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高清監控告訴你,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排擠」,真相戳心

2020-09-05 滿滿的慢半拍麻麻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

想說個入園後,很多父母都關心的問題——孩子在幼兒園到底怎麼交朋友?他們會不會很孤獨?萬一孩子在幼兒園交不到朋友、被「排擠」、被「欺負」怎麼辦?

下面,我想結合一部幼

,來講講孩子的社會化問題。


紀錄片名叫《小孩的神秘生活》,共8集,每集都會講述3-5歲孩子身心發展的一個獨立小主題。

用藏在幼兒園裡的固定攝像頭,觀察和記錄一群孩子們在幼兒園一周的生活。

最特別的是,紀錄片裡並不會像真正的幼兒園,安排孩子按部就班生活和學習,而是設定很多遊戲和小測試,減少人為的幹預跟打擾,從而客觀呈現出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性別孩子之間的差異和共性。

三個字:值得看。

我反正是被裡頭的寶貝們萌化了。也真的能夠得到很多啟發。

比如,第四集社交能力篇,裡面展示出的小孩兒的社交場面,就很有代表性。

1

內向小孩的挑戰


他叫許家潤,是個很斯文的小男孩。


剛進教室的時候,其他小朋友們已經打成一片,玩得其樂融融了。他怯生生地在教室門口停留了一下,還是鼓起勇氣,默默走向了小朋友中間。

小屁股剛落座,就遭遇「驅逐」。

個性外向、強勢的小男孩嶽昊,大聲地衝許家潤喊到:「(這個座位)有人!有人!出去!」

許家潤在那一刻好似僵住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硬著頭皮繼續坐在原位,假裝聽不見嶽昊的話——直到原本座位的漂亮小女孩程夏果回來。

嶽昊跟程夏果解釋說:你讓我保管你的座位,我做了,就是他(許家潤)不聽。

原來,他「驅趕」許家潤也並非刻意,只是為了信守承諾罷了。

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很難對一個新成員剛加入集體的那份陌生跟孤獨感有同理心。

幾個小朋友熱乎地在一起玩,唯獨許家潤一個人杵在中間,好不尷尬。

他起身,離開,又往教室外走。

走到外面,眼淚止不住就下來了:「我想找我姥姥了。」


然而,姥姥並沒在學校裡。

許家潤只好邊抹眼淚邊又回到教室裡,邊上的老師輕輕拍拍他的肩膀,這是他唯一能尋求到的安慰。

單獨採訪的時候,老師問其他小朋友:喜歡許家潤嗎?

幾乎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孩子們給出的不喜歡的理由是:他老是哭。


好在,許家潤沒有放棄。

室外自由活動的時候,他再次嘗試去加入小朋友們的遊戲。


但這個旋轉圓盤轉速太快了,許家潤剛抓上去就被甩了出來,跌倒在地上。

沒有小朋友關注到他的狼狽模樣。

講真,看得真的挺心疼的!


所以,他遲遲無法融入集體的原因,究竟在哪裡?

看後續採訪,我們得知,許家潤是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音樂上接受過不錯的啟蒙,還參加過很多比賽。但是,跟同齡孩子打交道的經驗很少。

為此,老人家會特意帶孩子去遊樂場,希望給孩子創造一些同伴交往的機會,但許家潤多表現得退縮、不自信。他都會跟姥姥說:我不行;我不過去。


不同於其他孩子都是父母出鏡,許家潤的父母一直沒有出現過。

究竟怎樣的孩子,會在社會化過程中顯得膽小、退縮、怯懦呢?這跟孩子的先天氣質類型有關,但更多是跟成長經歷脫不了干係的。

第一種可能是,撫養人經常養育得過於細緻,出于謹慎,時不時告訴孩子外界有怎樣的危險和糟糕的事。

孩子無形中就承接了撫養人對外部世界、對他人的「妖魔化」,自然而然就會害怕與人交往,潛意識中封閉自己。

第二種可能是,孩子在小時候遭受過「拋棄」,或者較多的「忽略」。

這種遭遇對孩子而言是極大的創傷,很容易讓孩子懷疑自己的價值,認為自己是「不可愛的;不配被喜歡的」。因為在父母那裡產生了這樣的懷疑,於是發展到人際交往,這種不自信的信念也會延續下來。

