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利用PEG指標
摘要
所謂PEG指標,即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簡單說就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PEG指標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成長股的動態指標,那些市盈率較低,同時增長速度又比較高的公司,就存在很不錯的市場價值。在A股市場,這個指標更適合於選擇穩健增長行業裡的優秀公司。
所謂PEG指標,即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簡單說就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PEG指標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成長股的動態指標,那些市盈率較低,同時增長速度又比較高的公司,就存在很不錯的市場價值。在A股市場,這個指標更適合於選擇穩健增長行業裡的優秀公司。
當然,和市盈率一樣,這僅僅是一個量化指標,甚至也有人說PEG指標沒多大意義。如果要用PEG來選公司,必須前置一些比較苛刻的條件,A股很多公司業績起伏比較大,有的靠一次性非經營收益可能使業績出現短期暴漲,但過不了多久就會被打回原形,所以參考3年以上的財務指標才比較有意義;其次是淨利潤基數要比較大,這樣才能讓PEG的實際參考價值更有意義,比如一個公司從虧損或者微利開始出現大幅增長,則PEG數據就會失真,也沒有什麼參考意義,再怎麼增長估值也會很高。
如果各項前置條件合適,PEG指標還是能挑選出好公司。在歐美成熟股市,這個指標能比較準確地選出有增長潛質的好公司,即PEG如果為1,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投資標的,比如年均穩定利潤增長20%的公司,市盈率就可以給到20倍,超過1小於2的公司,一般是市場認為很優秀可以給予一定溢價的公司,小於1的公司,則有可能被低估。那麼,在A股裡又怎麼來運用PEG指標選擇好公司呢?
首先是估值水平要相對低,也就是PEG的分子不能太高,這是好公司的一個基本要素,比如你的估值如果達到100倍200倍,那即便增長100%到200%意義也不大。雖然這個時候PEG也不會很高,但這種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其次是淨利潤基數不能太小,這個上面已經說了,一個公司從微利開始增長,PEG的分母會很大,PEG數值會很小,但這個幾乎沒有任何參考意義。
從這些數據去衡量,我們選擇A股估值在15倍以內且最近幾年年化增長在15%或者以上的公司,這樣的公司PEG指標比較有參考意義。
這些公司大部分是銀行股,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最近部分優質銀行股持續大漲。我們再在這個行業裡仔細挑選,銀行股長期以來是低估值低增長的典範,比如建設銀行,估值比較低,只有10倍左右,但其增長卻不高,才4%左右,這樣算下來PEG是2.5,算不上是成長股,市場之所以給予一定的溢價,是因為其資產質量等其它原因;再比如招商銀行,這個比較典型了,估值10倍,年化增長13%,這樣PEG就只有0.77,這個低於1的數值就是為什麼其能傲視股份制銀行的原因;興業銀行PEG值達到1左右,況且其營收增長為負,淨利增長靠的是撥備釋放。我們再看看幾個公認的績優大牛股PEG數值,中國平安是1,市值第一的貴州茅臺反而只有0.63,美的集團是1.22,伊利股份則達到2.1,這些數據基本符合用PEG指標選股的正常情況。
從這些數值看,用PEG指標選股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對於穩健增長的傳統產業,市場對於這種可持續增長的績優股合理的PEG水平基本就是1.5倍到2倍,在這個數值以下的好公司,市場都可能會給予估值修復,這其實就是貴州茅臺持續大漲的原因之一。還有沒有潛力公司?在估值15倍以下且穩健增長的公司裡,全球排名第七的上汽集團只有1.57,且其年化的現金分紅率可以達到5%以上,比現金奶牛的銀行股還高;再比如銀行股裡的貴陽銀行,這個銀行可以算中小銀行股裡增長最快的了,按上周五最新公布的業績快報,營收增長22%,淨利增長達到23%,每股收益1.97元,市盈率不足8倍,PEG值只有0.35!這個數值水平在銀行股裡是最低的,在整個A股可持續增長的績優公司裡也基本算是最低的了。
(責任編輯:DF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