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否認出售中國區雲計算業務;360搶註「旗艦機」商標;東芝電視...

2020-12-20 雷鋒網

亞馬遜回應在華出售雲計算業務:未退出中國市場

據報導,對於旗下AWS雲計算業務退出中國市場的報導,亞馬遜公司今天予以否認,但承認按照中國法律要求把一些實物資產出售給了當地合作夥伴。多家媒體報導稱,亞馬遜中國合作夥伴、北京光環新網科技以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價格,向亞馬遜通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購買基於亞馬遜雲技術的雲服務相關特定經營性資產。

以此推斷,亞馬遜似乎已經退出了中國市場。不過,亞馬遜發言人今天澄清稱司仍致力於在中國發展業務,但為了遵守中國法律,必須出售特定物理基礎設施資產。

「亞馬遜AWS沒有出售中國業務,仍堅定致力於確保中國客戶繼續享受AWS在業界領先的雲服務。中國法律禁止非中國公司擁有或運營特定雲服務技術。因此,為了遵守中國法律,AWS向長期合作夥伴光環新網出售了特定物理基礎設施資產。AWS繼續擁有AWS全球服務的智慧財產權,我們對於公司已在中國建立的龐大業務以及它在未來多年的增長潛力感到激動,」亞馬遜在聲明中稱。

作價129億日元,東芝電視業務被海信電器拿下

繼聯想拿下富士通的PC業務之後,又有一家日本企業的重要業務被中國公司吞併了。11月14日,海信集團宣布,旗下的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正式達成協議:東芝將旗下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為TVS)股權的95%轉讓給海信。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這次股權轉讓的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合7.53億人民幣),預計將在 2018年2月底完成交割。交割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IDC:小米三星並列成為印度第一大手機廠商

據IDC最新季度智慧型手機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與三星各自憑藉920萬臺手機出貨量,均佔有印度智慧型手機23.5%的市場份額,並列成為印度第一大手機品牌。這也是小米首次追上三星,躋身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一名,二者合計佔領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47%的市場份額。

報告顯示,小米印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率約為300%,使其成為印度市場發展最快的智慧型手機品牌。

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在向小米全員發出的內部信中表示:「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是小米發展史上一個新的裡程碑!」

360搶註「旗艦機」商標,目前等待實質審核

據媒體11月14日報導,國家商標公開查詢資料顯示,360旗下手機業務奇酷互連已經搶先申請註冊「旗艦機」的商標,類別涵蓋智慧型手機、手機殼/套、保護膜、導航儀等等。

據稱,該商標狀態目前仍在等待實質審核,而一旦通過,就意味著其他手機就不能隨便叫旗艦機了。當然,申請註冊並不等於一定可以拿到商標權,對於這類可能引發巨大爭議的申請,商標局一貫還是很謹慎的。

京東智能無人售藥櫃亮相:24小時營業/3秒一盒出藥

11月13日,第一臺「京東X無人售藥櫃」在位於北京亦莊的京東總部正式投入運營,可實現365天x24小時營業,為京東員工購藥帶來便利。京東X無人售藥櫃可以通過顯示屏點擊購藥按鈕進行購藥,並通過身體狀態選擇藥品的分類,高精度傳感器確保自動取藥的精度和準確度,3秒一盒的出藥速度節省消費者排隊等候的時間,並支持京東支付、微信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

據悉,首批京東X無人售藥櫃將在京東藥京採平臺下遊的一萬家藥店中推廣和試用,幫助藥店以極低的成本實現夜間售藥服務,更好地服務周邊用戶。

它還恰到好處地將京東黑科技集中應用到了一起:在智慧物流、人工智慧的加持下,整個藥店從倉儲配給、配送甚至上架銷售的全流程都可以自動完成,實現了智慧化的「無人售藥」。

首發臺積電7nm!蘋果A11X曝光:8核設計

據臺灣產業鏈的消息,用於新一代iPad Pro的將是A11X Binoic晶片,已經流片(tape-out),將在明年第一季度末或者第二季度初登場。

這一代A11X晶片最激動人心的參數無疑就是基於臺積電的7nm工藝打造,而且是整合扇出型晶圓級封裝(InFO WLP)。

架構設計方面,爆料稱A11X採用8核心設計,3顆大核Monsoon,5顆小核Mistral,同時內建M11協處理器和NPU(神經計算單元)。

蘋果公司為2019年iPhone開發後置3D傳感器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為iPhone在2019年研發一款後置3D傳感器系統,這是將手機變成領先增強現實設備的又一步。蘋果正在評估一種與iPhone X正面的TrueDepth傳感器系統不同的技術。現有的系統依賴於結構光技術,其將30000個雷射點的圖案投射到用戶的臉上,並測量失真以生成用於認證的精確3D圖像。計劃中的後置傳感器將使用飛行時間方法來計算雷射從周圍物體反彈花費時間以創建環境的三維圖像。

