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真的是一千字,沒有重複的嗎

2020-12-16 劉二哥雜談

之前小編發千字文的時候,有不少朋友問「千字文,真的有一千字,還不重複嗎」,這裡明確說一下,《千字文》在古時候特意選一千個不同的字,當然是不同的,不過漢字簡化後,出現了相同的字。

千字文起源「三百千」作為啟蒙教材,咱們華夏兒女都知道,其中《三字經》的作者和年代有待商榷,一般認為作者是南宋的王應麟;《弟子規》相對比較晚,是清代李毓秀所作;《千字文》的作者是南北朝時期梁朝周興嗣編纂。

相傳,周興嗣是梁武帝時期的員外散騎侍郎,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命周興嗣編纂成文。《千字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採斐然。梁武帝為了讓皇子們學習書法,就命人從王羲之書寫的碑文上,拓下一千個不重複的字,以供臨摹。但這麼多的字,字字獨立,雜亂無章,難以記憶。

於是梁武帝命周興嗣將這一千個字編成一篇文章,周興嗣苦思冥想,絞盡腦汁,終於將這一千個獨立的字,編寫成文,相傳周興嗣也因此一夜白頭。

全文一千字原文中,一千字並沒有重複的,因為簡化字的緣故,有一些繁體字簡化後,就出現了重複的情況,具體如下:

發、髪並為「發」(周發殷湯;蓋此身髪)巨、鉅並為「巨」(劍號巨闕;鉅野洞庭)昆、昆並為「昆」(玉出崑岡;昆池碣石)戚、戚並為「戚」(戚謝歡招;親戚故舊)雲、雲並為「雲」(雲騰致雨;禪主雲亭)並、竝並為「並」(百郡秦並;竝皆佳妙)絜、潔並為「潔」(女慕貞絜;紈扇圓潔)

