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差生到復旦雙碩,四年時間,讀大學的真正意義究竟是什麼?

2020-09-05 中博教育CFA

首先,讀到這篇文章的你,不管你是否有沒有讀過大學,都不要被有所局限。

中考、高考是很多人的轉折點,但是兩個轉折點都脫軌了,就不能夠逆襲了嗎?讀大學的四年時間裡你可以改變什麼?又有何意義?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鄒振東教授曾說:大學是一張車票,它只決定了你上什麼車,並沒有改變你腳下的路和頭上的天空。要知道,無論你上什麼車,下車後的路還是要你自己的腳來走。

前些天看見一條視頻:博主是一個普通的二本差等生,大學四年裡,不斷地學習,考證,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大四那年,在圖書館閉關學習,最終考上了復旦大學的研究生,並且走遍了世界各地,還成為了海外名校雙學位碩士。

那時候她明白,失敗很容易,可努力才是生活的意義。

培養獨立和自信的人格

懵懵懂懂地踏入大學校園,從題海堆裡剛爬出來的新生兒,對大學充滿著無數的憧憬。在大學你可能會找到喜歡的事情、適合自己的朋友圈、喜歡的人、找到自己……

大學四年,你的自學能力會變強,你的人脈圈會變廣,你會更加清楚什麼東西更加適合自己,你會更加自信,你會更加堅強。

大學是和社會接軌的時期,是半個社會半個學生。生活和學習都需要自己來解決,也是培養一個人獨立人格。大學也是個分水嶺,你會發現,自律的人越來越優秀;不自律的人,還活在自己的認知裡,日漸萎靡。

找到屬於自己的朋友圈

在大學裡,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大部分人對於你而言,只是一個過客。真正能結交到的,可能少之又少。也有可能,在這四年裡,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朋友。但是這並不是什麼特異人群。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朋友圈,《莊子》中有這麼一句話: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不合群的人往往都擁有著獨立的人格和強大的內心。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

在大學裡,試著培養自己獨處的個性,試著去了解自己的內心,比結交一大堆朋友來得有意義。很多人表面上風光,可實際是一種虛設。強者不需要去合群,他們知道合群只會拖累自己的腳步,而刻意合群,往往是一種隨波逐流的現象。

鍛鍊健康的體魄

記得大學有一位舍友,極為養生,保溫杯的養生茶,每天泡腳,早晚堅持跑步打卡五公裡,嚴格控制自己的三餐。

有一次和她去超市,我問為什麼每天都要做這些,不累嗎?

她回答說:我做這些並不會感覺到累,相反更加快樂。因為我擁有了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對生活,這些微小的習慣改變了我,這麼會感覺到累呢?

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如從堅持運動、早睡早起做起,生活作息自律,你的學習也會更加自律。

堅持學一門語言

那位博主自從上了大學以後,每天堅持花二十分鐘背二十個單詞,練習口語。大學四年還考過了雅思7分的成績,這也為她後來出國考碩奠定下了一定的基礎。

任何事情最難的就在于堅持,培養一個習慣最開始必然有一個抗拒期,不適應這個狀態,可是每天拿十分鐘出來真的有那麼難嗎?

董卿曾分享自己的讀書習慣,她說,每天在睡前一個小時就會自覺地放下手機,走向書房,讀個一小時的書,然後安安靜靜的就準備睡覺了。

大學認識一位學姐,為了拿獎學金、考取CPA、司法和研究生,在大學四年裡,閉關修煉,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起床學習,拒絕無用的社交,最多也就是出去看一場電影,去海邊吹吹風。大四那年,他並沒有考研,而是被成功保研。四年拿下了國家獎學金,也考下了CPA和司法。

畢業那年,有許多公司還發offer給這位學姐,都被學姐拒絕了。

想要得到自己想想要的東西,就必須付出時間、精力、金錢,並且還要學會堅持。放棄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情,但請過後不要再怨天尤人。因為你已經放棄了。

大學四年可以美好,可以殘酷,你想要獎學金,就必須比別人努力;想要一戰成碩,就必須咬牙堅持;想要去喜歡的城市,就必須比同圈層的人優秀。績點、證書、經歷、技能、興趣……甚至可以是一種作息習慣。任何一樣東西,你都必須找一件出來能超越別人,你才有機會生存下去。

