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瘋狂被人追捧,會不會是一種炒作?任正非一句話道出真相

2020-12-19 國學行動

一天,任正非和王育坤聊天,王育坤說,京瓷是一個製作精密陶瓷的。任正非聽後立馬打斷,極不認同地說:「你不了解稻盛和夫。」

接著,任正非又說:「全球陶瓷,京瓷是做得最好的。」「 雖然華為有世界一流的數學家,(但對於京瓷)我們只有追隨的份,我們趕不上它!」

稻盛和夫有什麼過人之處,竟然讓任正非都自認不如?

01 創立京瓷

稻盛和夫在創立京瓷之初,口袋裡一分錢都沒有。

那時候,稻盛和夫還在一家企業做技術研發負責人,日立向這家企業定製了一批陶瓷真空管,稻盛和夫作為開發負責人,帶領大家沒日沒夜地研發,可惜進展一直不大。

正在稻盛和埋頭苦幹的時候,新上任的技術外行上司,劈頭蓋臉地對他就是一頓臭罵:「你到底懂不懂新型陶瓷?」

稻盛和夫是一個對陶瓷技術十分痴迷的人,只要認定目標,不成功就不罷休。當外行上司質疑自己的職業素養時,稻盛和夫怒不可遏:「我辭職不幹了!」

因為是憤怒之下辭職的,以前的薪水都寄回補貼家裡,此時,他口袋裡一分錢都沒有。

稻盛和夫想以技術換資金,卻被人大聲呵斥:一個27歲的毛頭小夥子,能做什麼。

但稻盛和夫沒有放棄,幾次三番登門拜訪,在吃了多次閉門羹後,最終說服對方,稻盛和夫這才有了啟動資金。

02從小作坊到跨國企業

成立「京都陶瓷」後,公司沒有場地,於是租用別人的,白天別人要使用場地,稻盛和夫和同事們只能利用晚上通宵達旦地工作。

有人說,這樣下去,他們最多堅持10天,但是,稻盛和夫和他的同事們卻整整堅持了一年。

一年後,京瓷從起初一個沒廠房、沒信譽、沒客戶的小廠,取得了銷售額2600萬日元、淨利潤300萬日元的好成績,而且,第二年銷售額和淨利潤在實現了倍增!

不久,京瓷高層的其他成員接受了三菱電機廠的一批訂單,但這批訂單的產品並不是京瓷所擅長的新型陶瓷,而是從未涉足過的普通陶瓷,並且,這種普通陶瓷是日本其他廠家都無法生產的!

技術上的難題激起了稻盛和夫不服輸的性格,他決定再次迎難而上。

他像守護嬰兒一樣,通宵達旦細緻地做好每一個環節,三四個月後產品研製成功。

03 進軍寶石行業

為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稻盛和夫決定以現有的陶瓷技術和結晶技術為基礎,開發「再結晶寶石」。

稻盛和夫的「再結晶寶石」是從綠寶石的研發開始的。

他原以為,以現有的技術生產綠寶石不在話下,不想具屢屢受挫。就這樣失敗了4年,終於容易研發出了高純度的「再結晶寶石」,但是,當稻盛和夫興奮地將寶石拿給各經銷商的時候,卻被無情地告知:合成寶石沒有銷路!

原因很簡單,合成寶石可以通過人工大量生產,會造成天然寶石的貶值,而那時候,寶石就等同於財產,因此,無論是商人還是普通人,都對稻盛和夫的人工寶石十分排斥。

稻盛和夫的合成寶石遭到了經銷商的一致抵制,他毫不畏縮,自己在東京和京都最熱鬧的地方開了四家直銷店,銷售自己的寶石,可惜,門店無人問津。

為打開市場,稻盛和夫成立了自己的寶石公司,不料,此舉招來了日本整個珠寶飾品行業的一致抵。

於是,他頻繁地舉辦結晶寶石演講會,到日本各地辦展覽、開促銷會,通過各種方式改變人們對合成寶石的偏見。

終於,稻盛和夫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人們開始慢慢接受結晶寶石,不久,在稻盛和夫的努力下,「稻盛珠寶」成功登陸美國!

