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我們學佛卻不懂佛,佛是什麼?

2021-02-08 紅塵禪緣

我們學佛,佛是什麼?為什麼要學佛?學佛有什麼好處?這些問題如果不是搞清楚、搞明白了,對我們的修學會產生障礙。

 學佛就是修心。真心就是佛,妄心就是凡夫。真心、妄心我們統統都有,但是現在我們只會用妄心,不會用真心,錯就錯在此地。如果我們回過頭來,像諸佛、法身菩薩一樣,我們用真心,不用妄心,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所以四十八願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這一願了不起,這一願看到彌陀的心髓。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念念希望眾生回頭是岸,希望眾生抓住念佛成佛的機緣,千萬不要錯過。就像海賢老和尚說的:「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不要被這個世間假相迷惑了,不要被它欺騙了。這就是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這樣的人,不受外頭虛妄、虛偽環境所欺騙的,個個一生都能夠圓滿成就。所以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這個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

淨宗確實無比的殊勝,不是一般人讚嘆,諸佛稱嘆,你就可想而知。十方三世沒有一尊佛不讚嘆淨土法門的,沒有一尊佛不讚嘆阿彌陀佛的,大家公認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每一個往生的人,佛在大乘經上說過,正如同《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真正的善根,而且是很足的善根才行,善根少了不能往生,福德少了也不能往生,沒有因緣是你這一生錯過了,你沒遇到。我們這三樣東西,因緣有了,我們遇到了,得人身,聞佛法,遇到淨宗法門,可是我們的問題是善根福德不足,不能說沒有,不具足。要怎樣才具足,讓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像過去的這些大德預知時至,自在往生,他們能做到,做榜樣給我們看的,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

《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本來是佛,他本來是佛,我也本來是佛,本來是佛,為什麼不能做佛?這是我們要想到的。那就是我們迷失自性時間太久了,我們跟佛一樣,跟阿彌陀佛一樣,智慧、德能、相好,《華嚴經》上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些東西從哪來的?是自性本具的,不是外面有的,外頭沒有。佛是非常堅定的口氣告訴我們,心外無法。

  佛法,大乘,特別是淨宗法門,信心擺在第一。我們要建立信心,決定不能有絲毫懷疑。信心從哪裡建立?建立信心非常不容易,不要把它看輕了。我們還受外面境界影響,還受外頭境界誘惑,都是信心不具足,一點都不假。你有信心,你半信半疑,並不是有堅定的信心,你還有疑惑,你還把世間事當作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把念佛往生認為這是老人的事情,我現在還年輕,等我七老八十我再念佛。

經教裡頭給我們嚴重的警告,「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這一生就過去了。所以,有一天的光陰就抓一天的光陰,有一個小時的光陰,這就抓一小時的光陰,要抓住,不能讓它空過。怎麼抓住?佛號不斷。對於極樂世界有堅定的信心,這五願能把我們所有的問題全都解決了,定成正覺。我們對於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包括我們自己,生起感恩的心。如何報答阿彌陀佛?那就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要知道,阿彌陀佛對我們的關心、關懷、照顧超過父母,父母對我們是一世的,現在人明白的很少。做父母的人心裡明白,做兒女的人沒有人教他,他也沒有看到榜樣,所以不知道。佛知道。