當然還有第三種可能,那就是大人很少教孩子人際交往的具體技巧。比如要用語言介紹和表達自己,比如要積極主動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跟價值,取得同齡人的好感和認可,等。

許家潤的成長經歷,可能同時吻合上述三點。

2

強勢小孩的困境

跟許家潤正好相反,嶽昊是個很外向的孩子,但他同樣也遭遇了人際關係的危機。

嶽昊自我意識很強,脾氣顯然也很大。

一個知識問答比賽的環節,由於同組的程夏果多說了兩句話,嶽昊不耐煩了,一把將程夏果推開。


知識比賽輸了以後,嶽昊的受挫感很強烈。

正失落著,回頭看到對方的學霸隊員小橘子(比賽中答對了很多題目)跟自己隊友推搡玩鬧,他直接就衝上去了,不分青紅皂白就開始打小橘子。


這個動作多少有洩憤的意味。

節目中的專家點評時也說到:

嶽昊的這個行為,可以用挫折攻擊理論來解釋。即一個人的既定目標受到阻礙、無法達成時,就會產生一種受挫心理,既而引發攻擊行為。

特別當一個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情緒管理受限時,就更容易用肢體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喜歡用肢體動作解決問題的嶽昊,受到了孩子們的一致排斥。

嶽昊給孩子們留下的一個深刻印象,就是「老打人」。


這個孩子的成長背景又是怎樣的呢?

嶽昊一直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條件看著也不錯。一直在學拳擊。

嶽昊母親說:孩子特別有想法,性格很強勢。


有趣的是,談及自己孩子強勢,容易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時候,這位母親臉上突然露出很燦爛的笑容。

我猜,這位家長對於孩子的強勢是默許甚至心中讚許的。

在具體育兒中,母親也承認:我對兒子更多的關注,就是在體育方面。


這個採訪環節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忍不住想起身邊類似的一些家長,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看起來很厲害、攻擊性強就不容易被欺負。為此,他們會默許甚至鼓勵自家孩子在關係中的「強硬」或「強勢」姿態。

孩子們是很靈的。

他們下意識裡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很容易在人際衝突中,採取過當的、攻擊性過強的行為方式解決問題。

但是,其他孩子不傻呀。

當他們感受到這個孩子過於自我和暴力,出於本能的自保,自然而然就會遠離他。

於是,這種看起來不容易「吃虧」的孩子,反而容易成為一個團體中被嫌棄、被排擠的對象。

3

怎麼辦

孩子在團體中被「排擠」了,怎麼辦?

我們先回頭看看許家潤的故事。

後來,他是如何融入集體的呢?

是老師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要求孩子們從大箱子裡取出各自的名牌。但是!箱子裡竟然放的有活得章魚,還會蠕動!

孩子們都嚇退了。連大家公認的膽子最大的嶽昊,面對章魚都敗下陣來。

只有憨憨的許家潤,淡定地從箱子裡,取出了所有小朋友的名牌。

孩子們都激動壞了。


原本的愛哭包,瞬間在他們眼中高大了起來。

小女孩們忍不住抱住許家潤親親。男孩子們也不得不承認:許家潤才是班裡最勇敢的那個孩子。

這讓我想起來我朋友家閨女的一個經歷。

她家姑娘進入幼兒園沒幾天,就交到了一堆好朋友。

為什麼呢?因為她會穿衣服。一個會穿衣服的幼兒園小班的小孩子,在其他小孩兒面前,就是一個惹人羨慕的存在。她不止自己會穿衣服,還會主動教其他小朋友穿衣服。很容易,她就在班級裡憑藉個人價值,樹立了不平常的地位。

