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朋友圈,「綁架」了你的生活

2020-12-17 如風輕似雲淡

不知從何時起,朋友圈,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發朋友圈記錄生活,看朋友圈打發時光,成為很多人戒不掉的「癮」,不知不覺,都想要活成朋友圈的樣子。

於是,漸漸朋友圈綁架,不僅浪費了時間,還困頓了心情,甚至一度讓現實生活陷入了糾結。

讓自己清醒一點,就要適當保持與朋友圈的距離,做到心無旁騖,不被其左右。

01

朋友圈裡的友誼,不必面面俱到。

朋友圈,原本是一個小眾範圍的感念,分享的是比較私密的東西。

但隨著朋友圈裡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小範圍就被擴大了許多倍,熟悉的人與不熟悉的人,深入交往的朋友和點頭之交的朋友混在一起,有的人,開始有選擇性的發布個人動態,畢竟,很多東西是不能與所有人分享的。

但有的人,卻不管三七二十一,依舊想發布希麼就發布希麼,尤其是求點讚、拉票的連結,不僅發布,還要群發消息「請為我朋友圈第一條動態點讚」,又或者「不用點讚,轉發即可」。

是否履行這樣請求,有時候就成為了朋友圈友情是否靠譜的見證了。

雖然大家嘴上不說,但有心的人,就會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某一次,某個人在朋友圈冷落了我,下次真的見面了,或許就會有點小尷尬。

如果你也很在意這些,那麼免不了就落入了朋友圈的綁架中,不勝其煩。

其實,真正的朋友,需要你出手相助的往往是大事,這些小事,就忽略不計了。如果一段友情需要靠點讚、評論、轉發來維持,也就不值得珍惜了,就算失去了也不可惜。

02

朋友圈裡的生活,不必照搬照抄。

主持人蔡康永曾在節目中說:「人首先要釐清朋友圈對你的意義,如果沒有意義,就應該縮少人,朋友圈定期刪,管理好你的人際關係,而不是讓你的人際關係來管理你。」

因此,在初次與人見面時,千萬不要動輒就申請加為微信好友,免得以後還要費神來刪除。

有些人的生活,你高攀不起,越看越覺得自己的人生何其卑微;有些人的生活,你也不忍心看到,越看越覺得自己想幫又幫不了,不幫又過意不去。

還有些人,與自己處在同樣的生活水平,但總能比自己過得好一點點,如果心態不穩,也會不斷責怪自己,為什麼就不能過得別人那樣好呢?

朋友圈就像一個萬花筒,人間百態盡在其中。每天,面對面地展現在你的眼前,近距離地讓撩撥著你的攀比心和虛榮心。

別人家的孩子考試成績樣樣為A,忍不住就對自己孩子大吼大叫;別人家的老公體貼又顧家,更顯得自己老公一點也不懂得疼惜人;別人曬出旅行照、美食照,更是讓你覺得自己咋就那麼可憐,連家門口的景點都沒去逛過。

不經意之間,就想要把朋友圈裡的生活,搬進現實。也要在願望達成之後,喜滋滋地發布一條動態,如此,才能夠求得心理平衡。

一旦被這樣可笑又可怕的念頭主導了,生活就又多了一份煩惱。

03

朋友圈裡的感慨,不必影響心情。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寫道: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別人過得那麼熱鬧,自己為什麼要湊熱鬧?幸福是別人的,自己為什麼要在乎?痛苦也是別人的,自己沒必要陪著一起哭。

不少人,把朋友圈當成了一種感情的宣洩口。尤其是處在人生低迷的時候,總會有很多感慨,還動不動就在深更半夜發朋友圈。

如果對方是自己要好的朋友,或者是自己一直都很關心的人,總還是會被他們的動態所觸動,免不了擔心、操心。

如果自己也剛好情緒低落,看到了很契合自己當下心情的所謂「心靈美文」,便又會縱容自己放大情緒,長久地沉溺在一種情緒中,既浪費了時間,也讓自己「又一次崩潰」。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就不要花時間去關注別人做了什麼。好不容易勸慰好了自己,就不要再一次到朋友圈中尋求傾訴,尋求發洩。

