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輕視創傷性事件對心理健康的危害

2021-01-08 騰訊網

最近一月,連續接待了幾名青少年求助者,有心理不適的問題,也有抑鬱症的患者,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巧合,這幾位青少年心理狀態不良都是因為遭遇了創傷性事件後,沒有引起自己和周圍人的重視,及時給予危機幹預,進而病情加重,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對生活失去了希望。

今天,想談一談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

一、什麼是創傷性應激障礙

創傷後應激障礙,英文簡稱PTSD是指一種在經歷了重大創傷性事件過後產生的生理及心理病變的應激反應障礙。一般情況下,此疾病的患者及許多其他種類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腦內杏仁核持續處於激活警覺狀態,體內壓力激素水平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患者體內壓力激素的持續釋放會導致個體產生情緒處理能力的偏差,嚴重時甚至出現惡劣行為偏差,或者出現人格解離現象,伴隨著肢體僵硬和失憶症狀的產生。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因為某些重大的打擊,導致了情緒出現崩潰或者麻木的現象。

PTSD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這些因素主要分為家庭、社會心理因素(如性別、年齡、種族、婚姻狀況、經濟狀況、社會地位、工作狀況、受教育水平、應激性生活事件、個性特徵、防禦方式、童年期創傷、家庭暴力、戰爭、社會支持等)和生物學因素(如遺傳因素、神經內分泌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等)

PTSD最常見的心理狀態就是長期或經常性抑鬱,膽怯,暴怒等極端情緒的表達。可以說所有的負面情緒的失控都可以在PTSD患者身上找到全部或者部分的表達。其中情緒反覆無常是一種很明顯的標誌之一 。

二、PTSD的典型症狀

1、創傷性再體驗症狀

主要表現為患者的思維、記憶或夢中反覆、不自主地湧現與創傷有關的情境或內容,也可出現嚴重的觸景生情反應,甚至感覺創傷性事件好像再次發生一樣。

2、迴避和麻木類症狀

主要表現為患者長期或持續性地極力迴避與創傷經歷有關的事件或情境,拒絕參加有關的活動,迴避創傷的地點或與創傷有關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現選擇性遺忘,不能回憶起與創傷有關的事件細節。

3、警覺性增高症狀

主要表現為過度警覺、驚跳反應增強,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慮情緒。

4、其他症狀

有些患者還可表現出濫用成癮物質、攻擊性行為、自傷或自殺行為等,這些行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為應對方式的表現。同時抑鬱症狀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見的伴隨症狀。

5、兒童PTSD的症狀特徵

兒童的創傷性再體驗症狀可表現為夢魘,反覆再扮演創傷性事件,玩與創傷有關的主題遊戲,面臨相關的提示時情緒激動或悲傷等;迴避症狀在兒童身上常表現為分離性焦慮、黏人、不願意離開父母;高度警覺症狀在兒童身上常表現為過度的驚跳反應、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礙、易激惹或暴怒、難以入睡等。而且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其PTSD的表現也可能不同。

三、PTSD的危機幹預

1、藥物治療

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常應用三環類抗抑bai鬱劑和5-羥色胺再攝取劑,其治療方法、使用劑量、藥物不良反應等遵醫囑。

2、心理治療

包括:1、支持性心理治療,支持患者的心理狀態;2、學習新的應對方式,以合理的應對方式治療危機對身體、心理的損傷;3、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重新認識自身的能力和可以幫助自己的社會資源,以增加信心;4、對抑鬱症狀的心理治療等;5、實施積極心理治療,鼓勵患者面對事件,表達、宣洩負面情感,幫助患者應對負面事件。除心理醫生的心理幹預治療外,還要發動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對患者進行心理支持。