相關焦點

  • 讀大學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曾任教耶魯大學的教育評論家威廉.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探討讀大學的真正意義,值得站在人生新階段路口的年輕人咀嚼深思。「投資報酬」——現代人談起大學時,經常冒出這個名詞。花多少錢讀大學,讀了大學又可以讓你賺多少錢,諸如此類。大概沒幾個人會追問讀大學應得的「報酬」究竟是什麼吧?是賺更多的錢嗎?
  •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在大學四年裡有兩件事你要完成,第一件事是三觀的形成和修正;第二件事是學習能力的培養。第一個方面,就是三觀的形成和修正。我上大學的時候,是在思修課本裡邊第一次聽到三觀,當時覺得,什麼三觀五觀、理想信念,都是思修老師在吹牛!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越來越懂得理想信念、三觀的重要性了。
  •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大學的心臟--圖書館
    圖書館:大學的心臟讀大學,除了讀大師,最重要的便是讀圖書館。這裡說的圖書館並不是說它的建築和其他硬體設施,而是說圖書館的藏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學四年沒有安心在圖書館好好看過幾本書,那就絕對沒有真正意義上讀過大學。目前中國大部分大學的圖書館都存在同樣的問題:藏書量比較有限,新書比較少,甚至對學生借書進行了諸多的限制。
  • 讀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但也有人說,上不上大學其實無關緊要,因為人的差別從出生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有時你努力了大半輩子得到的成就,別人勾勾手指就能得到。我們該不該讀大學,讀大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或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吧!
  • 讀大學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深度)
    1、讀大學的目的,並不是掙錢多也並不是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更不是升官發財,儘管可能你有含金量高的學歷,可以作為敲門磚。大學的意義是讓人作為有獨立思考的人。是讓不成熟的心靈變得成熟,是讓人開闊眼界,讓淺薄的人變得厚重,讓浮躁的心變得沉穩。
  • 以個人親身經歷淺談: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個問題本該是在讀大學之前思考的,但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並沒有思考這個問題的意識。這也導致了許多大學生出現下面這種情況:大學畢業了才知道大學該怎麼讀。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經大學畢業了,我相信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會無比清晰的浮現在你的腦海之中,我也相信這個答案肯定是最適合你的;因為也只有你才最了解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在大學四年學到了什麼。如果看到這篇文章時你還沒畢業的話,我由衷的希望你能分那麼一丁點腦容量給這個問題。
  • 國內雙非旅遊專業三本,玩了四年決定讀博,兩年後被牛津大學錄取
    學生從國內三本到後面被英國牛津大學錄取,看似輕描淡寫,且處處精彩逆襲。這個學生是國內某雙非三本的旅遊管理專業(學生不願曝光本科學校),本科和其他學生一樣玩了四年,畢業時GPA只有3.23/4。他最終還是決定出去讀書,他想讀人類學的博士。於是他跨專業申請了人類學的master,最終被倫敦政經LSE錄取。他其實一開始是想直接讀博,但沒人類學背景,學校不讓申,套磁失敗,於是只好繼續讀了個LSE的二碩。申的時候他雅思總分7.5,其他各小分不低於7。
  • 我們讀大學的意義是什麼?(深度好文)
    我們讀大學的意義是什麼?前陣子和一個同事聊天,聊到辭職這個話題,我半開玩笑的說:如果我以後辭職的話,就回去開挖機,沒想到同事來了一句:如果你回去開挖機,那你何必讀大學呢?你可以直接高中畢業了就去開挖機呀。
  • 進入大學前你必須知道讀大學的真正意義,這幾種觀點你贊成哪個?
    讀小學是為了上初中,讀初中是為了上高中,讀高中是為了上大學,那麼上大學的真正意義在於什麼呢? 好大學是每一位學子和家長夢寐以求的,為什麼呢?讀大學的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呢,以下幾種觀點你更喜歡哪個呢?
  • 《優秀的綿羊》:十年寒窗苦讀,你可知道,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當美好的大學生活逝去,當我們歷經重重考驗終於獲得一個職位,卻發現自己活得還不如當初沒上大學的同齡人,我們是否會疑惑,當初為什麼要讀大學?讀大學的意義又在哪裡?或許有人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優秀才會有這些疑惑,但事實是,哈佛、耶魯這樣頂級名校的學生也存在著同樣的疑惑。
  • 《優秀的綿羊》:十年寒窗苦讀,你可知道,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當美好的大學生活逝去,當我們歷經重重考驗終於獲得一個職位,卻發現自己活得還不如當初沒上大學的同齡人,我們是否會疑惑,當初為什麼要讀大學?讀大學的意義又在哪裡?或許有人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優秀才會有這些疑惑,但事實是,哈佛、耶魯這樣頂級名校的學生也存在著同樣的疑惑。
