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上課要不要備課、寫教案?是不是備課就一定等於寫教案

2020-12-13 楊氏說教育

在學校教育中,老師要不要備課、該不該備課、該怎樣備課,這些問題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經常談論、討論、爭論的問題,特別是要不要寫教案更是爭論的焦點。最近網上有報導,一個學校的校長不要求老師們寫教案,上班也不用打卡,這種管理模式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對於一線的老師們一片叫好,稱為最人性化的管理,但對於一些搞管理工作的人來說,不是十分贊同,甚至是十分不贊同,這兩種聲音代表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兩大陣營,同時也凸顯了管理者與被管者內在的對立關係。

老師在教育教學中要不要備課和寫教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怎樣回答這個問題都取決於該教師的教學觀念。恐怕很多人都缺乏客觀的認識,都帶有主觀片面性,都是從自身的利益來考慮的。備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是課前的準備。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一環節不可輕描淡寫,無充分教學準備的課,不但老師講不清楚,而且學生也聽不明白,這種低質課、垃圾課既浪費師生時間和精力,又給學生的養成學習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那麼備課是不是一定等於寫教案呢?教案是備課的主要表現形式,在實際教學之中,絕大多數人以及領導都認為備課就是寫教案。在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中,每周、每月都要定期檢查老師們的教案,目的是看老師上課是不是備課了,如果無教案上課,領導會直接下結論,該教師課前沒有備課,所以寫教案就一定等於備課,這應該是個真命題。那麼沒有寫教案的是不是一定就沒有備課呢?恐怕這個命題就難以成立了,因為課堂教學是教無定法,各式各教,備課就不應該只限於寫教案,有的老師為了方便寫在書本上,有的老師能力較強教案於心中,有的老師擅長研究,將教案寫在自己的科研之中……

最近在網上引起熱議的是有些領導要求老師一律手寫教案,這一要求與一個學校的校長不要求老師寫教案形成鮮明的對比,遭到很多老師的一致反對,但反對是多餘的,老師在學校管理中一般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大家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是領導說了算還是普通老百姓說了算。不過領導自然有領導的考慮,防止有的老師偷懶,不熟悉教材,上課無質量。現在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不再只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了,教學設備、教學資源都有了質的飛躍,再用手書寫教案一方面浪費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也是對教學資源的浪費。

老師上課要不要備課?那是一定要備課的,還必須認認真真地備課,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麼備課是不是一定按領導的要求寫一個模式的教案,並且一定要用手用筆書寫的呢?如果這樣的話,那確實有些苛刻,甚至是在折騰老師。老師要不要寫教案,怎樣寫教案應該由老師自己決定,最終目的就是要把課上好,把教學質量提高。老師只要教學觀念正確,應該明白備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領導在對老師的教案要求上也不可一刀切,應根據老師上課的水平來做具體規定。

