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朋友圈,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發朋友圈記錄生活,看朋友圈打發時光,成為很多人戒不掉的「癮」,不知不覺,都想要活成朋友圈的樣子。
於是,漸漸朋友圈綁架,不僅浪費了時間,還困頓了心情,甚至一度讓現實生活陷入了糾結。
讓自己清醒一點,就要適當保持與朋友圈的距離,做到心無旁騖,不被其左右。
01
朋友圈裡的友誼,不必面面俱到。
朋友圈,原本是一個小眾範圍的感念,分享的是比較私密的東西。
但隨著朋友圈裡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小範圍就被擴大了許多倍,熟悉的人與不熟悉的人,深入交往的朋友和點頭之交的朋友混在一起,有的人,開始有選擇性的發布個人動態,畢竟,很多東西是不能與所有人分享的。
但有的人,卻不管三七二十一,依舊想發布希麼就發布希麼,尤其是求點讚、拉票的連結,不僅發布,還要群發消息「請為我朋友圈第一條動態點讚」,又或者「不用點讚,轉發即可」。
是否履行這樣請求,有時候就成為了朋友圈友情是否靠譜的見證了。
雖然大家嘴上不說,但有心的人,就會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某一次,某個人在朋友圈冷落了我,下次真的見面了,或許就會有點小尷尬。
如果你也很在意這些,那麼免不了就落入了朋友圈的綁架中,不勝其煩。
其實,真正的朋友,需要你出手相助的往往是大事,這些小事,就忽略不計了。如果一段友情需要靠點讚、評論、轉發來維持,也就不值得珍惜了,就算失去了也不可惜。
02
朋友圈裡的生活,不必照搬照抄。
主持人蔡康永曾在節目中說:「人首先要釐清朋友圈對你的意義,如果沒有意義,就應該縮少人,朋友圈定期刪,管理好你的人際關係,而不是讓你的人際關係來管理你。」
因此,在初次與人見面時,千萬不要動輒就申請加為微信好友,免得以後還要費神來刪除。
有些人的生活,你高攀不起,越看越覺得自己的人生何其卑微;有些人的生活,你也不忍心看到,越看越覺得自己想幫又幫不了,不幫又過意不去。
還有些人,與自己處在同樣的生活水平,但總能比自己過得好一點點,如果心態不穩,也會不斷責怪自己,為什麼就不能過得別人那樣好呢?
朋友圈就像一個萬花筒,人間百態盡在其中。每天,面對面地展現在你的眼前,近距離地讓撩撥著你的攀比心和虛榮心。
別人家的孩子考試成績樣樣為A,忍不住就對自己孩子大吼大叫;別人家的老公體貼又顧家,更顯得自己老公一點也不懂得疼惜人;別人曬出旅行照、美食照,更是讓你覺得自己咋就那麼可憐,連家門口的景點都沒去逛過。
不經意之間,就想要把朋友圈裡的生活,搬進現實。也要在願望達成之後,喜滋滋地發布一條動態,如此,才能夠求得心理平衡。
一旦被這樣可笑又可怕的念頭主導了,生活就又多了一份煩惱。
03
朋友圈裡的感慨,不必影響心情。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寫道: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別人過得那麼熱鬧,自己為什麼要湊熱鬧?幸福是別人的,自己為什麼要在乎?痛苦也是別人的,自己沒必要陪著一起哭。
不少人,把朋友圈當成了一種感情的宣洩口。尤其是處在人生低迷的時候,總會有很多感慨,還動不動就在深更半夜發朋友圈。
如果對方是自己要好的朋友,或者是自己一直都很關心的人,總還是會被他們的動態所觸動,免不了擔心、操心。
如果自己也剛好情緒低落,看到了很契合自己當下心情的所謂「心靈美文」,便又會縱容自己放大情緒,長久地沉溺在一種情緒中,既浪費了時間,也讓自己「又一次崩潰」。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就不要花時間去關注別人做了什麼。好不容易勸慰好了自己,就不要再一次到朋友圈中尋求傾訴,尋求發洩。
別人的情緒,或許就是在發出動態的那一瞬間,就已經平復了下來,也不需要你再一次關切地詢問。
只當是吐槽,說出來,就算了,千萬不必太當真。
朋友圈,一個展示自我的窗口。有人願意不斷表演,有人願意不斷觀看,但不論是表演的也好,觀看的也好,都不必太過當真。
因為,日子總還要繼續,沒有那麼時間和精力,來反覆咀嚼朋友圈中的各種消息。真正在意你的人,真正需要你關愛的人,並不在朋友圈,而是在你的身邊。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