預計該公司將繼續使用TrueDepth系統,因此未來的iPhone將具備前置和後置三維感應功能。蘋果已經開始與新系統的潛在供應商進行討論。製造飛行時間傳感器的公司包括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索尼公司,意法半導體公司和松下公司。該技術的測試還處於早期階段,最終可能不會被用於手機的最終版本。蘋果女發言人拒絕對以上報導發表評論。

後置傳感器將使iPhone中的更多增強現實應用成為可能。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認為,AR可能和智慧型手機一樣具有革命性。他在「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上談論了這項技術,並在財報大會期間將其視為銷售額增長的關注點。

NVIDIA自造AI超級計算機:輕鬆進入世界前五

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最新榜單近日公布,中國繼續佔據前兩名,無論數量還是性能都全面超越美國,第一次實現雙殺。超算大會上,NVIDIA CEO黃仁勳一方面展示了自家加速卡的成果,稱又有34臺基於NVIDIA GPU加速的超算進入了TOP500,總量已達87臺,成為最流行的GPU加速器。同時按照能效計算,最高的20臺超級計算機裡,14臺都用了NVIDIA GPU。

黃仁勳還透露,NVIDIA正在打造自己的AI超級計算機,代號「SaturnV」(美國登月火箭土星五號),配備多達660個NVIDIA DGX-1伺服器節點,每個節點內都有八塊Tesla V100計算卡(最新伏特架構),也就是總計5280個GPU核心。

NVIDIA宣稱,該系統的峰值16位半精度浮點性能可達660PFlops,64位雙精度性能也有40PFlops。完工之後,SaturnV可以輕鬆進入世界超算前十名,甚至有希望殺入前五。NVIDIA計劃主要用這臺超算做自己的自動駕駛開發項目。

NASA開發新型噴氣客機,能效提高10%

英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開發一種能捕獲沿機身流動的空氣而生成動力的混合動力噴氣客機。

報導稱,在傳統飛機的設計中,空氣緊緊附著在機身上。而在新設計中,風扇會收集空氣並對其加速,從而產生更大的推力。這種超前先進的飛機的能效比傳統飛機提高10%,因此推力更大,為開闢下一代超高效空中飛行創造了條件。未來數月,這種飛機將進入初測階段。

美自動駕駛太空梭完成首次試飛

在當地時間周六進行的試飛中,內華達山公司的「追夢者」太空梭從12500英尺的高度降落,持續一分鐘的飛行後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跑道上成功著陸。

這架飛機從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上空的從直升機上被釋放,然後滑向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一條跑道。飛機上並沒有乘客,整個飛行完全靠飛機自動駕駛,沒有人為的遠程控制。

美FDA批准世界首款數字藥物,可在人體內發送信號

本周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為日本大冢製藥有限公司(Otsuka Pharmaceutical Co)大開綠燈,允許後者將一個含有矽、鎂、銅等礦物質的微型晶片放入阿立哌唑膠囊(Abilify)並植入人體,廣泛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和其他精神疾病。

