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晨報】繼把電視賣給海信後,東芝又要出售電腦業務了

2020-12-20 鈦媒體APP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鈦媒體綜合】繼白色家電、電視機之後,個人電腦將成為東芝退出的又一市場。據共同社報導,11月16日,正在經營重組的東芝公司基本決定出售個人電腦業務,已經與臺灣巨頭華碩公司(ASUS)展開談判。東芝認為僅憑自身力量難以重振。

報導稱,為了避免連續兩年虧損,被日本證交所強制下市,東芝現階段正在檢討如何增強資本結構,與主要的交易銀行進行協調。財務長平田政善日前於東京都內召所記者會強調,東芝接下來將查核各項業務的獲利性。

日前,東芝剛剛公布了出售電視業務的消息。11月14日,東芝發布公告稱,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95%的股權正式轉讓給海信集團,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約7.5億人民幣),預計於2018年2月底後完成全部轉讓手續。之後東芝電視的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業務都將歸於海信,後者還會擁有東芝電視在全球範圍內40年的品牌授權。

東芝一直以筆記本電腦和電視業務為消費者所熟知,全球首臺筆記本電腦就來自於東芝,而東芝的電視業務也頗具歷史。如若退出這些業務,東芝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業務將幾乎不存在,轉向公共建設基礎設施,以及能源等針對企業為主的業務經營型態。

由於核電業務的巨額虧損,東芝在財務方面一直處於持續惡化中。2006年2月,東芝集團宣布以54億美元接近3倍溢價收購了西屋電氣,開始涉足核電領域,此時核電產業正處於上升期。但不料2011年爆發的福島核電站洩露事件使得核電發展進入冰河期,全球核電站面臨關閉潮,日本政府當即關停國內所有運營中的核電站。此後東芝核能業務遭到重創,核心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陷入高額虧損 。

核電業務巨額虧損、財務造假曝光,讓東芝面臨摘牌退市的危機。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證券上市規則》第601條規定,上市公司在年報或半年報中進行「錯誤陳述」且造成重大影響,或出現資不抵債狀況且在一年內沒有改善,將被摘牌。

此前為掩飾西屋電氣的巨額虧損,東芝曾不惜財務作假,在2015年和2016年接連爆出財務造假醜聞。為彌補帳面虧損避免自動退市的風險,東芝此後兩年不斷出售資產。截止至2016年年末,東芝累計出售資產超過1兆日元(見表1),覆蓋醫療部門、家電部門等部門,這一舉措極大削弱了東芝的盈利能力。

2016年西屋電氣的巨額虧損讓東芝當年的商譽減損規模預計高達7125億日元(61億美元),佔到年營業收入的12.57%,直接導致東芝集團2016年資不抵債額高達5529億日元。

與此同時,東芝在2015年爆出財務造假醜聞後已被列入退市觀察名單,後因核電業務出現巨額減損被延長觀察期,若2018年3月31日前不能彌補虧空,東芝將被自動摘牌退市。

隨後,作為全球第二大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製造商的東芝,決定以2萬億日元向美國基金貝恩資本主導的「日美韓企業聯合體」出售半導體子公司「東芝存儲器」(東京),以消除資不抵債的局面。交易完成後,貝恩資本持股49.9%,東芝持有40%的股權,其他出資的日本企業和幫助東芝融資的日本銀行將獲得10.1%的股權。

不過,受《反壟斷法》審查影響,外界普遍認為,出售很難在明年3月底完成。東芝財務長平田政善稱:「由於存在環境變化,正組成工作組研究資本政策。」據相關人士稱,目前正在探討接受投資基金的出資或實施公開募股。若協調工作遭遇困難,也可能採用把主要銀行的部分借款轉化為不具表決權的優先股等方法。

鈦媒摘聲:

