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安溪鐵觀音春茶採摘、上市的黃金時節。在10日下午舉行的2020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會傳來好消息,安溪鐵觀音在800多個品牌中脫穎而出,以1426.86億元位列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價值第一,這無疑為安溪春茶產銷全面復甦注入強勁動能。
據悉,這是安溪鐵觀音首次位列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價值第一,也是連續第五年名列全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一。與去年相比,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淨增1.43億元。
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何以獲得「五連冠」?讓我們走進茶鄉,探究安溪鐵觀音生態、品質、品牌等方面的深耕細作和完美鍛造。
護好生態
安溪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森林覆蓋率66.57%,被稱為氣淨、水淨、土淨的「三淨之地」。
這得天獨厚的生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安溪縣委、縣政府精心呵護結出的累累碩果。
安溪縣著眼於茶產業的永續發展,護好生態,構築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防火牆」。
築牢生態屏障。從縣域大生態—茶山綠化—茶園小氣候—綠色生產技術推廣四個層面立體推進,建成高標準生態茶園35萬畝,為茶葉上好生態底色。
在茶園裡率先大力推廣太陽能殺蟲燈、頻振式殺蟲燈、信息素有色粘蟲板等農業管理新技術,全面提升茶園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在保護茶園小生態的同時,安溪還注重保護好茶園外的縣域大生態,為茶葉的生長、種植、製作打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石材行業整體退出;嚴格落實環保準入制度,向高耗能、高汙染建設項目堅決說不。
安溪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契機,以推行「山長制」為抓手,通過建立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推行茶樹留高和梯壁留草、評選「十大金牌茶莊園」和「名山名茶」,建設高標準生態茶園,推進茶山生態修復,打造從茶園到茶杯看得見的健康飲品。
「好山好水出好茶。」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鄭國建曾對媒體發布:安溪鐵觀音所含茶多酚、胺基酸、維生素等高於其他茶類,含30餘種無機礦質元素,70餘種香氣物質。神奇、獨特的「半發酵」制茶工藝,使它具備綠茶的鮮爽、紅茶的甘醇、花果的芬芳。
在良好生態的呵護下,作為一種天然健康飲品,安溪鐵觀音具有獨特的保健功效。
「清香型鐵觀音——一見鍾情、延緩衰老、更年輕;濃香型鐵觀音——蜜意濃情、護肝降脂、更輕鬆;陳香型鐵觀音——日久生情、抗炎清火、更精神。」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以科學嚴謹的實驗數據作為依託,將大量實驗數據通過圖表方式,向大眾全面展示了安溪鐵觀音的降脂護肝、調降尿酸、調理腸胃、抗炎清火、延緩衰老等健康功效及其作用機理,科學闡釋了安溪鐵觀音的保健養生作用。
做好品質
在食品的法則裡,品質重於一切。品牌需要品質的支撐,安溪縣大力倡導「四心」「四化」,「不忘初心、堅定信心、秉承匠心、上下同心」,全面推廣莊園化、去冰箱化、地標化、標準化,深入推進茶業供給側改革,持續打好質量管控、貫標用標、鏈條延伸組合拳。
曬青、涼青、搖青、殺青、揉捻、初烘、包揉、復烘、復包揉、烘乾……每一泡安溪鐵觀音都要歷經十道傳統工序、三十六小時連續製作,被茶業界譽為「最高超、最精湛、最獨特的制茶技藝」,也鍛造出安溪鐵觀音的良好品質。
心,品牌之根本,因心而偉大,因心而成就。
匠心獨到,是一種極致的追求,是精巧和細心,是堅持與突破。安溪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通過舉辦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目前已選拔6位大師、20位名匠、近140名優秀制茶能手,建立健全「傳幫帶」機制,使匠人精神得以傳承,有效提高茶葉品質。
在舉源茶葉專業合作社,只要你隨手拿起一盒茶葉,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商品編號、茶園管理項目、採摘日期、上架時間和農殘檢測報告等一應俱全。
