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和遊戲是孩子最好的陪伴,家長們又該如何做呢?

2020-09-11 果媽閱讀


你好,我是果媽閱讀的創始人果媽李璇,很開心能夠與你在這裡相遇。

每天準時為你講述果媽閱讀【家庭教育100講】,希望這美麗的相遇能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帶來的美好生活。

今天我們來分享3~6歲的心理成長,故事和遊戲是孩子最好的陪伴,每個孩子都要經歷心理斷乳心理成長的一個過程。

在此期間,如果對孩子的教育引導不好,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在每個人的童年中有兩樣東西是不可或缺的:一是故事,二是遊戲。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給孩子講講故事,陪孩子玩一玩遊戲,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這就是給孩子最好的陪伴了。

關於這兩個話題,在果媽閱讀的主題閱讀當中,我們曾經用三個主題進行了分享:

第一個是《給孩子講故事》,我們詳細的講到了怎麼樣給孩子們講故事,有什麼樣的方法,對於我們的孩子不同的年齡段來講,我們又去講什麼樣的故事是合適的。

另外關於遊戲,我們講過了兩個主題閱讀,《遊戲力》和《遊戲力養育》,很多的媽媽在聽完了這個主題之後,都愛上了跟孩子一起去遊戲,讓我們一起回歸到童年,跟孩子一起去享受遊戲的快樂。

下面就讓我們詳細的來講一講,在3~6歲的時候,我們怎麼樣來陪孩子講故事,陪孩子玩遊戲。

一、讓孩子在故事裡成長

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講故事的人是誰嗎?其實就是你自己。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些父母總是藉口說自己工作太忙,或者有的媽媽覺得自己的普通話不標準,覺得只有專家講故事才更有權威,就給孩子買來各種各樣的故事機、早教機等等,讓孩子們去聽故事。

其實這個方法並不是說不可以,但是我們的孩子其實他更需要的是父母給他來講故事。

因為聽故事不僅能夠讓孩子增長知識學習道理,更能夠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經過研究發現,單純的聽卻不開口的孩子,比起那些在聽故事的時候,經常能夠和大人互動的孩子,在語言的表達能力上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儘量應該抽出時間來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去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去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我們也可以跟孩子一起來編故事,一起來進行角色扮演,一起來創造屬於我們全新的故事,這樣讓我們的孩子參與其中,孩子也會更有興趣。

另外在3~6歲這個階段,當我們在跟孩子讀書講故事的時候,不要去問孩子一些問題。

當然這個問題並不是說我們一個問題都不能問,只是說這個問題它的性質是不同的。

舉個例子:在你給孩子講完了一本書或者一個故事之後,你問他這個故事講了什麼?這個故事有什麼樣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你學到了什麼?

孩子可能會覺得特別的有壓力,因為在聽故事的時候,其實它就是一個非常輕鬆的狀態,但是當他聽到這種問題的時候,他就會覺得很不舒服,有可能內心還會去牴觸。

當媽媽以後再講故事的時候,他可能說我不要聽,他可能害怕你去給他提問。

所以我們就單純的先去享受跟他一起親子共讀,一起享受講故事的快樂。

二、遊戲對於孩子的成長作用

遊戲有助於孩子各個領域的發展,通過遊戲孩子的感官得到刺激,肌肉得到鍛鍊,視覺和運動之間的配合也會更加協調,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做決策,獲得新的技能。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委員會認為:遊戲是每一個兒童的權利。


遊戲帶給孩子的意義遠遠超過單純的玩耍,父母如果能夠充分的利用各種遊戲,就能夠誘發孩子的潛能,寓教於樂,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與品格。

在這個階段,都有哪些遊戲可以我們一起來玩呢?