膠囊一旦被吞下,晶片與胃酸混合,並通過病人軀體上的膠粘劑發出心跳般的信號,記錄服藥時間和攝入劑量,同時將病人的信息發送到智慧型手機APP上,便於醫生和護理人員的監護。該晶片最終通過消化道正常排出。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東芝129億日元出售電視業務給中國海信
    在造假事件之後臨危受命的社長綱川智@視覺中國 在信函中,東芝表示出售電視業務不僅僅是為了改善東芝的經營狀況,同時,「公司需要集中資源在能源、社會基建服務、電子設備等行業……而在這種情況下,東芝已經沒有能力繼續讓電視業務保持競爭力。
  • 【鈦晨報】繼把電視賣給海信後,東芝又要出售電腦業務了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鈦媒體綜合】繼白色家電、電視機之後,個人電腦將成為東芝退出的又一市場。據共同社報導,11月16日,正在經營重組的東芝公司基本決定出售個人電腦業務,已經與臺灣巨頭華碩公司(ASUS)展開談判。東芝認為僅憑自身力量難以重振。
  • 東芝擬出售電視業務 海信集團等有意競購
    【TechWeb報導】4月10日消息,據日本媒體報導,正推進經營重建的東芝計劃出售電視業務。東芝擬出售電視業務 海信集團等有意競購東芝擬出售電視業務子公司「東芝映像solution」的過半股權。預計將要求收購方維持僱用、基地和東芝品牌。
  • 東芝電視終成國產品牌!海信正式完成與東芝電視業務交易
    2017年11月14日,國內家電品牌海信與日本東芝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海信電視據外媒消息報導,東芝已經完成了變賣電視機業務的全部交易。按照協議,東芝已經把旗下子公司「東芝視覺方案公司」95%的股權,出讓給海信集團。這意味著,東芝電視將成為國產電視品牌,更重要的是海信將獲得東芝商標的40年使用權。
  • 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不能賣給中國,但電視業務可能被海信收購
    為了籌錢拯救陷入困境的核電業務,日本老牌電子公司東芝不得不準備出售最核心的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目前潛在的收購方博通、鴻海都給出了2萬億日元的報價,不過東芝缺錢的窟窿還是太大,指望NAND業務出售不可能填滿,還得繼續賣賣賣。東芝下一個出售的業務可能是TV電視部門,最有可能的收購方是中國海信集團。
  • 東芝電視業務被中國企業收購,日本網友感嘆「比內馬爾還便宜」……
    苦苦掙扎的東芝公司本月14日宣布將退出電視機業務,將以約12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5億元)的價格把旗下全資子公司「東芝映像解決方案」95%的股份出售給中國家電巨頭海信集團。出售手續預計將在明年2月底後完成。
  • 創維收購東芝電視
    日前,東芝宣布,將剝離PC業務,將其與銷售商用電腦的子公司合併。還將出售位於印尼的電視機廠等,結束在東芝自家工廠生產電視機。在此之前就有消息稱,中國家電廠商創維將接手東芝的電視業務,果不其然。
  • 東芝想把電視業務也賣了籌錢,半導體業務競購再起波瀾
    ,東芝有意出售電視部門來填補核電業務投資失敗所帶來的虧損。東芝正在考慮將負責電視業務的子公司「東芝映像 solution 」出售,中國海信集團與土耳其 Vestel 公司對此表現出了興趣。據《日經新聞》報導東芝在 1960 年推出了日本第一臺彩色電視,「REGZA」是旗下電視機品牌。在中韓品牌的攻勢下,東芝電視業務業績每況愈下。 2015 年被爆出假帳醜聞後,東芝全面撤出海外市場,僅在日本國內市場保留了電視業務, 2016 年三季度銷售額為 279 億日元,同比減少 42%,全年虧損可能達到 105 億日元。
  • 相繼賣出電視電腦業務,東芝如何沒落的?
    前一段時間,三洋、夏普紛紛賣身,而今天輪到東芝了,2017年11月14日,日本東芝株式會社為了免遭退市被迫出售擁有百年歷史的電視業務。是的,中國海信集團僅以129億日元的價格就收購了東芝電視的一攬子業務和全球範圍內40年的品牌授權。11月18日,有媒體報導,資金短缺的東芝此前表示,正考慮出售PC業務,以加強資產負債表,避免被交易所摘牌。而聯想也對東芝的PC業務表示了興趣。之後事情又有些翻轉,日本東芝宣布尚未與任何一家公司洽談出售PC業務,PC業務只佔東芝業務的很小一部分。
  • 【關注】海信或拿下東芝電視業務,日系彩電僅剩索尼苦撐
    從這兩條新聞不難看出,全球彩電業正處於一個格局重組的關鍵時期,而中國品牌有可能在格局重塑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拿下東芝有三大利好東芝要出售電視業務並不奇怪,因為此前為逆轉巨額虧損,東芝已先後出售了白電、醫療設備等業務,而快閃記憶體業務也正在出售的談判中。
  • 海信集團8億收購東芝電視業務,又一日企「神話」被中國製造收編!
    海信相關負責人表示,收購之後,東芝株式會社還保留持有TVS的5%股權。據介紹東芝印象公司位於青森縣的工廠將繼續生產,所有員工也繼續留用。東芝出售電視業務並非事發突然,上半年就有日本媒體報導稱,東芝正在考慮出售持續虧損的電視業務,海信集團是其中一家意向收購方。當時東芝已經陷入了持續虧損的泥潭,希望剝離非核心業務來掙脫困境。
