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月球進入倒計時,NASA發現難度加大,登月要考慮太陽輻射

2020-12-17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雖然目前火星探測已經成為了時下最熱門的科研話題之一,不過,距離人類可以實現火星登陸,並且通過改造將火星建成人類基地,還需要漫長的時間,而在那之前,月球其實更適合成為人類的「第一太空基地」。

NASA計劃2024年重返月球!

前段時間,NASA和日本方面籤署了一項聯合宣言,這項宣言的內容為日本將和美國方面在月球改造、登月等一系列項目上強強聯合,未來也將有其他國家陸續加入進來,用NASA的話來說,光憑美國一方想要重返月球是很困難的,NASA希望可以全球合作。

在計劃中,NASA計劃2024年重返月球,此後2028年前後建造月球空間站,之後建造月球上的人類基地,並且日後將月球作為人類登陸火星的「跳板」,幫助人類從月球開始,展開自己的太空之旅。

可能一些朋友會說,美國早在1969年,就已經成功登月了,為何如今重返月球卻變得困難,需要多國聯合呢?

這是因為上世紀美國登月,是為了和前蘇聯進行「太空競賽」,對於登月的要求是上去了就行,而如今則需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進行長期的科研考察,自然也就要面對更大的風險,對於技術、資金方面的需求也更多。

新研究發現重返月球或困難重重

據報導,在最新一期的《地球物理研究·空間物理》雜誌上,來自我國山東大學的空間科學團隊,在與國外科研團隊聯合研究後,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表示月球雖然是地球的天然衛星,但是卻並不是時刻都處於地球的磁場保護之中,當滿月出現,月球就會擺脫地球磁場的保護。

而當月球完全暴露於太空之中後,就會受到來自於太陽高能粒子的輻射侵蝕,這些輻射不僅會給月球上的探測設備、圍繞月球飛行的衛星等帶來損害,也會讓月球上的科研人員因此而受到健康威脅,如果體內細胞被輻射侵蝕,患癌風險會激增。

這意味著,如果日後人類想要在月球上長期工作生活,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在月球上建造掩體,並且像地球上的天氣預報一般,在月球上也時刻播報月球的天氣預報,當太陽高能粒子輻射來襲之前,提前預警,讓上面的工作人員可以及時躲避到掩體之中。

同時,也可以及時關閉掉會受到影響的各類探測儀器,將損失減到最低。此外,科學家也表示,通過研究,他們發現太陽高能粒子輻射雖然會增加人類登月的風險係數,不過相應的,也會為人類在月球上提供很多豐富的資源。

比方說水資源,日後只需要找到它們的沉積地點,這些月球上的資源就可以為我們所用,減少從地球運輸資源到月球的成本。下一步,科學家們準備繼續研究月球的空間環境信息,希望可以將月球上的天氣預報做到更精準,保護未來登月人員的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8月7日文章《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安全探月還需摸清太陽風動向》