相關焦點

  • 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6.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章嘉大師是淨空法師學佛的第一位老師。淨空法師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承蒙鄰居敏孟經(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人稱敏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當時淨空法師二十六歲,尚有工作,因此,只有星期天可向章嘉大師請教。
  • 【發人省思】【章嘉大師對淨空法師的教誨精華】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6.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章嘉大師是淨空法師學佛的第一位老師。淨空法師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承蒙鄰居敏孟經(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人稱敏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當時淨空法師二十六歲,尚有工作,因此,只有星期天可向章嘉大師請教。
  • 淨空法師:佛是什麼?佛就是我們自己的心性
    於是我們就明白,我們要想往生極樂世界,必須把這三種有斷盡,完全放下,絲毫都不能夠有。有,它就是障礙,障礙你往生,所以要徹底放下,連佛法也要放下。為什麼?你用執著心來學佛,你用分別執著心來學佛,這個佛是什麼?這個佛是世間法,是假的,不是真的。 真的佛是什麼?真的佛是自己的心性。自己心性像什麼樣子?在哪裡?經論、祖師大德都告訴我們,「不可得」。
  • 淨空法師:知不知道我們有多大的福報?
    1.淨空法師:知不知道我們有多大的福報?我們今天在無比法門裡頭又遇到無比殊勝法門,那是什麼?夏老居士的會集本。等於說世尊在世,在不同的場所講《無量壽經》講很多遍,不同的時節因緣。夏蓮居老居士把各個不同講解裡面的重點核心節錄編成一本,就是這個會集本。我們連痕跡都看不出來,好像字字句句都是佛說的。是佛說的,沒錯,不是一時說的,不是同一個時候,不是同一個處所。
  • 淨空法師:學佛這麼簡單,為什麼不早說?
    正法閱讀推薦淨空法師微信號:jkfs777中國佛緣微信號:zgfy777大悲禪寺微信號:dbcs777
  • 淨空老法師修學《阿難問事佛吉兇經》的心得報告
    《阿難問事佛吉兇經》講圓滿了。這部經是我在臺中學習講經的第一部。我出家之後,正式對大眾講經,第一部經也是這一部,道場是在臺灣臺東佛教蓮社,那個時候明訓法師在做住持,是我出家的第二年,我出家還沒有受戒,應明訓法師的邀請,在臺東蓮社講過一遍。我記得時間是一個星期,每天晚上講兩個小時,有翻譯,而實際上七個小時圓滿。這是第一次講。
  • 淨空法師:憂鬱症的原因是什麼?
    請教老法師,第一個是,真的是現代人的抗壓性大幅度的降低,容易患此病症,或是有心人創造出這樣的病名,使人們必須長期依靠醫藥而獲取名利?因為這類的藥物需要長期服用,一旦中斷,精神會變得更糟。淨空法師答:我想這個原因是現代社會壓力造成的,種種不平衡,讓你身體、精神都受外面環境的控制,你自己做不了主,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原因。如果學佛,我相信不會得這個病,為什麼?
  • 淨空法師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三寶,你是三寶弟子,三寶是「佛、法、僧」。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你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哪一個法師,這個觀念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是皈依一個法師,你就錯了,這個觀念有很大的過失。這個皈依受戒,怎樣才能讓佛菩薩點頭?讓佛菩薩承認?你要真做到。所以,形式沒有關係,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沒有受這個形式,佛菩薩也承認。「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呢?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呢?依靠老師釋迦牟尼佛真實的教誨。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教給我們「皈依覺,覺而不迷」。
  • 淨空老法師:我們想供佛,不知道佛在哪裡?
    我們想供佛,很難,第一個,不知道佛在哪裡?現在如果真的把這個經讀懂了、明白了,就知道佛菩薩無處不在。要不要到寺廟?不要,佛在我們心裡頭,諸佛如來從心想生;鬼神亦如是,決定離不開我們的心想。離開我們的心想,他雖然在我們這個地方,他不現相,我們心一想,就有相了。
  • 一位盲人姑娘給淨空老法師的一封信:我們以後在極樂世界再見!