許多領先世界潮流的技術,雖然是萬米賽跑的領跑者,卻不一定是贏家,反而為「清洗鹽鹼地」和推廣新技術而付出大量的成本。但是企業沒有先進技術也不行。華為的觀點是,產品技術創新上,華為要保持技術領先,但只能是領先競爭對手半步,領先三步就會成為「先烈」,明確將技術導向戰略轉為客戶需求導向戰略。

——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

我們處在一個短缺的世界,這些進步將幫助我們解決所有首要問題。我們需要解決這些傳染病問題,我們需要幫助醫護人員有所作為……人工智慧最終將改變發達國家的勞動環境,同時,將有助於社會照顧老年人或解決學校的班級規模問題。當我們將勞動力從製造業中解放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轉變成一些以人類為中心的需求。

——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

更多關注:

迅雷第三季度淨虧損2560萬美元,同比虧損加大

迅雷(納斯達克股票代碼:XNET)昨日發布了該公司截至9月30日的2017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財報顯示,迅雷第三季度總營收4730萬美元,環比增長14%,同比上漲15.6%;來自持續運營業務的淨虧損為2560萬美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755萬美元。

寺庫第三季度淨利潤510萬美元,同比增長902.9%

奢侈品電商寺庫網(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ECO)今日發布了該公司截至9月30日的2017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財報顯示,寺庫網第三季度總淨營收為9.822億元人民幣(約合1.476億美元),同比上漲44.2%;淨利潤為3410萬元人民幣(約合51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40萬元人民幣增長902.9%。

梨視頻獲1.67億元Pre A輪融資,人民網旗下基金獨投

資訊短視頻平臺梨視頻宣布,Pre A輪融資1.67億元人民幣。此次融資是梨視頻首輪公開融資,由人民網旗下基金獨投。Pre A輪融資之外,梨視頻還在和人民網洽談一攬子內容戰略合作協議。目前,據梨視頻提供的數據,其建立了拍客網絡,形成日均上千條資訊短視頻的產能,每日全網播放量已超5億次。

江南嘉捷連續8日一字漲停,不存在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江南嘉捷11月16日晚公告,公司股票11月15日、11月16日連續二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屬於異常波動。經公司自查,並書面徵詢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截止公告披露日,確認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註:360擬借殼江南嘉捷,估值超504億元。截至今日收盤,江南嘉捷股價已連續8個交易日一字漲停,漲停板封單仍超98萬手。

萬向美國子公司申請電池專利:充電1分鐘,續航800公裡

電動車製造商菲斯科(Fisker)正申請一款固態電池專利,可使電動車的續航裡程提高至500英裡(約805公裡),充電時間縮短至1分鐘。該公司計劃在2023年前將該電池商業化應用。菲斯科成立於2005年,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由寶馬前設計師亨利·菲斯科(Henrik Fisker)創辦。2014年2月,菲斯科被中國萬向集團納於麾下,後更名為卡瑪(Karma)。

亞馬遜Amazon Key服務遭破解,小偷任意進出房間

電商巨頭亞馬遜於不久前推出了Amazon Key服務,這項服務能使快遞員當你不在家時仍然將快遞送到你家裡,也就是說他可以開鎖並進入你家裡面。不過據《連線》雜誌報導,一段簡單的程序就能使這個監控著你家家門的安全攝像頭失控,這時,即使有小偷闖進家裡面,這顆攝像頭也顯示不出真實情況了,看到的只是門還鎖著的假象。

