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千字文》是一本重要的書籍,它汲取了前人編寫識字教材的經驗。這部識字兼常識課本編成於梁武帝大同年間,是周興嗣執行梁武帝的命令編選而成的。
雖然號稱是一本書,但其實 《千字文》全書只有1000個字。不過這1000個字卻很有內涵,其組成連貫通順的四字句,押韻,便於人們閱讀背誦。
內容方面,《千字文》從天象、地理、歷史典章、為人處世,再到務農、讀書、飲食、居處、園林、祭祀等各個方面,其中有不少勸誡之言和具體的景物描寫。所採多為古籍常用字,用典也不深,所以直到現在仍是一本重要的教材。
《千字文》雖然只有1000個字,卻並不是1000個單字的堆砌,而是把這些字組成了通俗的,能夠表達一定意義的若干句子,這些句子的安排又大多前後連貫,相當有條理。開頭一部分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說起,接著分別說「天」的一些現象。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個奧秘被人們解開,那就是《千字文》其實只有999個字,而不是1000個字,不過這種說法也存在比較大的爭議。幾千年來,我們的先人誰也沒有發現這個簡單的數學問題,為什麼說只有999個字呢?這是有根據的。因為千字文中有「女慕貞潔,男效才良」和「紈扇圓潔,銀濁煒煌」兩句,「潔」字被用了兩次。
前一句,用簡體這樣印沒有問題。後一句其實是「紈扇圓絜」,這個「絜」字,加個三點水,就是繁體的清潔的「潔」字,但不加三點水,就是個獨立的字,沒有簡化。它的一個讀音與「潔」相同,在清潔這個義項上,意義也相同。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就是一位著名畫家,她的名字中也是這個絜。它還有另外一個讀音,念xié,是衡量的意思。所以,也有人說這兩個字並沒有重複。
直到現在,關於千字文到底是1000個字還是999個字,一直存在爭議?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歡迎回覆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