在果媽閱讀的主題閱讀當中,我們曾經講過一個主題叫做《遊戲力》,其中有一本書《童年遊戲力》,它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推薦了非常多的遊戲,大家不妨去聽聽看往期的主題,你會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我們的會員努力幸運的堡也整理過《遊戲力》這本書中的遊戲:10000字乾貨,這全面梳理的59款親子遊戲,看完忍不住收藏轉發。

把遊戲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小的分類,下面我就詳細的來說一說:

1、打鬧遊戲

3~6歲的孩子特別喜歡打鬧遊戲,當然6歲以上的孩子依然也會很喜歡。

我的兒子果果基本上從兩三歲一直到現在七八歲了,他還是很喜歡玩枕頭大戰,脫襪子這樣的遊戲,這樣的遊戲其實並不難。

比如說枕頭大戰,我們就拿著家裡面的靠墊或者枕頭,相互之間去打來打去。

一個簡單的遊戲,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收穫到非常多的一種體驗,他可以不斷的去感知我應該用什麼樣的力道,他在這裡面也在不斷的去彰顯著他的力量。

當他能夠用一個枕頭把你打倒在床上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特別的自信。

另外這種遊戲真的是能夠讓全家充滿著歡聲笑語,在這個過程當中就彼此去釋放了負面的情緒。

2、角色扮演遊戲

小女孩特別喜歡玩過家家,她們會扮演成各種各樣的角色。

比如說有的孩子喜歡當小醫生,當他在給別人看病的時候,他就會去模仿自己在醫院當中看病的一些情景,可能會從他口中來說出醫生曾經跟他說的話。

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的去感知,讓孩子們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不斷的去體會他人的情緒,識別自己的情緒,共情商的能力就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的提升了。

所以真心不要覺得說孩子們的角色扮演遊戲都是如此的幼稚,放下自己對於這種遊戲的刻板印象,跟孩子一起享受其中。

3、玩藏貓貓的遊戲

在3~6歲的時候,還特別適合跟孩子們一起來玩藏貓貓的遊戲,因為孩子在這個時候他還是會有分離焦慮,而且孩子就是在玩藏貓貓的過程當中,不斷的才會明白,原來我看不見的東西,它還在這樣的道理。

你會發現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玩藏貓貓特別的有意思,有時候孩子就會鑽到桌子底下,他的屁股還露在外面,他就拿手把自己的眼睛蒙上,跟媽媽說:」我藏好了,你來找我」。

然後你其實是能看見他的,可是你就會假裝看不見,然後說哪裡在哪裡,他特別的開心咯咯的笑。

但是他玩的過程當中慢慢的他就發現,原來我把我自己的眼睛捂上,其實別人還是能看見我的。

這樣的話他就會在遊戲當中不斷的去感知到,原來我看不見的東西還存在,或者說我看不見的和別人看不見的是不一樣的這樣的道理。

5、玩益智類的遊戲

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現在有很多的書籍做得非常的好,就讓孩子們可以去在書中去做遊戲。

比如說各種迷宮,還有一些跟數學相關的一些益智類的遊戲都是可以的。

同時遊戲它也不僅是一個人的遊戲,我們也歡迎孩子們多去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去遊戲。

還記得你的童年是怎麼度過的嗎?跳房子、跳皮筋、砍沙包、爬樹、下河、摸魚。

我的童年是這樣度過的,所以我也特別希望我的孩子,現在可以跟更多的孩子一起去遊戲,我會多在生活當中創造一些他和小夥伴一起遊戲的過程。

關於遊戲其實還有很多的作用,遊戲還可以幫助內向膽怯的孩子去尋找勇氣,通過遊戲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還可以幫助孩子去克服恐懼,化解焦慮等等。

這部分的內容是一個非常體系全面化的內容,我在果媽閱讀的主題閱讀《遊戲裡養育》當中,就詳細的來進行拆解過。

家庭教育100講是果媽閱讀的一款產品,果媽閱讀還有非常豐富的產品線。

我們有365講書在這裡可以去聽到,我精讀的200多本書50多個主題,我們是用書籍拆解的方式幫助你來構建知識的體系。

同時我們還有主題閱讀成長營,正面管教線上線下家長課,還有各地的讀書會,所以如果你期望加入到這樣的一個團體當中,一起來學習成長,可以下方留言,添加我們的小助手微信號。

