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月、做月餅、折制小兔子 中秋節烏鎮烏村出新招

2020-12-24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田虎)近日,記者從烏鎮了解到,烏鎮烏村將在9月23日、24日開展以「農民豐收,月圓中秋」為主題的慶祝活動,邀請遊客共度佳節。屆時,祭月、手作月餅、燈下猜謎等傳統活動都將在烏鎮烏村上演。

舊時中秋,烏鎮人喜食蘇式月餅,臨近中秋,烏村的烘焙教室也特別推出了冰皮月餅和傳統榨菜鮮肉月餅,現在來烏村,遊客可以親自製作、品嘗,把「團圓」吃進肚子裡。同時,中秋時,烏村的手工DIY教室裡將現場教學小兔子的折制方法。今年夏天,烏村夏令營的紙藝課堂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此次課程依舊會邀請紙藝課堂的其中一位老師教學。此外,9月23日晚八點十五分至九點,在烏村河灣酒吧外場和西柵昭明書院長廊處還會布置花燈,懸掛燈謎,等遊客前來體驗。

祭月儀式也是烏鎮中秋活動的傳統保留項目。儀式會邀請烏鎮當地的長者擔任主持人,設案供鬥香,上插各式彩旗,綴月宮故事,案頭放置月餅、時令蔬果,所有瓜果都產自烏村,正合秋收之意。儀式正式開始後,主持人誦讀祭文,身著傳統服飾的「仙女」上場跳舞,並為現場遊客發放月餅,帶去祝禱過的清水明目,也帶去中秋安康的祝福。9月24日中秋節當晚,在烏村篝火區和西柵白蓮廣場,這場傳統儀式如約和遊客見面。

(責編:田虎、連品潔)

