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推「代看望老人」服務:讓親情打折令法律蒙羞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代看望老人 讓法律蒙羞?

  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自7月1日施行一周以來,淘寶上開始陸續有店家推出了「代看望老人」系列服務。「10分鐘=8元,1小時=20元。購買寶貝的形式是時間費用+物品成本+交通費用。」一家店主貼出明確的收費標準。當「常回家看看」成為兒女的法律責任後,不少做子女的都表示,常回家還需要看公司的規定,不是那麼好實現的。而對於淘寶店家推出的此項服務,大多數子女都不太認可。(7月9日《雲南信息報》)

  質疑

  付費買不斷

  孝親敬老的親情

  兒女藉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因父母的養育而成長,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是人倫親情中最基礎、最重要、也最複雜的親情。親情,是用金錢買不來的。作家畢淑敏說:不要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當我們年輕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經不再年輕。孝是稍縱即逝的眷念,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連結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結。

  店家推出了「代看望老人」系列服務。這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有償服務的生意經,也是在鑽了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空子。投其所好的特殊服務。新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這也被媒體解讀為「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將屬違法。有需求就有市場,商家看準了市場需求,推出「代看望老人」系列收費服務。目的是賺錢而不是盡孝。然而,「代看望老人」服務不能替代親情,這就像一直以來兒女多給父母錢就等於盡孝一樣的荒唐。

  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東西,但許多美麗都是短暫的停駐。唯有親情與孝道是永久的美麗。孝心,是基於子女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因為,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給了我們心靈的慰藉和生命的傍依。「人間有大愛而無聲,天下有大美而不言」。今天你不孝敬父母,將是明天子女不孝敬你的翻版。抽點時間常回家看看,是每個做兒女的應盡義務和心意,付費買不到孝親敬老的親情。(吳玲)

  評判

  讓親情打折令法律蒙羞

  兒女與父母老人之間,是建立在血緣關係或法律規定的撫養關係基礎上的親情關係,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兒女要「常回家看看」,是對做兒女的履行法律責任的一種細化,也是提醒兒女們,再忙也不能忘了父母,忘了「常回家看看」。

  然而,如果兒女委託店家代為履行「常回家看看」的義務,老人既看不到自己兒女的外表,也聽不到兒女的聲音,看到的只是一個陌生的面孔,聽到的只是「代兒女來看望你老人家」的程式化問候,老人即使按時得到了這一份「親情」與「關照」,也是虛情假意的。這除了讓老人感覺兒女們無恙,除了兒女們沒有忘記「常回家看看」是法律規定,仍然讓親情打折。

  不僅如此,兒女們請淘寶店家「代看望老人」,也讓《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蒙羞。「常回家看看」入法,並沒有強制要求兒女必須怎樣履行「常回家看看」的義務,但「代看望老人」的方式,恐怕未必能被法律所認可和接受。一旦「常回家看看」被「代看望老人」所取代,老人們必然感受到兒女親情的虛偽與無奈,也必然懷疑這部法律的立法精神和宗旨。可想而知,如果老人想兒女想瘋了,是不是還要老人通過訴訟的方式,要求兒女親自「常回家看看」?

  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數子女對淘寶上推出的「代看望老人」服務並不認可,這既表明天下兒女都能理解「常回家看看」的真實寓意,也驗證了親情是不能用金錢購買的。子女真想到老人,也可以通過電話、簡訊、視頻等多種渠道實施,沒必要因為「常回家看看」,花錢買假意,讓在家的老人心煩意亂。(卞廣春)

  析因

  無非是自我安慰

  「常回家看看」入法引來很多為人子女者的吐槽,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去和法律較勁兒,我們可以把它當做善意的引導。有多少爹媽會把子女推向被告席?但是,我們自己應該通過這樣的法律驚醒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之下,去看看生咱養咱的老爸老媽。

  服務總是和金錢聯繫在一起的,花錢僱傭的服務人員對於爹媽來說也就是個冰冷的機器人而已,再高的服務檔次,他們也難以傳導給老人兒女般的濃情,錢和親情中間何時都無法畫出一個完美的等號。

  花錢買來的服務想想都有點可笑。既然是服務,必定會分出了等級來,這不僅僅體現在看望爹媽的時長上,必然還會體現在「服務」上,當100元可以陪老人笑一次,200元可以陪老人笑兩次,300元可以叫聲爸爸和媽媽的時候,老人收穫的必定不會是溫暖的親情而是尷尬。而對於「代看爸媽」的工作人員來說也會很尷尬。

  看爸媽這樣的事情還是親力親為的好。只有我們才最懂得爸媽,爸媽也最在意我們的看望。工作繁忙是個現實,但要是說忙到連看爸媽的時間都抽不出來的話,我想問的是,看領導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時間,談情說愛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時間,成天跑著去喝夢裡小米粥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時間呢?

