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陽:巡察發現學校夥食費管理風險 推動實現平臺監管

2020-08-06 華陰市人民檢察院

 7月6日,江蘇省泗陽縣來安小學夥食會計汪兆義像往常一樣,收到購買的夥食食材後,登錄「校園e通」信息化監管平臺,錄入採購明細「豬肉,426斤,單價23元,總金額9798元;白菜,330斤,單價0.7元,總金額231元……」,並將食材照片、發票收據等上傳到平臺。

  「得等總帳會計審核通過,才能轉帳支付。」汪兆義說,「一開始用這個平臺,覺得是約束,感覺麻煩。現在習慣了,就覺得很方便。採購人員不接觸現金,所有都在網上進行,對我們採購人員也是一種保護。」

  這一監管平臺的建立,緣於半年前開展的泗陽縣中小學公辦學校專項巡察。巡察組在某學校發現,該校會計把夥食費轉到個人帳戶,後因債務糾紛,會計被列為失信人員,該帳戶被法院凍結,嚴重影響學生就餐。

  公家的夥食費被堂而皇之地打入個人帳戶,增加了被侵佔、挪用的風險。接到巡察辦移交的問題線索,該縣紀委監委針對監管漏洞,開展規範校園夥食費管理專項治理工作。

  縣紀委監委走訪排查發現,夥食費是財政代為保管的預算外資金,學校收取後交到財政帳戶,財政局又根據學校申請,按月撥付夥食費到學校對公帳戶。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為方便使用,該學校總帳會計卻把夥食費一次性轉帳到夥食會計個人帳戶。

  「一次性轉帳給夥食會計個人帳戶,我們知道有分險,但夥食採購次數多,使用頻繁。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該學校負責人說。

  財政局行財科負責人和教育局負責督查的同志也表示為難:「夥食費作為預算外資金,每月撥付給學校後,我們確實沒辦法監管。」

  針對採購管理不規範、現金使用頻繁等問題,縣紀委監委在開展約談的同時,督促財政局、教育局履行主體責任,利用銀行支付系統實現對公務小額網上支付,全程監控,切實把校園夥食費管理使用規範起來。

  財政局、教育局被約談後,聯合出臺《泗陽縣公辦中小學校夥食代辦費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由財政局聯合縣農行開發「校園e通」信息化監管平臺,實行「一卡通」管理,嚴禁將夥食費費用轉入個人帳戶,嚴禁提取現金。

  辦法還明確夥食費用支付一律使用校園夥食費專用帳戶結算,學校夥食費會計必須將購買食材類型、數量、價格、發票、照片等錄入上傳監管平臺,學校總帳會計進行審核批准後方可進行支付,實行雙重審核。截至目前,泗陽縣51個公辦學校均已用上「校園e通」平臺。

  「學生家長也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將夥食費掃碼轉入財政專用帳戶,夥食費所有資金的使用都在縣財政局全程監管中,實現了資金運行可查詢可跟蹤。」派駐第六紀檢監察組組長張巧雲介紹。

  監管平臺還專門嵌入紀委監委的監督模塊,縣紀委監委派駐財政局、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可以運用監管平臺大數據功能,對各學校購買食材數量、成本等方面進行數據比對。「一卡通平臺實行後,我們對專項帳戶的監管更加便捷了。」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組長王春雷說,一旦發現購買原材料費用畸高、購買的蔬菜肉類價格嚴重不匹配等問題,將會第一時間介入核查,嚴肅追責問責。(江蘇省紀委監委 || 責任編輯 周振華)

