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優化區域布局、擴展盤活機制、創新審批管理,確保重大產業項目...

2020-12-22 上海政務

  最近,位於寶山區顧村鎮的上海機器人產業園內,一塊閒置了十幾年、面積達2.71公頃的土地,正在逐漸煥發出活力。

  這是2016年寶山區收回的一塊長期閒置土地,由區土地儲備中心代為管理。今年3月,該地塊重新完成出讓,由賽赫智能設備公司競得,進一步壯大了機器人核心主導產業。

  作為上海的老工業基地和能源、港口基地,寶山區在全市各區中工業用地的比重偏高。如何拯救大量的低效工業用地,一直是寶山區相當看重的事。今年以來,寶山全區已完成低效工業用地盤活1137.5畝,佔全年總量的63%。突破存量工業用地轉型瓶頸,大力創新產業用地盤活路徑,不僅促使寶山打通轉型發展的「最後一公裡」,更是突破空間資源瓶頸,提高經濟密度,提高投入產出效率的有效途徑。

  規劃先行,優化區域布局結構

  目前,寶山300平方公裡的區域面積中,現狀建設用地達246.6平方公裡。根據規劃要求,仍需在2035年前減量化2—3平方公裡。

  規劃先行,優化區域布局結構,成了盤活低效用地的前提。寶山區編制出臺產業布局規劃,明確北部先進位造業片區、中部生產性服務業片區、南部科技商務片區、東部國際航運中心(北部)片區「四大片區」產業功能布局,形成結構完善、功能互補的區域產業布局規劃。同時,結合區域「1+4+4」產業體系,明確各鎮、產業園區主導產業及其產業鏈價值端定位,做到「一鎮一策」。

  比如,顧村鎮以發那科機器人為龍頭,明確以機器人及智能硬體的產業定位;大場鎮依託百安居、紅星美凱龍等企業,大力發展現代家裝設計產業;寶山工業園區依託中船集團、華域集團等企業,積極做強郵輪配套、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等製造業產業。

  有了規劃之後,寶山區嚴把土地供應和產業項目準入兩個關口,強化源頭把控,真正把好的項目引進來,有效提升全區產業發展質量。比如,寶山工業園區原太平洋機電地塊佔地近400畝,原先基本不產稅,通過區級收儲後,由區級平臺公司受讓後租賃217畝給華域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華域電機、華域麥格納電驅2個製造業項目達產後年產值將達45億元、稅收2.5億元,預計畝產稅收120萬元,產業能級和效益將實現大幅提升。

  政策細化,持續盤活土地能效

  土地收儲後,原有的建築是否需要全部推倒重建?在寶山,答案是「不」。

  寶山工業園區內,完成對原太平洋機電項目地塊的收儲後,在重新出讓過程中,創新性通過帶地面全部建築租賃給華域汽車公司,節省了工程土建所需的9個月時間,企業對原建築進行適當裝修後,即可進行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研發製造。

  與此同時,該項目同步探索先將地塊出租給企業,積極推進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後續根據企業的效益情況出讓給企業。這種方式在土地轉型過程中不僅可以節約產業發展成本,而且提高了產業落地的速度。

  寶山區規土局局長王靜說,根據全市盤活存量低效工業用地的相關政策,結合實際情況,寶山重新修訂盤活低效存量工業用地實施意見,將盤活機制和支持政策作了進一步擴展與探索。針對寶山工業園區(北區)、上海機器人產業園(顧村)等「104」區塊明確了土地收回重新出讓、節餘土地分割轉讓或收儲、工業用地提高容積率、調整主體開發利用、在建工程轉讓、調整為標準廠房類工業用地及建設標準廠房和研發總部通用類物業等七種具體盤活方式。針對規劃集中建設區內、產業園區外的「195」區域用地,明確了盤活轉型和收儲轉型兩種方式,圍繞高質量產業發展實行差別化資源配置和政策供給。

  創新管理,提高項目落地進度

  在存量用地盤活利用中,寶山區當好「店小二」,注重審批管理方式創新,從解決企業的痛點、堵點、難點出發,推進重點產業項目加快審批,確保重大產業項目順利落地。

  今年區政府確定38個重大產業項目,絕大多數是盤活存量用地再利用的項目。在土地出讓前,審批部門從控規調整上報階段主動介入,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規劃管理意見和建議,幫助建設部門深化優化設計方案,提前公示。控規調整批覆後,則立即出具方案預審意見。因前期方案審核深入且經過充分溝通,節省了原先設計方案30天的法定審核時間,大大加快了項目的落地進度。