別人的情緒,或許就是在發出動態的那一瞬間,就已經平復了下來,也不需要你再一次關切地詢問。

只當是吐槽,說出來,就算了,千萬不必太當真。

朋友圈,一個展示自我的窗口。有人願意不斷表演,有人願意不斷觀看,但不論是表演的也好,觀看的也好,都不必太過當真。

因為,日子總還要繼續,沒有那麼時間和精力,來反覆咀嚼朋友圈中的各種消息。真正在意你的人,真正需要你關愛的人,並不在朋友圈,而是在你的身邊。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你被朋友圈親情綁架了嗎?
    祝福是好的,但不要拿別人的心血去做迷信的事。作者解釋為,僅是盡興創作,並不出自任何典故。而對於那些以毒辣文案開始的傳播,只能表示太缺德。這個圖實在是太火了,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網友對於這種親情綁架並不買帳,表示少讓你媽生氣比啥都好,愛是放在心裡的,轉發這個只會噁心到別人!
  • 你有沒有感覺自己被朋友圈綁架了呢?
    尤其是近幾年有智慧型手機的用戶,人人都有朋友圈。剛開始有朋友圈時,感覺好奇、新鮮,特別是一旦有朋友發的動態,心情就會特別的激動,會及時回復,決不會讓朋友有片刻的等待。特別是在朋友圈發現好朋友的消息時,那種喜悅的心情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而且記得剛開始的朋友圈裡,大家發的都是正能量的信息。
  • 請不要道德綁架任何人與被道德綁架。人生短暫,活好自己!
    中國是個講道德的國家,然而現在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喜歡用道德綁架別人的惡劣現象。道德綁架道德實質是以道德為籌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出某件事情,約束別人的行為,左右別人的選擇。在電影《驢得水》中有句話說的很多道理: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
  • 被多巴胺綁架的生活
    多巴胺是什麼,這個是有點晦澀難懂的醫學名詞,也可以簡單理解為能讓你快樂的神奇物質。多巴胺能夠使人愉悅,但這種快樂的感覺會隨著時間的累積,逐漸降低。網絡上癮和遊戲成癮,現代人逐漸淪為多巴胺的奴隸,多巴胺已經綁架了我們的生活。在遊戲的人,總能停過不停的畫面切換,不同的任務場景,獲得更多新奇感,而這種新奇感,就特別容易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就像有些人,整天的精神萎靡不振的,但你只要讓她進入遊戲的世界,她就會迅速的興奮起來。
  • 不要用你的價值觀綁架我的人生
    「我想離開你」「我做這一切不都是為了你嗎,你不要這麼理想主義,好不好」男生大抵都認為自己這麼辛苦的工作,獲得的成功都是為了這個家庭能過上更好,更高層的生活吧。於是「男兒志在四方」,需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要有現實基礎來證明自己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於是便開始理直氣壯的要求另一半按照自己設定好的人生去生活,因為這都是自己努力成功所換來的,對了,這也是證明自己的一種方式。
  • 你的朋友圈是炫耀的平臺還是記錄生活的彩頁
    她興奮地把錄取通知書發到了朋友圈,沒想到卻是心酸的結果。預想中的祝賀和點讚什麼都沒來,朋友圈靜悄悄的。最後還是一位親戚點讚,打破了0的記錄。為此,辣媽心情煩躁,感覺寒心。我看到後,不禁啞然失笑。這個辣媽的感覺純屬庸人自擾。說實話,孩子考上清華大學,確實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大喜事,家裡可以大張旗鼓的慶賀,當然只能局限於家庭之中。
  • 不要再被道德綁架,你需要學會反擊,人生短暫,別委屈了自己
    微信朋友圈,公眾號上每天充斥著:「不轉不是中國人!為了孩子轉起來!為了親人健康轉起來!」「無視,下一個受害人就是你!」「愛心接力,只需轉發!這些標題佔據道德的制高點讓你不得不去按照他們的方式去做,用道德綁架你。還有類似大過年的,人都死了,來都來了,都不容易,還是孩子,歲數大了,為了你好,習慣就好等等中國式常見道德綁架讓人很是無奈。
  • 遊永恆:不要讓生活被「數字疫情」綁架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採取措施,進入了隔離或半隔離狀態以阻斷疫情傳播,同時也帶來了人們生活、工作方式上的一場深刻變革。通過數位化平臺,網上工作、學習、購物、交流、娛樂逐漸成了人們生活形態的基本特徵。在某種程度上,數位化網絡生活幫助人們緩解了疫情危機。但是這種網絡情景中的數位化生活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 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生活之中,你正在被主觀意識所綁架
