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湛江有不少越南華僑?這背後隱藏著一段辛酸的歷史

2020-12-22 湛江縱橫哥

說起在湛江的華僑,你是不是第一時間想到越南華僑?農墾集團有個華僑農場,也主要是以越南華僑為主。為什麼湛江的越南華僑如此之多?原來跟一段辛酸的歷史有關。

關於越南,很多湛江人覺得它只是一個與廣西相連的國家,但在骨子裡,卻覺得它和湛江很接近,甚至有一種血脈相連的感覺。在歷史上,越南與湛江確實是一衣帶水、情誼深厚的兄弟。

在歷史上,越南有漫長的「北屬時期」和「藩屬時期」。從公元前的秦朝統一六國開始到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時期,越南基本上在中國的統治之下。從五代十國至清朝末年,越南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存在,中方只允許其自稱「國王」。

在近現代歷史上,越地與湛江的前身廣州灣同屬「法屬印度支 那」。「印度支 那」(英文:Indochina,法語:Indochine),簡稱「印支」,表面上的意思是「印度-中國」,實際上是指中南半島,也就是印度和中間之間的半島,包括越南、緬甸、柬埔寨。而在法國殖民時期,「法屬印度支 那」還包括廣州灣,也就是湛江的前身。越南最繁華的城市胡志民市,原名西貢。湛江廣州灣時期的官方貨幣也被稱為「西貢紙」,上面有越南人挑擔的圖像。

法屬印支包括廣州灣

十九世紀中葉,當法殖民者吞食越南的時候,清朝作為宗主國派兵抵抗。馮子材和劉永福率領黑旗軍參戰,大敗法人。無奈清朝國力衰微,無法與法殖民者抗衡,被迫與法殖民者籤訂《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越南淪為法殖民地。

西貢(現胡志明市)是一個華人聚居的地方。西貢的華人是在明末清初陸續遷入的,大多是反清復明的人士,最早是在鋪洲、同奈江一帶做生意,後來遷到西貢,使這裡成為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

由於華人頭腦聰明,勤勞肯幹,在法殖民時期,西貢在華人的努力下,成了越南的經濟中心,人口達50萬,其中華人佔西貢人口數的40%以上。在當時,華人有錢,經濟地位很高,廣東白話成了西貢的通用語言。

法國電影《情人》是法國女作家杜拉斯的真實經歷,講述的是一個15歲漂亮而貧窮的法國女孩與一個富有的中國公子哥之間的愛情。這個故事發生在1929年,從電影裡可以看到,這個富家公子在西貢擁有小汽車,多處住宅,出手闊綽,確實很有錢。

到1975年越戰結束時南越西貢人口總共有三百多萬,而據不完全統計,當時華人就有一百五十多萬之多。

在各國的華僑中,越南僑民一直是湛江居住時間最長,人數最多的。在民國時期,廣州灣就有」越僑會館「,座落於霞山土木路,佔地面積有600多平方米。1964年到1968年,有記載的湛江越南僑民有九十多人,大部分成年人都在市區工廠、企事業單位工作。他們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有的還做出重大貢獻。

比如廣東第四建築工程公司的越僑工人阮文裴,在五六十年代,一直保持著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者的光榮稱號,先後出席全國群英會和全國建築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曾受到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接見。

然而,到了1976-1985年,越南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排華的措施。從政治上壓制華僑,從經濟上剷除華僑的影響,包括採用沒收他們的財產,封鎖貿易的手段。後來又採用「淨化邊境」的措施,將華人驅逐出境。據不完全統計,這個時期被驅逐出越南的華僑達到20萬人以上。與此同時,當局還對黨、政、軍中的華人進行大清洗。

被驅逐的越南華僑難民

據資料顯示,被驅逐或逃難的印支難民(以越南華僑為主,「印支」的解釋參看前文)在湛江市區及市屬各縣市安置的共877戶共9650人。由於死亡、調動和移居第三國等原因,至1987年底,全市尚 有印支難民628戶8581人。他們大部分安置在華僑農場及湛江農墾集團的各農場。

逃離的印支難民

1982-1985年,湛江市先後接受聯合國難民署捐款共78萬美元,用以發展農場,安置難民。這些難民都得到湛江市的妥善安置,也得到湛江人民群眾的照顧。他們安居樂業,與當地人通婚,成為農場的生產和工作骨幹。

為了更好地做好華僑的安置和管理工作,湛江市還先後成立了「湛江地區行政公署僑務辦公室」、「湛江市僑務辦公室」、「湛江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簡稱僑聯)」等管理機構和協會。