歐委會計劃再次起訴谷歌

歐盟反壟斷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在訪問北京期間表示,歐委會計劃再次起訴美國谷歌公司。歐委會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多次向谷歌提出意見。其中包括歐委會2015年4月指責谷歌偏袒自己的搜索在線服務,此舉損害了競爭者和消費者的權利。歐委會6月底認定谷歌公司濫用市場優勢地位,由於谷歌在搜索結果中偏袒自家服務Google Shopping,向其處以24.2億歐元罰款。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不能賣給中國,但電視業務可能被海信收購
    為了籌錢拯救陷入困境的核電業務,日本老牌電子公司東芝不得不準備出售最核心的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目前潛在的收購方博通、鴻海都給出了2萬億日元的報價,不過東芝缺錢的窟窿還是太大,指望NAND業務出售不可能填滿,還得繼續賣賣賣。東芝下一個出售的業務可能是TV電視部門,最有可能的收購方是中國海信集團。
  • 東芝129億日元出售電視業務給中國海信
    因財務造假問題而深陷危機的日本老牌企業東芝又有大動作了,今天(11月14日)下午,東芝在官網上出臺了一份告知函,為了「重組」東芝的財政,公司將把旗下的東芝電視(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95%的股份,作價129億日元(約人民幣7.5億元)出售給海信。
  • 只賣給你不要的,海信百億收購東芝電視背後的眼淚
    收購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股權轉讓預期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雖然IHS數據顯示,2016年,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三,但2016年東芝集團整體虧損額已達到的9500億日元(約580億元人民幣),不得已將利潤較低的電視業務出售。
  • 東芝擬出售電視業務 海信集團等有意競購
    【TechWeb報導】4月10日消息,據日本媒體報導,正推進經營重建的東芝計劃出售電視業務。東芝擬出售電視業務 海信集團等有意競購東芝擬出售電視業務子公司「東芝映像solution」的過半股權。預計將要求收購方維持僱用、基地和東芝品牌。
  • 【關注】海信或拿下東芝電視業務,日系彩電僅剩索尼苦撐
    拿下東芝有三大利好東芝要出售電視業務並不奇怪,因為此前為逆轉巨額虧損,東芝已先後出售了白電、醫療設備等業務,而快閃記憶體業務也正在出售的談判中。實際上,東芝雖然貴為電視業務的老牌企業,但近年來的狀況並不樂觀。2016年4-9月,東芝的電視業務銷售額同比減少42%,僅為279億日元,營業損益為虧損105億日元。
  • 東芝電視業務將徹底被拋售 傳中國品牌海信也是接盤者之一
    家電曾是東芝的一張名片,在其公司的歷史上,不少輝煌都由家電寫就。包括製造出日本最早的電晶體電視與微波爐、筆記本電腦和DVD等。尤其在電視機領域,東芝更是擁有厚重的歷史感,曾經在1927年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個能接受電視圖像的陰極射線管、在1960年生產出日本第一臺彩色顯像管電視。
  • 海信買東芝很明智?海信的勝利 中國電視的失敗
    導讀:海信花了8億人民幣買了東芝電視品牌和業務,其實遠不止於此,還有東芝電視現有的債務問題,海信要負責償還。  海信「收」東芝電視,本來是很多天以前的新聞了,而且新聞本身也沒太多亮點可談。但昨天看到某媒體發的一篇文章,越琢磨越感覺不對,想寫點「一家之言」,就目前媒體對這個新聞的判斷,提出幾點異議。
  • 傳言海信擬收購東芝電視業務 公司暫未對此回復
    近日,據媒體報導,繼晶片快閃記憶體業務出售開啟談判後,東芝即將出售電視業務,條件是維持目前的員工僱傭、生產基地以及品牌。由於全球電視業務品牌日趨集中,最大可能收購方系中國海信。  東芝電視業務的主體為東芝映像解決方案株式會,總部位於日本川崎。東芝曾在1960年生產出日本第一臺彩色顯像管電視的。當年,魔音「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 更如雷貫耳。今天,電視業務日漸滑坡後,其仍然擁有幾百人的研發中心和兩座工廠,仍然專著於自己的畫質晶片及圖像核心算法。迄今,在日本彩電市場,東芝電視品牌知名度仍然位居第二,高於索尼和松下,市場佔有率位居前三。
  • 海信獲得東芝電視品牌40年使用權
    PingWest品玩11月23報導,共同社報導,22日獲悉,從正在進行經營重組的東芝公司收購了電視機業務的中國家電巨頭海信集團將獲得今後40年能在全球範圍內出售電視機時使用「TOSHIBA」品牌的權利。
  • 相繼賣出電視、電腦業務,百年巨頭東芝是如何沒落的?