  今年上半年,寶山還針對重點項目,試點實行建築師負責制、綠色通道等機制。同時,對於重大轉型項目,全部實現土地出讓合同籤訂同步核發用地規劃許可證,實現1—3天核發建設方案批覆,同日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寶山區區長範少軍介紹,今後將按照土地資源集約節約要求,一手盤存量,為產業發展調整騰出更多空間;另一手引增量,圍繞寶山「1+4+4」產業體系,加大招大引強力度,利用產業鏈上下遊招商、平臺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全力推進一批機器人及智能硬體項目落戶寶山,加快一批新材料項目儘早落地。

  南大地區、吳淞工業區都被列入上海市五大轉型地區,兩個地區合計32平方公裡,是不可多得的「大衣料子」。對於南大未來生態智慧城,將著眼6平方公裡全域進行規劃提標,全面提高土地容積率和產出效率,加大產業用地的佔比。同時將高規格建設吳淞創新城,確定科創和文創兩大產業定位,深化與寶武集團新一輪戰略合作,加快寶武特鋼「創享家園」城市更新、寶武不鏽鋼吳淞文化藝術城等重點轉型項目開發建設。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大會今在寶山舉行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今天上午,「寶山建設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投資促進系列活動——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大會暨第六屆生物藥物創新及研發國際研討會」在寶山舉行。在這場以「創新轉化,賦能生物醫藥產業」為主題的生物醫藥大會上,與會嘉賓圍繞全球生物醫藥前沿技術與最新動態,聚焦「後疫情時代」中國生物醫藥發展機遇與挑戰,開展前瞻性專題報告與深入討論。為上海寶山做好優化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和發展環境,增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化、集聚化和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建設模式和實施路徑。
  • 上海寶山開闢生物醫藥產業「新賽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記者李治國報導:「通過加快載體建設、探索資本注入、優化平臺功能、招引培育並舉等舉措,上海寶山將打造成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集群發展承載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標杆和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新高地。」
  • 助力上海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寶山打造科創中心主陣地重大...
    央廣網上海12月9日消息(記者周洪)今天(9日)上午,2020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大項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MEDIPARK)在上海寶山羅店鎮奠基,上海落實國家戰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步伐。
  • 借時借勢借力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借時借勢借力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五論學習貫徹市委七屆十三次全會精神 鐵嶺日報評論員 智者,順勢而謀市委全會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鐵嶺的交通、區位、產業等優勢,完善區域政策和空間布局,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聚集,打造「一軸兩帶一區」的區域經濟布局。借天時,打造「沈大哈長」沿線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軸。
  • 「不盤活存量就沒有新增用地」河南開展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
    12月7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新聞發布會,重點對開展「百園增效」行動的背景、主要內容以及相關政策進行發布和解讀,並回答記者提問。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如何「增效」?主要包括:規劃嚴起來,以科學規劃引領源頭增效;土地用起來,以盤活存量實施挖潛增效;質量提起來,以優化配置推進創新增效;監管細起來,以協同共管實現倒逼增效。
  • 老工業、資源型城市產業如何轉型升級?河南10大舉措為示範區建設...
    支持示範區智能裝備、尼龍新材料、新能源及網聯汽車等領域園區、企業和項目優先納入省新興產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清單管理,在省級及以上專項資金申報、環境容量配置、能耗指標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強化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國家農機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洛陽智能裝備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建設,支持在軸承、尼龍新材料等領域創建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
  •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大會將在寶山召開
    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涉及醫藥產業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生物技術方面。本屆大會還將為做好「十四五」新藥重大專項接續工作貢獻專家和行業領先企業的智慧,優化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和發展環境,增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化、集聚化和國際化發展。創新轉化,賦能生物醫藥產業。
  • 國盛產投寶山藥谷奠基 打造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再落一子
    上海落實國家戰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步伐。12月9日上午,2020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在寶山羅店奠基。這也是寶山區打造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重點項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
  • 百年兵工廠布局文化產業 盤活區域旅遊業態(2張)
    1898「太原兵工廠」文化產業園項目推介暨籤約大會26日在山西太原舉行。 楊韓玉 攝中新網太原12月26日電 (楊佩佩 胡健)1898「太原兵工廠」文化產業園項目推介暨籤約大會26日在山西太原舉行。有著百餘年歷史的太原兵工廠布局文化產業,建設兵工特色文化產業園,盤活當地旅遊業態。太原兵工廠始建於1898年,現為山西北方機械控股有限公司廠區。該兵工廠保存有清末至今不同時期的生產建築、機器設備、武器裝備、檔案文獻等近萬種工業實物遺存,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工業遺產。
