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每次您來家,我不知該怎麼說才好,因為這兩三年來,您和各級領導幹部在百忙之中,不知多少次冒著風雨,從開遠城來到我們的小山村,了解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生活、醫療、教育等情況。謝謝您們對我們的關懷……」
一封感謝信 一段幫扶情
這是一封
開遠碑格鄉魯姑母村委會阿痴村村民楊萬壽
寫給扶貧幹部呂紅玲的感謝信
沒有華麗的詞藻
但字句真切、發自肺腑
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如冬日暖陽一般
讓正奔走在脫貧攻堅路上的扶貧幹部
心生暖意~~
前些年,楊萬壽因父母和兒子不同程度患病,家庭負擔較重。加之因缺乏技術,莊稼收益低,養殖效益不好,經濟問題成了他家的一大難題。
開遠市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呂紅玲回憶起剛到楊萬壽家看到的情形——家裡一團糟,家庭成員眼神迷茫、看不到希望。
呂紅玲說:「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當我把所有東西進行統一分類後,開始有了一些變化,他們的臉上也呈現出了笑容。」
打掃衛生、疊被子……呂紅玲的「傳、幫、帶」很奏效,楊萬壽一家慢慢養成了打掃衛生的習慣。
2019年,楊萬壽一家在黨和政府及呂紅玲的幫扶下住進了新房,種植、養殖也因有了技術指導,收入逐年增加。
如今,楊萬壽家裡乾淨整潔,柜子潔淨透亮。房前的綠植把家裡裝點得生機勃勃,楊萬壽每天打掃完都會悉心澆灌它們,如同澆灌著他對生活的美好期望。
在呂紅玲的影響下,楊萬壽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如今的他已是一名中共預備黨員,除了將自家打掃乾淨外,他還積極主動參與村裡的各項環境衛生活動。
碑格鄉魯姑母村委會阿痴村村民 楊萬壽
日前,楊萬壽將感謝信交到呂紅玲手中,信中樸實的言語、真摯的情感讓呂紅玲很是感動,高興地與同事們分享。
一封感謝信
道出了一個貧困家庭的真實心聲
一名扶貧幹部
用真情實意
拉近了黨和政府與貧困家庭的距離
「感謝您,感謝黨和政府」
「感謝」二字
寫滿了整封信
但真正能體現「感謝」二字分量的是
楊萬壽一家對未來燃起的新希望
通訊員:楊建梅 詹大發 文/圖
責編:金賢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