  前幾天,《揚子晚報》報導了這樣兩條新聞:一條是南京兩位獨居的老人家中發生火災身亡,一個城市居住的幾個子女竟然都不在身邊;一條是,南京兩位老人子女不在身邊,暴雨天依然居住在危房裡,警方緊急幫助轉移。這兩條新聞是不是能讓為人子女者有所思索呢?

  我想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供大家思考:假如,「常回家看看」沒有入法,我們是不是也要常回家看看?假如「常回家看看」沒有入法,我們還會不會花錢找人看看爸媽?

  這個世界上,沒有錢真的是萬萬不能的,但是,金錢買不來親情,當我們的爸媽都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就是拋卻萬貫家財,還有沒有機會去看一眼親親的爹娘?(郭元鵬)

  提醒

  別讓老人為此傷心

  常回家看父母需要的不僅是錢財,因為一般老人的正常生活都是不成問題的,更多的是需要感情慰藉。現在雖然很多東西都可以衍生出替代品,可是兩人之間尤其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卻永遠無法真正替代。老人與孩子的經歷不可複製,外人也無法完全掌握,老人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也不是一句話就能夠給別人說清楚的。請人代看望父母,不了解父母的喜好尤其是不允許別人窺探的傷疤和隱私。如果代看望人員不小心觸碰了父母的「雷區」,不僅起不到感情慰藉作用,反而還會讓老人肝腸寸斷。

  現在的老人對孩子的愛只有子女才能真正體會到,如果父母知道孩子盡力,即使自己再難再苦,也會原諒孩子的不孝行為。可以說勤儉節約幾乎是現在所有老人的通行做法,很多時候老人都會一分錢分成兩半花。他們並不是吝嗇錢,而是為子女著想,想多給他們留下錢財,讓他們少作難。如果知道子女花幾十元幾百元甚至上千元找人來看望自己,不說很多老人不大發雷霆,恐怕也會怒目橫對。不得不說的是讓一個陌生人代看望老人,不僅老人無法接受,而且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稍有不慎就會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可以說對代看望老人可不可行,我們不妨一笑了之!(李方向)

  ■三言兩語

  ●作為商業交易,淘寶店家推出「代看望老人」系列服務,說明有腦子,無可厚非。

  ——陳萍萍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實施,帶來如此商機,看來還是有市場。

  ——張亮

  ●作為兒女,請店家「代看望老人」,親情何在?

  ——周元軍

  ●既然「常回家看看」入法,實在回不了家的,也只能如此,避免違法了。

  ——韓淑琴

  ●現在的老人,大多數已經不愁吃喝。再滿足於讓父母吃好穿好就行的孝順觀念,已經落後於時代。老年人需要精神關懷。

  ——鄒鳳先

  ●老年人最大的願望是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交流,得到兒女們的體貼與關懷,不是找人看看,送點吃喝就能解決的。

  ——陳明

  ●法律之手阻擋不住現實生活的困惑,由於工作繁忙,要真的做到常回家、常看看,對於有些人來說,還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方華蔚

  ●金錢可以買來服務,卻是真真的買不來親情,也淘不出親情的寶貝。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代看望老人」服務,也只能是在自我安慰,安慰的是自我,卻不是爹媽。