如果你喜歡果媽講的家庭教育100講,歡迎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周圍的朋友。

在我們的公眾號每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的時間,我們會來更新欄目的文字版和音頻,如果你有意向的話,歡迎去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果媽閱讀裡面可以找到我,我每天也會在文章當中去寫日更文,在留言當中和你去互動。

相關焦點

  •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現在很多家長都明白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往往不知道怎樣陪孩子才是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們在旁邊玩的時候,家長們認為一起玩手機是一樣的,但是這樣的同伴卻沒有從孩子那裡學到什麼,反而孩子們在父母的手機裡讓人感興趣,小小年紀就喜歡玩手機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老師們這麼說→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
  • 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不肯做作業,家長該如何做?
    長期沉迷於遊戲,早已經讓孩子喪失了原本有的意志力和自律意識。遊戲玩久了,隨心所欲慣了,哪裡還能靜下心來按部就班地做作業呢?當然,也無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了!既然玩遊戲都有遊戲規則,那麼,家長完全可以藉此和孩子溝通,明確玩手機也要有玩手機的規則。什麼時間玩手機,什麼時間學習,什麼時間做運動等等都要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同時如若違反,還應該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要讓孩子明白做了錯事就應該付出相應的代價,承擔相應的後果。
  • 家長該如何和孩子一起玩?
    孩子愛玩是天性,也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孩子們都是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各種能力和不斷成長的; 比如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有各種戶外玩耍的遊戲;但是現在的孩子基本都不怎麼玩戶外遊戲,要麼是玩電子遊戲,要麼是看視頻,很少玩其他的東西了,變得越來越宅了;
  • 家長必讀!如何有效的陪伴孩子
    雖然我們給了孩子陪伴,但那是有效的嗎?所謂有效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爸爸或媽媽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動,心無旁騖沒有跑神,沒有想著工作,沒有想著壓力。只有家長樂於陪伴,善於陪伴,才能更了解孩子,最大限度地滿足孩子成長的身心需求,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關懷和愛。如果家長因為其他原因沒有陪伴孩子,會失去見證孩子成長的過程,怎樣陪伴孩子才是最有效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法苑——我的家風故事】 劉永江: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法苑——我的家風故事】 劉永江: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2020-12-10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沉溺於手機遊戲王者榮耀怎麼辦?請家長們這樣做!
    特別是最近在學生中大火的手機遊戲「王者榮耀」,遇到孩子沉溺於其中,作為家長們應該做點什麼? 01 過多看電視、玩手機的三大危害■ 影響孩子的視力現今,近視越來越趨向低齡化,除了父母遺傳,更多是因為長期看電視、玩手機造成的。
  • 推薦閱讀|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聽聽老師們分享的妙招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通過親子共讀,共同感受繪本中的溫馨故事;閒暇時一起打球,共同感受大汗淋漓的感覺;假期一起去爬山,一起探索大自然的美好;遇事一起討論,共同承擔家庭的責任;做決定時多聽聽孩子意見,尊重孩子的意願。放下手機,把時間留給孩子,從精神上引領孩子成長!
  • 爸爸媽媽們看過來!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和疑惑呢?!其實,很多時候,很多家長的陪伴都是低效的陪伴,或者壓根兒就不能稱作陪伴!那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高質量陪伴的是有「七大秘密」的!在孩子開始陪伴時光之前,家長可以與孩子聊一聊「今天你想做些什麼」「你打算怎麼做」「你要完成的目標是什麼」等等;在孩子遊戲或者學習結束後,家長還可以和孩子聊聊感受和發現,幫助孩子梳理新經驗。這樣可以提升孩子遊戲的計劃性、專注性和任務意識。這裡也想給爸爸媽媽一個溫馨提示:在幫助孩子合理規劃時間的同時,也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規劃和安排。因為,身教勝於言教。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聽聽老師們分享的妙招|微言夜讀·親子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通過親子共讀,共同感受繪本中的溫馨故事;閒暇時一起打球,共同感受大汗淋漓的感覺;假期一起去爬山,一起探索大自然的美好;遇事一起討論,共同承擔家庭的責任;做決定時多聽聽孩子意見,尊重孩子的意願。放下手機,把時間留給孩子,從精神上引領孩子成長!
