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的這份試題來自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綜合測試卷,這份試題考查的知識點具體、全面,題型多樣,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等特點,適合二年級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和研究,這份試題如下:
第一大題填空題,共有11小題,考查的知識主要有:因數和積的關係、長度單位的認識、鐘錶的應用、角的認識和理解、乘法口訣等,知識覆蓋面廣,試題設計有針對性。
其中,第1到第10小題均為基礎題,最後一小題比較難,這道題考查學生對角的綜合應用。
要找出右面圖形共有幾個角,先了解本學期所學角的種類,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角主要有:鈍角、直角、銳角、平角和周角。右圖中共有4個角,兩個直角,1個銳角,1和鈍角。
要在圖形裡加畫一條線段,使它增加3個直角,觀察圖形,發現目前已有2個直角,使它增加3個直角,那麼,可以從左上角的圖形入手,向右邊線段畫成一個直角。
第二大題判斷題,共有5小題,第1小題「6+6+6+6+6+5可以改寫成算式6×5」並不正確,因為後面多加了一個5,這道題重要考查學生細心審題以及對幾個幾的掌握和理解。第3小題小明每分鐘走150釐米的說法不正確,這道題考查學生對長度單位的認識和應用。最難理解的是最後一小題,「18加上比它多2的數是20」,「比它多2」,列式為:18+2,而前面強調了「18加上」,因為這道題列式為:18+18+2=38。
第三大題選擇題,共有5小題,習題設計新穎,既考察學生對線段的認識和理解,也檢測學生認真審題的能力。第1小題是對線段知識的應用,選③,第2小題考查學生測量的方法,A選項的測量從0度測,到5釐米,則長度為5-0=5釐米,B選項從1刻度測量,到6釐米,則長度為6-1=5釐米。因此兩條紙條的長度為:A=B。其它題目均為比較基礎,在考試中要注意審題,看清題意的要求。
第四大題計算題,共有25分,設計了兩道小題,分別是直接寫出得數和用豎式計算,直接寫出得數中,要明白「35-(40-5)」的運算順序,在有括號的算式裡,先算括號裡面的數,在只有加減或者只有乘除的算式裡,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運算。第2小題用列豎式計算,其中,最後兩個的脫式計算可以分開來列式,也可以綜合列出豎式。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退位和進位加減法,以免計算出錯,導致扣分。
第五大題畫一畫,填一填,共有4小題,既考查學生對線段的理解和操作,也檢測學生對直角的認識,還衡量學生對方位的應用和對時間的掌握能力,綜合性強,全方面地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理解能力。
最後兩大題,分別是看圖列式計算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練習設計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實際問題,要求學生理解題目的大意,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總之,這份試題題目新穎,題型多樣化,針對性強,以本學期重點知識為核心,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以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為目的,是一份不錯的試題,建議大家收藏起來練一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