  ——常葉珠

相關焦點

  • 長清人對「代看望老人」不認可
    記者周震 攝□本報記者 周震  子女出門在外打工,無法常回家看看,而隨著7月1日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施行,這兩天淘寶店主們紛紛抓住商機,推出了「代看望老人」服務。但對於這項全新的服務,圍觀諮詢的人多,記者調查發現,真正購買的幾乎沒有。不少長清市民表示,「花這種心思找陌生人去看看,還不如自己打電話過去慰問。」
  • 評論:北航副教授搧老人耳光令「愛國」蒙羞—新聞—科學網
    在9月18日北京抗議日本政府「購島」的隊伍中,一名老人對有人打出的標語提出異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韓德強上前搧了老人兩個耳光。
  • 網店清明節推「代客掃墓」 專家:理解但不提倡(圖)
    ■四川一家提供代客掃墓服務的網店。(網頁截圖)  □本報記者 石維 首席記者 謝鑫名  現象  網店推出「代客掃墓」:鞠躬跪拜都可以  清明節前,記者發現網絡上出現了不少代客祭掃的收費服務。記者在某大型網站搜索「代客掃墓」關鍵詞,出現了近200條商家信息,網店分布在全國各地。
  • 大學生的這三個私下交易很無恥,令家長蒙羞,也受到輿論強烈譴責
    大學生的這三個私下交易很無恥,令家長蒙羞,也受到輿論強烈譴責。目前大學生在學校裡面,他們的學習壓力不是很大。其實通俗易懂的說大學生在學校裡面過的還是十分開心快樂的。像一些特殊專業,可能對學業的要求會比較嚴厲。但是一般的大學他們都沒有高中的緊張感,所以會使一部分孩子覺得上大學不需要努力,也就產生了一些比較不好的想法。
  • 八旬老人點讚「親情式」供電服務
    八旬老人點讚「親情式」供電服務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晗 通訊員 劉丹 胡葉葉 「感謝你們的好服務,讓我們用電無憂……請記得表揚獎勵杜衛經理,弘揚正能量。」寒冬裡,家住長沙縣韶光社區年逾80的李梅順老人,用一條392字的簡訊,溫暖了國網長沙縣供電公司榔梨供電所臺區經理杜衛的心。
  • 電子社保卡「親情服務」來了!家有老人小孩千萬別錯過!
    電子社保卡「親情服務」來了!家有老人小孩千萬別錯過!電子社保卡的上線方便了許多人的生活,但是現在很多老人用的還是「老人機」。近日,從山西省人社廳傳來消息,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可以讓家人幫忙在智慧型手機上開通電子社保卡親情服務,讓家人親情代辦。
  • 網店代運營套路多,深圳龍崗警方打掉兩家虛假代運營公司
    近年來,開網店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創業方式。但經營一家網店需要營銷、策劃、設計、拍攝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在此背景下,代運營行業應運而生。今年 6 月,市民鄧女士在網上搜索開網店的步驟時,網頁自動彈出一個廣告,聲稱是專業代運營公司,有指導老師可以提供保姆式代運營服務。
  • 電子社保卡「親情服務」來了!家裡有老人小孩,別錯過這個功能
    電子社保卡「親情服務」來了!12月10日,從山西省人社廳傳來消息,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可以讓家人幫忙在智慧型手機上開通電子社保卡親情服務,讓家人親情代辦。申領到電子社保卡後,子女可開通親情服務功能,幫助不會操作的老人、兒童辦理相關社保業務。
  • 郵局還能代看望老人?!解讀日本「守護服務」的極致細節
    但以精細化見長的日本在這方面的服務明顯走在了前面,也值得我們借鑑。>守護服務的做法在日本是很普遍的,因為日本獨居老人的比例太高了,尤其是鰥寡老人和空巢老人佔到60%以上。而且相比其他服務商,日本郵政擁有遍布全國的2.4萬個服務點,基本上郵件能送抵的地方,「守護服務」都能送抵,這樣滿足了一些偏遠地區的需求。另外,在日本大部分老年人不會使用4G手機,郵局裡大多數是老年人來辦理業務,如果哪一位老人一段時間不來了,郵局就能很快知道有可能出現了問題。這些都是郵局的優勢。日本現在已經形成了從上到下的結合社區商業聯盟的組織,儘可能做到當老年人死去或者遇到困難時能夠最快知曉。
  • 會員打折制重現成都賣場 家樂福等超市熱推