由於湛江的越南華僑數量較大,由於歷史淵源和生活方式接近,越南人也喜歡在湛江生活。後來也有不少越南人嫁到湛江,或到湛江謀生。在市區和農村都能見到一些越南人的身影。

關於湛江的越南華僑或越南人,你有沒有接觸過呢?有什麼感想?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河南人為什麼喜歡蹲著吃飯?背後隱藏著辛酸的歷史和文化
    ——俚語前幾年,有一封辭職信特別受關注,裡面有一句話:"世界這麼大,我想出去看看。"這種"看",不僅是看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光,還有各種各樣的地方風俗。中國國土面積位列世界第三,中國各個地方的民風民俗也大不相同。比如河南就有一種特殊的習俗,那就是"谷堆"著吃飯,"谷堆"是什麼?河南人為什麼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吃飯呢?
  • 越南社會主義國家自胡志明時間後因冷戰親蘇在意識形態上對華僑仍...
    …可是.八十年代開始為什麼會極仇恨中國政府至鄙視華僑呢…?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我本身去過廣東大南山華僑農場(另有陸豐華僑農場,但該農場以馬來亞和印尼歸僑為主,越南歸僑似乎相對少一點)和福建廈門竹壩華僑農場。據了解,絕大多數越南歸僑都沒帶太多家當。倒是在乘船回國途中,可以放開肚皮吃(有個歸僑對此印象深刻)。部分華僑不願回去,可能是擔心被分配到華僑農場,難以適應。
  • 廣東省湛江竟然出了這六大名人,湛江人的驕傲!
    湛江,廣東省地級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終年受海洋氣候的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豐富。湛江市總面積13263平方公裡,下轄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2個縣。
  • 瓊崖華僑符克放棄越南優越生活 率僑回國抗日救國
    沿著他的腳步,該團先後有245人分五批衝破日軍的海上封鎖,回到海南參加抗戰,寫下了一段瓊僑赤子心的故事……  南國都市報繼昨日刊發「我的抗戰之南僑機工」報導後,今天繼續講述歸國華僑的赤子心。然而哪裡知道,這便是永別。」  1952年,符曼芳從越南啟程回國。臨行前的那個晚上,符曼芳的五叔、符克的弟弟符家寰將一大堆相冊、紀念冊、書信等東西放在了一個書桌上,對符曼芳說這是父親的遺物。  符曼芳記得裡面還有一張周恩來總理給父親的題詞籤名。從此,符曼芳開始慢慢了解父親短暫一生背後的傳奇。
  • 湛江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太監禍害雷州半島
    而在明朝年間,居然有一批太監出入雷州府,也就是現在的雷州半島,給當地的人民帶來了災禍,在歷史上寫下了可恥的一筆。太監是北京紫禁城裡伺候皇室的,怎麼會千裡迢迢來到雷州半島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太監又稱宦官,其職責是封建社會在皇宮裡伺候皇帝及其家屬。為避免皇室血統不純,太監都有閹割了的男子擔任。
  • 湛江直飛越南芽莊航線首航!越南美食、美景近在眼前
    11月11日,湛江直飛越南芽莊的新航線迎來首個航班。據了解,「湛江—芽莊」航線是湛江機場今年以來開通的第二條國際航線,為我市對外開放和旅遊發展搭建了又一有利平臺。 目前越南對中國團體遊旅客單方面提供團體落地籤待遇,航班航程約兩個小時,想要前往芽莊旅行的普通遊客需提前辦好籤證、相關有效證件或者隨旅遊團入境。
  • 越南華僑周文炳的歸國之路
    54歲的越南華僑周文炳向記者講述自己的「歸途」。  艱辛難忘的歸途  由於歷史原因,1966至1968年期間,出現了大批越南華僑紛紛回國的浪潮。回國前,周文炳居住在越南義路省芙安縣的萬安鎮,小鎮有一百多戶人家,五百多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是華僑。在回國的熱潮中,小鎮上幾乎所有的華僑都強烈要求回國。
  • 尋找《隱秘的角落》湛江故事|漁港公園背後的設計理念
    湛江作為該劇的主要取景地,這些「隱藏」在湛江的故事,你又是否了解呢?很多劇迷朋友都對張東升和陳冠聲第一次相遇的場景印象深刻,沒錯,這就是湛江人所熟悉的「漁港公園」。但是「漁港公園」背後的設計理念,你知道嗎?「漁港公園」位於湛江市霞山觀海長廊的北端,是一個蘊涵本土文化特色與民俗風情的城市公園。
  • 《華僑農場史》編纂工作會議召開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湛江5月21日電 據廣東省僑聯消息,近日,《華僑農場史》編纂工作會議在廣東省湛江市召開,國僑辦、部分省區市僑聯、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負責人,以及華僑華人研究專家和華僑農場代表等共計60餘人出席會議。