    一位盲人姑娘給淨空老法師的一封信:我們以後在極樂世界再見!我雖然才八歲,什麼不懂。但是我相信佛是對大家最高度的智慧教育。既使燒香念佛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認識和了解佛教的人卻不多。 淨空法師,假如現在你不來為大家廣宣,那麼一切大眾也不可能知道。請您別生氣,我不是捧您呀。您看,現在有誰來講過淨土法門呢?元旦我聽《西遊記》,聽了就非常喜歡佛菩薩。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悟泓法師和星慈法師
    這是悟泓法師在新加坡淨宗學會舉辦的「弘法人才培訓班」學僧畢業時的感嘆。悟泓法師的簡歷:男,1952年出生,祖籍江蘇,1974年畢業於亞東工專,1985年初聞佛法於華藏圖書館,禮淨空法師為剃度師,1994年受具足戒於高雄妙通寺,茗山長老為得戒阿闍黎。我看了心想:這位法師有福,禮淨空老和尚為剃度師。
  • 淨空老法師:北朝鮮的山神透露消息!
    我們是從過去,是從常慧法師那裡得這個信息。常慧法師,那時候北朝鮮一些山神,八個山神去找她,想把她帶到北朝鮮去。過關的時候,中國有護法神,護法神力量很大,不準他帶走。所以她從空中掉下來,還不錯,掉在沙堆上沒受傷,空中掉下來。她也不知道什麼事情,被一陣旋風,就像龍捲風把她捲走了。掉下來之後,趕快打電話給廟裡。廟裡面,人找不到了,在驚慌的時候得到信息,派人把她接回去。
  • 佛門裡面培養弘法人才,就採取這個模式(淨空老法師)
    這個叫學佛,真是「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就對了。學佛還有執著,學佛還有怨恨,那就大錯特錯,你這佛怎麼學的?佛教你斷煩惱,佛教你長菩提。我們看到阿難結集法藏,「如是法門,我從佛聞」,一定要懂得裡面深密的意義。我們學習到了,就在生活上用上了。
  • 懺悔文(淨空法師認可)
    正法閱讀推薦淨空法師微信號:jkfs777中國佛緣微信號:zgfy777大悲禪寺微信號:dbcs777
  • 淨空老法師令人嘆為觀止的講經說法
    淨空法師講經,關鍵的地方重複說了很多遍,我們都幾乎能夠背誦。我們聽經的人,就算不能做到一部經反覆聽,那麼你只聽一部經,也可以發現重要的地方,因為你會聽到好多遍,絕不會遺漏重點。比如老法師把菩提心總結為10個字---真誠,清靜,平等,正覺,慈悲。
  • 《學佛答問》第68集|淨空老法師
    講經教學《學佛答問》第六十八集檔名|21-090-0068主講|淨空老法師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1.3.27【說明】老法師 2000年~2008年的《學佛答問第一個問題:「佛是常住於寂滅法忍的境界之中,當眾生有感時,佛才有應,這是自性起用。當眾生無感之時,佛所住的寂滅境界和阿羅漢的寂靜涅盤有什麼不同?」 答 這當然不一樣。眾生的感應,決不是我們想像當中的,我們想像「人家有感,我們這就有應了」,我們都是這個想法,全想錯了。佛的應,連痕跡都找不到,所以說不可思議!如果有一點點痕跡在,那是凡夫,那就不是聖人。
  • |淨空老法師
    恭錄自  《學佛答問》▼淨空老法師敬請在WIFI網絡下觀 問  若佛菩薩再來身份一暴露就要走,否則就是冒充的,請問很多活佛都說他們第幾世轉世,活佛轉世是真的嗎,為什麼他們身份暴露又不走? 答  轉世不稀奇,為什麼呢?沒有一個人不是轉世而來的,你有前世嘛!
  • 淨空法師: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聽什麼經論最好?
    淨空法師:在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聽什麼經論?問:第二,道場念佛堂內大眾常年佛七,在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是專聽師父上人講的淨土經論,還是先以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和《弟子規》聽起?上智,所謂是一聞千悟,他一句話、二句話就明白了;下愚,你怎麼講,他也聽不懂,但是他有個好處,老實!你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就一生念到底,他真正可以做到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我們看《淨土聖賢錄》、看《往生傳》,裡面確實至少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甚至於到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屬於下愚。時間,多少時間?三年,真的往生。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不生病,真成功!所以老實比什麼都可貴,老實人難。
  • 學佛如果連命運都不能改,我們的佛叫白學
    摘自淨空法師講《金剛經》第49集  1995年   聰明人在五十歲以後把名利看淡為來生著相
  • 淨空法師答問:學佛修道者,見異思遷的情形就很多,應如何避免?
    對老師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德行,所以從小的教育,道德教育比什麼都重要,就是倫理道德。老師的學識不怎麼太重視,因為教小孩,小孩他什麼都不懂。所以老師最注重的,教小孩什麼?教句讀;就是教他,從前古時候的書籍沒有圈點,沒有句讀,老師把句子圈出來,教他念,督促他背。最重要的,老師是身教,就是言談舉止都是學生的榜樣,最重要的是身教,而不是言教。言教,到太學,那才是研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