理解他們對孩子的良心用苦,但其實作為一名老師的角度來看,家長能信任老師、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以及每一位孩子們的優秀成長,才是我最願意看到的。
「老師啊,我這孩子膽子太小,平時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也不敢去向您請教,麻煩您多多開導一下她哦。」
古今中外,孩子對老師,大部分都是既「敬」且「畏」,一方面,老師有「教不嚴,師之過」的職業自律;另一方面,小孩子一不聽話了,家長們就要說「把你送到X老師那裡去」,或者「X老師來了」。久而久之,學生對老師就更是敬而遠之,教學開展得不那麼順利。
「不好意思啊老師,這孩子怎麼又闖禍啦,我最近工作太忙了實在去不了學校一趟,我晚點給您電話溝通一下?」
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很多家長不得不面臨的情況,那就是在校期間老師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要比家長多許多,所以對於孩子的成長問題,家長更需要跟老師及時溝通。
但是現在大部分家長與老師之間都難以做到及時有效的溝通。家長上班比較忙,時間上不允許,不能及時與老師溝通。 雖然可以通過電話等方式溝通,但效果沒有當面溝通的效果好,而且電話溝通也容易產生其他不必要的麻煩,容易溝通不到位而產生誤會,這對解決孩子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很不利。
而這些困擾我多年的難題
從我和同事的一次偶然的聊天裡
出現了轉機
我們工作的學校
就在方圓·雲山詩意(鶴山)旁兩公裡範圍
大部分學生都是居住在這個社區裡的小孩
同事說,以前她也和我有著同樣的困擾
自從住進了方圓·雲山詩意(鶴山)
不僅上下班更便捷
那些難題也都迎刃而解了
聽了同事的經歷,我認真考量後
也決定搬進方圓·雲山詩意(鶴山)
和家長學生住在同一社區裡
感受到了與學生、家長當鄰居的益處
與家長學生當鄰居,近在咫尺的距離把老師、家長、學生的關係一下拉親近了。家長們平時工作忙,周末閒暇的時候會帶點自己親手做的小點心過來串門拉拉家常,這樣的禮物,這樣的方式,既有意義也不會讓我覺得為難。我得空時也會去學生家裡去串門喝茶,聊聊孩子的情況,與家長有效溝通,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讓孩子健康成長。(示意圖)
亦師亦友,和學生關係更親近
(示意圖)
與老師當鄰居
外部的環境讓孩子自覺的自律
同學們出出進進總能遇見老師,這樣的變化對於同學們來說不僅是一種約束,更是一種福利。同學們每天下課回到家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聚在一起時更願意討論學習而不是遊戲。 樓上樓下都是我的學生,假期上輔導班,別人提前一個小時出發可能遲到,而我的學生們假期上輔導班就等於拜訪鄰居,上課前十分鐘出門足矣,每一次的輔導課都沒有同學遲到的情況出現。無需穿越遙遠的路程,步行即到的距離,極大減少了孩子在路上的停留時間,出行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示意圖)
抬頭低頭都是老師,從這個環境培養出的孩子都會相對的更自律,因為外部的環境會讓孩子自覺的自律。同時,家庭背景相似的學生集中在一起,有利於營造公平競爭的學習氛圍,當學生來源於同一小區時,往往會產生激烈的學習競爭,促使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百金買房,千金買鄰
方圓·雲山詩意(鶴山)名校環伺
與華師附小為鄰
業主中半數以上
都是附近學校的學生家長及老師群體
社區濃厚的教育氛圍和圈層
是項目價值的重要保證
華師附小背後是華南師範大學——廣東省優質重點大學。師資均在華師服務1年以上;對學校進行「科學、規範和精細化」的教育教學管理,學校專任教師均經過嚴格的招聘程序擇優錄用,師資配備相當雄厚。(示意圖)
據方圓·雲山詩意(鶴山)銷售人員介紹,大部分來他們這裡買房子的都是附近學校的學生家長及老師群體。良好的教育環境,優秀的鄰裡圈層,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缺資源。無論對社區的氛圍,還是對業主子女的成長,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由此看來,當今的孟母們,確實值得為方圓·雲山詩意(鶴山)再搬遷一次。
🏫🏫🏫
方圓·雲山詩意(鶴山)
85-125㎡天樾園景央座
與華師附小為鄰
下樓即上學,放學即回家
住在名校旁,老師當鄰居
家門口開啟孩子的成才之路
▼
方圓·雲山詩意(鶴山)
| 灣區西門戶·廣佛桃花源 |
【免責聲明】
1、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2、如無意中侵犯某方智慧財產權,告之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