這個女孩的例子,跟許家潤的例子很像:他們都在某方面比較出眾、有自信;他們都憑藉這份自信,在群體中扮演了一個合適的功能。他們甚至不需要太多社交技巧,純粹靠個人魅力,就會成為群體中受歡迎的那個人。

這個例子,給我們家長的啟發就是:

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給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陪伴。

這個高質量的陪伴,首先是父母不能缺席。

父母不缺席的愛,會給孩子一種「我很好;我值得被愛」的底氣。

這樣養大的孩子,一般就不會有那種怯懦的氣場——最初阻礙許家潤社會化的,就是他身上自帶的怯生生的氣質。

但父母也不能過多替代和溺愛,要逐漸地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個獨立自主、解決問題能力強的孩子,更容易樹立起自信心;當他走向外界,就更不容易受挫,社會化過程中的積極體驗也就更多。

(我相信許家潤在音樂等方面的自信心,也遷移到了社交中,給了他許多力量,讓他在面對諸多次挫敗後,依然沒真正崩潰。這是他的資源也是他的優點。)


再說回到嶽昊。

在打了小橘子以後,老師們從中牽線,把嶽昊和小橘子拉到一起,請嶽昊給小橘子道歉。

小孩兒比我們想像得要開闊很多、可塑性也強。

在老師們的引導下,嶽昊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真誠地跟小橘子說了「對不起」。

對於嶽昊這樣的孩子,當他們使用了錯誤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的時候,成人有必要及時從行為層面予以喊停、矯正,並且教會孩子用「語言」去化解衝突。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逐漸意識到,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最後,總結一下。

從這集紀錄片中,我們能夠很清晰地看到:

孩子們對社交,有著本能的需要。

就像許家潤,哪怕多次被「排擠」,也依然不斷在嘗試著融入。

也就是說,孩子們是註定要往外走的,走向更開闊的世界。父母能夠做的,就是信任和支持。

如何支持?那就是經營好我們跟孩子的關係。

跟孩子相處時,該陪伴的陪伴(得到過愛的孩子,內心力量更強大,遇到困難也更容易及時求助);

該立規矩的立規矩(懂得規矩規範的孩子,才不至於過度自我為中心,走到充滿規則的外界處處碰壁);

