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虛體質是什麼
氣虛體質主要表現:畏寒發冷,反覆感冒,或低熱不愈;精神萎靡,反應遲鈍;低血壓,心慌,喜靜不喜動;四肢無力,易疲勞;食欲不振,便秘但不結硬,或大便不成形。性格內向,容易出現精神抑鬱等症狀。調理氣虛體質原則: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增強運動。
2、調理氣虛體質的常用食材:
人參、靈芝、肉蓯蓉、黃芪、黨參、黃精、雞肉、鵪鶉蛋、羊肉、山藥、牛肉。
3、氣虛體質原因探究:
氣虛體質可由先天稟賦不足引起。有偏食、厭食、過度節食習慣的人,會因營養攝取不足而易氣虛。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精神緊張焦慮長時間熬夜的人,因為身體的消耗過大,易形成氣虛體質。
4、氣虛體質飲食宜忌:
多吃糯米、黑米、黍米、燕麥等,蔬果要多吃南瓜、紅棗、龍眼等。日常飲食中,要葷素搭配,營養平衡。少吃如白蘿蔔、芹菜、山楂等「破氣」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包括辣椒、生蔥、生蒜等。
5、調理氣虛體質的穴位按摩方法:羶中穴
部位:屬任脈的穴位,在人體的胸部,人體正中線上,兩乳頭之間連線的中點。作用:①按摩這個穴位,有調氣降逆、寬胸利膈的作用,能夠輔助減緩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咳嗽、氣喘、咯唾膿血、胸痺心痛、心悸、心煩等疾患。②配曲池穴、合谷穴,輔助減緩急性乳腺炎;配內關穴、三陰交穴、巨闕穴、心平穴、足三裡穴,輔助減緩冠心疾患、急性心肌梗死;配中脘穴、氣海穴,輔助減緩嘔吐反胃;配天突穴,輔助減緩哮喘;配乳根穴、合谷穴、三陰交穴、少澤穴、灸羶中穴,輔助減緩產後缺乳;配肺俞穴、豐隆穴、內關穴,輔助減緩咳嗽痰喘;配厥陰俞穴、內關穴,輔助減緩心悸、心煩、心痛。自我取穴按摩法:①正坐或仰臥,雙手伸向胸前,手掌放鬆,大約成瓢狀,手掌心向下,中指的指尖放在雙乳的中點位置,這個部位就是該穴位。②雙手的中指同時用力按揉穴位,有刺痛的感覺。③左右兩手的中指輪流在下按揉穴位先左後右,每次按揉1-3分鐘。
6、調理氣虛體質小提示:
氣虛的人不適合做劇烈運動,如打籃球、越野跑等,而適合一些輕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羽毛球等。瑜伽動作輕柔舒緩,也非常適合氣虛的人用來調養身體。
7、靈芝小檔案:
適用於:眩暈不眠,心悸氣短,虛勞咳喘。性味:性平,味甘,入心、肺、肝、腎經。作用:補氣安神,止咳平喘。
8、調理氣虛體質的常用菜譜一:黃精蒸土雞
材料準備:黃精、黨參、山藥各30g,土雞1隻(重約1000g),姜、川椒、蔥鹽各適量。具體做法:①將土雞洗淨剁成1寸見方的小塊。放入沸水中燙3分鐘後,裝入汽鍋內,加入蔥、姜鹽、川椒。②再加入黃精、黨參、山藥蓋好汽鍋,放入蒸鍋蒸3小時即成。食用效果:補中益氣、潤心肺、強筋骨等輔助效果,可輔助減緩虛損寒熱、肺癆咳血、患後體虛、風溼疼痛等。
9、調理氣虛體質的常用菜譜二:蓯蓉羊肉粥
材料準備:肉蓯蓉10-15g,羊肉60g,粳米100g,蔥白2根,姜3片,鹽適量。具體做法:①將肉蓯蓉洗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成湯汁,去渣備用。②羊肉洗淨汆燙,去除血水,再洗淨切絲,備用;粳米淘洗乾淨,備用。③在蓯蓉汁中加入備好的羊肉、粳米同煮,煮沸後再加入姜、鹽、蔥調味。食用效果:補腎助陽,健脾養胃,潤腸通便。
10、調理氣虛體質的常用菜譜三:黨參煮土豆
材料準備:黨參15g,土豆300g,料酒10ml,蔥10g,姜5g,鹽3g,香油15ml。具體做法:①黨參洗淨,切薄段;土豆去皮,切薄片;姜切片,蔥切段。②將黨參、土豆、姜、蔥料酒一同放入燉鍋內加水,置火上煮沸,再改用小火燒煮35分鐘,加入鹽、香油調味即成。食用效果:能補充維生素、膳食纖維,可預防消化道癌症,控制膽固醇。
11、調理氣虛體質的常用菜譜四:黃芪牛肉蔬菜湯
材料準備:黃芪25g,牛肉500g,番茄2個,西藍花、土豆各1個,鹽2小匙。具體做法:①牛肉放入沸水汆燙;土豆、番茄洗淨、切塊;西藍花切小朵,洗淨。②備好的牛肉和番茄、西藍花、土豆、黃芪一起放入鍋中,加水至蓋過所有材料。以大火煮開後,轉用小火續煮半小時,然後再加入鹽調味即可。食用效果:滋腎益陽,調理氣血,增強體力。
綜上所述,氣虛體質多與先天有關,也有後天偏食緣由,平時該如何調理?另外附上4種預防和調理氣虛體質的飲食方法,像「黃精蒸土雞」、「蓯蓉羊肉粥」、「黨參煮土豆」、「黃芪牛肉蔬菜湯」這4款菜式都是適合調理氣虛體質的食譜,不妨嘗試做一下這種家常食譜。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感謝您的支持,讓我們共同為網民打造一個能切實解決問題的網絡智慧大腦和網絡生態,而盡一份綿薄之力,轉載還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