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宸媽愫愫
《少年說》中,初一女生張起玥說,自從她有了自己的手機以後,媽媽每天都要查看她和同學的聊天記錄,還總是幹涉她的交友,約束她和朋友交談的話題。
在媽媽看來,對學習沒有幫助的朋友不能交,跟學習無關的話題不能聊,並且要離男生遠一點。
於是,她鼓起勇氣對媽媽說:「我已經有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了,您能不能給我留一點自己的空間啊?」
然而,卻得到媽媽斬釘截鐵地拒絕:「初中和高中階段,你想要自己的空間,那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媽媽一本正經講的一番話,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你學習有幫助的,咱們多聊也可以,
那些沒有用的,有的說一些亂七八糟的,我就給你刪了,沒經你允許,這個請你見諒,
以後經你允許我給它刪掉。
我是最愛你的。」
這位媽媽的話裡,大概有以下幾層意思:
1、我是最愛你的,我都是為你好,所以你必須無條件聽我的;
2、多結交良師益友,對於學習不好的同學都該敬而遠之,浪費時間不說,還會被帶壞、拉低層次;
3、雖然我沒經過你的同意,就擅自刪掉你的同學,但我是為你好,請你見諒,即使你不見諒,我也不會妥協,下次再看到聊天內容沒有營養的,不入我法眼的同學,我仍然會給你刪掉,但我會先問你的意見,你必須同意哦!
看到這位媽媽,我想到曾紅遍全網的單親媽媽周春紅,她們教給孩子的擇友觀如出一轍,都是功利的。
因此,聽媽媽話的乖孩子朱朝陽不合群,獨來獨往,在學校沒有朋友,甚至被同學孤立、欺負。
當班主任為此找周春紅談話,希望她可以引導孩子積極社交,更陽光開朗些,卻被周春紅懟了回來:交朋友是進入社會以後的事!
即便如朱朝陽般,被強勢的母親「馴化」得「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其實他的內心深處仍然是渴望友誼的滋養的。
當兒時的玩伴嚴良帶著普普敲開他的門時,周春紅往日的教導影響著朱朝陽,那時的他是冷漠的、遲疑的、拒人於千裡之外的,但他也是善良的,於是矛盾不安地收留了二人。
孩子對友誼的渴求是天性,當他確認了二人的真誠,便一點一點卸下心防。但她清楚母親的強勢和霸道,為了免於被罵、被橫加幹涉,他選擇了隱瞞。
而後來發生的一切,也正因為缺乏了大人的及時引導和幫助,才讓他們步步歷險,直至釀成不可彌補的禍事。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在「防火防盜防早戀」這件事情上,媽媽們都有著極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而防止孩子早戀——有旁敲側擊,草木皆兵的;有明查暗訪,嚴厲逼供的;甚至有為了防止早戀,處心積慮把女兒變醜的……
(詳情請戳連結:《》)
雖操作手法不盡相同,但本質卻相似——她們都逾越了界限,缺失了對孩子的尊重與信任。
有一位母親口口聲聲說想做女兒成長路上的好朋友,可以分享她的秘密。
她說:「特別想要知道你的全部,因為你從小都是在我的關注和注視下成長的,所以你的一舉一動我都特別想要知道。」
女兒因為老師拖堂遲歸,她就奪命三連問:「你為什麼這麼晚回家?是不是早戀了?不是早戀為什麼這麼晚回家?」
這位母親甚至會半夜潛進女兒的房間,用女兒的指紋開過她的手機。
在這裡,我們不僅看到一位母親對早戀的避之唯恐不及,更嗅出了強勢掌控的味道。
其實,照顧和分離都是母愛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我認為最好的母親,是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
陳銘老師開解起玥媽媽的那段話,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我們把您所選擇的教育方式背後可能要付出的代價先告訴你,這個代價可能包括:
她接下來可以所有的交友的環節都會從地面轉入地下,不是她不會跟同學聊天,而是她會在每次回家之前,事先把它刪乾淨。
而且,在溫順地看起來非常遵從您的規定的這段時間過後,到來的那段逆反期的力度會更足。而它有可能發生在大學校園,那是您想管都管不到的地方,如果在那兒在經過一段更大幅度的反彈的話,是什麼結果我們更難預料,這是這種教育方式的代價,我們先把它呈現在您面前。
看看起玥同學當時的微表情吧,似乎已經印證了陳銘老師的說法。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位媽媽顯然低估了孩子的「應變能力」。
或許正是因為她自己本就不擅應變,只是簡單地制定了一個規則,甚至都不去思考是否需要根據情勢的變化來轉變和調整,只是粗暴地執行,一竿子插到底。
此刻,起玥媽媽如夢初醒,可她既不願意放棄對孩子的掌控,又擔心陳銘老師的話應驗。
她只能請求女兒:「你可不要像主持人說的,聊完了以後全給刪掉啊!不要好那樣子,好嗎?你不會那樣吧?」
女兒說:「不會,我儘量!」
還聽不出來嗎?還不醒悟嗎?
其實,在教育方式的選擇上,宜疏不宜堵!
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做母親,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感謝閱讀——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