該放手的就要放手(得到過成長空間的孩子,才有機會鍛鍊獨立自主的能力,並不斷樹立自信心)。

簡言之,得到過愛、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會更自然地去面對人際交往中的挑戰。

在孩子和世界之間,站著父母。

*本文轉載於積木育兒(ID: jingguanyuer),最貼心的科學早教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幼兒園高清監控告訴你,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排擠」?真相戳心
    孩子上學後,很多父母都關心的問題是:孩子在幼兒園到底怎麼交朋友?他們會不會很孤獨?萬一孩子在幼兒園交不到朋友、被「排擠」、被「欺負」怎麼辦?下面,我們結合一部幼兒園生活主題紀錄片,來講講孩子的社會化問題。
  • 幼兒園監控告訴你,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排擠」,真相戳心
    想說個入園後,很多父母都關心的問題——孩子在幼兒園到底怎麼交朋友?他們會不會很孤獨?萬一孩子在幼兒園交不到朋友、被「排擠」、被「欺負」怎麼辦?下面,我想結合一部幼兒園生活主題紀錄片,來講講孩子的社會化問題。
  • 幼兒園高清監控揭戳心真相: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排擠」?
    最近看了一部綜藝節目:《小孩的神秘生活》,它邀請了很多素人家庭的孩子到一所幼兒園,通過隱藏攝像頭,觀察和記錄這些3-5歲孩子們的行為和內心。尤其是看到那些內向的、「不合群」的、甚至受排擠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到底該怎麼辦?
  • 小孩的神秘生活:幼兒園監控戳心真相——什麼樣孩子容易受排擠?
    尤其是看到那些內向的、「不合群」的、甚至受排擠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到底該怎麼辦?不受小夥伴歡迎1:內向的孩子片中一個名叫許家潤的男孩,他是個性格內向、慢熱的孩子。不受小夥伴歡迎2: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在一個互換禮物的環節中,孩子們需要挑選自己喜歡的禮物,並找到最好的朋友交換禮物。並且如果能舉過頭頂三分鐘,就能為對方贏得禮物。
  • 幼兒園高清監控揭開戳心真相: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排擠」?父母必看!
    最近看了一部綜藝節目:《小孩的神秘生活》,它邀請了很多素人家庭的孩子到一所幼兒園,通過隱藏攝像頭,觀察和記錄這些3-5歲孩子們的行為和內心。 尤其是看到那些內向的、「不合群」的、甚至受排擠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到底該怎麼辦? 孩子的世界看似簡單,其實也沒那麼簡單,父母給予的愛,還要包含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問題。 我的孩子為什麼不受歡迎?
  • 幼兒園錄像告訴你,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排擠,什麼樣孩子更受歡迎
    幼兒園開學快一個月了,有不少娃已經陸續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前段時間媽媽們主要關注孩子哭到了什麼時候,吃的怎麼樣,睡的怎麼樣。孩子的狀態明顯好轉之後老母親們的操心開始轉向更深層次:孩子在幼兒園受歡迎嗎,是怎麼交朋友的?有沒有被欺負,被孤立,受到排擠怎麼辦?
  • 幼兒園裝了高清攝像頭,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排擠,真戳心
    幼兒園入學季來臨,年度大戲「寶寶開學了」正在上演,讓媽媽和爸爸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的狀況。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會受到排擠?老師是否會忽略孩子?孩子能不能交到朋友?孩子打人怎麼辦?爸爸媽媽們用大人思維慣性在自己的鬧鐘寫下了不下於100個問號。
  • 看了幼兒園監控才知道,這3類孩子容易遭排擠,老師不一定能管
    孩子在幼兒園容易遭人排擠姍姍的女兒已經4歲了,這個年紀再不去幼兒園上課就晚了。姍姍再三考慮後,決定將女兒送去家附近一所比較好的幼兒園,這所幼兒園在當地的評價很不錯,並且幼兒園中還有攝像頭,方便家長們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 幼兒園高清錄像曝光: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會被排擠?
    孩子初上幼兒園時,家長主要擔心孩子是否能適應校園生活,對孩子在校吃得怎麼樣、睡得怎麼樣更關心。等到後期孩子適應了,家長們的重心又轉移到了另一個方向——關心孩子在幼兒園裡的人際關係。孩子在幼兒園裡和同學相處得怎麼樣,有沒有被排擠成了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
  • 以下類型孩子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不想孩子吃虧,家長早點糾正