首先,目前對於PTSD的臨床研究表明,心理治療的效果要優於藥物治療。在心理治療中,脫敏療法是經過反覆臨床驗證的被推薦的治療方法。

在心理專業人員的幫助下,回憶較為輕微的創傷性記憶場景開始。引導患者的身心逐步適應這種創傷性記憶的反應,然後循序漸進,引導患者逐步回憶越來越強烈的創傷性經歷。

這類方法包括延長暴露治療,敘事脫敏治療等等。通過在安全的環境中反覆體驗創傷相關的內容,逐步降低心理生理的喚起水平來減輕我們的症狀。所以,如果有人出現了上述PTSD的症狀,首先可以尋求可以開展脫敏治療的專業心理諮詢師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諮詢。

其次,認知行為療法(CBT)。旨在幫你扭轉思維方式,比如很多人在創傷的時候會歸咎於自己的錯誤,那麼認知療法就會糾正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這並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盡力了。

第三,正念療法。

正念療法則是意識的一種狀態,是一種對處於當下刺激的高度的注意,也是當代心理治療中精神訓練的一種方法。舉個例子,比如正念進食,就是讓我們有意識地咀嚼和品味每一口食物;比如正念散步,就是去體會每一個動作的感受。

正念療法正是通過強調對當下的有意關注,使人們脫離原來的消極想法,更好的從負面情緒中緩解過來。隨著正念的練習進行,我們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此刻的事務上,那麼我們的「注意力」就會提高, 內心也會更加從容與穩定。

通過靜坐合一的環節,呼吸的控制,漸進的觀想設計,放鬆調節情緒,讓身體上和心理上創傷性反應趨於正常。通過提升意識,切斷頭腦中泛化的邏輯思維鏈條。而不讓自己過分的沉溺於悲傷之中不能自拔。

3、患者自我心理調節

治癒創傷後應激障礙最終要靠患者自己,在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過程中,建議患者運用自己的能力,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患者不但是症狀的忍受者們更是心理障礙的治療者。

4、社會支持

讓患者在與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鬥爭中,感到不適自己在孤軍奮戰,社會支持和幫助至關重要,患者家人應理解、幫助患者,但不過於替代、溺愛患者;同事、朋友、鄰裡應理解、幫助患者、而不是嘲諷、厭惡患者。讓患者在人際和諧的氛圍中,感到溫暖和力量,這實際也是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組成部分。

