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上幼兒園時,家長主要擔心孩子是否能適應校園生活,對孩子在校吃得怎麼樣、睡得怎麼樣更關心。等到後期孩子適應了,家長們的重心又轉移到了另一個方向——關心孩子在幼兒園裡的人際關係。
孩子在幼兒園裡和同學相處得怎麼樣,有沒有被排擠成了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但由於這個年齡段的小孩表達能力和自我意識都較弱,很多在校真實情況父母無法詳細了解,這個問題一度讓家長們傷透腦筋。那麼不同性格的孩子究竟是如何與朋友相處的呢?相信這部紀錄片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
今年年初,國內出了首檔兒童行為解密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節目用固定鏡頭捕捉10個4~5歲小孩在幼兒園的生活,內容真實自然,全程無其他人幹擾。在這所特殊的幼兒園裡,孩子們每天要做的事不是學習、吃飯、睡覺,而是在鏡頭下通過各種遊戲、測驗來全方位展現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這部紀錄片共8集,看完它,家長們可以明白孩子很多行為的動機,接下來聞達君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部紀錄片,解決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到底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排擠?
這些孩子更容易受到排擠
節目中,有個叫昂米諾的孩子經常不守規矩。
比如老師規定每個小朋友只可以吃一個巧克力球,當其他小孩都遵守這一規則時,她卻無視老師的規則,拿著巧克力球一個接一個地往嘴裡塞。
當看到地上有口水印時,她的第一反應是再往上邊吐幾口,看到她這個舉動的其他小孩上前阻止,她卻吐得越發起勁……
後來老師還布置了一個糖果機考驗,要求所有人都不允許打開糖果機,但昂米諾依舊沒有遵守規則,直接就把糖果機打開了,最終導致糖果撒了一地,所有小朋友都得幫她一起收拾爛攤子……
昂米諾的這些行為,班上其他小孩都看在眼裡。孩子雖小,卻也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接受採訪時,一個小孩直言自己不喜歡昂米諾。
小米諾的行為,在一直在觀察他們的兩位兒童行為研究專家眼裡,其實非常正常,3~4歲的孩子會經歷人生第一個反抗期,這個時期孩子會本能地與更強大的力量做對抗,試圖勇敢挑戰規則和權威的方式,來使自己與眾不同。
但孩子身邊的同學不是專家,單憑小米諾不聽話這一點,就足以讓他們討厭她了,而所有的排擠都是從討厭的情緒開始的。
在節目中,有個孩子令聞達君印象深刻,他叫於子爍,經常對班上其他同學口出惡言、故意使壞。
比如他不顧小女孩白曼可反覆抗議,故意撓她痒痒
又比如他各種欺負昂米諾,還曾指著她的鼻子罵"你的臉真醜"。
昂米諾被他屢次攻擊後,忍不住哭了起來,他不但沒有上前道歉、安慰,反而在一旁冷嘲熱諷:丟人、就知道哭。
這樣的同學,你說班上的孩子會喜歡嗎?答案顯而易見。
但當被問到為什麼要欺負昂米諾時,他給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他說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說表現好了就能玩遊戲,媽媽說表現好了就給他買套新衣服,但後來他發現這些都是騙人的,爸爸媽媽根本沒有履行過他們的承諾,既然是騙人的,那他何必還要扮演一個乖小孩呢?叛逆的個性就在對父母的一次次失望中培養起來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同一個想法:如果我的孩子足夠強勢,那麼就算他性格不討喜,在學校也不會被欺負。在這種觀念下,許多孩子被培養出過於強勢,甚至有些暴力的性格。
節目中有個孩子明顯是個性格過於強勢的孩子,他叫嶽昊,自我意識極強,脾氣也很大。
在某個問答比賽環節,只是因為同組的程夏果多說了幾句話,嶽昊就突然生氣,怒推了程夏果一把。
後來比賽輸了,他便把憤怒發洩在其他小孩身上,對贏了比賽的小橘子是推推撞撞,很不友好。
嶽昊性格上的強勢和行為上的暴力,讓班上其他孩子對他是有多遠躲多遠。但對此,嶽昊的媽媽卻表現得習以為常,在提到嶽昊喜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時,他的媽媽竟然笑著說:我對兒子更多的關注,就是在體育方面。對兒子這種性格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全然不提……
孩子們雖然年齡小,但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他們也會遠離這個孩子。如此一來,家長以為孩子強勢不吃虧,其實他們反而容易成為團體中被孤立排擠的那個人。
通過這個紀錄片,我們不僅發現了什麼樣的孩子在校園生活中容易被人討厭,與其同時有個問題也值得我們重視: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問題。
在於子爍和嶽昊兩個孩子身上,我們都看到了他們父母帶來的影響,如果父母對孩子身上一些不良特質是默許的態度,孩子哪裡還會願意改變呢?孩子對社交是有需求的,而身為家長,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為他們創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教會孩子正確經營與他人的關係!
如果今天的文章對你有所啟發,歡迎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