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童長期積食身高僅106CM,醫生提醒:娃若有3症狀,小心積食

2021-01-17 小田講養生

診室裡,一位媽媽抽抽搭搭哭了起來。

原來,這是一位6歲小朋友的媽媽,小朋友叫凱碩,因為積食導致身形矮小,平時都是媽媽在照顧他,甚至為了照顧他辭掉了工作,沒想到因為自己的疏忽,影響了孩子的發育。

本來,凱碩該上一年級了,媽媽就帶著他去報名,可是報名處的老師說孩子的身高不達標,不相信到了入學年齡,儘管媽媽拿出了他的查體報告,老師仍然建議晚一年入學,不管是查體報告上,還是直接來看,凱碩都不像一個6歲的孩子。

報名處的老師建議可以帶孩子去看一下中醫,到了中醫院,臧主任檢查了凱碩情況之後把凱碩媽媽怒斥了一頓,這才出現開頭的一幕。

臧主任生氣的地方在於,小孩有很多地方已經有明顯積食的症狀了,但卻被家長疏忽了,再繼續問餵養習慣,還犯了很多大忌,長時間這樣餵養,身體又得不到調養,讓小凱碩的脾胃不堪重負,最終導致長久的積食,個頭矮小,不僅如此,免疫力還低下,經常生病。

臧主任告誡父母:娃有3個症狀,要小心積食

1,口腔內有異味。

早上起床後可以聞一下小孩的口氣,如果有一股酸腐的氣味,則說明孩子消化不良,脾胃積食了,若是孩子的口氣是臭的,非常明顯,那麼說明的胃火比較重,若是不及時清胃火,很有可能導致胃火向上燻蒸,引發腺樣體肥大,鼻炎,扁桃體腫大等。

2,睡眠不安。

中醫上講,食不和則臥不安,如果孩子夜裡睡覺翻來覆去,拳打腳踢,或者有說夢話,露睛等表現,排除溫度環境不合適等原因,內因很有可能是積食了,當孩子內有積食時,即便是在睡眠中,脾胃也需要來消化食物,所以就會影響睡眠質量。

3,舌苔厚膩。

孩子舌頭中間舌苔的位置,代表的是脾胃狀況,如果舌苔中間凹陷,則說明脾胃氣虛不足,若中間位置發白,則說明有寒、積食,若是變厚,則是脾胃積食嚴重,如果白中透黃,則說明積食要化熱或寒入內裡化熱了,要注意調理。

6個習慣容易導致積食,寶媽們快戒掉

1.吃飯時喜歡塞食,吃得太多;

2.喜歡給孩子加餐,尤其是在兩餐中間的時候加些小餅乾、奶粉之類的;

3.飯前給孩子喝水,稀釋胃液,導致消化不良;

4.不喜歡讓孩子運動,導致腸胃蠕動慢,更容易積食;

5.經常罵孩子,或者讓孩子過於興奮,情緒波動比較大;

6.經常做孩子愛吃的食物,尤其是肉類不好消化的食物。

以上6個習慣,平時要注意規避,如果孩子有了積食的症狀,要及時做好調理,以免積食時間長了,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影響。

養護脾胃,預防積食,注意做好三件事,增強娃的抵抗力

1,喝些健脾消積水

小孩的積食都是脾胃功能不調引起的,小孩比成年人更容易積食,與先天原因有很大關係,孩子本就是脾胃虛弱的,所以需要經常調理,藥食同源的健脾消積水是比較合適的選擇,中醫上常用的是柳果刺鋅,它其中有十多種成分,整體的配伍是比較溫和的,即便是幾個月的寶寶喝也不用擔心有刺激。

柳果刺鋅相市面上的一些常用消積的方法來講更加溫和,作用也更全面,和四磨湯比,它能夠更好地消積,並且也有陳皮來理氣,和七星茶比,柳果刺鋅性質更溫和,不用擔心導致脾胃寒涼,所以可以經常在家裡準備,即便是作為日常的調理,也是非常方便的。

2,呵護好情志

平時注意不要讓孩子太激動,也不要太興奮,尤其是睡覺之前,如果讀書的話儘可能看一些平穩的,不會對情緒造成刺激的。

日常也不要經常兇孩子,罵孩子,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孩子的情緒受肝的影響,如果肝木過亢了,就會反過來克制脾土,來影響他的消化功能。

3,常帶孩子運動

脾主四肢肌肉,經常運動的話可以強化脾的功能,運動量多的孩子一般來講也很少積食,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上講,運動能促進腸胃的蠕動,讓食物消化得更快,所以平時儘量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改善整體的消化水平。

