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毗河公園預計將在未來為新都打造300公頃河流與溼地湖泊水體、建成20平方公裡高品質城鄉濱水公園、提高約6平方米的人均綠地面積,帶動周邊區域土地增值近百億元,這一創造性構想將為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提供新典範、為新都生態價值轉化探索新路徑、把新都城市發展建設帶上新臺階,讓新都的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明確目標定位
基於對毗河公園在新時期引領新都向河而生、重塑城市經濟地理的重大價值認知,借力毗引工程,縫合兩岸城市功能,實現生態價值轉化,提出「金青新大港區高質量發展主」的總體發展目標,打造開放創新、宜業宜居的公園城市濱水典範。
五大系統提升策略
洪工程,實現區域引洪囤蓄、上下遊洪水分流調蓄功能,修復區域山水林田要素,塑造城水交融、風水交匯的公園滲透網絡,形成20平方公裡連續變換的公園景觀段落。
營造新業態。以毗河為中心,統籌沿線產業功能區,集聚濱水高端產業環節,布局公園內240畝點狀設施用地,豐富濱水消費場景,帶動周邊270公頃未建未出讓用地整體價值提升。
點亮新文態。打造「Hi毗之河,夢想之城」文化品牌形象,突出新都毗河三香四脈、碼頭水驛、林田郊野、湖灣溼地等獨有特徵,復興歷史節點,植入毗河十景觀。
塑造美形態。預留主要視線廊道、突出城水漸進的高度層次,塑造起伏有致、梯級跌落的濱水公園天際線,描繪新都37.8公裡大美毗河城景畫卷。
縫合城水聯繫。打造串聯錦沱兩江,銜接錦城綠道,聯接木蘭山、五龍山及重要資源的的百裡毗河綠道,梳理形成43公裡毗河連續濱河路,並多方式增配停車設施,支撐公園景區遊憩與消費體驗場景。
空間結構與分段設計
綜合資源稟賦與五大系統策略,形成「一帶串十坊、四核帶四段」的總體空間結構,重點打造廖家灣、泥巴沱、龍橋鎮以及白鷺灣溼地四大核心節點,以毗河生態帶串聯林田溯源、龍橋鄉愁、斑竹田園、宜居水岸、智慧湖灣、創智物流、絲路文化、香城之心、山水湖塘、白鷺溼地十大濱水公園社區段落,塑造20平方公裡無邊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