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通信費十分昂貴,稻盛和夫認為這樣對百姓們太不公平了,於是,69歲的他又成立了日本第二電(KDDI),在他的努力下,日本的通信費大幅下降,並且僅用了6年時間,稻盛和夫就將就KDDI發展成為世界前五百強企業。

回顧自己的以往,稻盛和夫總結到:人生的陰晴之分,不是幸運和不幸,而是取決於自己的心,只要我們時刻竭盡所能進取向上,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國學大師季羨林說,稻盛和夫既是企業家又是2哲學家;郎鹹平說,稻盛和夫不僅創辦並帶領兩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還將他的經營和人生哲學傳授給眾多的中小企業和千千萬萬的個人;任正非說,稻盛和夫的書他都看過,受益匪淺;馬雲說,他對稻盛和夫一直十分敬仰。

《心》記載了他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創辦京瓷、創辦KDDI以及皈依佛門和後來復出拯救日本航空等70多年的成長、創業等經歷中,對工作和人生的思考。

同時,在《心》中,稻盛和夫還談到了歷經風風雨雨後,自己對世界觀、價值觀的感悟,創業的體會和見解,以及作為一個過來人,對現代年青人創業的一些建議。

《心》中,還有很多內容值得我們借鑑,特別是對創業者、職業上的迷茫者,以及暫時找不到方向的人找到「法」和「道」很有幫助。

這本《心》只要49.9元,只需少抽一包煙,少吃一包檳榔,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實現與世界級大師對話,增長個人見識,甚至重新找到走出困境的途徑。