預後

治癒創傷後應激障礙具有遷延和反覆發作的特點,是臨床症狀最嚴重、預後最差的應激相關障礙。

患治癒創傷後應激障礙後,至少有1/3的患者終生不愈,喪失勞動力,一半以上的患者會伴有物質濫用、抑鬱、各種焦慮相關障礙及其他的精神障礙。

治癒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的自殺率非常高,約為普通人的6倍。如果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約1/3的患者恢復良好,約1/3有一定程度恢復,而仍有約1/3的患者會轉為慢性病程,終生不愈。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抽脂減肥會有危害 帶來的5大副作用不可輕視!
    原標題:抽脂減肥會有危害 帶來的5大副作用不可輕視!   抽脂減肥是減肥瘦身的捷徑,效果立竿見影,抽脂減肥也算屬於小型手術,短期內會給身體帶來不可避免的危害,必須要了解帶來的短期危害並且做好護理工作。   抽脂減肥給身體帶來哪些副作用?
  • 男子打架後患創傷性心理障礙 看到番茄醬冒冷汗
    金華市中醫醫院神志病科主任呂莉君說,劉先生患的是典型的創傷性心理障礙。攤上這病的原因是前段時間他跟人打架後受了傷。醫生提醒,受傷後如果精神異常,要特別留心是不是得了這種病。夜裡做夢在打架看到紅色東西就害怕上周五,劉先生來醫院複查,基本痊癒了。
  • 我國肥胖兒童數高達4000萬,「小兒肥胖」危害大,千萬別輕視
    家長們還是要合理安排膳食,再勸孩子適量運動,才能使其不受小兒肥胖症的困擾,快樂成長。超出程度低於29%為輕度肥胖,對健康影響不大;超出30%為中度,已經對健康影響很大了,減肥必須提上日程;超出50%為重度肥胖,可能已經導致了不少問題。小兒肥胖同成年人一樣,也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
  • 《朝花夕誓》的豐富隱喻:處理不好創傷性記憶,你就過不好餘生
    本文在「表層欣賞」的基礎上,向下挖掘其豐富的「隱喻」,解讀出一個具有啟發性的主題:一個人處理「創傷性記憶」的方式、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餘生的質量。他一輩子的心理狀態、幸福感知能力都在這上面。創傷性記憶,是指那些能夠引起心理、情緒甚至生理上的痛苦的記憶。
  • 「電梯吃人」事件:目擊者如何消除心理陰影?
    發生在各地的多起電梯「吃人事件」,拷問公共安全。與此同時,從事件目擊者的心理健康角度,他們應怎樣消除這種突發事件造成的心理陰影?此外,事件發生的周年紀念也會讓他們很難過。PTSD會在任何年齡階段發作,包括兒童時期。該病症可能伴隨有抑鬱、藥物濫用或焦慮。症狀或輕微或嚴重——患者可能因此變得易怒或有暴力行為。在一些嚴重的案例中,病人也許難以工作或出現社交障礙。通常來說,如果觸發該病的是人——例如殺人犯,而非洪水——這種症狀可能會更糟糕。
  • 關於「青少年傷害事件發生後心理危機幹預(教師篇)」主題講座
    當突發的災難性事件超過個體心理承受的極限時,個體心理反應會過於強烈,就可能會出現心理創傷。人為災害(如暴力行為、情感/心理虐待、性侵等)易使人形成I型(急性)創傷,(Terr,1991)。而面對危機事件帶來的負面情緒,迴避這些情緒會對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學校教師的支持和幫助是學生應對危機事件必要且重要的一環。教師只有在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以後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到學生。
  • 學點心理學:心理壓力來源
    然而,許多心理反應卻是習得的。它們依賴於對世界的知覺和解釋。本節我們將討論對於不同類型 壓力源的心理反應,比如重大的生活改變和創傷性事件。人生重大事件生活事件對隨後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響是許多研究的重要目標。它始於20世紀60年代的社會再適應量表的開發,它可以簡單地衡量各種生活變化所需的適應程度。
  • 從小愛「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一般逃不過三種結局,父母別輕視
    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父母一定要早發現早糾正,別讓這種行為形成習慣,伴隨孩子一輩子。從小愛「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一般逃不過三種結局,父母別輕視孩子雖小卻很敏感,經常挖鼻孔很容易被同伴嘲笑,被父母訓斥,久而久之,他們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緊張、焦慮、自卑,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 《雪暴》:剛剛還喝酒說笑的兄弟,突然死在眼前,心理衝擊太大!
    這對王康浩的心理衝擊實在太大,大到,他出現了創傷性應激障礙。【2】什麼叫創傷性應激障礙?具體表現為:創傷性再體驗思維、記憶或夢中反覆、不自主地湧現與創傷有關的情境或內容,也可出現嚴重的觸景生情反應,甚至感覺創傷性事件會再次發生。