  • 相繼賣出電視、電腦業務,百年巨頭東芝是如何沒落的?
    前一段時間,三洋、夏普紛紛賣身,而今天輪到東芝了, 2017 年 11 月 14 日,日本東芝株式會社為了免遭退市被迫出售擁有百年歷史的電視業務。是的,中國海信集團僅以 129 億日元的價格就收購了東芝電視的一攬子業務和全球範圍內 40 年的品牌授權。11 月 18 日,有媒體報導,資金短缺的東芝此前表示,正考慮出售PC業務,以加強資產負債表,避免被交易所摘牌。
  •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以後東芝電視就是中國品牌了嗎?
    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這一樁交易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全部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 傳海信擬放棄夏普商標 海外力推東芝電視
    騰訊科技訊 中國海信集團(微博)曾經在美洲市場的電視商標權方面,和日本夏普發生糾紛,並走上了法庭。據外媒最新消息,由於最近獲得了東芝電視的商標權,海信將會提前歸還夏普的商標。   早前,在夏普公司電視業務陷入困境之際,中國海信集團收購了夏普的部分北美工廠,並且獲得了在美洲市場的電視機商標權,使用時間到2020年。
  • 東芝電視業務將徹底被拋售 傳中國品牌海信也是接盤者之一
    家電曾是東芝的一張名片,在其公司的歷史上,不少輝煌都由家電寫就。包括製造出日本最早的電晶體電視與微波爐、筆記本電腦和DVD等。尤其在電視機領域,東芝更是擁有厚重的歷史感,曾經在1927年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個能接受電視圖像的陰極射線管、在1960年生產出日本第一臺彩色顯像管電視。
  • 10月24日科技早間新聞:樂視網再度否認放棄電視業務
    4)京東已進軍房地產,涉租賃和新房市場 要聞關注  樂視網再度否認放棄電視業務 稱產量正在恢復據人民網報導,日前,有消息稱,樂視或放棄電視業務。對此,樂視網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注意到近期有網友發布消息稱「樂視將放棄電視消費端業務」,此消息嚴重失實,沒有任何事實依據。「超級電視是新樂視未來核心業務之一。」新樂視內部人士透露:「目前樂視電視產量正在恢復,在樂視電視的產業鏈相關環節各項恢復工作也在推進中。但其當務之急是重獲合作夥伴和用戶的信任。樂視對電視產品的品牌的修復、用戶信心的恢復、供應鏈和渠道以及口碑的恢復都需要一個過程。
  • 東芝電視被創維TCL分食,海信乾脆吃下東芝映像九成股份
    據悉,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的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 日媒曝美的考慮收購東芝晶片業務,前者否認
    日本媒體報導稱,美的考慮收購東芝的晶片業務。不過隨後,美的官方對此予以否認。日經亞洲評論網站稍早報導援引美的高級副總裁袁利群稱,美的有意收購東芝的晶片業務,且已經組建了一個內部的「東芝策略團隊」,「美的是一家開放的企業,如果(對東芝晶片業務的)投資順利進行,將有能力對其予以整合。」隨後媒體援引官方回應稱,關於東芝旗下半導體業務收購消息報導失實,美的集團並未有上述打算,也不會違反上市公司規定發布此等消息。
  • 秦皇島一公司搶註商標敲詐牟利
    「自衛」商標予以無效宣告調查顯示,秦皇島某公司主營範圍並不包括投訴商標的相關業務,其官網介紹的唯一業務,是出售「林肯骨灰盒」。記者查詢中國商標網後發現,該公司不但註冊了「林肯」商標,還申請註冊包括「DIESEL薩拉」「如家」「速8」「紅袋鼠」等百餘個商標,大多涉及國外品牌及情趣用品的搜索詞 阿里法務專家在核實相關證據材料後,認定這是典型的惡意搶註以牟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隨後推薦專業智慧財產權律師團隊,代理商家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起商標無效宣告程序,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時隔一年後,商家等來好消息。
  • 傳言海信擬收購東芝電視業務 公司暫未對此回復
    近日,據媒體報導,繼晶片快閃記憶體業務出售開啟談判後,東芝即將出售電視業務,條件是維持目前的員工僱傭、生產基地以及品牌。由於全球電視業務品牌日趨集中,最大可能收購方系中國海信。  東芝電視業務的主體為東芝映像解決方案株式會,總部位於日本川崎。東芝曾在1960年生產出日本第一臺彩色顯像管電視的。當年,魔音「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 更如雷貫耳。今天,電視業務日漸滑坡後,其仍然擁有幾百人的研發中心和兩座工廠,仍然專著於自己的畫質晶片及圖像核心算法。迄今,在日本彩電市場,東芝電視品牌知名度仍然位居第二,高於索尼和松下,市場佔有率位居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