「這樣的農事記錄,我們堅持好幾年了。」合作社負責人劉金龍說,手機一掃,從茶園到茶杯,每一泡茶的「前世今生」,一覽無遺。
質量安全,是茶產業發展的底線。只有守住底線,產業才能實現良性健康發展。「2011年起,安溪在全國首創縣域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全縣400多個農資網點實行聯網。」安溪縣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實施茶園信息化、數據化監管模式,構建「從茶園到茶杯」的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
同時,安溪對標國際標準體系、市場需求、價格規律和營銷慣例,打造國際多邊互認的兩個國家級茶葉質量檢測實驗室,每年隨機抽檢茶農、茶企2000多個茶品樣本。完善縣、鄉鎮、企業快速檢測網絡,倒逼茶農、合作社、茶企生產自律。近年來,接受國家、省市茶葉監測抽檢,合格率均達100%,茶葉出口連續13年通過輸入國官方檢測。
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是茶葉品質保障的關鍵。安溪制定並大力推行《地理標誌產品 安溪鐵觀音》等「四個標準體系」,實施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鐵觀音產品標準。2019年10月9日,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機茶工作組成立大會在安溪縣舉行。有機茶工作組正式成立,是繼2009年全國茶標委烏龍茶工作組落戶安溪後,茶標委在安溪縣成立的第二個工作組,也是全國茶標委成立的第13個工作組。
安溪還創辦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國唯一綜合性茶業公辦本科院校——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打造產業創新引領陣地。
打好品牌
在擦亮安溪鐵觀音這張綠色名片的道路上,安溪縣委、縣政府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與努力。在如何打造安溪鐵觀音品牌上,安溪進行了一系列整合創新。
為區分「李逵」「李鬼」,維護品牌聲譽,安溪嚴格地理標誌認證使用,全縣現有安溪鐵觀音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準用企業132家。
針對各地冒牌現象,近年來,安溪專門成立了打假小組,深入各地打假,遏制「劣幣驅逐良幣」怪象,引導消費者認標消費、認牌選購。
在品牌集群打造上,安溪堅持以區域品牌支撐企業品牌,以企業品牌開拓市場,推動茶產業朝著品牌經濟方向發展。經過多年發展,安溪鐵觀音企業領軍品牌強大,銷售渠道廣闊,安溪茶產業集群龐大,產業鏈完整並領先業界。先後打造形成八馬茶業、華祥苑等一批引領業界龍頭企業;鑄造「賽珍珠」「金鳳凰」「老鐵」等一批有影響力的茶葉品牌。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安溪縣積極對接,主動參與,以茶為媒,不斷打造國際品牌。安溪鐵觀音在歐盟、俄羅斯、日本等46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國際商標註冊,成功入選「中歐100 100」地理標誌產品互認互保產品清單,繼續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鍥而不捨地打造「中國海絲茶品牌」。
安溪鐵觀音藉助閩茶海絲行、歐洲營銷中心、茶學社、茶酒對話等平臺載體,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以國禮茶、國賓茶身份驚豔國際政要舞臺,香飄大國外交……一片小小的樹葉,在世界級舞臺頻頻嶄露身影,令不同膚色不同面孔的人心生嚮往。
安溪還牽頭舉辦「品牌力量·走進安溪」暨推動安溪品牌發展集結行動活動,分享品牌建設先進理念,交流品牌提升經驗,探討品牌發展思路,宣傳安溪品牌建設成效,展示安溪標杆品牌形象,樹立安溪品牌的良好風貌。
「安溪鐵觀音最大的特點是觀音韻、蘭花香,被稱作能喝的香水和天然的保健品,品牌價值超過1400億元,排名全國茶葉第一位,可以說是好喝又健康。」4月24日,安溪縣代縣長吳毓舟化身直播「帶貨達人」,為全球網友傾情推介安溪鐵觀音。
一系列的努力,使得安溪鐵觀音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與日俱增,並最終登上區域品牌價值榜首。
強烈的市場認可,折射出的是安溪鐵觀音在消費者和業界的地位。大大小小的獎項,接連不斷的「榮耀加身」,更說明了安溪鐵觀音的品牌實力。
一葉興,百業旺。品牌價值成為安溪茶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而茶產業的發展,帶動了茶旅遊、茶科研、茶創意、茶教育等產業興盛,老百姓也增收致富奔向全面小康。 (林清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