    會員打折制重現成都賣場 家樂福等超市熱推來源:聯商網2014-02-19 09:08  成都人對「會員卡」消費並不陌生,但會員打折制,在很多年前就消失了。節儉令下,曾經火爆的購物卡銷售遇冷,面對這種變化,商超開始在增加「回頭客」上下功夫,「會員卡打折」又重現成都賣場了。  國家提倡厲行節約之後,成都商超普遍反映購物卡銷售下降,對營收造成了一些影響。面對這種變化,超市開始在增加「回頭客」上下功夫。昨日記者獲悉,家樂福首次在中國市場推出「會員卡」制度,成都市場將在本月28日啟動會員價。
  • @大同人,電子社保卡開通親情服務,子女可幫老人線上辦理!
    ,讓家人親情代辦。申領到電子社保卡後,子女可開通親情服務功能,幫助不會操作的老人、兒童辦理相關社保業務。電子社保卡是社會保障卡的線上形態,是持卡人享受線上人社服務及其他民生服務的電子憑證。截至2020年12月7日,山西省電子社保卡籤發量已經突破1400萬張。
  • 江蘇打掉一「代運營網店」詐騙團夥
    江蘇省泰州市公安局最近破獲一起新型代運營網店詐騙案,初步統計2000餘名受害人共計被騙2000餘萬元。據泰州市公安局披露的信息,這一詐騙團夥打著專業扶持新手開網店的幌子,以推廣、代運營網店為套路,誘騙受害人購買不同級別的會員服務實施詐騙。
  • 「電子社保卡」可開通親情服務,子女可幫老人線上辦妥認證
    「電子社保卡」可開通親情服務子女可幫助老人線上辦妥資格認證等事項電子社保卡是社會保障卡的線上形態,是持卡人享受線上人社服務及其他民生服務的電子憑證。12月9日省人社廳消息,申領到電子社保卡後,子女可開通親情服務功能,從而幫助不會具體操作的老人、兒童辦理相關社保業務。截至2020年12月7日,全省電子社保卡籤發量已經突破1400萬張。目前,我省參保人員可以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民生山西APP、手機銀行APP、支付寶、山西人社、山西醫保、「三晉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申領電子社保卡。
  • 法律服務「大禮包」 溫暖老人心
    為期一個月的「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務專項維權活動即將接近尾聲,在剛剛過去的重陽節裡,首都司法行政人為老年人送上法律服務「大禮包」,讓老人們在深秋的寒意中感受到絲絲暖意。老人出行難 法律服務送上門近日,石景山區
  • 子女無贍養義務外國老人如何養老?盤點國外養老規定
    這包括定期給家屬郵寄老人們的生活狀況報告,定期進行電話訪問和家屬會,舉辦各種家屬一起參加的活動等。 中西歐採訪小組記者湯新穎:我們採訪的荷蘭一家森林公寓,他們在加強老人與子女間的親情溝通方面還是做了一些工作,比如說,為了吸引老人的孫輩去看望老人,養老院還養了豬、雞、羊等小動物,這樣他們的孫子會更願意到養老院,在玩的同時看看老人。
  • 韋白翻譯作品遭「抄襲」質疑:莫讓詩歌蒙羞
    受外語水平所限,中國讀者很難直接閱讀原文,只能接受翻譯者的服務。不過這種服務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依賴於翻譯者的職業素質和水準。王小波在《我的師承》開頭專門說到譯筆的差異對他的影響,他舉的例子是普希金的《青銅騎士》。
  • 書業觀察|德國書業協會何以起訴網店打折促銷:圖書定價制度
    在國內網購過書的人,應該已經對各大平臺的買贈、打折、包郵活動習以為常。但買書可以打折,並不是在哪裡都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2020年1月,德國書業協會就一紙訴狀將eBay告上法庭,控告其在2019年的聖誕季打折銷售定價圖書。對書的打折促銷和低價競爭,這在德國違反了一條已經有百年多歷史的規則——圖書定價制度。
  • 亢振峰重陽節前看望慰問高齡老人
    10月24日,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市委副書記、市長亢振峰帶隊看望慰問高齡老人,為他們送去節日的問候和美好祝福。副市長宏健,市衛健局的主要負責同志參加。 在芝川鎮北周村百歲老人薛鳳蓮家,亢振峰詳細了解老人身體狀況和家庭生活情況,祝願老人健康長壽,叮囑家屬悉心照顧好老人的生活起居,讓老人安享晚年。在新城辦梅苑二區,亢振峰看望了抗戰老兵何照琦。
  • 常年照顧老人需要「喘息服務」(圖)
    沿著昏暗逼仄的樓梯間繞上頂層後,她熟練地掏出鑰匙打開大門,看望「喘息服務」對象金大媽。  聽到開門聲,金大媽的兒子笑盈盈地從屋裡探出身,「就知道是你來了,快進來,老太太念叨著你呢!」10來平方米的一間小屋裡塞滿了各種家當,半躺在沙發上的金大媽有些吃力地坐起身來,梁會蘭連忙過去攙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