相關焦點

  • 任正非:你不了解稻盛和夫!真正的稻盛和夫是什麼樣的?
    稻盛和夫一下飛機,就看到任正非帶隊在機場等候迎接他。一見面,任正非就說,我非常喜歡您,和您著的書,您的書對我影響很大。這次稻盛和夫受邀參觀華為,任正非盡顯地主之誼,親自陪著稻盛和夫在華為總部參觀,為稻盛和夫設迎接晚宴。稻盛和夫在深圳的幾天中,任正非幾乎天天拜訪,二人相談甚歡,聊天也是包羅萬象,無所不談。
  • 稻盛和夫被說成是「造陶瓷的」,任正非反駁:我們只有追隨的份
    這些企業家能夠成功當然有他獨到的經驗,人們在學習他們的思想史也必然會獲得好處的。曾經華為的任正非在和著名管理專家王育琨喝下午茶時談到了這一點。王育琨說:「現在稻盛哲學成為很多企業所學習的內容,而企業家讓員工學習他們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讓員工能夠更多的為企業賣力,在思想上激發員工的活力,少向企業要回報。
  • 稻盛和夫:成功離不開中國
    稻盛和夫的「京瓷」,這個名字給別人第一印象都是賣瓶子、罐子、瓷器之內。還真不是我們想的那樣,準確來說京瓷賣的是高密度,高級技術的公司,而且是一家擁有世界級的化學家和物理學家,任正非曾在公開場所表示:自愧不如稻盛和夫的京瓷團隊。馬雲也三顧茅廬去日本拜訪稻盛和夫,對馬雲來說,稻盛和夫亦師亦友,還是崇拜的偶像。
  • 稻盛和夫:比能力更為重要的,是一個人對事業執著而強烈的信念
    稻盛和夫:不論所歷經的時間有多長,付出的代價有多大,無堅不摧的意志終能幫助我達到成功的目的。作為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非常強大。 他一生創立了兩家公司,並且都進入了世界500強行列。甚至我們敬佩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三度拜訪稻盛和夫先生,向他請教如何經營一家企業。
  • 任正非三次拜訪,馬雲自愧不如,美國制裁下,稻盛和夫一招制敵
    任正非三次拜訪曾經任正非三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希望能夠從他身上學習到一些經營理念,又恰巧這三次登門拜訪的時間正好是華為公司的上升期、轉型期和調整期,是華為公司發展轉達的三個重要的轉折點,而任正非在這三個重要的轉折點請教了稻盛和夫,兩人的關係很好,稻盛和夫也十分熱情的歡迎了任正非,熱心地將自己的經營理念分享給了任正非,兩人促膝長談
  • 牢記稻盛和夫「賣紙袋」思維,任正非:學到了
    父親負責生產紙袋,而小稻盛和夫就滿大街的吆喝售賣,但結果卻無人理睬。稻盛和夫沒有因此放棄,而是暗下決心,一定要把紙袋賣出去。很快,稻盛和夫找到了一處黑市,裡面的叔叔嬸嬸們買下了他的紙袋,有些好心的阿姨還讓他把紙袋放在店裡,幫他代賣。稻盛和夫有了固定的銷售市場和消費者,有了資金流後,他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 稻盛哲學誇大其詞?任正非:空講哲學和心法,會害了中國企業家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一生創造了無數經營奇蹟,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還挽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讓無數企業家都十分崇拜他,馬雲就曾三次奔赴日本,登門拜訪稻盛和夫,而任正非也是對稻盛和夫自愧不如:「我們只有追隨的份!」
  • 美國技術斷供被稻盛和夫一招化解,任正非:自愧不如!
    稻盛和夫的案例給了很多企業家以啟發,是眾多企業家的榜樣,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就是其中一個,任正非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做出自己的核心科技,才能不受制於人」前車之鑑,後車之師。不只是任正非借鑑了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阿里巴巴的創建者馬雲也是他的「迷弟」,曾三次登門拜訪過稻盛和夫,求教企業的管理之道,希望能從稻盛和夫身上學到一些經營秘訣。
  • 稻盛和夫:我人生最大的財富,就在於一句話
    「任正非也曾:「稻盛和夫的京瓷擁有全球一流的化學家與物理學家,我們趕不上他。我自愧不如,只能追隨。」稻盛和夫有句話值得所有企業經營者學習:」動機至善,私心了無「這八字真言,可以貫徹我們的一生。聰明的人習慣於建立自己智商上的優越感。但稻盛和夫很聰明嗎?卻不是。如果他聰明的話,怎會從小大小考試從未及格,連大學都沒有考上。如果他很聰明的話,怎麼會義無反顧地去拯救即將破產的日航。當時的稻盛和夫已經取得非凡的成就了,獲得很高的地位和權力。在這時選擇接受日航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如果沒有拯救成功,他可能面臨的是失去所有。
  • 馬雲三次拜訪,任正非自愧不如,美國封鎖前,稻盛和夫一招破局
    受到啟發的任正非也意識到:華為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研發核心科技,有了自己的技術,將來才能不受制於人。任正非曾經幾次談及稻盛和夫:「提及他,我們只有追隨的份」。馬雲三次拜訪為了豐富經營理念,學習經營策略,馬雲曾三次主動登門拜訪過稻盛和夫,分別在08年、14年和17年,這三年恰逢阿里轉型期,是阿里巴巴發展壯大的關鍵三年,稻盛和夫像兄弟般熱情地歡迎了馬雲,邀請他到私塾裡促膝長談。