  •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大湧舉辦家長閱讀工作坊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大湧舉辦家長閱讀工作坊 大湧發布 大湧發布微信號 dachongfabu 功能介紹 發布權威信息,傾聽民眾聲音,傳遞行業資訊。但在實踐過程中,由於缺少教養工具與相關知識,家長們也面臨著巨大挑戰。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聽聽老師們分享的妙招 | 微言夜讀·親子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懂孩子,就是要了解孩子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採取適當的教育方法,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要研究和思考孩子成長路上遇見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陪伴孩子中,做到高質量的陪伴,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聽聽老師們分享的妙招|微言夜讀·親子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隨教育小微一起聽聽老師們的妙招↓↓↓學會傾聽,讀懂孩子的需要「@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一中學楊金燕高質量的陪伴取決於父母要懂孩子、懂教育。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如何破解?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老師和學校應該加強管理,嚴格控制;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就,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和人際交流,作為家長,也應該正確引導,面對「無法自拔」的孩子,不少家長打過、罵過,但是最終,效果似乎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好,那麼家長的作用到底應該如何發揮呢?
  • 孩子學英語,家長如何「陪練」?
    ■孩子語言學習和成長中離不開父親的陪伴。圖為此次參賽的孩子和爸爸一起拼出英文LOVE的造型。 (受訪者供圖)   父親角色不可或缺,在語境中練習更關鍵   父親節,最好的禮物是陪伴。6月19日,英孚教育與新世界中國地產新中會聯合舉辦了Super Race大型親子挑戰賽。來自近100組家庭的5-13歲的孩子在自己父親的陪伴下,共同完成了4個遊戲挑戰,並在遊戲中鍛鍊了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增進與父親的感情。
  • 漫畫故事《父與子》:最好的養育方式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父親和兒子都善良樂觀,不因遭遇困難而絕望,也不會因為獲得意外財富就忘本。《父與子》中父親和兒子的相處方式也無時不刻在告訴我們:最好的養育方式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01如今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的父母都忙於生計,忙於工作,卻忽視了對孩子的養育。如何才算得上養育孩子呢?
  •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學習
    這種現象其實基於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強烈願望,但是如何陪伴孩子學習成為了家長們熱議的話題。高中階段:升入高中以後,孩子已經長大,思想也已經慢慢成熟,有了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這時候,家長陪伴孩子做作業,其實並不僅僅是解決他們學習上的難題,而是默默地在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照顧,讓他們更好的更安心的投入學習中。
  • 優秀的孩子,都靠「陪」出來的,高質量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那麼如何才算是有效而且高質量的陪伴呢?不要打擊,一味指責孩子,要給予應有的尊重跟信任,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們都要放低姿態,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措辭和態度;講清道理,不要惱火,有些道理家長們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來教育孩子。
  • 三四歲的孩子沉迷於手機和動畫片,怎樣讓他喜歡上和家長玩遊戲?
    而現在的孩子呢?由於居住方式發生了變化,大多都住在「鴿子籠」裡,孩子沒有玩伴,內心是孤獨的,如果大人忙於工作對孩子缺少應有的陪伴,孩子自然就要從電子產品中尋找樂趣。很多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電腦遊戲和動畫片而不可自拔,讓家長很是頭疼。捫心自問,孩子為何會對電子遊戲如此著迷?
  • 致家長: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是孩子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6月1日,記者隨機採訪了多名學生的六一心願,除了好玩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去遊樂場、動物園玩耍等心願外,父母陪伴也成為孩子們提及最多的關鍵詞。當親子陪伴成為孩子們的最大「剛需」。家長們如何做到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成都市金牛區機關第三幼兒園園長、成都市特級教師、成都市首屆未來教育家、成都市學科帶頭人、川師大國培項目指導專家高翔給家長們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