相關焦點

  • 《千字文》:真的不多不少一千個字嗎?
    其中,《千字文》和書法有不解之緣,這也難怪,畢竟它打出生就和書法有關。按唐人李綽的《尚書故實》記載:梁武教諸王書,令段鐵石於大王書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紙,雜碎無序。梁武帝為了給孩子們編書法教材,就找人從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裡挑了一千個不一樣的字,做成拓片。可這樣一千個字很散亂,於是梁武帝又跟周興嗣說,聽說你很有才,就用這一千個字給我寫篇韻文吧。周興嗣果然不負所托,只用一晚,就編出了《千字文》。
  • 千字文並非1000字,有一個字重複了,所以是999個字
    魏晉南北朝時期,《千字文》是一本重要的書籍,它汲取了前人編寫識字教材的經驗。這部識字兼常識課本編成於梁武帝大同年間,是周興嗣執行梁武帝的命令編選而成的。雖然號稱是一本書,但其實 《千字文》全書只有1000個字。
  • 古人說千字文中沒有重複的字,現在發現不對,網友:寫成繁體看看
    在古代中國,常常有這樣三本神奇的書,它們被奉為中國兒童時代的啟蒙讀物,那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在後人評價《千字文》的時候,總是說,這千字文中的一千個字是不存在重複的。但是最近卻有人發現這句話存在著漏洞。
  • 學習草書必備,王羲之草書集字《千字文》
    天哲按:千字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採斐然。《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並譯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義大利文版,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中國大陸實行簡化字、歸併異體字後,其簡體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餘個相異漢字。自古以來,很多書法家都以書寫千字文為樂事!
  • Anki記憶詞庫分享:千字文 繁體版 帶讀音
    有練過字或家學較好的朋友,就有可能用過這篇文章,就是千字文,這個千字文的詞庫是繁體版,方便識字和學習繁體字,並且是帶讀音有,不必擔心字不認得,大小是82M,稍微有點大。關於千字文:《梁史》記載:「上以王羲之書千字,使興嗣韻為文。奏之,稱善,加賜金帛。」
  • 《千字文》為何被視作古代最理想的啟蒙讀物?看看這些原因你就明白了
    李綽《尚書故實》載:「千字文,梁周興嗣編次,而有王右軍書者,人皆不曉其始。乃梁武教諸王書,令殷鐵石於大王書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紙,雜碎無序,武帝召興嗣謂曰:『卿有才思,為我韻之。』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髮皆白。而賞賜甚厚。」這則材料進入傳說後,演變成了如伍子胥過昭關一樣的故事,周興嗣從「鬢髮皆白」變成了一夜白頭,這當然是民間傳說踵事增華的慣技。
  • 《千字文》一千漢字,很多書法家實際上只書寫了999個,重1字
    眾所周知,《千字文》是由周興嗣選取1000個不重複的漢字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易誦易記,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古今很多書法家都有《千字文》作品流傳於世。鮮少人注意到的是,有一字常被重複寫了兩次,於是不重複的字就只有999字。這個被重複書寫的字就是「潔」(絜,潔)。女慕貞絜(潔) 男效才良紈扇圓潔(潔) 銀燭煒煌「絜」有兩個讀音。1.音xié ,量物體的周圍長度;也泛指衡量:「度長~大」。
  • 《千字文》序言,從馬鞍山當塗縣的周興嗣談起
    《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是最適合做小學生教材使用的,其實從清朝開始,我國的兒童啟蒙教育就是這三部經典,簡稱「三、百、千」。在我給大家分享完《三字經》之後,從今天開始,我要寫《千字文》的有關文章。提起《千字文》,我們就不得不要談到馬鞍山當塗縣的周興嗣,因為他是本書的作者。
  • 如何破解《千字文》中的漢字密碼
    《說文解字》中說:「識,常也,一曰知也。」知道常識,即為識。 而我們現在恰恰缺乏的就是常識。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現在閱讀逐漸碎片化,和身邊的人交流越來越不走心? 你有沒有覺得有時候自己的說的話別人不愛聽,懶得跟你溝通? 為什麼文案寫了三四遍老闆還是不通過?
  • 國學啟蒙的《千字文》其實最早是王羲之的集字書法字帖
    今天的人們仍然還在讀千字文,但是更多地將它作為一部國學入門讀物來讀。這篇小文,言簡意賅,四字一句,集納了無數歷代典故,上下五千年,盡在一卷中。每每開卷,不禁讓人感嘆編纂者之學力深厚,出世入世,來去自如。
  • 媽媽,請用千字文巨型標釘這樣教我
    一、作為記憶工具---記憶漢英詞典。記憶順序,回憶線索; 例如:天——天空——天窗——天鵝——天使——天花板
  • 《千字文》原來是這樣誕生的
    就是說梁武帝下詔書要身為員外散騎侍郎的周興嗣把一千個字編個順序使其押韻,這就是《千字文》的由來。我的故事講得很棒吧。話說,梁武帝很喜歡王羲之的書法,為了教育子輩,也就是他的那些皇子們,於是叫人拓下王羲之碑文中的一千個字,不重複的一千個字,供皇子們學書用。
  • 千字文全文+音頻+拼音(附千字文簡介)
    《千字文》原文(共250句,每句4字,總1000字)
  • 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那麼,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上圖為啟功先生草書《千字文》局部一《千字文》全篇共計250句,每四字成一組,共計1000字,文章構思極為巧妙,沒有一個重複的字,且句句合轍押韻,主要介紹了天文、自然、歷史、地理、乃至起居飲食等各個方面
  • 《千字文》周興嗣編
    周興嗣(469-537)編的《千字文》,是一本公認為編得好的識字書,從南北朝直到清末,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為世界上現存出書最早、使用時間最久、影響最大的識字課本,不能不說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蹟。當年,梁武帝為教育子輩,令殷鐵石在王羲之書寫的碑文中,拓下不重複的一千個字,供皇子們學書用。但由於字字孤立,互不聯屬,不好記憶,他就召周興嗣囑道:"卿有才思,為我韻之。"周興嗣用了一個晚上,就編好進呈武帝。這便是傳至今日的《千字文》。全文以儒學理論為綱、穿插諸多常識,用四字韻語寫出,很適於兒童誦讀,後來就成了中國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啟蒙教材。
  • 央視蔡國慶攜兒子演唱《千字文》,驚豔全場!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   《千字文》創作於南北朝的梁代,傳說是當時梁武帝消衍為了教諸王書法,所以就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
  • 標準草書千字文:四大五常,一起來學習「常」字的寫法
    在家學書法 標準草書千字文連載系列課程 兒童書法 標準草書千字文
  • 標準草書千字文:信使可復,一起來學習「可」字的寫法
    在家學書法 標準草書千字文 兒童書法 標準草書千字文 《可
  • 《千字文》第1集:有講不完的故事,說不盡的佳話
    夥計解釋說:「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與《千家詩》」。這四本書,將識字、傳授知識、人品教育與文學素養的訓練結合起來,是一套非常好的蒙學教材。  隋唐時期,《千字文》已成為蒙學教材,到了北宋初期,《百家姓》出現了,也很快成為重要的蒙學讀本。到南宋末年《三字經》出現之後,以「三百千」為基礎的蒙學教材系統就形成了。直到民國末期,「三百千」一直都是私塾教育中的基本教材。
  • 將《千字文》翻譯成德文?這個瑞士學者做到了
    那麼,將《千字文》中「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翻譯成德語,應該怎麼說?外國人能看懂嗎?《千字文》文筆優美翻譯的難點是還原意象《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而成的一篇文章。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採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