相關焦點

  • 祭月、觀潮、賞燈 「最嘉興」的中秋打開方式
    你可以過一個儀式感滿滿的傳統節日,祭月、做月餅、燈下猜謎,感受人月兩團圓;也可以去錢塘江畔聽濤賞月觀潮訪古,人潮與海潮齊湧;或許還可以去平湖賞西瓜燈,在火樹銀花間穿行。記者昨天了解到,烏鎮烏村將在9月23日即秋分當天開展以「農民豐收,月圓中秋」為主題的慶祝活動,屆時,祭月、做月餅、燈下猜謎等傳統活動將在烏村一一上演。舊時中秋佳節,烏鎮人喜食蘇式月餅,而隨著食材和製作工藝的不斷創新,如今我們的餐桌上出現了多個種類的月餅。
  • 中秋節:關於中秋節的一些知識,你了解嗎?祭月的西瓜要怎麼切?
    中秋節記憶我是一個在姥姥家長大的孩子,從8歲開始,就被母親寄養在了姥姥家中,一直到我大學畢業,買了自己的房子,我才正式的離開了姥姥家。我印象中的中秋節,都是在姥姥家度過的,小時候在村裡面上學,每天跟姥姥生活在一起,每到中秋節,就盼望著母親能夠回來,盼望著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
  • 中秋節的前身是什麼?中秋節原來是祭月的節日!
    和其它節日一樣,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人們對月亮的崇拜和祭祀。根據現有資料,可以知道古人會在秋分這一天祭祀月亮,直到曆法出現,祭月節才調到農曆八月十五。《周禮》是記錄中秋這一詞現存最早的文獻,可見祭月節到了漢代已經演變成了中秋這樣闔家歡樂的節日。
  • 打月餅、祭月:山西過中秋節的習俗
    山西人過中秋節,月餅即是祭月供品,又是全家人歡度節日的食品,還作為贈送親友的禮品。農村習慣自已製作,稱為打月餅。每逢節日來臨,家家都要架鍋,自己烤制月餅。    月餅品種,我們家的月餅就分為兩種,一種甜的,一種鹹的。在和面方面都是往面裡加油和雞蛋,這樣做出來的月餅餅皮酥又香,也有人家不捨得下這麼大成本的,什麼也不添加,這樣的月餅即不好打,做出來也不太好吃。
  • 烏鎮烏村花樣童玩熱迎親子季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 (田虎)7月2日至8月31日,中國烏鎮烏村童玩節將開啟多項鄉村童玩活動,迎接暑期親子遊旺季的到來。 烏鎮已經連續十多年成功舉辦了民間童玩節,烏鎮民間童玩節更在2009年入選桐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觀潮、祭月、拜兔爺……中秋節習俗知多少?
    今天是中秋節,也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彩燈、月餅……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歡樂祥和氛圍。其實,早在魏晉時期,民間就出現了中秋賞月的活動,到了宋朝,夜市還會通宵營業,遊人絡繹不絕。中秋恰逢秋收,新谷登場、新酒上市……飲食可謂非常豐富。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月餅的身影。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
  • 中秋節為什麼有吃月餅的習俗?其實月餅是「祭品」,並不代表團圓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大家都了解月餅是中秋節的節氣食品了。
  • 中秋節習俗:祭月燒香鬥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中秋節習俗:祭月燒香鬥 2011-08-24 15:26 來源:百度百科
  • 中秋節故事大全(月餅的由來、經典傳說和英語相關)
    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英語拼寫為:mooncake(月亮蛋糕)。
  • 舌尖上的臺灣中秋節 月餅創意玩出新高度
    舌尖上的臺灣中秋節 月餅創意玩出新高度 2016-09-15 14關於中秋節的習俗,諸如賞月、吃月餅幾乎是全球華人的統一動作,臺灣人也不例外。只不過,臺灣過中秋還是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比如烤肉、月餅和文旦就是舌尖上的中秋三寶。  中秋節 烤肉季  講到中秋節要作啥,臺灣人首先想到的是烤肉!
  • 吃月餅的由來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
  • 中秋節的三個來歷,何時中秋吃月餅?
    中秋節的來歷主要有三種說法,除了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的傳說外,也有說中秋節起源於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在傳統的農耕社會裡,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於以此為生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於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種之時,都會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賜予五穀豐登,這種活動被稱為「春祈」。
  • 中秋限定|煙花大會+古鎮祭月+錢江觀潮,99%的人都難以拒絕!
    中秋放假倒計時啦 你以為過節就是吃月餅、賞月? NO !NO !NO! 貼心的小編早就準備好了 一份最別致最雅趣的出行指南 帶你get這個中秋最小眾的玩法 煙花大會、古鎮祭月、錢江觀潮 一定有一個正中你心懷
  • 中秋節為何一定要吃月餅?網友:我吃的不是月餅,我吃的是文化!
    每次將近中秋節,各種各樣的月餅擺滿大街小巷的大小商店,中秋節吃月餅的活動深入人心,連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中秋節之所以吃月餅,是因為這是文化傳統。在古代,月餅是一個讓人無比喜愛的食物,中秋吃月餅這一習俗流傳後世千年之久。
  • 2019年中秋節是哪一天?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
    馬上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吃月餅最初的興起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2019年中秋節是哪一天2019年中秋節是:2019年9月13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到來,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是古代祭月習俗演變而來的。
  • 預告 | 烏鎮烏村藝術沙龍第二期:兒童戲劇教育分享會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個夏天,烏村開啟了多場分享會第一期烏村藝術沙龍《小鎮上的美術館》關於烏村烏村一直秉承將最大善意釋放給每一位村民的理念,我們提倡村內社交,而社交本身不是旅遊產品,不屬於傳統「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中的任何一種。
  • 寫景作文:美麗的烏村
    烏村在烏鎮的盡頭,那裡風景如畫,美不勝收。五月的一天,我和媽媽來到了烏村。烏村擁有一望無際的碧綠田野,好像一片綠色的海洋。水稻們像士兵一樣,整整齊齊地排成一個個方陣;玉米挺直了腰杆,就像威風的司令官。五顏六色的小蝴蝶們在花叢中跳著歡快的舞,我忍不住想抓一隻,可不等我靠近,它們就飛遠了。穿過田野是一個野鴨湖。湖面上漂浮著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它們安安靜靜地,好像在甜甜地午睡。突然間,遊過來一群活潑的野鴨,湖面蕩漾起一陣陣的漣漪。野鴨們的脖子是墨綠的,還鑲嵌著一圈白毛,好像戴著一串美麗的項鍊。它們的肚子是白色的,圓鼓鼓的。
  • 中秋節手抄報:月餅傳說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團結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
  • 中秋節要到了,你知道為什麼叫中秋節嗎?
    據記載,周代,中秋夜就有迎寒和祭月的習俗。《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唐書·太宗記》就出現「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詞了。可見,唐代中秋節已成為節日。中秋節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賞月中秋節的傳說也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