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藝術家慶壽重聚天華景
本報訊(記者劉平)前天,本市三位年逾八旬的戲曲界老藝術家王則昭、蓮小君、筱少卿冒酷暑,來到勸業場天華景戲院與觀眾歡聚一堂,共同慶賀勸業場天華景戲院80誕辰。當三位老藝術家走進劇場時,鮮花和掌聲將她們包圍,當年在天華景獻藝、與觀眾水乳交融的場景似又重現。
-
勸業場「八大天」天華景戲院將開業
張瑩 新報訊【記者張瑩】勸業場恢復「八大天」項目在春節到來前有了最新進展,作為「八大天」之首的天華景戲院的恢復工程即將竣工,將於元月22日正式開張納客。重建後的天華景將成為弘揚中華戲曲國粹、繁榮天津文化的一個舞臺,將為天津人帶來久違的「八大天」文化。
-
越劇在天津的發祥地天華景戲院充滿朝氣(圖)
1953年3月天津市越劇團在天華景戲院演出《沉香扇》,裘愛花(左)飾演蔡蘭英,筱少卿(右)飾徐文秀,邢湘麟(中)飾陸紹龍。 天華景戲院是越劇在天津的發祥地。 1950年4月,勸業場東家高渤海、上海甬江狀元樓經理梁志卿與我共同商定,以三方各佔三分之一股份的合作方式組織「上海聯合女子越劇團」來天津天華景戲院演出。越劇團由裘愛花、筱少卿、邢湘麟領銜主演,我擔任負責人。這是越劇有史以來以整齊的陣容第一次登上津門舞臺,立即引起了轟動。
-
天津梨園的又一件盛事 天華景戲院重新開張納客
中新社天津1月22日電(記者 孫志民) 聞名遐邇的天津勸業場「八大天」之首的天華景戲院,今天重新開張納客。各界名人、戲曲名家齊聚一堂,慶賀天津梨園的又一盛事。 天華景戲院早年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戲曲演藝中心,以京劇表演為長業,擅演連臺本戲,獨領梨園風騷。
-
天華景戲院重張納客 打造勸業文化品牌
昨天下午,有勸業場「八大天」之首稱謂的天華景戲院在天津勸業場六樓隆重重張納客,市政協副主席曹秀榮以及民俗專家張仲、作家林希、歷史學家來新夏,戲曲名角張春華、董文華、尚明珠、楊乃彭、李經文、李莉、陳春、劉志欣、籍薇、王文玉等到會祝賀。 開張儀式後,舉行了名家、名角們的現場祝賀演唱活動。
-
天津「八大天」戲院重開、瀋陽故宮戲臺春節再演京劇(組圖)
有獎評新聞 歷史上曾有「南有上海大世界,北有天津八大天」之說 據新華社電有近80年歷史的戲曲演藝中心天華景戲院於 此次重新面世的天華景是以民族戲曲、說唱演出為主的多功能小型精品劇院,內設座位200個,裝飾風格、舞臺設備均體現出厚重、典雅的味道,劇院匾額由名家韓美林題寫。大型半浮雕天華景百戲圖再現了當年眾多菊壇名宿在此展示技藝的場景,體現出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
新世界將為擁有68年歷史的前皇都戲院部分啟動保育計劃
觀點地產網訊:10月7日,新世界以底價47.76億港元投得北角英皇道227至291號,及渣華道4,4A-D,6A-D號及電廠街2-16號皇都戲院大廈,成為歷來最大宗強拍個案。新世界發展宣布,將為擁有68年歷史的前皇都戲院部分啟動保育計劃,盡力復修該一級歷史建築,保留和重塑戲院古蹟的歷史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致力重現上世紀50年代的輝煌,建構以表演藝術、文藝薈萃為主的香港「文化綠洲」。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表示,將努力在硬體及軟體上融合。
-
糧食店百年客棧修繕復原 中和戲院等陸續修繕
眼下,西城區正逐個修繕,讓它們重現昔日光彩。 格局不變修舊如舊 順糧食店街自北向南走,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沿街各色小旅館、小吃店讓人目不暇接,百年老客棧就坐落在街的盡頭。這座飽經滄桑的建築約建於清末,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整棟建築佔地約740平方米,坐西朝東,磚木結構,兩層,面闊7間,平面呈「日」字形。
-
南京愚園最快五月份開放 如今三十六景重現(圖)