相關焦點

  • 於永正:備課=寫教案?大錯特錯!你真的會備課嗎?
    觀點1:備課不等於寫教案 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鍊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 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鑑賞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 寒暑假補寫教案的老師,是不是一個負責的老師,從這3點就能看出
    還有的老師,上課前抄教案,有的老師是課後抄,更有的老師直接去買教案,抄都不想抄,不知道有這樣心態的老師們是否真的能教好學生。我常對實習老師說,當一名好老師的第一步不是提高教學水平、課堂氛圍、和家長搞好關係,而是扎紮實實去寫好教案。這是老師的基本教學目標,不要把寫教案當成負擔,正是因為有教案,才能讓新老師在短期內快速提高教學能力。
  • 老師們為什麼排斥寫教案,豈止一個「累」字!
    正如「離不開臺詞的主持人不是一個合格的主持人」一樣,總有一天,會有一個這樣的標準出現:不寫教案能上好課的老師,才是一個成功的老師!老師教案是做什麼用的呢?據筆者調查,多是應付應付領導檢查。檢查教案,要求每學期達到一定的節數,不能少,少了要扣工資。檢查了之後會在教案最後一頁上蓋一個紅章,記錄上節數和時間。於是,寫教案成了每一位老師上課之處的最大任務。
  • 教師能不能不寫教案,為什麼不能不寫教案,這裡有你要的答案
    關於能不能不寫教案,是教師經常討論的話題之一,有很多教師希望可以不寫教案上課。教案到底能不能不寫,這我們應該先搞清楚,什麼是教案?寫教案的目的是什麼?簡單說教案就是教師把備課的內容寫出來,讓它文本化。是教師課堂設計的體現形式和教師是否備課的文本依據。
  • 教案!寫得工整就是好教案,就能上好課嗎?
    但是,備課就是寫教案麼?教案寫得又多又工整就等於認真備課、能上好課麼?不少領導都認為,備課就是寫教案。寫得越多越工整就越好。還詳細規定了,教案必須寫詳案,必須達到幾頁。還要工整。曾經有位領導,甚至要求,寫教案要像寫小楷一樣。
  • 教案,我支持在教科書上寫!
    教案是檢查的重點,要求得很細,對教案的字數,格式都有要求,必須手寫,要有重點難點,教學反思,教學步驟要完整……其實,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都知道,備課本上抄寫得工工整整的教案基本上都只是應付檢查而已,都是從各種教學用書上抄下來的,沒有幾個老師上課時會拿著這樣的教案,因為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拿教學用書上課。
  • 教案,我支持在教科書上寫
    所謂教學常規,就是指教案,作業批改,計劃總結,試卷分析等。教案是檢查的重點,要求得很細,對教案的字數,格式都有要求,必須手寫,要有重點難點,教學反思,教學步驟要完整……其實,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都知道,備課本上抄寫得工工整整的教案基本上都只是應付檢查而已,都是從各種教學用書上抄下來的,沒有幾個老師上課時會拿著這樣的教案,因為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拿教學用書上課。
  • 現在備課手段如此發達,為什麼某些領導還喜歡讓老師們手寫教案?
    第一:領導對一線老師極不信任。 某些學校之所以讓老師們手寫教案,就是不信任自己的老師。 在領導看來,老師們如果不寫教案,就一定不會認真備課,認真鑽研教材。所以他們才不斷給老師們加壓,布置各種手寫作業。有的學校不但要求手寫教案。還要求手寫學習心得、教學反思、工作總結、讀書筆記等等。
  • 什麼是好教案,怎樣備課能提高教學質量,贈送樂高各階段備課案例
    字跡工整——為什麼要工整?那是因為領導要檢查啊。且這樣的要求,不管你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都一個樣。於是,為了應對這樣的檢查,老師們開始了集體備課——所謂集體備課,大抵是分一下工,每人負責1~2單元,然後從網上或者朋友那裡,找一些現成的教案,發給年級組的老師們共享。老師們真的會用這樣的教案嗎?
  • 字體秀美,文本清晰,小學老師手寫備課教案網絡走紅
    9月23日,杭州奧體實驗小學老師的手寫備課教案在網絡上走紅。這些教案每一頁都記得滿滿當當,字體秀美,文本清晰,讓人賞心悅目。 下面這一頁,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的手寫備課教案。這位小學語文老師的手寫備課教案,遠觀字體秀美,文本清晰,邏輯也是有條有理。
  • 教案不能是當代「八股文」,要允許多樣化備課
    備課「規範化」,教師叫苦連天面對如此的備課工作「規範化」管理,第一線的老師們叫苦連天:明明在網上和書店有很好的教案和課件,有的也只要修修改改就行,非得要我們手寫稿才算教案;說抄襲教案要罰款,雖然誰都知道鳥都不會去關注是不是抄的,可為了以防萬一,還得在抄的時候換點兒亂七八糟的內容;節節課要法制滲透、教具準備、作業布置、板書設計、教學反思,誰能做到?
  • 教師要「寫」有用的教案
    「教案沒用」成為不少中小學老師的口頭禪,背後的理由是,課怎麼上,教師心裡有數就可以了,沒必要「寫」出來。而且,「寫」出來也很少有人看。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廣泛使用和教輔材料泛濫的今天,「寫」教案似乎落伍。   《現代漢語詞典》對「教案」的解釋是:「教師在授課前準備的教學方案,內容包括教學目的、時間、方法、步驟、檢查以及教材的組織等等。」
  • 杭州這所學校年輕老師的備課教案外洩,家長:現在的97後,都這麼拼了?!
    年輕老師合影一篇教案要準備一周時間最長的一篇寫了四千多字今天中午,記者在學校見到了這幾位靦腆的年輕老師,想問一問他們備課筆記做得那麼驚豔,有什麼秘訣。沒想到,老師們都低調,大家一致表示:作為剛剛站上講臺的新老師,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是應該的。
  • 孫光友:寫形式主義的教案早該休矣
    更為關鍵的是,教師職稱評聘也總少不了要上交教案,有的地方還規定老師不準寫電子教案。特別是現在有的地方搞教師職聘改革,淡化了寫著作、論文等條件,卻進一步強化了教案的分量,可以把教案作為教學成果代替論文。如果不要求教師寫教案,影響了教師晉級又怎麼辦?當校長的可以不顧自己,但不能不顧學校的聲譽,更不能不顧老師的切身利益。
  • 很多機構老師上課不備課,直接在書店買本教輔書就開講,你怎麼看
    很多培訓機構老師上課時根本不備課,直接在書店買本教輔書上課開講了,這種說法用「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來解答再適合不過了,最好的備課方式是把東西爛熟於心,在課堂上可以隨意調動,又能讓學生吃得通透,而不是非得寫在 紙上,拿著一本厚厚的教案那才叫備課。
  • 教師應該如何備課,是寫在教材上好,還是備課本上好?
    寫在課本上的教案,上課的時候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重難點標記的特別清晰,與課本教材內容一一相關,能夠直接上課使用。這種方法特別簡單,方便又高效,沒有過多的理論或條條框框的大道理,簡單直白直擊重難點,許多一線教師採用的都是這種方法。
  • 給老師(4):說說備課
    一個不能獨立備課,一個不能天天用心備課,一個不能備出屬於自己課的老師,註定不是好老師。現在不少地方為了規範備課,特別是規範新老師備課,有一個政策——三年紙質備課,也就是說三年內,要一字一字地把備課內容寫在紙上。我30多年教齡了。
  • 老師是怎麼備課的?
    其次當然是每課(節)目標,然後再去想「如何教(備課)」的問題。我想,師範生,教書一年,三年,五年,七年的老師,想從這個問題中得到的答案一定是不一樣的。我自己在不斷摸索,答案也會逐日更新。首先是對師範生和教書一年的老師:——————————人教現在是部編本,所以有些課是完全沒接觸過的文本。
  • 這些老師的備課筆記太驚豔!備一堂好課老師該做啥?聽聽特級教師的備課心得
    觀點1:備課不等於寫教案 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和寫教案等。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鍊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鑑賞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 【備課筆記】這些老師的備課筆記太驚豔!備一堂好課老師該做啥?聽聽特級教師的備課心得
    在備課時,老師要預想多種可能,圍繞核心知識想幾套方案,給學生預留出儘可能大的思維空間。很多時候,有挑戰性的密度、寬度和難度,反而會激發學生產生出更大的學習熱情和努力。教案是教師備課成果的升華和結晶,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具體依據。教案可詳可簡,可寫在教案專用紙或本上,也可以評註形式寫於教材上,視具體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