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石說過:「企業最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執行。」有制度沒執行,制度就會成為一紙空文。在中國企業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制度多、執行少、執行不到位。難怪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制定一項好的制度不易,能夠堅決執行則更重要。」
有個成語叫「令出如山」,意思是軍事命令像山一樣不可動搖。形容上司下達命令,下屬堅決執行,不找藉口,不得違抗。真正好的執行就應該如此,決不允許下屬找藉口,上司絕不能輕易向下屬妥協。
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有一個流傳很久的傳統,學員回答軍官問話時,只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藉口。」除此之外,未經允許不得多說一個字。200多年來,「沒有任何藉口」是西點軍校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加強了軍令的威信,強化了學員的執行力。
喬治·巴頓是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有一次,他想提拔一名軍官,但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於是,他把10個候選人叫來,對他們說:「夥計們,你們馬上在倉庫後面挖一條長8英尺、寬3英尺、深6英寸的戰壕。」說完,巴頓就走進了倉庫,偷偷地從縫隙中觀察那些軍官的反應。
巴頓發現,那些軍官把鐵鍬和鎬放在倉庫後的地面上,坐在那裡休息,嘴裡還不停地議論著。有的人說:「6英寸深的戰壕有什麼用?又不能做掩護。」有的人抱怨巴頓將軍不該讓軍官們幹普通士兵幹的活。最後,有個軍官站起來說:「讓我們快點挖好戰壕離開這兒吧,管那個古怪的老傢伙讓我們挖這個戰壕幹什麼。」結果,這名軍官被巴頓將軍提拔了,熊老師個人號(inte6198110)而那些滿腹怨言,消極怠工的軍官們則受到了應有的處罰。
很明顯,巴頓將軍之所以提拔那位軍官,是因為他服從命令,堅決執行,不找藉口。而那些不服從命令的軍官受到處罰,也顯示了巴頓將軍對下屬決不妥協的決心。下屬的服從力和執行力是管理者威嚴的體現,作為管理者,如果不能令出如山,就沒有威嚴可言。康熙大帝曾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大臣們可以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不休,皇帝卻必須要獨斷專行。有時候正確與錯誤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子要有天子的威嚴!」
同樣,企業老闆也應該有威嚴,發出一項命令之後,就要讓員工堅決執行,絕不允許員工拖拖拉拉、打折扣地執行任務。只有這樣,企業的決策才能落到實處,才能為企業帶來效益,才能保證企業的發展。
總經理對後勤部門的張主任說:「張主任,每年的這個季節都是火災的高發期,去年就有一場大火把我們鄰居單位燒光了,損失慘重。今年我們一定要做好火災的防範工作,避免發生火災。」
張主任說:「明白了。最近幾天我在忙手裡的工作,過幾天我就把你的話傳達給全體員工。」
「好的,一定要快點傳達給大家。」
張主任說:「放心吧,我會儘快傳達你的意見。」
可是,張主任這一拖就是半個月,半個月後,張主任才向全體員工傳達總經理要求大家防火的意見。但是不到3天,公司的廠房就失火了,很多原材料被燒毀。
總經理怒氣衝天,把張主任叫了過來,對他怒吼道:「前些日子,我跟你說過,要讓大家注意預防火災,你有沒有傳達我的指令,你是怎麼做的?」
張主任兩眼乾瞪著,說:「我……我……我跟大家說過啊,一定要把火災的引發者找出來,要嚴懲……」
總經理這叫「令出如山」嗎?當然不叫!軍令如山是指命令發出之後,要讓下屬立即、馬上去執行,而不是聽到下屬說「我最近有點忙,過幾天再執行」後,就說:「好吧,你過幾天再做也行。」尤其是重要的事情、重要的命令,一定要注意執行的時效性,一旦拖拉,就可能貽誤時機,釀成大禍。
總經理對張主任聽之任之的態度,叫「令出如山」嗎?當然不叫。令出如山是指一定要讓下屬執行到位,而不是把上司的話傳達給下屬就完事。在命令下達後,一定要制定相應的防範措施,比如,讓張三檢查一下滅火器,看看是否需要更新;讓李四調查一下市場上的防水系統,看看是否需要買一臺新的回來;讓王五聯繫當地的消防部門,組織一次消防培訓;再組織員工研究一下火災的隱患在哪裡,讓大家加強防範。這才叫真正的執行,這才是令出如山。
老闆一定要像軍官將領一樣下達任務,做到令出如山。無論員工找什麼藉口,說什麼理由,有什麼困難,老闆都不能輕易改變已經發出的命令。老闆可以給員工提出建議,為員工執行提供條件,但絕不能允許員工拖泥帶水,拖延執行。如果員工執行不力,就該揮淚斬「馬謖」,就要當即立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執行的效果,也才能樹立老闆的威信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