相關焦點

  • 月球輻射有多可怕?嫦娥4號發現超地球兩百倍,為何登月不受影響
    對於達到緊急情況3倍輻射水平的月球表面,五十年前的登月太空人受到影響了嗎?阿波羅登月任務中,在月面呆的時間比較久的有阿波羅14號太空人艾倫·謝潑德,在月球表面呆了兩天,打了兩個高爾夫球。月球的輻射源主要來自兩個地方第一種是銀河宇宙射線(簡稱GCRs),它們主要由帶電粒子如質子和裸氦原子核組成。第二個輻射威脅是太陽風粒子,因為月球沒有磁場保護,受太陽風影響還是很大的。在月面要是體驗一次太陽風,僅一次照射就可導致急性組織損傷。
  • 太空人在月球上會遭受多少輻射?
    來源:新浪科技在月球上行走的太空人(想像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阿爾忒彌斯計劃將爭取在2024年重返月球新浪科技忙 北京時間9月30日消息,科學家對太空人在月球上所受到的輻射劑量已經有了相當準確的估計,但這一結果可能還不足以阻止人類再次登上月球展開探索。
  • 月球有了新發現!月球表面輻射有了更準確數值
    德國航天中心航空航天醫學研究所的輻射物理學家、此次研究的人員之一——託馬斯·伯格說:「換句話說,目前太空人如果在月球上長時間停留會遭受很多輻射。」但數值再高,對於以後的登月任務來說,並不會成為最大的影響。研究稱,太空人在月球表面跳躍時,每小時將吸收約60微西弗的輻射。
  • 誰將成為首位登月女性太空人?NASA或從這些人中選出重返月球
    在「阿波羅計劃」(Apollo program)結束50多年後,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宣布2024年之前重返月球,首位女性航天員將與另一名男性航天員在月球漫步,並測試宇宙飛船,以達到登陸火星的最終目標。那她會是誰?沒有人能確切知道,但候選人很有可能將從美國宇航局目前的12名女太空人名單中挑選出來。NASA在冊的12名女性太空人。
  • 《重返月球》節目將記錄NASA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據外媒報導, 國家地理頻道公布了全新的《重返月球》(Return to the Moon)節目,將跟隨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空人、工程師和科學家一起參與該航天局的 "阿爾忒彌斯 "(Artemis)計劃。
  • 1969年美國就載人登月了,是不是現在隨時可以重返月球呢?
    網上一談到大國月亮上挖土並帶回,就有網友嗤之以鼻:1969年美國就載人登月了,只要美國想,隨時可以重返月球!是真的嗎?事實是,從柯林頓開始,喊了20多年重返月球的口號(川普也喊了最少兩次),卻沒影子!
  • 第二個載人登月將誕生?日本想坐NASA順風車,實現載人登月
    日本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表示會參與到這個月球空間站的建造中,參與到這一項活動,意味著,既要出錢還要出力,不過初期沒有提及是否藉此實現太空人登陸月球。由於日本打算協助NASA在月球空間站上執行任務,作為交換,NASA可能會在第一個「阿爾忒彌斯」登月任務中為日本立方體衛星提供一個位置。目前NASA計劃於2020年展開無人飛船環繞月球飛行的任務。
  • 美國2024年重返月球板釘釘的事,NASA承諾將一名女太空人送上月球
    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阿爾忒彌斯(Artemis)是美國重返月球的載人登月計劃,預計總投資達到280億美元,其中160億美元用於登月艙研製。目前NASA已經與藍色起源、Dynetics及SpaceX公司籤訂研究合同,由這三家公司研製載人登月系統,但最終選擇哪家的登月艙還未確定。
  • 嫦娥四號探測到月球輻射,人類還能常駐月球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衛星,因此人類首先探索的星球是月球,未來考慮建設星際基地的目的地也是月球。儘管如此,月球的自然環境並不符合人類的要求,首先它的表面既沒有流淌著的液態水,也沒有合適的溫度,而造成這一切環境條件形成的因素是月球缺乏大氣層。由於缺少大氣層,月球的表面常年遭受太空輻射的侵害。前段時間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探測到了月球表面輻射值數據,並將數據傳回地球。
  • 美國公布188頁新一輪載人登月報告,月球要進入瓜分時代了?
    ,美國登月的騙局問題,其實我們前面也多次說了,美國登月是真的,而本次登月算是美國「重返月球」的計劃,美國預計於2024年將發射的「阿爾忒彌斯三號」,並且設定了七大科學任務,同時最為關鍵的還是好要實施月球樣本的採集。
  • NASA隱藏外星人驚天內幕?登月之後發現月球背後竟然是這樣!
    對於月球可以說是我們走向宇宙的第一站,人類登月已經在數十年前就不是空談,但是登月真的就什麼也沒發現?NASA到底隱藏了怎樣的秘密呢?現今社會是一種比較大信息流體時代,日常飛速流過的信息量超乎人們所想。想知道的東西在網上一查就有很多,關於外星人的更是一大片,但是一般來說所整理出來的訊息其實很多都算作為垃圾流過,少有用處。
  • 月球背面有什麼?傳言中NASA發現外星人基地,隨後停止登月計劃!
    太陽系內月球作為人類唯一成功登陸的天體,它對人類而言非常重要,自古以來關於月球神話傳說數不勝數,這賦予了月球神秘面紗,實際上人類登月以後,關於月球的秘密越來越多,有人說美國當年之所以不再登月,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外星人,外星人警告他們不要再登月,也有人大膽猜測,外星人生活在月球背面,這些猜測有什麼證據呢