  • 讓我們看看德國當年是怎麼接收越南華僑難民的
    而且,德國政府對華僑難民還特別優待。  一、臨時安排其他外國難民,45平方的一間房要入住15個人。而對越南華僑,只安排4個人。當然,這之後德國政府對其他國家難民也只能安排4人了,否則太不平等。  二、幾乎在同時,有400多名來自阿根廷的難民申請政治庇護。難民局對他們嚴格按照1953年日內瓦公約對政治難民的要求,一一嚴格審核,結果幾乎全部拒絕,遣返。
  • 中新社通訊:越南歸難僑雲南華僑農場的幸福生活
    中新社昆明五月二十一日電 題:越南歸難僑雲南華僑農場的幸福生活      中新社記者 陳靜  越南歸僑聶志傑是平遠華僑農場的副場長。不久,他將成為雲南省僑界代表之一參加全國僑聯第七屆僑代會。  一九七八年,初中畢業的聶志傑跟隨父母變賣了家產,泅水入關回到祖國。
  • 最具歷史特色的湛江鬧市飯店,有真正的火山溫泉,還可品嘗國宴
    廣東湛江的所有賓館,都得提到海濱賓館。素有「南釣魚臺、粵西國賓館」之稱。能在這兒住上一個晚上,真是太令人興奮了。儘管海濱賓館的外觀一點也不像位於高樓林立的高檔酒店,但它的高度卻與湛江的其他建築完全不同。為什麼海濱酒店會有這麼高的聲譽呢?海岸酒店見證了湛江橡膠業發展的歷史。
  • 僑港:從中國最大的越南華僑難民營,到安居樂業的疍家風情小城鎮
    做為戰爭導火索之一的,就是越南當局對華僑的迫害和驅離,大批越南華僑流離失所,淪為難民。今天,我們把鏡頭對準這裡——中國最大的越南華僑難民收容地,廣西北海的僑港鎮。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陸續大約有一萬多受迫害被驅離的越南華僑,歷盡艱辛,搖著風帆小木船,飄過茫茫北部灣,來到廣西北海。
  • 一段老故事的新講述:「被遺忘」的越南戰爭
    得益於此,美國觀眾方才能夠從電視上了解越南人的戰爭經歷。對不少北越支持者而言,越南戰爭與其說是一場孤立的戰爭,不如說是之前反抗法國與日本殖民統治鬥爭的延續,這表明北越的核心是民族主義而非共產主義,當初美國決策者在這一問題上的認識偏差為日後美國對越南問題的介入埋下了伏筆。
  • 湛江這所學校16人考上清華北大,打破湛江高考歷史記錄
    湛江高考成績喜人,甚至創造歷史新紀錄!繼前天湛江北大附屬實驗學校公布2名學生考上北京大學後,又一所中學公布喜訊。廉江市實驗學校公布高考喜報,2020年高考一共16名學生被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錄取,這不僅是該校有史以來最好成績,也創新了湛江高考新紀錄。
  • 世界越南華僑華人聯合會助建雲南山區學校圖書室
    世界越南華僑華人聯合會助建雲南山區學校圖書室 2014-05-14 17:07: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圖為世界越南華僑華人聯合會「僑愛心圖書室
  • 1977年,越南當局大規模驅趕華僑,歸僑數量又一次出現高潮
    1977年,越南當局大規模驅趕華僑,歸僑數量又一次出現高潮新中國成立初期星村移民1977年,越南當局大規模驅趕華僑,歸僑數量又一次出現高潮。1978年5月至1979年6月,越南又遣返大批難僑,武夷華僑農場又安置了三批越南難僑共391戶1765人。
  • 在廣東,湛江美食才是隱藏的王者!
    湛江,其實才是廣東省隱藏的美食之城。在這裡,你能就著颱風吃海鮮,迎著亞熱帶的陽光吃水果,還能看湛江人和雞鬥智鬥勇......」湛江人吃海鮮已有7000年的歷史,遠古湛江人僅用海水做味料烹飪海鮮的純天然烹調方式,至今仍為湛江漁民最為常見的吃法,據說那味道只有天上有。
  • 廣東湛江冰鮮魚首次「遊」出國門 試水越南市場
    中新社湛江10月21日電 (記者 梁盛)廣東湛江海關21日向媒體披露,湛江某水產企業加工的246噸海水養殖冰鮮魚近日順利通過檢疫檢驗,首次「遊」出國門,試水越南市場。資料圖:湛江。中新社發 張超 攝湛江是中國水海產品養殖、加工和出口大市。湛江水海產品除遠銷美國、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歐盟、東協、中東、非洲等地外,當地養殖的鮮活對蝦、活魚,也實現了內地首次直供香港。據了解,湛江本次出口國外市場的海水養殖冰鮮魚,大部分是冰鮮金鯧魚,因其口感鮮美、質優價廉,深受國外市場歡迎。
  • 越南旅遊購物黑幕 哪些越南必買清單裡隱藏假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越南旅遊購物黑幕 哪些越南必買清單裡隱藏假貨? 界面新聞近日獲得爆料稱,越南一些針對中國遊客的旅遊購物店中,將產自國內的乳膠產品次品、玻璃製成的假玉石,高價出售給赴越南旅遊的中國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