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收入明細表》附表一(3)的...

2020-12-22 中華會計網校

   一、適用範圍

  本表適用於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非營利性組織等居民納稅人填報。

  二、填報依據和內容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稅收政策,以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填報「收入總額」、「不徵稅收入」等。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1.第1行「收入總額」:填報納稅人取得的所有收入的金額(包括不徵稅收入和免稅收入),按照會計核算口徑填報。

  2.第2行「財政補助收入」:填報納稅人直接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和通過主管部門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事業經費,包括正常經費和專項資金。

  3.第3行「上級補助收入」:填報納稅人通過主管部門從財政部門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4.第4行「撥入專款」:填報納稅人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和通過主管部門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專項資金。

  5.第5行「事業收入」:填報納稅人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

  6.第6行「經營收入」:填報納稅人開展除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以外取得的收入。

  7.第7行「附屬單位繳款」:填報納稅人附屬獨立核算單位按有關規定上繳的收入。包括附屬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和附屬的企業上繳的利潤等。

  8.第8行「投資收益」:填報納稅人取得的債權性投資的利息收入、權益性投資的股息紅利收入和投資轉讓淨收入。

  9.第9行「其他收入」:填報納稅人取得的除本表第2至8行項目以外的收入,包括盤盈收入、處置固定資產淨收益、無形資產轉讓、非貨幣性資產交易收益、罰款淨收入、其他單位對本單位的補助以及其他零星雜項收入等。按照會計核算「營業外收入」口徑填報。

  10.第10行「不徵稅收入總額」:填報納稅人計入利潤總額但屬於稅收規定不徵稅的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徵稅收入。本行數據填入主表第16行和附表三第14行第4列。

  11.第11行「財政撥款」:填報各級人民政府對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撥付的財政資金,但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12.第12行「行政事業性收費」:填報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等有關規定,按照國務院規定程序批准,在實施社會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特定公共服務過程中,向特定對象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費用。

  13.第13行「政府性基金」:填報納稅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等有關規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

