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磨耳朵的誤區,你踩了幾個?
在全民學英語的浪潮下,英語啟蒙已經被提前到胎教階段。而每一個接觸英語啟蒙的家長必定聽過「磨耳朵」的方法。
磨耳朵,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大量的英文音頻,給孩子創造一個英文環境,起到一個薰陶的作用。那麼,磨耳朵是否如傳聞中那麼神?學英語是否真的如此簡單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一些文章中,為了神化磨耳朵,不惜混淆一些概念,我們來看看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一、只薰陶,不解釋
語言的學習順序是「聽、說、讀、寫」,聽力先行,這也是磨耳朵倍受歡迎的原因。聽力的輸入十分重要,但也要分清是「可理解輸入」還是「不可理解輸入」。
開著音頻當背景音,從早燻到晚,這並不是給孩子創造環境,而是製造噪音。以這種方式磨耳朵,收效甚微。不信的話,你可以試試聽一個月的阿拉伯語,看看最終你收穫了什麼。
二、磨耳朵等同於沉浸式的英文環境
出國學習生活一段時間後,英文水平往往會大幅度提升,這就是沉浸式英文環境帶來的驚喜。那麼,背景音式的薰陶與國外的生活環境又有什麼區別呢?
聽音頻,是單方面的輸入,而且沒有任何場景,也沒有互動,甚至,我們連孩子有沒在聽都無法把握,所以,兩者沒有可比性。一部早教機絕對無法創造出一個英文環境。
三、磨耳朵可以取代傳統課堂中音標、語法的地位
標新立異能給人帶來優越感,在英語啟蒙界,不少人用「磨耳朵」與「自然拼讀」來抨擊傳統課堂教學中的「語法」與「音標」,聲稱那才是母語國家學英語的方法。
首先,我們得明確,母語跟二語的學習方法必然是不同的。磨耳朵有它的作用,但千萬不要寄以太大的厚望,只聽音頻,是學不好英語的。
那麼,磨耳朵應該如何進行,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呢?
一、當背景音播放的首選——英文兒歌
很多英文兒歌的韻律感十足,像super simple songs,鵝媽媽,這一類的即使當背景音播放,也不容易被忽視,它可以培養孩子的語感。當然也沒必要從早到晚燻,每天定一個時間,半小時到一小時即可。
二、有聲讀物的原版音頻
特別羨慕現在的孩子,學習資源特別豐富。英語國家的分級讀物做得特別好,而且很多都是有聲書,帶原版的英文音頻。像蘭登分級讀物,每一本書都有歌唱版和朗讀版音頻。像這一類的,可以在帶孩子看過繪本之後,固定一個時間播放音頻磨耳朵。
孩子在讀過繪本之後已經創設了一個情景,這時再來進行磨耳朵就屬於可理解輸入,而且在講解過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磨耳朵,孩子的輸出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總而言之,磨耳朵必須是可理解,有情境的。磨耳朵有它的作用,但請不要神化它,單靠磨耳朵,是無法學好英語的。與其不間斷地製造噪音,不如關了它,還家人一個清淨的環境。
互動話題:你覺得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磨耳朵最有效呢?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本文章《媽寶園》原創,歡迎關注或者點讚點評轉發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