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人居新都酒店項目位置地處新都區木蘭鎮,繞城外1.5公裡,場地周邊還是一片農田,但片區產業布局基本完成,城市建設方興未艾,版塊周邊已有很多高光項目建成或上馬,項目的建設,必將成為激活片區又一個興奮點。
緣起之地
山水賦靈秀,風華俱生來
項目用地分為兩塊,建設內容涵蓋酒店、商業、公寓、商墅多種業態,在甲方的招標文件中,對項目涉及到的各個業態都提出了較為明確的展望,尤其是對於酒店部分,希望它是特點鮮明的、遺世獨立的、不盲從、不落俗的。隔著紙面,我們都能體會到甲方的期盼:一定要打造出一個豔絕風華的IP。
而從項目用地的先天條件看,也確實值得這樣的期待:臨近198生態區、處於大型居住社區出入口要衝、周邊玉帶環繞,在用地東側匯聚成大尺度湖面。環城生態帶的天然基底、水脈龍興的靈秀之氣,讓項目具有與生俱來的生態屬性,對於項目IP的尋找與打造即是挑戰,也是機遇。
織夢之路
窮思描眉黛,竭巧為芳顏
「打造多重生態花園,回應場地的生態饋贈」,這便是項目團隊從最開始就共同認定的設計策略,目標是明確的,但方式是要反覆探討的,手法是要不斷淬鍊的。由於項目涉及到酒店、商業、公寓等多種業態,功能布局則是首要需解決的實際問題,結合項目IP打造策略,我們在場地上劃分了各個業態的宜建區域,並通過多方案比較進行推演論證。
通過項目團隊一次又一次的頭腦風暴,一次又一次的與集團創意領導反覆討論,我們提出了兩個異曲同工的總圖布局方案:拉長酒店界面,與東側水域岸線契合,增加觀湖界面及酒店觀景客房數,結合社區人流及各個視點設計形成開放性的前區廣場和景觀後場。公寓與酒店遙相呼應,並結合周邊建築布局,為其營造開闊的景觀視野;商業街則結合社區人流來向,通過廣場、景觀節點的設計對人流進行引導。商墅獨立分區,臨近北側居住區,通過酒店加持及湖景資源的借用,提高其附加值。
研琢初心為璞玉
淡妝濃抹總相宜
在前期的溝通中,甲方希望酒店及公寓能在100米的範圍內儘量做高,從而成為片區的標誌性建築。以此為前提,我們通過塔樓、裙房、商業形成不同高度層次,營造豐富的形態變化,並在酒店及公寓塔樓上設置空中花園、在酒店裙房打造退臺花園,在酒店前區及後場打造生態景觀花園。多層次生態花園的設想水落石出,讓我們的生態IP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在項目的報規過程中,政府部門提出,由於木蘭鎮處於成都市風廊管控區,故根據最新文件要求,項目建築高度不能超過40米。新的要求無疑對項目方案設計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但由於在項目前期對項目的功能布局梳理較為透徹,也由於在前期方案設計我們其實也一直向甲方力推過將酒店做低,提高親地性,增強生態屬性的方案,挑戰變成了契機,我們牢牢把握住方案初期便確立的綠色生態設計理念,很快便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新的設計方案秉承了我們生態綠色的設計理念,也延續了初期的功能布局。由於高度降低,我們打造了更大的屋頂花園,更多的退臺花園,更豐富的空間層次,也與周邊場地建立了更緊密的生態聯繫。建築不再那麼凌厲高冷,反而變得更親切,更溫和,宛如一位鄰家姑娘,羞於言笑,卻又顧盼生輝。
商業和公寓塔樓的設計,在延續之前設計風格的前提下,也更克制、更理性。商業精緻的現代中式細節,加上公寓乾淨的玻璃幕牆,配合酒店簡潔現代的立面,氣質是調諧的,氛圍是溫暖的,共鳴是動人的。
結語
人居新都酒店的設計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今後的落地深化過程也必將同樣的漫長,無論是之前的100米方案,還是已經通過規劃審批的40米方案,雖然歷經修改,但只要我們不忘初心,堅持一開始就認定的設計理念,心之所向,淡妝濃抹,總是相宜的。
項目位置: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木蘭鎮三木路
開發商:人居香城置業
項目規模:11萬平米
項目類型:酒店、商業、辦公、商墅
建築風格:現代
建築設計時間:2019年12月
建築設計:基準方中成都六公司
本文資料來自:基準方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