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尚德實驗學校15名小學生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合影留念。 本文圖均為澎湃新聞見習記者鞏漢語 攝8月25日,星期二,晴。距離上海中小學生開學不到一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再次迎來一批前來參觀的小學生。他們八九歲,來自尚德實驗學校,即將升入三年級,在家長的帶領下來此領略歷史。
「經過學校同意,家委會自發組織了這次遊學實踐活動,兩周前家長們就著手籌劃了。」一名學生家長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認識中共一大會址,前一晚家長們還讓15名孩子學了線上黨史課程,並布置了遊學作業。
遊學作業卡片上寫著「童心向黨」,並布置了三道題目。記者看到,遊學作業卡片最上方寫著此次活動的主題——「童心向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遊學」,下方有三道題目:「請寫出或畫出一個小故事」,「請畫出你最喜歡的圖片或者人物」,「請抄寫最打動你的一段話」。面對這三個題目,9歲的付皓天顯得頗為自信。
他直言,自己最喜歡梁啓超生前使用過的手槍,一大會址的建築模型,以及鴉片戰爭時期為了阻止西方佔領,中國清軍用的銅炮。「它們都很酷,在當時有著重要的意義。」付皓天說。
小朋友們在第一版《共產黨宣言》上發現歷史的「小錯誤」。歷史的一個「小錯誤」同樣引起多名小朋友的駐足觀看。在展品「《共產黨宣言》第一版和第二版」前,9歲的斯琴圖雅向大家介紹,1920年8月份出版的第一版《共產黨宣言》中,封面上的「共產黨」錯印為「共黨產」,同年9月份出版的第二版才矯正過來。記者現場看到,小朋友們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四處拍攝。斯琴圖雅拿著微單相機,顯得很是專業,付皓天更是一個不落地拍攝每一個展品。展品「20世紀20年代包惠僧使用過的眼鏡」由於位置略高,付皓天將手機舉到頭頂也沒能拍到,他便請求媽媽幫忙拍攝。
「為什麼要拍這麼多?」記者問付皓天。
「我要回去再好好研究研究」,付皓天說。聽到這個回答,付皓天的媽媽為兒子伸手點讚。
家長不由感嘆:「歷史無論何時都有著重要意義,對目前的孩子來說,紅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還不是特別充分,作為家長想盡力彌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