相關焦點

  • 無錫568所公辦學校,只有一所學校沒有擠佔學生夥食費?
    「無錫市委巡察發現,全是568所公辦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只有一所學校沒有擠佔學生夥食費局長試圖在各種渠道尋找這一所唯一沒有擠佔學生夥食費的學校,未果。昨日,無錫有關官方媒體報導:無錫搭建了學校食堂陽光監管平臺,通過這一平臺,每一個無錫市民下載相關App,都可以實時看到配送公司、學校食堂狀況以及飯菜供應和經費結算信息。
  • 記錄泗陽
    圍繞推動溢出的碎片化土地「化零為整」,大力開展土地整理調換,著力實現「小田變大田、低效變高效」,並及時納入「三資」管理平臺,通過村集體自主經營、發包租賃、股份合作等方式,實現有效盤活、高效利用,確保集體資產應用盡用、保值增值,明年農村新增產權交易金額增長20%以上。
  • 食堂「蛀蟲」貪汙學生夥食費131萬元,中紀委嚴盯學生盤中餐
    江蘇省紀委常委,無錫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喚春坦言,巡察表明,大部分學校不同程度存在擠佔、挪用、剋扣學生夥食費問題,剋扣的資金或被個人貪汙,或用於發放教職工補貼,或作為日常招待經費,還有的被挪用進行營利活動。對巡察發現的問題,無錫市縣兩級紀委監委決心一查到底,不讓「蠅貪」從學生嘴裡「奪食」。
  • 8.5元午餐費剋扣5元,無錫一總務處主任一年多貪汙學生夥食費131萬
    每頓8.5元的夥食標準僅按3元至3.5元供應,大部分學校不同程度存在擠佔、挪用、剋扣學生夥食費問題……江蘇無錫市委2019年對全市公辦中小學、幼兒園進行的專項巡察結果令人震驚。  無錫市紀委監委第三監督檢查室主任張靜紅介紹,此前,無錫很多學校食堂是單獨建帳,資金未進入財政或第三方監管帳戶,游離於日常監管和審計之外,管理不規範,特別是食材採購環節,各學校有各自的供應商,且一個學校有多個供應商,無法做到全面監管,是腐敗滋生的重要原因。  有學校實行快餐外送,不設食堂,但送餐企業依然會從食材中剋扣學生夥食費。
  • 8.5元午餐費剋扣5元,無錫一總務處主任一年多貪汙學生夥食費131萬
    來源:浙江在線每頓8.5元的夥食標準僅按3元至3.5元供應,大部分學校不同程度存在擠佔、挪用、剋扣學生夥食費問題……江蘇無錫市委2019年對全市公辦中小學、幼兒園進行的專項巡察結果令人震驚。對巡察發現的問題,無錫市縣兩級紀委監委決心一查到底,不讓「蠅貪」從學生嘴裡「奪食」。據無錫市紀委提供的數據,截至記者採訪時,已立案199人,留置1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8人,通報典型違紀違法案例8起。
  • 無錫568所初小幼,僅一所沒擠佔學生夥食費
    8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表了《無錫整治學校食堂腐敗——一頓午餐引發的改革》的視頻。視頻回顧了從2018年到2019年,從江蘇江陰山觀實驗小學曝光學生夥食差的帖子導致貪汙夥食費事發,到紀檢監察機關調查該學校夥食問題,再到後來無錫市推動進行學校食堂改革的整個事件。
  • 「巡視帶巡察」第九天 他選擇主動投案
    這一天,是五屆市委第四輪巡視第七巡視組在巡視榮昌區期間開展「巡視帶巡察」對區委教育工委開展巡察的第9天,距離市委巡視組對榮昌區開展常規巡視還不到一個月。劉世甜交代,自己利用職務便利,19天內先後9次挪用師生夥食費168.5萬元,用於歸還網貸和網絡賭博。此外,他還多次收受學校供貨商贈送的高檔白酒。最終,劉世甜受到開除公職處分,並被榮昌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
  • 中紀委重提無錫食堂腐敗案:全市僅一所學校沒擠佔夥食費,何以如此?
    8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一則視頻《視頻|無錫整治喧囂食堂腐敗——一頓午餐引發的改革》(下文簡稱《視頻》),提及江蘇無錫江陰市山觀實驗小學總務處原主任龔秀娟貪汙學生夥食費一案。在此基礎上,無錫市委巡察發現,全市568所公辦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只有一所學校沒有擠佔學生夥食費,90%的學校在食材採購招標中弄虛作假,80%的學校食堂沒有監管。
  • 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黨組關於市委巡察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
    在抓好整改、解決問題的同時,及時總結整改經驗,深化成果運用,以整改推動制度建設,規範財務管理、項目管理等內控制度,加強黨的建設、幹部監督管理等工作機制,著力建章立制推動問題整改常態長效,確保重點整改任務和全面整改目標落地落實。二、整改落實情況1.關於「『三集中四到位』未完全實現。
  • 光明區創設巡察發現共性問題整改機制 推動民生問題迅速解決
    2019年3月,巡察發現,街道、社區在道路建設等方面抓得不緊,尤其是個別斷頭路困擾成了群眾反映較多的問題,隨即梳理形成了「工程項目建設監管不嚴」的共性問題要求全區各相關單位進行對照整改。&nbsp&nbsp&nbsp&nbsp根據第二及第三輪巡察發現的部分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不到位、罰沒物資監管不力的共性問題,區財政局第一時間開展調研,制定了區《罰沒物資處置工作規程》等規範性文件,抓好督查整改,堵塞制度漏洞。