相關焦點

  • 6歲男童長期積食發育停止,3種常見的早餐,讓娃積食難長個
    表姐的兒子俊俊今年6歲,上一年級了,俊俊和同齡的男生相比,個子很矮。表姐說俊俊一直以來胃口就小,前段時間更是食慾嚴重下降,吃一兩口就不吃了。表姐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發現孩子積食嚴重,脾胃虛弱,腸道有大量食物,使孩子無法進一步進食,不能吸收營養,不能為身體發育提供支持,孩子難以成長。
  • 9歲男童積食不消化,身高停止發育,兒科醫生:3種食物少給娃吃
    吳大姐趕緊就帶娃去醫院檢查,誰知道竟然查出孩子積食不消化,食物滯留在腸胃裡面,差不錯把脾胃給「堵塞」,營養根本供給不上來,孩子身高很可能會停止生長,耽誤了娃的生長發育。經過仔細的詢問,才知道原來是飲食不當導致,吳大姐平時給小堯吃膨化食品、油膩的大魚大肉,這些食物會嚴重損害娃的脾胃功能,造成食物滯留在腸胃裡面,造成積食難消化,會影響到孩子營養的攝取,最終耽誤娃的長高個。
  • 7歲男童積食,拖成「疳積」,兒科主任:3種食物再喜歡也要克制
    前兩天,醫院接到接到一個急診病例,孩子名叫小耀,今年才剛7歲,娃剛被送來的時候,肚子脹痛,情緒煩躁,一直在哭鬧。醫生經過一番詢問才知道,小耀已經好幾天吃不下飯了,臉色發白,鼻梁兩側有明顯的積食情況。醫生經過細緻的檢查,才發現孩子積食嚴重,脾胃已經很虛弱,現在已經由積食拖成了「疳積」,嚴重影響到娃的生長,家長如果不及時幫娃進行調理,會拖垮娃的脾胃,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下面3種食物,是孩子拖成「疳積」的罪魁禍首,就算孩子再怎麼喜歡吃,家長也要少給娃吃。
  • 孩子積食怎麼辦?醫生提醒:孩子積食不消化,堅持做好3件事
    醫生告訴我,孩子是出現了脾胃虛弱,體內有大量的積食,「堵塞」了腸道,造成消化不暢,所以孩子才會喊肚子疼,這是明顯的積食症狀,時間拖得越久,越容易損傷孩子的脾胃功能。醫生詢問了孩子最近的飲食情況,孩子最近補充了大量的營養,家裡輪番做大補湯,餐餐大魚大肉不重樣,醫生嘆息:也難怪孩子會積食。我國中醫理論認為,足部穴位-陽明胃經絡處於下眼瞼的位置。
  • 6歲女童積食脾虛身高僅96CM,大夫:孩子發出這些信號,別大意
    6歲的朵朵準備上一年級了,上個月媽媽帶著她去報名的時候,被身高卡住了,正常6歲的孩子身高應該是1米以上的,甚至都有一米三的,可朵朵才96公分,很多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能達到這個身高,老師認為朵朵存在發育問題,拒絕了她的報名。
  • 3歲男童6個月長了12公分,兒科專家:跟孩子積食有關
    身高有多重要呢?過來人都能體會,現如今,評價一個人顏值高低的標準,早就不再僅限於五官,身高同樣是裡面至關重要的一環,在男性身上,它甚至要比臉蛋更加重要。這話一點都不誇張,反正在我們家鄉,如果男性身高不足1.70米,人們會用「三等殘疾」來形容他,對象都難找。
  • 兒科醫生提醒:孩子積食不消化,遠離3種食物,養脾健胃
    跳跳,是一個7歲的女孩,就在前天中午,被父母送來了醫院。從跳跳媽媽口中得知,跳跳最近這段時間老是沒有食慾,當天還發燒起來了。經過檢查發現孩子脾胃很虛弱,醫生說是因為長期積食引起的。長期積食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從而免疫力下降,所以才容易生病。
  • 7歲男孩積食不發育,醫生:這調料炒菜放多了,也難怪娃個頭矮小
    7歲的小金,近2年來就長了3公分,上幼兒園時候,身高跟同齡孩子相差不大,但是過了經過2年之後,同齡人身高蹭蹭長,只有小金還在「原地踏步」,小金平時很容易生病,經常要去醫院,學習成績也一般,融入不了班級,小金感到很自卑。
  • 積食「元兇」被揪出,不是肥肉而是它,若娃愛吃,積食或影響長個
    積食這個詞,對於家長們應該都不會陌生,積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是指食物退積在腸胃裡面,無法消化,也可以說是消化不良。若孩子長時間積食,就會損傷脾胃,再吃進去的食物,就無法吸收營養,缺乏營養,抵抗力下降,身高和質量發育都會受到影響。
  • 7歲男童積食不長個,發育緩慢,醫生:它比肥肉還難消化,謹記
    7歲男童積食不長個,發育緩慢,醫生:它比肥肉還難消化,謹記導語:養育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由於小孩身體各方面沒有發育完全更容易受到外界細菌的傷害,同時消化功能也容易出現差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見到小孩出現積食的狀況。
  • 孩子積食怎麼辦?兒科醫生提醒:養脾健胃,做好3件事
