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以其獨特的「觀音韻」紅遍了中國大江南北,有不少茶友的入門茶就是鐵觀音,鐵觀音也常年佔據「中國十大名茶」中的一席之地。
即便許多人喝過鐵觀音,懂它的依然很少,首先要更正大家一個觀念:鐵觀音不是綠茶。
鐵觀音衝泡後湯色金黃,有天然馥鬱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俗稱有"觀音音韻"。其特有的花香、果香,並非茉莉、玉蘭的鮮花窯制而成,而是由鐵觀音的茶樹品種、氣候、季節及獨特工藝引發出來的天然香味。
在六大茶類中,鐵觀音屬於烏龍茶類,是閩南烏龍的代表。烏龍茶有四大產地,可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閩南烏龍以鐵觀音為代表;閩北烏龍以武夷巖茶為代表;廣東烏龍以鳳凰單叢為代表;臺灣烏龍以文山包種、凍頂烏龍為代表。)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之鄉、世界名茶鐵觀音發源地。安溪鐵觀音主產區在西部的「內安溪」,這裡群山環抱,常年雲霧繚繞,海拔較高,非常適宜茶樹生長。東部的「外安溪」因地勢平緩,海拔較低等因素則相對次之。
在安溪,鐵觀音、毛蟹、本山、黃金桂、梅佔、大葉烏龍等都是主要的茶樹品種,但更多的還是鐵觀音,因為它的價格是其他品種的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鐵觀音作為茶樹品種,又名「紅芽歪尾桃」,也叫「紅心觀音」或「紅樣觀音」,再見這幾個名字不要覺得奇怪,果斷出手,這就是「純種鐵觀音」。純種鐵觀音茶樹「好喝不好栽」,產量有限,加上複雜的製作工藝,正宗鐵觀音價格其實並不低。
曾有茶客以18萬元的價格買下了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魏月德親手製作的安溪鐵觀音手工茶「魏十八」。
安溪鐵觀音以春茶和秋茶品質口感最佳,素有「春水秋香」之說,春秋兩季產量幾乎佔全年的八成。
鐵觀音成品依發酵程度和製作工藝,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等三大類型。
清香型鐵觀音:清香型口感比較清淡、舌尖略帶微甜,偏向現代工藝製法,在市場上的佔有量最多。清香型鐵觀音顏色翠綠,湯水清澈,香氣馥鬱,花香明顯,口味醇正。由於新茶性寒,不可過多飲用,否則會有一定程度的傷胃、失眠。
濃香型鐵觀音:濃香型口味醇厚、香氣高長、比較重回甘,是傳統工藝炒制的茶葉經烘焙再加工而成產品。濃香型鐵觀音具有「香、濃、醇、甘」等特點,色澤烏亮,湯色金黃,香氣純正、滋味厚重,相對清香型而言,濃香型鐵觀音性溫,有止渴生津、健脾暖胃等功效。
陳香型鐵觀音:陳香型又稱老茶或熟茶,由濃香型或清香型鐵觀音經長時間儲存,並反覆再加工而成,亦屬半發酵茶葉。陳香型鐵觀音具有「厚、醇、潤、軟」等特點,表現為色澤烏黑,湯水濃鬱,綿甜甘醇,沉香凝韻。其特質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紅茶、黑茶,且有沉重的歷史與文化沉澱。
這三種鐵觀音的茶香和價格相差很大。
清香鐵觀音,以安溪原始「紅芽歪尾桃」品種為原料,其香型有黃桂香、芝蘭香等幽香,茶價每500克在1000元以上。
正宗鐵觀音,是以安溪區域內由原「紅芽歪尾桃」變異出來,以紅心、紅英等品種茶樹為原料,其香型有乳花香、蜜蘭香、青芳香、熟韻香等,茶價每500克為100元以上。
鐵觀音是以鐵觀音茶的特定製法製成,但原料不一定純正,鮮葉不一定來自安溪區域內的鐵觀音茶種,如白樣、白心、薄葉、竹葉等,其香型有花果香、千裡香等,茶價每500克在30元以上。
衝泡鐵觀音一般10-20秒出湯,根據個人口感出湯時間依次延長,不要久泡。鐵觀音一般以九泡為限,每三泡為一階段,123香氣高,456甘漸增,789品茶純。
所以關於安溪鐵觀音,你們都了解了嗎?
素材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侵權請聯繫本公司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