    前一段時間,三洋、夏普紛紛賣身,而今天輪到東芝了, 2017 年 11 月 14 日,日本東芝株式會社為了免遭退市被迫出售擁有百年歷史的電視業務。是的,中國海信集團僅以 129 億日元的價格就收購了東芝電視的一攬子業務和全球範圍內 40 年的品牌授權。11 月 18 日,有媒體報導,資金短缺的東芝此前表示,正考慮出售PC業務,以加強資產負債表,避免被交易所摘牌。
  • 東芝電視7.53億賤賣給海信 海信擴充日本市場還有布局OLED?
    該交易完成後,TVS將成為海信電器的控股子公司,並獲得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TVS公司將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7/1115/48769.html 東芝發布的《關於籤訂東芝視頻解決方案株式會社股權轉讓協議》中稱,本次轉讓預計於2018年2月底後完成全部轉讓手續。
  •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以後東芝電視就是中國品牌了嗎?
    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這一樁交易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全部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 東芝電視終成國產品牌!海信正式完成與東芝電視業務交易
    2017年11月14日,國內家電品牌海信與日本東芝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海信電視據外媒消息報導,東芝已經完成了變賣電視機業務的全部交易。按照協議,東芝已經把旗下子公司「東芝視覺方案公司」95%的股權,出讓給海信集團。這意味著,東芝電視將成為國產電視品牌,更重要的是海信將獲得東芝商標的40年使用權。
  • 海信8億人民幣收購日本東芝電視 拿下40年全球品牌授權
    央廣網北京11月15日消息(記者高敏)中國海信與日本東芝最新宣布:東芝電視股權的95%正式轉讓給海信。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40年全球品牌授權。
  • 相繼賣出電視電腦業務,東芝如何沒落的?
    是的,中國海信集團僅以129億日元的價格就收購了東芝電視的一攬子業務和全球範圍內40年的品牌授權。11月18日,有媒體報導,資金短缺的東芝此前表示,正考慮出售PC業務,以加強資產負債表,避免被交易所摘牌。而聯想也對東芝的PC業務表示了興趣。之後事情又有些翻轉,日本東芝宣布尚未與任何一家公司洽談出售PC業務,PC業務只佔東芝業務的很小一部分。
  • 東芝電視業務被中國企業收購,日本網友感嘆「比內馬爾還便宜」……
    日本製造業正在一步步的跌落神壇,繼夏普被臺灣鴻海收購後,東芝也深陷泥潭之中。
  • 出海記|法媒:海信收購東芝電視業務 加速全球布局
    參考消息網11月15日報導 法媒稱,苦苦掙扎的日本企業東芝公司14日稱,該公司已決定將旗下電視業務出售給中國海信集團。此舉是東芝為修復資產負債表所做的部分努力。據法新社11月14日報導,東芝在一份聲明中稱,該公司已與中國海信集團達成一致,將以大約129億日元(約合1.1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旗下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VS)95%的股份。報導稱,東芝稱:「本公司一直在考慮進行結構改革……以強化公司基礎財務狀況。但公司已難以自行進一步為電視業務投入管理資源並推行加強競爭力的舉措。」
  • 海信收購東芝新進展:已正式拿下電視品牌權
    驅動中國2017年11月23日消息,日前,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聯合宣布
  • 海信集團8億收購東芝電視業務,又一日企「神話」被中國製造收編!
    海信收購日本東芝電視業務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東芝株式會社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
  • 作價129 億日元,東芝電視業務被來自中國的海信電器拿下了
    繼聯想拿下富士通的 PC 業務之後,又有一家日本企業的重要業務被中國公司吞併了。交割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 40 年品牌授權。TVS 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是主營東芝電視及各種周邊產品(包括商用顯示器及廣告顯示器),並在日本擁有優秀的研發團隊,在電視畫質、晶片、音響等方面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功底。但實際上,東芝在電視機領域的歷史更加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