  • 盤點小孩持續低燒的危害,醫生:一個都別輕視!
    你清楚小孩持續低燒的危害嗎?持續發低燒是小孩生病時的一種常見現象,有很多原因都會引起。那麼,小孩持續低燒的危害是什麼呢?今天育姐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小孩持續低燒的危害警惕持續低燒背後的隱患小孩低燒,如果是功能性低燒可自行緩解,各位家長不要太擔心。
  • 【戰「疫」心理健康】正確認識心理壓力
    【戰「疫」心理健康】正確認識心理壓力 2020-03-24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期間大眾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相關心理狀態調研
    山東科技大學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 作者:心理調研實踐隊 自19年年底起,「新冠病毒」逐步開始在全球範圍內肆虐,截至到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累計確診超900多萬例,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計,而疫情對人群尤其是高危地區常住人口的心裡健康狀況的潛在威脅更是難以估量,該影響甚至將持續到今後數十年
  • 別等牙掉光了再裝假牙,危害大又費錢
    別等牙掉光了再裝假牙,危害大又費錢 2020-10-09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公交車墜湖事件,報復性心理作祟,教育更要注重心理健康
    高考期間,貴州公交車墜湖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出現這樣嚴重的事件,表明司機本身心理不太健康,人格更是出現了嚴重問題。當面對生活的不幸和挫折時,心理問題和情緒無法得到有效疏導和發洩。當遇到不公正對待時,不選擇正確合理的渠道去解決問題,卻因人格扭曲,採用極端的方式去報復社會。這些問題,從一定層面上說明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別再被騙了,電子菸並非戒菸神器而且危害健康!
    今年世界無菸日的主題宣傳中,也把「拒絕菸草和電子菸」作為宣傳主題,希望可以提高公眾對電子菸危害的認識,減輕青少年接觸電子菸的可能。近期,美國出現電子菸相關病例,並有多名死亡病例,這更加大了社會對電子菸的關注。什麼是電子菸,電子菸對健康到底有什麼危害,為了能夠更好的讓網民了解電子菸,知道電子菸對健康的危害,國家衛生健康委在線訪談欄目今天特別邀請了專家,請他們為網友們講講電子菸的那些事兒。
  • 女子深夜被暴打猥褻,暴力事件後如何治癒心靈?
    如果說身體上的傷害可以通過醫院的各種檢查來診斷、治療,那麼受到暴力襲擊和猥褻後,受害者的心理創傷就像一個看不見摸不著卻揮之不去的幽靈,如影隨形一步步侵蝕著正常的生活。個體在經歷自然災害、戰爭、暴力事件、意外事故、重大變故等創傷性事件後,可能會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 女生這3處「發黑」,說明子宮已「髒亂不堪」,00後也別輕視
    對於女生來說最寶貴和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子宮,子宮是孕育生命的開始,更是一個女人的標誌,但是往往一些飲食和生活上的不良作息便會危害子宮,從而引起很多婦科炎症的現象。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如果女生這3處「發黑」,說明子宮已「髒亂不堪」,00後也別輕視。
  • 深圳虐童事件心有餘悸,背後的家長和兒童心理教育問題應深究
    雖然不能當面的深入了解當事人的發生動機,但是背後的心理扭曲完全在事件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事件背後應該思考的,不僅要對當事兒童進行心理疏導和建設,也要深究當事家長的心理問題,才能更好更全面的發現其中的問題,對未來起到警示和防範作用。
  • 創傷性顱高壓—2014最新臨床綜述
    發表於5月29日NEJM上的一篇綜述性文章,重點關注了創傷性腦損傷後顱內壓增高的患者,因為這一領域與生理學基礎、臨床數據相關。本文將詳細闡明創傷性顱內壓增高的病理生理機制、顱內壓監測方法以及治療手段。:代表機制尚未完全明確 創傷性腦損傷是一項全球範圍內的醫療及社會問題;每年近千萬人因創傷性腦損傷入院或死亡。在中低收入國家,機動類交通工具的使用增加,導致創傷性腦損傷事件增多,並且這種損傷以青年人為主。相比之下,在較發達國家,創傷性腦損傷流行病學因兩大因素而有所不同:安全強制性法律及防禦措施成功地降低了交通事故發生率;另外,其發生率同老年患者年齡呈正相關。
  • 那些經歷創傷性喪失的人,把一個故事翻來覆去地講,怎麼救?
    遭遇暴力死亡事件時,哀傷體驗可能會被「汙染」,甚至可能會被創傷痛苦的體驗代替。這就幹擾了日常生活,也對我們熟悉的應對方式帶來了挑戰……創傷對話技術旨在幫助因謀殺帶來喪失的人,應對那種表現為反覆的、闖入性症狀的創傷性喪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