  • 讀大學,究竟有沒有意義呢?
    讀大學,究竟有沒有意義呢?對於讀書是否有用,學歷是否有用這件事。主要分成兩大派,一方認為,學歷就是改變人生的唯一道路,沒有什麼能比分數和學歷更重要的了。而另一派認為,學歷並沒有什麼用。大學畢業出來的,不還是要給小學畢業的打工。那麼讀大學,究竟有沒有意義呢?「讀大學」和「沒讀大學」的區別01知識不管讀書能力如何,能上大學自然是更好的。因為你會發現,自己的朋友圈子,會有很大的不同。
  • 讀大學的意義到底在哪?
    用一句話來概括,大學究竟帶給我們什麼,帶給我們的不是其他,而是「眼界」。所謂的眼界,用大白話來說就是見識。認知的世界首先是認知。進入大學,才知道大學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到了大學,我們突然發現,原來我們的身邊存在很多的問題,所有的問題不再有標準答案。和高中「我問—你答」和「我說—你做」式教育不同,大學裡不再有人要求做什麼,而是你自己要回答你想做什麼。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才是人生責任感的真正起點,沒有人對你負責和需要你負責,但你需要對自己負責。
  • 這才是讀大學真正的意義
    今天,小編在悟空問答上見到了這樣的一個話題:讀完大學之後卻去賣了涼皮,讀大學的意義何在。小編我現在正是一名大學生,若是前幾年看見這個話題,我也一定會陷入深深的思考,但在大學的這幾年,我明白了:讀大學與做什麼是沒有關係的,無論未來從事哪行哪業,讀大學都是必要的。還記得那個賣豬肉的陸步軒嗎?他是北大的畢業生,畢業後卻去賣豬肉,當時也有很多人質疑,但他卻把賣豬肉賣出了北大的水平,如今身價超過40個億。
  • 復旦大學將試點推行四年書院制 1:8配備導師
    明年復旦自主招生有何改革?昨天,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教授與來自本市50多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400多名學生,在論壇現場圍繞大學如何回答「錢學森之問」進行了激烈討論。陸昉教授直析中國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四大缺憾,介紹了復旦大學的教育改革。據悉,從今年起,復旦將試點四年書院制。
  • 大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一張錄取通知書就是一所大學的文化,每一個創意滿滿的通知書都在表達學校對你的在乎。通知書再漂亮,它的價值也只是供回憶用的,但那是三十年後的事情。通知書真正有價值的就是兩個名字,你的名字還有學校的名字。大學的意義在於讀大學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學以致用,將來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讀大學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掙錢多,也並不只是找一份體面的工作。
  • 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復旦,後來又後悔讀名校,想讀普通大學
    參照各大名校往年經歷及招生分數線,趙同學填報了復旦。成績出來後,趙同學考了640分,依然是全校第一。你可別小看這640分,因為這是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高中,這個成績對這種層次的學校來說是非常好的。過了幾天,各大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出來了,復旦的最低分數線是628分,趙同學過了分數線,意味被錄取了。趙同學也成為了當年這個十八線小縣城唯一一個考入名校的學生,一時間成為當屆名人。
  • 為你解讀讀大學的真正意義:做不一樣的自己
    高考成績出來後,將會有一批學生走進大學校園,同時也有會有一部分學生可能因成績不佳考不上大學。那麼,孩子一定要考大學嗎?讀大學又有什麼用呢?很多父母不知道怎麼回答這些問題,只是籠統地告訴孩子上大學很美好,能夠學習更多的東西。下面,小編分別從人際關係、知識文化、人格魅力、品行修養等方面,幫助小夥伴們了解讀大學的真正意義。
  •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人生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大學一年一年的擴招,千萬家庭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候的喜悅相較於四年後大學畢業就是失業的尷尬境地相比是多麼的諷刺與黯然失色!那麼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人生未來的出路在哪裡?如果所有的學生還一味的重複著高中學習精神分數第一,刷題至上那相較於目前的就業形勢和物質社會,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不合時宜的!
  • 關於大學生活我們要知道的事,讀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很多人都十分嚮往大學,但是有很多人在進入大學之後,沒有好好抓住大學的時光,荒廢自己四年的時光,浪費了人生中寶貴的時間。其實每個人在讀大學之前,都要明白讀大學的意義是什麼,這樣你才能夠很好的有準備的度過大學,從而讓自己的四年過得充實,過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