  • 【NASA計劃美國太空人2024年重返月球】9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公布了...
    【NASA計劃美國太空人2024年重返月球】9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公布了「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太空人團隊名單,18名太空人中半數為女性。未來美國登月的首名女太空人和1名男太空人都將從這一團隊中選出。按照該計劃,美國太空人將於2024年重返月球。但外界普遍認為,這一時間表很可能會推遲。
  • 美國人重返月球有戲嗎?專家表示:或離不開中國的幫助
    【美國人設想的重返月球】 川普要求美國航宇局在2024年必須實現載人重返月球。如果一切順利,川普如果能連任,他在卸任之前,有可能看到第一次載人重返月球的成功。 自從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後,NASA結束了未來型號發展上的糾結心態,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單級入軌方案,確定了新一代飛船、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技術方向。 早在小布希政府期間,NASA就提出了重返月球、進而前往火星的「星座」計劃。
  • 50年前的今天,月球上的24個小時
    在一天前進入環月球軌道之後,此時的阿波羅飛船正在第13圈環繞月球,兩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也已經進入登月艙中等待,另一名太空人麥可·柯林斯將才此後的20多個小時裡一直獨自停留在指令艙中接應。
  • 讓咱知道:月球上有多少輻射 太空人面臨多大生命威脅
    實測數據,遠遠比人們想像中的要高,德國的天體物理學家 溫默-施溫格魯伯Robert Wimmer-Schweingruber,擔憂地表示:月球的輻射,比國際空間站要高2~3倍。因此,若太空人在月球上停留,他們最大的停留時間,最好在2個月內。這還必須考慮包括了往返月球時的那部分輻射。
  • 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月球到底有什麼秘密?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的主題是: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月球到底有什麼秘密?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月球地球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是僅有的一顆,自古以來,月球就有很多的傳說,直到後來,人類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月球才發現,月球是一顆很荒涼的星球。人類夢想著有一天可以登上月球,這個願望終於在1969年被美國實現,當時的阿波羅計劃是很轟動的。
  • 嫦娥五號到月球上挖土,NASA突然喊話,CIA前僱員:美國登月是假的
    日前,我國「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肩負重大使命前往月球。此次登月的主要任務是「取樣返回」,在完成繞月飛行、著陸、取樣後再返回地球,難度堪比載人航天。「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後,將帶回大約2公斤月球表面土壤,為研究月球表面成分提供直接科學證據,並進一步完善登月體系,為後續載人登月打下堅實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 月球上沒有發射基地,載人登月如何返回地球?看嫦娥五號就知道了
    嫦娥五號月球上取樣,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收官之戰,目前來看很成功,2公斤的月球樣本已經被轉移至返回器中。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正繞月飛行,將擇機調整模式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其實最困難的環節已經完成了。嫦娥五號從發射到月球樣本返回地球需要經歷23天的時間,每一步都十分艱險,因此受到廣泛的關注。
  • 「嫦娥四號」發現:月球輻射比地球可高1000倍,太空工作要加倍小心
    到現在,登上月球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願望,各大國還設置了空間站,方便太空人工作。不過太空畢竟與地球的環境區別太大,人工能測量的數據有限,更多的數據監測還是要靠各種探測器完成。2018年,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在月球表面著陸,開始進行作業。時隔兩年,「嫦娥四號」收集的數據成果為人們揭示了月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