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初,今日頭條決定加碼內部孵化的短視頻項目,一批技術骨幹相繼被抽調。項目負責人王曉蔚帶著團隊每個人將國內外100多款短視頻應用下載到自己的手機上,每天體驗。
兩年後,一款名叫抖音的短視頻應用在眾多短視頻應用中異軍突起,成為了該領域中最為強勢的產品。
抖音究竟有多火?火到能引發微信系統對其自動屏蔽。
3月24日夜晚,有用戶發現在朋友圈分享的抖音,被系統設置為僅自己可見狀態。後來騰訊方面解釋稱,由於微信對第三方域名有分享次數閾值,單日超過這一閾值就會屏蔽,分享僅自己可見,因此抖音被屏蔽也許只是一場誤會。
但這也足以說明抖音的火熱,上一次觸發微信閾值導致不能分享的,是那篇著名的文章《羅一笑,你給我站住》。
如何來描述抖音這款產品?
24歲以下,來自國內一二線城市以及沿海地區,北上廣深眾多的抖音達人構成了抖音的用戶畫像。
外界很多人都認為,快手的爆發是源於移動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而抖音的崛起終於印證了短視頻風口的存在。行業內有人這樣形容,快手就像是短視頻中的淘寶,而抖音更像是完成消費升級後的天貓。
抖音產品負責人王曉蔚則認為,這是一款美好的產品,能為用戶帶來美好的感覺。這也是他們團隊打造這款產品的初衷,因為用戶有需求,市場仍空白。
同時,這也是一款有競爭力的產品,就像當年微信在騰訊內部逐漸壯大一樣,作為內部孵化項目,抖音也在今日頭條的賽馬機制中後來居上,再遙遙領先。
今時今日的抖音已經站在了巨大的風口上,風頭正勁卻又面臨新的難題。如何抵禦競爭對手們的圍剿?如何商業化變現?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抖音即將上線直播業務,這將是繼廣告、電商後下一個商業化嘗試。不過王曉蔚對抖音的商業化仍然比較謹慎,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抖音仍然聚焦在用戶產品體驗上。
抖音之初
抖音誕生之初並沒有引發多少外界的關注,而迅速爆紅後已讓抖音穩坐第一陣營。
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間,抖音的日均活躍用戶從1000萬飛躍至目前的4000萬,而且主要增長來自於今年春節。此外,來自APP Annie的2月份數據顯示,抖音下載量已衝至全球第七。
數據上看,如今抖音已經穩坐短視頻領域的第一陣營,但事實上從2016年9月成立後的半年多時間裡,抖音並沒有獲得太大的關注度。當時快手已經獲得騰訊領投的3.5億美元D輪融資,阿里則選擇「復活」土豆主攻短視頻,再加上美拍、微博等小巨頭,短視頻這條賽道上已經擠滿了各種各樣的玩家。
「頭條內部孵化的產品,我們考慮的是用戶需求和價值增益—我們做這個事情,比其他人要做得更好。」王曉蔚回憶稱,頭條一直很看好短視頻這條賽道,從2015年就開始布局短視頻業務,但直至2016年年初才相繼抽調了一些頭條的技術骨幹來做抖音。
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最開始籌備抖音這個項目的時候,團隊成員把國內外的100多款短視頻產品全部安裝到手機上,所有人每天去體驗和感受這些短視頻產品。
「各個產品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我們總結後覺得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不夠美好。」王曉蔚認為,「美好」是一個很虛的詞,它不是單純外在形態上的美,「在我們的思考裡,能讓人感到幸福的人和事都可以用美好來形容。」
出於對產品的高要求,王曉蔚和團隊成員通過與用戶溝通來迭代抖音。他透露,抖音在早期會由官方舉辦小的party、訪談,邀請用戶到辦公室,現在幾乎每周都會有抖音的用戶在全國各個城市發起聚會,要求產品經理和運營的同學一定要去現場與他們交流。
「曾經有一個抖音用戶薛老溼抱怨過我們的一個功能做的不好,當時產品團隊很重視,跟薛老溼溝通以後,連續加班了一個禮拜解決了這個問題。」王曉蔚說,除了產品技術上的細節,溝通的重點是了解周期內用戶對於抖音社區的感受。
黑馬跑出
在今日頭條的短視頻矩陣裡,原本抖音是最弱的一環。與火山小視頻和西瓜視頻相比,抖音一開始並沒有得到頭條的流量傾斜,而另外兩個短視頻產品卻早已接入到頭條裡,用戶從頭條向短視頻產品分流。
2017年一次意外曝光讓抖音真正從短視頻領域裡突圍而出。
2017年3月13日,相聲演員嶽雲鵬在自己的微博裡轉發了一條有人模仿他唱歌的抖音視頻,並稱模仿者為「這是我見過最像的」,引發了其粉絲大規模關注。這一次零成本的啟動後,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進駐抖音,包括胡彥斌、鹿晗等歌手開始在抖音上發布新歌視頻,大量的粉絲開始湧入抖音,為抖音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此後今日頭條開始將資源向抖音傾斜,像去年夏天最火的綜藝《中國有嘻哈》也成為抖音的贊助商,繼續擴大其輻射力度。