  14.第14行「其他」:填報納稅人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准的財政性資金。

  15.第15行「應納稅收入總額」:金額等於本表第1-10行。

  16.第16行「應納稅收入總額佔全部收入總額的比重」:數額等於本表第15÷1行。

  四、表內、表間關係

  (一)表內關係

  1.第1行=本表第2行至9行合計。

  2.第10行=本表第11至14行合計。

  3.第15行=本表第1-10行。

  4.第16行=本表第15÷1行。

  (二)表間關係

  1.第2+3+4+5+6+7行=主表第1行。

  2.第8行=主表第9行。

  3. 第9行=主表第11行。

  4.第10行=主表第16行=附表三第14行第4列。

責任編輯:紫菁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支出明細表》附表二(3)的...
    一、適用範圍  本表適用於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非營利性組織等居民納稅人填報。  二、填報依據和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稅收政策,以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填報「支出總額」、「不準扣除的支出總額」等。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企業...
    第十二條 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的下列支出項目,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一)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在事業支出、經營支出、成本費用等支出項目中列支的,屬於購置固定資產支出的設備購置費;  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在事業支出、經營支出
  • 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企業所得稅徵收管理辦法
    應納稅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單位為納稅人。  第二條 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非專門從事生產經營而有應稅收入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均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國家稅務總局稅務登記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依法辦理稅務登記。
  • ...關於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所得稅有關預算管理問題的通知
    各區縣財政局、地方稅務局、國庫各區縣支庫:  現將財政部《關於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所得稅有關預算管理問題的通知》(財預字〔1999〕393號)轉發給你們,並結合我市具體情況補充如下,請一併遵照執行。  凡在我市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的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暫不按隸屬關係劃分,全部作為市級收入,繳入市級金庫。
  • 天水15家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被撤銷
    天水15家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被撤銷每日甘肅網7月3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6月30日,天水市民政局發布有關撤銷社會組織的公告,天水市美容美髮行業協會、天水聯合機電職業培訓學校等15家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被撤銷。
  • 銷售(營業)收入明細表
    銷售(營業)收入明細表               金額單位:元至角分  本表一式三聯,第一聯納稅人留存;第二聯由主管稅務機關留存。 《銷售(營業)收入明細表》填報說明一、《銷售(營業)收入明細表》填報銷售(營業)收入的具體構成項目。
  • 《收入明細表》附表一(1)的填報說明
    一、適用範圍  本表適用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並實行查帳徵收的企業所得稅居民納稅人填報。視同銷售是指會計上不作為銷售核算,而在稅收上作為銷售、確認收入計繳稅金的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提供勞務的行為。第13行數據填列附表三第2行第3列。  (1)第14行「非貨幣性交易視同銷售收入」: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或《企業會計準則》的納稅人,填報不具有商業實質或交換涉及資產的公允價值均不能可靠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按照稅收規定應視同銷售確認收入的金額。
  • 33萬民辦非企業單位或轉型為社會服務機構
    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黃茹介紹說,根據1998年10月國務院頒布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是「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近年來,民辦非企業單位發展非常迅速,已經佔據我國66萬多家社會組織的半壁江山。
  • 企業所得稅報表營業收入包括什麼
    【問】企業所得稅報表營業收入包括哪些?營業成本包括哪些?營業成本包括期間費用嗎?  【答】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申報表的填報請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等報表的通知》(國稅函[2008]44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填報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635號)文件執行: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填報
  • 「徐箐」稅課堂:37張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你需要填幾張?
    企業基本信息A000000企業基礎信息表主要反映納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納稅人基本信息、重組事項、企業主要股東及分紅情況等。通過基礎信息表稅務部門可以對企業進行初步的定位。A100000是納稅人計算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主表。後面附表中所填報的數據都會在這張表上匯總體現。
  • 對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名稱有哪些要求?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1.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名稱一般包括字號、行(事)業或業務領域和組織形式三部分,名稱應當與其業務範圍相一致,準確反映其特徵;2.名稱中所標明的組織形式必須明確,一般稱學校、學院、園、醫院、中心、院、所、館、站、社、公寓、俱樂部等,組織形式不得冠以「總」字;3.在民政部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其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
  • 如何填報《成本費用明細表》
    根據新舊申報表對比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執行口徑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6〕1043號)文件的規定,對新表體系中《成本費用明細表》的填報分析如下:  新表體系中的附表二《成本費用明細表》與附表一《銷售(營業)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細表》是配比關係,除期間費用外,其他項目兩表幾乎是一一對應。
  • ...民法典用「社會服務機構」,而不再用「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概念?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力量參與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民辦學校、民辦醫院、民辦研究所大量湧現。1996年7月中央將這類組織命名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歸口民政部門統一登記,1998年10月國務院頒布《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範「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行為。
  • 【「溫馨辦」辦事攻略】系列七: 民辦非企業單位成立登記
    溫馨妹科普時間:  1998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將民辦非企業單位界定為: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有效期四年。
  • 民辦非企業單位辦理變更、備案、
    一、民辦非企業單位變更登記辦理各項變更登記所需提交材料如下,均為原件一式一份1.名稱變更(1)申請書(寫明申請更名的理由、必要性,以及更名前後業務範圍的變化,加蓋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2)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名稱變更的文件(加蓋國徽章)(3)《民辦非企業單位變更登記申請表
  •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第三條  成立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登記。
  • 解讀國稅函[2009]388號:企業清算所得稅申報表主表附表注意點
    《企業清算所得稅申報表》包含一個主表和三個附表,並附填表說明,適用於按稅法規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居民企業納稅人申報。附表一為《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附表二為《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附表三為《剩餘財產計算明細表》。
  • ...團體及企業財政撥款結轉和結餘資金會計核算有關事項的通知[廢止]
    三、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和制度的中央級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企業的相關規定   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和制度的中央級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企業,應當參照上述規定設置與財政撥款結轉和結餘資金有關的備查帳簿
  • 政府會計 || 收入支出明細表分析政府會計收入支出明細表分析
    2020年預算會計收入支出情況,結餘為120,532.70元,大家從這張表中是否可以看出單位的一些核算問題,在此,我們從政府會計核算的角度,根據該單位的收入支出情況來分析該單位的實際存在問題供大家參考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