    文|秘籍君當孩子到了送幼兒園的年齡,家長最擔心什麼?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遇到不好的老師,孩子受傷害。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排擠,不受其他小朋友歡迎。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孩子在幼兒園碰到了都不會好過。但前者主要看老師個人道德和素質要求,遇到這樣的老師是學校和學生的大不幸。
  • 你以為自家孩子不會吃虧,但其實最容易在幼兒園裡受排擠
    >除了正常吃喝玩樂和學習活動之外,父母還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是,孩子在學校受排擠怎麼辦別說新生入園,很多孩子很久沒見都生疏了,同學關係大不如從前,還得重新慢慢培養。最近朋友圈的好幾個寶媽都在分享自己最近在看的節目,每集都真實記錄了幼兒園孩子們的生活,有一集就記錄了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排擠,希望家長引以為戒。
  • 你以為自家孩子不會吃虧,但其實最容易在幼兒園裡受排擠!
    這不最近剛開學,寶爸寶媽們都開始紛紛緊張起來自家孩子的表現,會不會有不適應。連明星黃磊都會因為自家寶貝要開學,而緊張得睡不著覺。除了正常吃喝玩樂和學習活動之外,父母還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是,孩子在學校受排擠怎麼辦?別說新生入園,很多孩子很久沒見都生疏了,同學關係大不如從前,還得重新慢慢培養。
  • 幼兒園哪些孩子容易受「排擠」?監控視頻,揭開孩子的「社交場」
    ,媽媽們會更擔心孩子受欺負、受委屈、被排擠,不能融入集體等。但是,強勢、霸道、攻擊性強的孩子,在幼兒園的社交中,就更佔優勢嗎?不一定。在《小孩的神秘生活》兒童觀察節目中,節目組用固定攝像頭,記錄了孩子在幼兒園的真實生活狀態,為家長們揭開了孩子在幼兒園社交的「神秘面紗」。
  • 媽媽我被欺負了 幼兒園監控告訴你 如何讓孩子不被排擠
    當孩子跟你說「我沒朋友」的時候,想想是不是這件事忘做了。\ /什麼樣的孩子更不喜歡幼兒園呢?和不能自理、捨不得爸爸媽媽的孩子們相比,交不到朋友的孩子應該更不喜歡幼兒園。畢竟,每天白天,交不到朋友的他們,都處在無助、焦慮的狀態下。那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呢?
  • 當幼兒園裝上攝像頭,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排擠,戳中淚點!
    幼兒園入學季來臨,年度大戲「寶寶開學了」正在上演,讓媽媽和爸爸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的狀況。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會受到排擠?老師是否會忽略孩子?孩子能不能交到朋友?孩子打人怎麼辦?爸爸媽媽們用大人思維慣性在自己的鬧鐘寫下了不下於100個問號。
  • 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
    看完才發現,原來在學校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2 不自信的孩子這類孩子最容易被群體排擠。幼兒園開學那天他來晚了,其他小朋友已經有了小夥伴,他的「排擠圈」從一開始就存在。想融入人群,被一把推開。4 這類孩子最容易交到朋友強勢和內向的孩子都不容易交到朋友,但也不是絕對的。
  • 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
    開學快一個月,最近我收到太多這樣的擔心:「孩子太內向,被欺負怎們辦?」「班裡有個孩子總打人,怎麼辦?」「沒人跟我們孩子玩,怎麼辦?」繼分離焦慮之後,老母親們又開始了新一波社交焦慮!每天盯著監控,套孩子話,檢查身體有沒有傷痕,草木皆兵...特別能理解!
  • 如果孩子具備以下特點,上幼兒園容易被排擠,家長別視而不見
    一般情況下,人在社交關係中,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受歡迎的、被忽視的、被排擠的和被接納的。孩子們在幼兒園和同學相處,也不例外,他們也扮演著不同的社交角色。而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成為最受歡迎,走到哪裡都招人喜歡的,而不是遭人排擠的。
  • 幼兒園安裝了高清監控,卻從不開放"監控",這到底是為什麼?
    幼兒園安裝了高清監控,卻從不開放&34;,這到底是為什麼?本周二,是我們幼兒園一學期一次的家長開放時間,家長可以來幼兒園觀看孩子的在校情況,但有一個要求就是希望家長儘量的不要去打擾到孩子,這樣也便於幼兒園的活動能夠順利的進行,可沒想到的就是在做早操的時候,一個小女孩的姥姥推搡呵斥女生後面的小男生,這位姥姥覺得女孩後面的小男孩在欺負她孫女,就大聲的呵斥:你再敢拉她一下試試,沒有家教!
  • 在幼兒園裡易受排擠的孩子,大多擁有三點特質,看看你家孩子有沒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幼兒園裡的孩子們,都有著什麼樣的人際交往特點。,曾經有研究人員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先和每個幼兒園的小朋友說,你可以偷偷地把自己喜歡的小夥伴和不喜歡的小夥伴寫在紙條上,如果你這樣做了,我們非但不會把這個秘密說出去,反而你還可以因為自己的誠實而獲得一個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