  • 項目爭速 產業爭先 服務爭效
    永修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始終把招引、建設、服務項目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工業強縣」戰略深入人心。   藉助贛江新區「金字招牌」,永修圍繞有機矽新材料、高端裝備、新型電子和孵化器「3+1」產業,高質量招商選資,採取產業辦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引進一批產業聯繫緊密、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隨著投資35億元的新松機器人和潤禾有機矽等重大項目落戶,工業實現提質增效。
  • 12條措施推進低效工業用地盤活
    以發展工業為主的產業集聚區,其工業、倉儲物流用地比例不得低於60%。嚴控產業集聚區工業用地改變用途,不得以編制產業集聚區各類規劃為由減少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工業用地總量。嚴格規劃實施評估,實際使用各類建設用地未達到規劃總面積70%的產業集聚區,原則上不得擴區。(二)引導工業項目入區。推行「按規招商」,確保招商引資項目符合規劃。
  • 中山局綜合施策盤活存量土地,拓寬城市發展空間
    結合機構改革,將出具辦理相關業務證明、部分類型用地的閒置處置業務下放組團分局,提高審批效率。開展動態巡查專項清理行動,建立動態巡查聯動機制,鎮區負責跟進動態巡查和動工監督工作,分局做好巡查任務督導及上報工作,形成監管合力。 (三)狠抓落實,力促項目動工。
  • 走訪文創園區 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上海方案」
    原標題: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 一區一特色: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的「上海方案」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已逐步形成「一區一特色」的發展格局。記者選取黃浦區、寶山區、閔行區三區作為案例,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的「上海方案」。眼下,這樣的「上海方案」有望系統化梳理。市文創辦正著手編寫《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戰略研究》,闡述全市園區的優勢特色、資源稟賦、運營模式、服務體系、產業融合、區域布局乃至評價體系,為全國提供可鏡鑑、可複製的成功案例。
  • ...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加快新舊動能接續...
    依託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修訂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在物流、教育、旅遊等領域系統性風險小的方面,結合實際研究出臺有利於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的管理制度。完善涉企收費清單制度,落實涉企工程建設項目、商業銀行及抵押貸款環節涉企收費清單。加快推動安徽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在質量技術等基礎方面探索改革創新,打造新產業新業態區域品牌。
  • 粵發布生物醫藥產業「三重」創新服務管理辦法
    央廣網廣州1月14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粵藥監)記者從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日前正式發布《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地區創新服務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旨在持續深化藥品(含醫療器械、化妝品)「放管服」改革,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服務廣東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地區創新發展,助力生物醫藥產業全面高質量發展。 將聚焦「三重」需求,落實靠前服務《「三重」管理辦法》共分為五章二十條,包括總則、服務範疇及分類、組織管理機制、服務工作流程、附則等。
  • 《山西省環境保護廳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5年本...
    為確保環保部審批權限調整事項接得住、管得好,同時,按照簡政放權要求,積極穩妥向市級環保部門下放環評審批權限,根據省政府指示,我廳牽頭開展了《省環保廳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5年本)》(以下簡稱《目錄》)的編制工作。
  • 增強長三角區域創新驅動力
    長三角地區具備率先探索發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的路徑和方式的基礎,以國家實驗室、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引領,加快整合長三角地區的研發資源和智力資源,不斷增強區域協同創新能力,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構建區域性基礎研究、基礎科學的投入和激勵機制,率先探索「揭榜掛帥」的創新體制機制。打造區域性企業創新聯合體,真正實現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融通創新。
  • 優化項目管理 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特別是關於基礎研究的重要論述精神,抓住科研範式變革的戰略機遇,在認真研究和廣泛徵求國內外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系統性改革方案,確立了「構建理念先進、制度規範、公正高效的新時代科學基金治理體系」的改革目標,提出了「明確資助導向、完善評審機制、優化學科布局」三大改革任務,制定了加強三個建設、完善六個機制、強化兩個重點、優化七個方面資助管理等重要改革舉措
  • 市林業局依法優化涉風景名勝區和自然公園的重大民生建設項目審批...
    2020年,市林業局積極依法優化涉及風景名勝區和自然公園重大民生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多舉措服務市級上重大項目順利建設,反響良好。一是根據疫情防控要求,下發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簡化風景名勝區重大建設工程項目選址方案核准行政審批事宜的通知》,及時簡化涉及風景名勝區重大建設工程項目選址方案核准評審程序,簡化專家現場查驗和評審,減少人員聚集,通過增加現場照片或視頻資料,確保審批質量。
  • 高職產業學院協同創新機制內涵與建設路徑探析
    3高職院校產業學院協同創新機制的建設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建設重大創新基地和創新平臺,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的重要戰略。因此,推動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提升產學研合作質量與內涵,需要建設產業學院協同創新機制的良好實現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