  • 當你沒錢沒人脈,牢記稻盛和夫「賣紙袋」思維,任正非:學到了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視稻盛和夫為自己的偶像,曾在公眾場合表達對稻盛和夫的敬佩之情,說:「你們不了解稻盛和夫,我們趕不上他」。為什麼稻盛和夫會說出這樣的言論呢?答案也許可以從稻盛和夫「賣紙袋」中得到。別的商家見生意這麼好,於是也在稻盛和夫這裡進了一批袋子,就這樣稻盛和夫家的紙袋越來越受歡迎,生意也越做越大,稻盛和夫非常開心,因為這是自己第一次靠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家境,因為這一次的經歷,也稻盛和夫明白天底下沒有難做的事情,只要你為此肯付出。
  • 馬雲3次拜訪,任正非甘願追隨,美國制裁下,看稻盛和夫如何破局
    稻盛和夫和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本田宗一郎(本田公司)、盛田昭夫(索尼公司)在日本並稱為「經營四聖」。而更值得關注的是,稻盛和夫是目前唯一一個還在世的經營之聖,也是全球唯一一個獨自創辦2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人。
  • 若你沒人脈沒錢,牢記稻盛和夫「賣紙袋」思維,任正非:學到了
    這個世界企業家很多,能夠像稻盛和夫這樣成就這麼大的企業家本就屈指可數,像他這樣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更是鳳毛麟角,稻盛和夫的思想風靡亞洲,國內的任正非更是在公開表達自己的崇拜:「我們都趕不上他,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深深影響著我。
  • 情景再現,美國技術斷供,被稻盛和夫一招化解,任正非:學到了!
    可是沒想到,當時稻盛和夫竟然早有預料,提出了「將自主研發做到極致」的發展戰略,他著手重組科研團隊,帶頭研發晶片。在稻盛和夫和女團隊的努力下,終於取得了技術性的突破,成功擺脫了歐美國家的控制。稻盛和夫的幫助這個舉動,成功拯救了國內的很多企業,他的經驗也給很多企業家帶來啟發,任正非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做出自己的核心科技,最後才能不受制於人。
  • 稻盛和夫:人生的所有經驗,總結起來就一句話!
    稻盛和夫:人生的所有經驗,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稻盛和夫,企業界的傳奇,一手創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在危難之際,將頻臨破產的日航重新救活,使之成為當年最賺錢的航空企業。稻盛和夫在創辦京瓷之初,曾經招聘過不少的聰明人,但是他們卻因為看不到公司發展的前景而離職,所以稻盛和夫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馬雲也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他認為大多數聰明人,要麼自己創業,要麼跳槽去更大的公司,只有那些留下來的「笨人」,才能夠成為如今的億萬富翁。
  • 稻盛和夫:利他就是利己
    1.經營者必須時刻具備燃燒的鬥魂 稻盛和夫堅信,經營完全由當事人的意志所決定,如果每天都以極其強烈的意志力去思考「我想把企業經營到這種程度」,那麼將會帶來兩大光環效應,第一是靈感頻現;第二是因緣際會增多。
  • 創辦2家500強幫日航賺1800億,被任正非推崇,稻盛和夫:感謝母親
    讀書時,學校裡存在著霸凌,有一個學生總是欺負別的同學,大家忌憚這個人會欺負到自己頭上一直忍氣吞聲。稻盛和夫看不慣,就在這個校園惡霸再次欺負別的同學的時候,和他打了一架,狠狠揍了他一頓,警告這個惡霸不許再欺負同學。沒想到老師偏袒這個校園惡霸,而且認為稻盛和夫以暴制暴的方式不妥,屬於流氓方式,需要糾正,就嚴厲批評了盛稻和夫。
  • 稻盛和夫:思考到「看見結果」,是人生成功的前提
    阿里巴巴馬雲曾經在演講中說過:絕大多數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相信而看見。日本京瓷集團的創始人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位「相信而看見」的企業家。馬雲、任正非、張瑞敏等著名企業家都非常推崇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並視之為學習的榜樣。
  • 沒錢沒人脈時,牢記稻盛和夫「賣紙袋」思維,馬雲任正非:學到了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曾說過:面對稻盛和夫,我是及不上他的!稻盛和夫有一套著名的「賣紙袋」思維,沒錢沒人脈時,請牢記他,將你變得不平凡。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鹿兒島一個偏僻的小鎮上,當年一場大火,燒掉了稻盛和夫家裡面的所有家當。有一天稻盛和夫看見媽媽獨自一個人在那裡掉眼淚,於是稻盛和夫暗暗發誓再也不能讓媽媽掉眼淚,於是自己靈機一動,想到了自己家這邊紙袋緊缺,於是就和爸爸做起了「賣紙袋」的生意。
  •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會在4個方面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
    三、在妥協上大方思想越窮的人,越會在妥協和猶豫之間迷失自我,他們本來信心滿滿地計劃著要做一件事,比如堅持鍛鍊,堅持看書,堅持一個月不吃垃圾食品……然而遇到一點困難,或者內心產生一點負面聲音,這些人就已經要打退堂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