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那些變異了的茶樹葉,在遺傳學裡所有生物都有這樣兩種屬性:遺傳和變異。茶樹也不例外,中華地大物廣,茶山茶樹更是數之不盡。在常年的生長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或外部的或內部的,各種因素導致茶樹生長變異了。但是別說還蠻好喝的。因為好喝所以茶科所保留了這些變異樹種,並且通過茶農大力擴散。
第一種:安吉白茶
這個茶大家應該不陌生,很多人總是把安吉白茶和福鼎的白茶混淆。但是安吉白茶表面雖然是白茶,但是人家是正兒八經的綠茶,外白裡綠。
安吉白茶的工藝是綠茶殺青的工藝,和白茶自然曬乾的工藝完全不一樣,所以按照工藝上來說,安吉白茶是根正苗紅的綠茶。
但是為什麼要叫安吉白茶?因為這種茶樹中是變異了的樹種,茶葉片裡面的葉綠素合成有問題,導致葉綠素的含量特別低,感覺就像人得了白化病一樣。葉片又薄又白。
然後某天被勤勞的茶農伯伯發現了,後來發現這種白白葉片的茶做出來的綠茶口感特別鮮爽,都不帶點綠茶共有的苦澀味。接下來就是一傳十,十傳百的事情了。
第二種:白雞冠
白雞冠也是和上面的安吉白茶一樣的性質,茶樹在一片茶園裡突然變得通體雪白,亮瞎大眾的眼神。只不過白雞冠是在福建巖茶區,安吉白茶是在浙江茶區。所以安吉白茶按照浙江人民的喜好做成了綠茶。而白雞冠按照福建人民的喜好做成了巖茶。
白雞冠和鐵羅漢、水金龜還有大紅袍那是巖茶f4組合,比現在的兩大當家花旦肉桂和水仙可出名早。人家號稱武夷四大名樅。白雞冠就是那個時候被粉絲瘋狂追隨的。但是奈何產量還是太少,然後武夷巖茶又講究焙火。
白雞冠就白白嫩嫩的較小身子骨,肯定經不起烈火焚燒的。剛入巖茶坑的小夥伴一定記得嘗試一下白雞冠。難得裡嫩外焦巖茶的一支奇葩。
同樣和安吉白茶一樣,白雞冠喝起來葉很鮮爽。
第三種:黃金芽
此黃茶非彼黃茶,和安吉白茶一樣,黃金芽也是綠茶不是黃茶。黃金芽是安吉白茶的進化體。因為大量種植安吉白茶,然後在安吉白茶的基礎上培育出來了黃金芽。那芽芽通體金黃,亮瞎狗眼。
前年去安吉的時候,茶農伯伯已經從安吉白茶中喜新厭舊到黃金芽了,大部分安吉的茶地裡都種植了黃金芽。貌似普通小茶苗一兩塊錢一棵,但是黃金芽是兩三塊錢一棵(我沒記錯的話,反正黃金芽的小苗苗要比其他樹種貴)
但是因為能賺錢,做出來的茶葉更好賣,所以茶農伯伯們都很樂意種植這種茶樹種,去茶產地真的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到很多東西。茶農伯伯是第一線風向標。
因為黃金芽好賣,後來我又在我浙江某地兒的農業部喝到了他們培育的更加金黃的樹種。真的金金黃。
第四種:紫芽茶
紫色的芽裡面有分兩種一種叫紫芽,一種叫紫娟。兩種茶都是因為花青素含量過高,導致茶樹葉發紫。花青素現在就是藍莓裡面那個東西,對眼睛比較好。
紫芽在一出來後,就收到的雲南茶科所的青睞,雲南茶科所特地培育出來了紫娟樹種。紫芽和紫娟的最大區別是,紫芽是僅僅芽是紫色的,葉片慢慢長大就不是紫色的了,恢復正常綠色,聽起來,莫名想到小蝌蚪找媽媽。
然後紫娟就是通體紫色。曾經喝到過冰糖香很濃鬱的紫芽茶做的普洱茶,真的記憶比較深刻。
最後,生物的進化有遺傳和變異,所以生物才多姿多彩。而茶樹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無性繁殖。有性繁殖可以增加變異的概率,而無性繁殖可以穩定茶樹變異出來的特異之處。使得我們能喝到量產的有趣的變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