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教育中,老師要不要備課、該不該備課、該怎樣備課,這些問題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經常談論、討論、爭論的問題,特別是要不要寫教案更是爭論的焦點。最近網上有報導,一個學校的校長不要求老師們寫教案,上班也不用打卡,這種管理模式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對於一線的老師們一片叫好,稱為最人性化的管理,但對於一些搞管理工作的人來說,不是十分贊同,甚至是十分不贊同,這兩種聲音代表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兩大陣營,同時也凸顯了管理者與被管者內在的對立關係。
老師在教育教學中要不要備課和寫教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怎樣回答這個問題都取決於該教師的教學觀念。恐怕很多人都缺乏客觀的認識,都帶有主觀片面性,都是從自身的利益來考慮的。備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是課前的準備。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一環節不可輕描淡寫,無充分教學準備的課,不但老師講不清楚,而且學生也聽不明白,這種低質課、垃圾課既浪費師生時間和精力,又給學生的養成學習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那麼備課是不是一定等於寫教案呢?教案是備課的主要表現形式,在實際教學之中,絕大多數人以及領導都認為備課就是寫教案。在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中,每周、每月都要定期檢查老師們的教案,目的是看老師上課是不是備課了,如果無教案上課,領導會直接下結論,該教師課前沒有備課,所以寫教案就一定等於備課,這應該是個真命題。那麼沒有寫教案的是不是一定就沒有備課呢?恐怕這個命題就難以成立了,因為課堂教學是教無定法,各式各教,備課就不應該只限於寫教案,有的老師為了方便寫在書本上,有的老師能力較強教案於心中,有的老師擅長研究,將教案寫在自己的科研之中……
最近在網上引起熱議的是有些領導要求老師一律手寫教案,這一要求與一個學校的校長不要求老師寫教案形成鮮明的對比,遭到很多老師的一致反對,但反對是多餘的,老師在學校管理中一般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大家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是領導說了算還是普通老百姓說了算。不過領導自然有領導的考慮,防止有的老師偷懶,不熟悉教材,上課無質量。現在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不再只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了,教學設備、教學資源都有了質的飛躍,再用手書寫教案一方面浪費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也是對教學資源的浪費。
老師上課要不要備課?那是一定要備課的,還必須認認真真地備課,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麼備課是不是一定按領導的要求寫一個模式的教案,並且一定要用手用筆書寫的呢?如果這樣的話,那確實有些苛刻,甚至是在折騰老師。老師要不要寫教案,怎樣寫教案應該由老師自己決定,最終目的就是要把課上好,把教學質量提高。老師只要教學觀念正確,應該明白備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領導在對老師的教案要求上也不可一刀切,應根據老師上課的水平來做具體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