    主觀意識不止會在對人的情感上,有極大的影響,主觀意識的影響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包括對工作、社會和消費的看法。我曾經對一份工作非常感興趣,經歷了三輪面試,但是最後一輪的面試官態度極差,面試前,我認為這份工作充滿了機會和未來,面試後,我認為這家公司明天就有可能倒閉。
  • 千萬不要在朋友圈曬娃 人性險惡 永遠超出你的想像
    一些女同胞自從升級當了媽媽,就很愛在朋友圈曬自己的寶寶。 寶寶會爬了,發一個朋友圈;寶寶會走路了,要在朋友圈曬一下;寶寶會自己吃飯了,也要在朋友圈「廣而告之」......總之,寶寶有個什麼事情,都要在朋友圈「炫耀」一下。
  • 生活中,請一定遠離常說這句話的人,道德綁架得理所當然
    生活中,有些人善於對別人道德綁架,而且是何其地理所應當。最讓人無語的是:你這人,真開不起玩笑!首先,你說這句話之前,要確定好:你是在和對方開玩笑嗎?有些人口無遮攔,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有句話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 分手後這樣發朋友圈,會讓他瘋狂挽回你
    就拿朋友圈來說,它幾乎成了現代人全部生活細節的展示口。去哪玩了;吃了什麼好吃的;還有平日裡的自拍照,喜怒哀樂都願意發個朋友圈。那麼,分手後該如何發朋友圈呢?怎樣發才能更高效的挽回呢?1、拒絕朋友圈道德綁架最愚蠢的挽回辦法就是:道德綁架。利用輿論製造壓力,在分手後大肆宣告親朋好友對方的背叛行為來佔領道德制高點。這樣看似得到了身邊的人支持,其實是把對方往深淵裡推,挽回會變得更難。
  • 熊孩子晚歸怕被家長罵 謊稱被綁架引來朋友圈瘋轉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唐曉燕 編輯:廖志榮 三名熊孩子晚歸怕被家長罵謊稱被綁架引來朋友圈瘋轉
  • 女子在車庫被前夫綁架?警方:是「強行帶走」不是綁架
    據 @金華網警巡查執法 微博,9 月 4 日上午,一則 &34; 的信息在永康部分微信群及朋友圈中傳播,造成一定的恐慌經永康警方調查,該信息的真相系該女子強行被前夫帶走求複合,並非網傳的綁架。9 月 4 日上午,伍某想查看小區監控錄像,了解前夫諸某是如何進入小區的。保安稱無法看錄像回放,讓伍某在業主群裡反映小區監控不能回放的問題。伍某就在群裡發布誇大事實的消息。
  • 不要再說是孝順、父母,家庭綁架了你,限制了你
    有很多王朝都是以「孝」治國,人家能一統天下,想必也不是無能之人,人家為什麼不覺得是道德的綁架?說到道德綁架什麼叫中國式?「中國式」,才是道德綁架。中國才有的東西,事物?國外就沒有嗎?什麼叫孝順?孝順是愛他們,不是怕。有人搞不清這兩個含義,才對孝順這個詞特別的敏感。有人覺得孝順,就是盲目的聽從父母的話,指哪打哪,父母就是聖言,一言堂。
  • 「親情綁架」有多可怕?多少父母以強勢的姿態,插入孩子的生活
    前不久一則新聞紅爆網絡,原來是一位媽媽義正言辭的告訴自己的女兒,你女兒可以不養,但是你六歲的弟弟你必須要養。不要做親情綁架,這只會傷害子女更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 別讓道德綁架了你
    「他出軌了」閨蜜哭著跟我說「你準備怎麼做」「離婚!」閨蜜很果斷「那、孩子呢?」「跟著我!我不放心孩子跟著他!」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來源於何處,但是看電視劇或者生活中總會有人拿它當藉口!所以,犯了錯的男人一定是把這句話理解成:如果不犯這樣的錯,我一定不是男人!這個世界總是太愛給犯了錯的人找藉口,卻從來沒有給受到傷害的人給予補償!閨蜜說:我是一定會選擇離婚的,生活在一起只會讓我覺得委屈!
  • 請尊重,也請不要道德綁架
    這兩年總能聽到一個詞「道德綁架」。所謂道德綁架,就是道德被用作砝碼,使得越來越多的偽道德主義者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道德綁架經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地鐵或公交車上,個別老人強行拽起年輕人:年紀輕輕的,怎麼不知道給老年人讓座呢!
  • 《以家人之名》凌霄:這種綁架式的親情寧可不要
    「道德綁架」一直是大眾熱議的話題,通常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那些自認為正義的人用道德的名義,以過高或者不切實際的要求去脅迫或者攻擊他人。我們最常見的大多是對某個事件中的人進行評頭論足,加以道德限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這種綁架升級到了親情上。
  • 學會適當麻煩別人,勿讓虧欠感綁架你的生活
    澎湃號·湃客「懂點心理學」專欄由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師生撰寫,內容聚焦時事熱點,科普生活知識,涉及親子教育、家庭關係、職場之道等諸多方面。將心理學應用於日常,讓生活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