  • 江蘇某校領導一年貪汙131萬,8.5元夥食費要剋扣5元,只給小學生吃蘿蔔白菜
    8月10日,據瀟湘晨報報導,江蘇無錫江陰市山觀實驗小學總務處原主任龔秀娟貪汙學生夥食費一案,引起社會熱議。、食堂管理、物資採購等工作。據統計,專項巡察過後,共立案199人、留置1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8人。據悉,除了無錫,全國各地學生餐食監管失職頻繁發生,不少不法之徒將腐敗之手伸進學生口中,連嚴重營養不良的貧困兒童也不放過。
  • 總務處主任一年多貪汙夥食費131萬元
    8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表《視頻丨無錫整治學校食堂腐敗——一頓午餐引發的改革》。這是繼7月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第二次提及江蘇無錫江陰市山觀實驗小學總務處原主任龔秀娟貪汙學生夥食費一案。對此,無錫進行學校食堂治理改革,成立全資國有配送公司,建立起「統一採購,統一加工,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服務規範」的配送體系。無錫市紀檢監察機關在加強日常監督的同時,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食材採購等環節的監管。到2020年5月,95%的學校都實行了集中配送。
  • 中紀委:全市568所學校僅一所沒擠佔夥食費
    原帖中寫道:「夥食費是8.5元/天(僅中午一頓),現在看到學生吃的卻是火腿腸、蘿蔔、白菜、冬瓜海帶……這種負營養的東西請不要提供給孩子們!真不知道學校是如何把關學生的午餐標準的!」在此基礎上,無錫市委巡察發現,全市568所公辦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只有一所學校沒有擠佔學生夥食費,90%的學校在食材採購招標中弄虛作假,80%的學校食堂沒有監管。
  • 做好巡察整改後半篇文章 長沙教育這份答卷有看點
    對師德師風的常抓不懈,不僅體現了市教育局狠抓巡察整改任務落實的決心,也讓全國人民看到了長沙的「鐵腕」魄力:規定校長、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加大對教師違規補課的監管力度。要求學校建立常態化的師德師風教育制度,重新公布師德違規投訴舉報電話。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把師德作為教師考核、評優晉級、特級教師推薦、職稱評審的首要內容。
  • 巡察推動落實「四議兩公開」 農村「三資」管理有保障
    近日,新會區委巡察組對新會區圭峰會城靈鎮村黨總支開展巡察「回頭看」時,該村村民梁積勤深有感觸地說。靈鎮村是新會區的一個典型城鄉結合部,村裡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於集體物業租賃。去年6月至8月,新會區委巡察組對圭峰會城村級黨組織開展巡察時,發現該村的「四議兩公開」(所有村級重大事項經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事項實行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沒有落實,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問題。「村裡的物業出租價格僅由5位物業小組成員決定,沒有經過『兩委』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也沒有在圭峰會城的『三資』平臺上公示。」
  • 發揮利劍作用 推動解決基層突出問題——關於市縣巡察向村級黨組織...
    各省(區、市)黨委和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普遍重視市縣巡察向村級黨組織延伸工作,不斷加大統籌謀劃和督促指導力度,推動縣(市、區)黨委履行主體責任,逐步形成「省統籌、市推進、縣主責、鄉整改」的工作格局。31個省(區、市)均在巡視工作五年規劃中明確市縣巡察向村級黨組織延伸的具體要求,天津、江蘇、廣西等13個省(區、市)明確要求縣(市、區)黨委一屆任期內對所轄村級黨組織巡察全覆蓋。
  • 泗陽:嚴守安全底線擔起環保責任,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新突破
    近年來,泗陽縣大力推動木材加工和家具製造產業轉型升級,許多企業紛紛自覺扛起主體責任,爭當表率,認真執行企業轉型升級標準要求,加快推動企業在技術裝備、產品研發、品牌打造、安全環保等方面實現新發展新突破。6月4日下午,記者跟隨泗陽縣木材加工和家具製造產業轉型升級工作督導組來到位於江蘇泗陽經濟開發區的江蘇吉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走進車間,讓人眼前一亮,區別於以往常見的「大通鋪」式的開放型車間,吉福新材料採用了全封閉式的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