    我同事肖寧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今年剛滿5歲,前段時間還看到他,非常討人喜歡。最近幾天,孩子變得不愛吃飯,稍微餵得多一點就嘔吐,把家裡人給急壞了,後來去醫院檢查,原來孩子是出現了積食。醫生讓孩子張開嘴巴,就能聞到了有明顯的酸臭味,舌苔厚膩發黃,這都是長期積食才會出現的情況,飲食不當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家長放任不管,孩子積食日久,會損傷脾胃功能,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 6歲男孩積食不長個,醫生:這3種營養別亂補,難怪積食成這樣
    壯壯今年6歲了,因為他的父母很忙,壯壯從2歲開始,就控制儀是奶奶帶的,平時的一日三餐,也是由奶奶負責。今年壯壯正在上一年級,前段時間孩子一直鬧著不去上學,整天沒精打採的,夫婦倆總以為是壯壯是剛開學,不習慣。
  • 醫生提醒:孩子積食難消化,家長做好3件事,孩子脾胃慢慢好
    閨蜜萱萱家的孩子今年7歲了,平時很少有時間來帶娃,一般都是孩子想吃什麼,就會給孩子買什麼,有時候直接給娃錢,讓孩子仔自己去買東西吃,可能正是這種「寵愛」把娃給害了。最近孩子經常發燒、咳嗽,精神狀態很不好,把萱萱給愁壞了。
  • 6歲男童積食拖成「疳積」,兒科醫生:沒有常識的家長,真坑娃
    醫生檢查一看,發現孩子的舌頭已經變得很厚膩了,這明顯的是由輕度的積食拖成成為了疳積的徵兆,現在再不給解決,對孩子的脾胃傷害可是很大的,不僅會影響到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還會拉低免疫、經常生病。其實,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的,孩子積食的苗頭看不出來啊,一開始以為是個小毛病,但是拖著拖著就嚴重了。
  • 九歲男童半年長高15cm,兒科醫生:這3樣食物好,家長快來試試
    銘銘媽媽聽從了醫生的話,於是通過食療用心地給孩子調理了半年。而銘銘也終於不負眾望,改善了脾胃情況後,孩子的身高和智力都蹭蹭往上漲,變得越來越優秀了。猴頭菇是一味藥食兩用的好食材。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猴頭菇不僅具有健脾養胃的作用,對於修護虛弱的脾胃也是有極大的幫助的,讓脾虛的孩子多吃猴頭菇,一方面可以改善脾虛的症狀,另外一方面,還能加強脾胃的消化能力,讓脾胃更好的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幫助長高。
  • 4歲男娃扁桃體3度腫大面臨手術,醫生:有這3症狀,小心積食
    4歲的寒寒最近脾氣變得非常暴躁,而且總是喊著嗓子疼,媽媽帶他去了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結果顯示扁桃體3度腫大,主治醫生建議手術。周主任表示:孩子有這3個症狀,小心是積食來襲1,睡眠不安脾胃不和時,睡眠質量會非常明顯地下降,尤其是之前沒有積食,突然積食的孩子,可能夜裡會翻來覆去,想趴睡,跪睡,說夢話,拳打腳踢等,如果積食時間較久時,還會有睡覺流口水、睡著後出虛汗等症狀。
  • 孩子積食怎麼辦?兒科醫生提醒:養護脾胃,堅持3件事
    今年6歲了,個頭比班裡的小朋友矮一大截,阿偉整天愁眉苦臉的,生怕會耽誤了孩子的生長發育。阿偉前段時間帶娃去醫院檢查,兒科醫生告訴阿偉,孩子積食嚴重,食物滯留在腸胃裡面,沒有完全充分消化和吸收,損傷了脾胃功能,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體質下降,經常生病的原因,長期積食不消化,還會影響到營養的吸收,耽誤娃的長高個。
  • 孩子積食難消化,臉上或有3種變化,不忌口4種食物,娃身高難長
    小海今年5歲了,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小海的父母就給孩子報了幼兒園,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後,卻被告知,由於孩子的身高比較矮,只有98公分,比同齡人顯得更矮,算是發育遲緩,建議小海推遲入學。
  • 積食的「修復劑」已找到,不是保和丸,娃若愛吃,積食或消失了
    天天的爺爺奶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今年天天已經三歲了,正是身體發育的黃金佳,家長總是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個頭,總是想著千方百計地給孩子補充營養,給孩子吃各種各樣有營養的東西。比如說在粥裡加肉絲,或者是棒骨魚片,雞蛋各種各樣的做法,有營養的東西全部都給孩子吃,這還不算完,在晚上的時候,也會給孩子加餐。
  • 孩子積食的「幫兇」被揪出,提醒:3種水果易傷脾胃,少給娃吃
    我女兒有一個好朋友薇薇,是一個小區裡面的夥伴,今年才剛滿5歲,前不久生病住院了,薇薇體內有大量的積食,拖垮了娃的脾胃功能,已經到了"脾胃衰竭"的地步,平時吃的東西,剛吃完就吐出來了,孩子會變成這個樣子,都是因為長期積食導致的,孩子體質下降,影響到娃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