原標題:愚園最快五月份開放清末民初七十景,如今三十六景重現導讀:民國四年(1915),胡恩燮之子胡光國重修愚園,共成三十四景,因此有「愚園前後七十景」之說。更特別的是,這處園林還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不僅是江南園林藝術的一朵奇葩,也堪稱清末民初南京傳統文化的興旺之地。
-
臺灣九份揮別「悲情」 重現「歌舞昇平」
信息 臺灣九份揮別「悲情」 重現「歌舞昇平」 2016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 中新社臺北6月21日電 題:臺灣九份揮別「悲情」重現「歌舞昇平」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這裡是全臺灣第一個電影院。」自踏進九份懷舊的老街,擠進擁擠的觀光客流,耳邊總有人推薦「昇平戲院」。侯孝賢、宮崎駿的名字也不斷跟九份的簡介連在一起。
-
海口戲院拆了4年,重建沒蹤影,啤酒園卻來了……
有細心的市民發現,聲音是從公園路海口戲院停車場裡傳來的。 海口戲院大樓自2016年被拆除後,其重建與否成為市民關注的問題。但如今,新的大樓還沒有建起來,場地上還擺滿了桌椅,儼然成了啤酒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華樂戲院,青島最早的劇場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在戲院的歷史上,還有一個戲院值得一提,雖然它拆除的時間比較早,但在歷史的舞臺上,佔據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華樂戲院位於中山路212號,始建於1903年,是青島最早的劇場。在政局動蕩的滄桑中,它歷經磨難,堅強地存在了半個世紀。
-
我是房產大logo,帶你了解天華集團--天華國際項目
我是房產大logo,帶你了解天華集團--天華國際項目 2020-11-23 16:
-
MCL戲院進駐鴨?洲粉嶺
洲立影藝MCL院線將於一年內新增三間戲院,包括進駐現時沒有戲院的鴨?洲與粉嶺,九龍塘的戲院則由現時七個影廳增至八個,設有過千個座位。 本港戲院票房與入場人次去年均錄得雙位數增長,身兼洲立影藝有限公司總經理、香港戲院商會理事長黃寶珠表示,全港戲院票房去年錄得19億元,按年升約20%,入場錄得2716萬人次,按年升12.4%,主要因為有賣座電影在港上映,預計今年會有雙位數升幅。
-
首間MX4D戲院 座椅會戳背噴水
圖:4D動感影院,並配有戳背、噴水、煙霧等11種特效,令觀眾猶如親歷其境的體驗\大公報記者 麥潤田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琪報導:本港今日迎來首間MX4D動感影院!鰂魚湧康怡廣場MCL戲院翻新後,場內增設一個4D動感影院,並配有戳背、噴水、煙霧等11種特效,令觀眾猶如親歷其境的體驗。該影院下月14日將舉行開幕嘉年華,不僅設有各類遊戲攤位,市民還可免費觀賞大熱的日本動畫,包括《你的名字》等,但影院座位有限,有興趣的市民可預先在網上訂位。 康怡廣場MCL戲院翻新後,五間影院不僅有傳統的2D及3D影院,更新增全港首間4D動感影院。
-
整個夏天,人間煙火氣都在老戲院
毎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老戲院的門前便開始影影綽綽,熙熙攘攘起來。到了快入場的時候,老戲院的四周幾乎人滿為患。時間差不多了,檢票口左右各坐著一個檢票員。 人們魚貫而入,從入口處又像支流一般分散開來,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然後座無虛席。戲終人散,人流又從中間正門與兩邊側門,傾瀉而出,分散到小城的各個角落……記憶中的文城老戲院,總是周而復始地呈現以上的場景,時光在潮起潮落中流轉,生命在人聚人散中輪迴,多少歡樂在其中?
-
MOD超越戲院 強勢登頂全臺最強電影通路 中華電信攜手車庫娛樂...
16億分鐘,由數據顯示MOD電影累計觀影時數正式超越全臺戲院,一舉躍上全臺最強電影通路寶座,而截至9月23日,GaragePlay車庫娛樂的全臺累進票房已達7億,於全臺票房佔比超過22%,穩居全臺累積票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