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編制城鄉特色戰略規劃 指引塑造特色風貌
為落實「推動特色發展、綠色發展、集約發展」的要求,最近,江蘇省編制了《城鄉空間特色戰略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深入分析了省域空間特色資源,構建了全省空間特色結構體系,明確了省域特色風貌塑造的整體要求和重點管控的特色空間體系,提出了城市特色塑造、鎮村特色發展以及聯動塑造當代城鄉魅力特色區的行動指引,主要內容包括:
-
美國綠色生態城市門戶溼地公園_2020年美國綠色生態城市門戶溼地...
內容簡介: [湖南]「城市雙修」綠色生態城市環境修復景觀規劃設計方案(2017最新) 目錄:城市雙修內涵及構建思路、規劃背景、整合優勢資源、生態修復九宮格構建、水系統生態戰略規劃、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水源坑塘分布圖、雨洪戰略規劃分析圖、生境安全格局規劃、景觀溼地生境規劃設計、知名地產系統設計
-
綠色城鎮化—創新與實踐國際研討會在寧舉行
中國日報4月10日電(記者 蒼薇)4月10日,由江蘇省城鎮化和城鄉規劃研究中心(UUPC)、城市中國計劃(UCI)、新城市基金會(NCF)三方聯合舉辦的「綠色城鎮化—創新與實踐」國際研討會在南京舉行。國內外城市專家和行業領袖分享綠色城鎮化建設經驗,探討城鎮化研究成果,促進國際上有關城鎮化問題的跨領域交流及合作,建立更有效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進城鎮化創新。
-
十年千騎 破風太湖 2019第十屆環太湖自行車賽拉開戰幕
今天上午,南京銀行2019第十屆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在無錫濱湖區蠡湖之光開幕,現場萬人空巷,眾多市民、遊客圍觀駐足,共同見證環太湖賽這一歷史時刻。 江蘇省體育局局長陳少軍在開幕式上指出,環太湖區域地處長三角核心腹地,經濟人文自然稟賦優越,體育發展具有良好基礎和廣闊前景。「我們將積極貫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繼續以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為平臺,推動長三角區域體育合作交流,繪製區域體育共同發展新藍圖,促進體育與文化、旅遊、生態等深度融合,為經濟建設注入新動能,為生態文明增添新色彩,為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
綠色地下空間_2020年綠色地下空間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地下城」為北京建工建設者點讚 Part01 六位一體超強設計 蘇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間位於蘇州市吳中區境內,南北呈倒「T」字形,北起友翔路、南鄰蘇州灣,橫跨東太湖路和溪虹路,南端距太湖僅32米。 導語 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綠色發展理念更是指導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理念之一。
-
雅加達綠色城市規劃設計
這一系列危害包括地表下沉,海平面上升,並可能由此引發的雅加達地區洪水泛濫。巨型海堤將成為保護城市的最有利措施。土地開墾是海堤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系列舉措將有可能為雅加達地區帶來寶貴的未來發展空間。自2012年起,Jesse Kuijper、Florian Heinzelmann和Daliana Suryawinata 便投身於城市未來的研討當中。
-
社區生活圈規劃專場&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與邊界管理專場
長期從事中心城區公共活動中心、世博會、黃浦江、蘇州河等重點地區規劃,關注城市核心功能承載地區、特色區域、新興發展區城市空間品質,聚焦歷史文化保護、公共空間藝術、產業轉型發展、空間塑造控制、保障公眾利益、完善配套服務、倡導綠色低碳等諸多方面的全局前瞻思考和細緻基礎研究,帶領設計團隊高質量地完成一批六大重點地區項目規劃。
-
「我是小小社區規劃師」——給孩子的城市規劃課
「北京兒童城市規劃宣傳教育計劃」計劃通過3~5年的時間,搭建內容研發和公益教育服務的平臺,傳播城市規劃知識理念,增強社會整體對城市規劃的認知能力、審美水平和家園責任感。「小小社區規劃師」實踐課程是北京兒童城市規劃宣傳教育試點產品之一。
-
太湖東氿間串起綠色「生態走廊」
太湖東氿間串起綠色「生態走廊」 2020-09-08 09:09:08來源:無錫日報 □本報記者 胡志傑、蔣夢蝶
-
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
第三階段,隨著城市與區域快速發展,資源、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規劃勢必走向資源管理型規劃,要在生態文明發展新理念下,加強對國土空間資源的統籌管理與引導。由此可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構建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時代要求,其本質是要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是要通過高水平的空間治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