藉助明星和綜藝節目的影響力,抖音開始了爆發式增長,尤其是今年春節,儘管地方春晚和有獎答題模式被叫停,但絲毫沒有影響抖音的前進步伐。憑藉著20億元的營銷預算,以及廣泛的口碑傳播,抖音在春節期間新增用戶3000多萬。
至此,抖音已超過西瓜視頻和火山小視頻,一躍成為今日頭條短視頻三駕馬車中的頭狼。王曉蔚向時代周報記者總結,與其他短視頻平臺相比,抖音在全屏、音樂、濾鏡和拍攝體驗這四點做了很多優化和突破。「產品的成功還要感謝今日頭條的人工智慧技術支持,AI技術一方面保證了信息分發的精準,同時也支持了抖音背後的很多體驗和特效的實現。」
抖音引爆了2018年的短視頻市而,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各方的「圍剿」。今年3月10日,抖音的連結轉發至微博後,僅個人可見,不會出現在個人主頁和信息流。微博方面解釋稱對抖音的屏蔽始於2017年,當時因微頭條(頭條系產品)非法抓取微博內容,竊取用戶信息,微博當時就暫停了與今日頭條的全部接口和其他合作。
幾乎是同一時間,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都對抖音的分享進行限制,雖然騰訊方面解釋稱是防刷屏機制,但也側面說明抖音的影響力已經明顯威脅到兩大社交巨頭的陣地。
「快手化」
在很多年輕用戶看來,吸引他們去抖音非快手的重要原因,是抖音所具備的年輕、潮的氣質,就像B站特有的二次元文化一樣,抖音時尚和美好的文化內核構成它的重要競爭力。
然而隨著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抖音也開始「快手化」。
3月19日,抖音宣布進行新一輪品牌升級,發布全新slogan—「記錄美好生活」。按照今日頭條抖音產品總經理張楠的說法,抖音並不是一款只針對「先鋒潮人」的應用,而是一個幫助用戶記錄美好生活的平臺。
這意味著抖音正試圖擺脫最初開始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的定位,向快手迫近。事實上,抖音和快手從成立之初就有著不同的定位,前者主攻一二線城市的白領和年輕人,後者側重三四五線城市滲透,用戶畫像有著巨大的區別。
然而,隨著彼此的體量日趨接近,雙方終於在今年春節後短兵相接。根據艾瑞網數據顯示,今年2月,快手的月度獨立設備為1.82億臺,抖音則將近1.47億臺,但在增速方面抖音以環比43.2%大幅領先快手的8.3%。
通過明星和KOL吸引用戶固然讓抖音後來居上,但過於中心化的運營策略也開始讓用戶進入審美疲勞的階段—就像當年微博依靠明星、大V形成社交平臺的一樣,抖音將資源集中在頭部的達人上也影響了普通用戶的表達欲望。因此像快手學習,降低內容的製作門檻,讓用戶自發形成社區氛圍無疑是抖音的出路。
「快手化」固然能讓抖音更快地追上對手,但也有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抖音的內容同質化嚴重,而且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內容的水平參差不齊,需要更加專業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進場提高用戶黏性。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一些MCN也很看好抖音的前景,就像淘寶正在打造自己的內容生態一樣,抖音也需要為其電商業務做好準備。
電商+直播
雖然用戶規模仍落後於快手,但在商業變現上,抖音卻先邁出第一步。3月26日,抖音開始出現關聯淘寶的賣貨連結,在一些百萬粉絲的抖音號中,購物車按鈕已經出現,用戶點擊後便出現商品推薦信息,而且直接連結到淘寶。抖音方面也確認,目前的確開始測試達人購物車功能。
此外,時代周報記者獨家獲悉,抖音已經準備著手上線直播業務,以此進一步加快流量變現計劃。據知情人士透露,抖音目前正在招募第一批主播公會,並打出「保底一萬,提成最高75%」的承諾。
由於直播已有非常成熟的產業鏈和商業模式,上線直播業務無疑是抖音對流量進行變現的最好方式之一。目前映客、歡聚時代、微博和陌陌都通過直播業務獲得不菲的收入,尤其是映客去年實現淨利潤將近8億元,並準備在香港上市。
一位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作為今日頭條內部孵化的產品,抖音的崛起也將有效彌補頭條近期接二連三的負面事件,其商業化也有助頭條完成今年500億元營收的目標。
不過王曉蔚則向時代周報記者強調,眼下用戶體驗比商業化更重要。「目前抖音還是聚焦在怎麼帶給用戶更好的產品體驗上,只接入了少量的展示廣告。」他表示,抖音非常重視平臺責任,近期已經升級了機器模型,進一步明確了審核標準,對於制假售假的案例,發現一起查處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