-
區域|深化對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認識和認同
外第三區域經濟增長極,實現南北經濟互補,東、中、西經濟協作,形成我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新引擎的重要舉措;從國際看,是我國參與全球競爭和國際分工,實現新絲綢之路戰略下對東北亞、中亞以及歐洲等地區的全方位開放,提升國際影響力,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必然選擇。
-
南太湖綠色金融中心在新區啟動
南太湖綠色金融中心據了解,南太湖綠色金融中心位於湖州南太湖新區的南太湖未來城核心區塊,北臨太湖、南至榮豐路、西至長兜港、東至泥橋港,總面積約5平方公裡,規劃建設南太湖金融街、綠色金融小鎮和綠色金融大廈,力爭用
-
營造•動與靜: 新加坡濱海灣,地鐵站結合城市大型公共空間
這一仍在建設中的複合開發項目,將地鐵與環濱水灣的空間規劃建設結合,形成了新加坡市中心最大的開放空間環。可達的環水空間:地鐵站與城市濱水空間結合與公交引導的城市開發所提倡的高密度、高強度開發相補充,隨著城市生態保護逐漸得到重視,在城市主要公交走廊或站點附近,利用已有地形條件與生態環境來創造城市公共空間,正成為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新加坡濱海灣就是其中較為典型的案例。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面積約2300平方公裡),示範引領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上海臨港等地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本規劃綱要是指導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的依據。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
...基於海灣與流域水生態修復的綠色城市中心一級土地開發策略
主要從事城市中心區戰略發展與土地綜合開發研究。參與省委省政府的決策諮詢研究,指導地方政府城市中心區與新城開發。組織「城市規劃建設與城市發展基金」專題培訓,參與高級領導幹部「城市規劃與管理培訓班」的專題教學。主持多項廣佛深地區重要戰略研究項目,如「廣東集約型生態城市發展」專題研究、「珠海都市圈城市定位和空間戰略」、「以城市化為動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
共享綠色空間 共謀綠色發展——陸月星做客「中國上海」在線訪談
構築綠色空間建設生態宜居城市 陸月星表示,目前上海正在按照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的戰略目標,堅持「系統化、精細化、功能化」方向,立足「綠地、林地、溼地」融合發展,增綠有方、守綠有責、用綠有效,全力增加綠色空間,全面提升綠色品質,全民共享綠色福祉,著眼鞏固生態效益、拓展社會效益、提升經濟效益,為市民群眾創造更加可視、可感、可獲的綠色生態環境
-
天津最新城市規劃曝光,涉及11個環內板塊,手握「王炸牌」!
每天似乎到處都充滿「王炸」,這回真正的「王炸規劃」終於來了。 6月29日,天津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公示了《天津市外環城市公園及周邊地區城市設計草案》。
-
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深圳《光明科學城空間規劃綱要》獲通過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6月11日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由該局與光明區政府共同編制的《光明科學城空間規劃綱要》,近日獲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覆通過。未來,光明科學城將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承載區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競爭力影響力卓越的世界一流科學城!
-
中國自然保護國際論壇上,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因為這些獲點讚
過去兩天中,第一屆中國自然保護國際論壇(2019)在深圳拉開帷幕,來自奧地利、加拿大、中國、法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自然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方面的政府、研究機構和保護組織的代表、專家學者,圍繞「生態文明背景下的自然保護地與綠色發展」主題,深入交流探討,形成了《深圳共識》。
-
國內大循環的空間樞紐 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
)11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寄望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