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荷蘭第四寶人均年消耗8公斤,每次說它,荷蘭人都會笑

2020-12-19 不旅不婷

如果問荷蘭三寶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風車、鬱金香和木鞋。那麼如果說荷蘭有四寶,第四寶你能想到是什麼嗎?那就是連老鼠都喜歡的——奶酪。

說起奶酪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00年。奶酪對荷蘭人來說意義非凡,據統計,荷蘭每人每年消耗大約 8公斤的奶酪!除了是每日必備的食品外,更是早已成為荷蘭的一種象徵。咱們中國人拍照說「茄子」,荷蘭人在拍照時都說:「Say Cheese!」荷蘭年生產近 8 億公斤奶酪,是歐洲最大的奶酪國。因每年出口奶酪40萬噸,還是奶酪出口的第一大國。不只是量大,荷蘭奶酪的口感和色澤也是世界頂級的。

最早的記載表明,荷蘭的奶酪工業始於9世紀,主要為莎琳馬格宮廷所享用。到了17世紀,荷蘭產出的Gouda奶酪和Edam奶酪就已經享譽整個歐洲。在中世紀,荷蘭奶酪工業已日趨成熟,奶酪市場也不斷擴大。奶酪文化在荷蘭的阿克馬、豪達和艾登等城市都留下了濃濃的痕跡。而其中豪達作為荷蘭60%的奶酪來源地,又以其最具代表性的那如車輪般大小的黃色奶酪(kaas),外頭覆一層標明口味的薄蠟,因乳味重而大受歡迎。

在我們的觀念裡,奶酪品種不會太多,但在荷蘭奶酪品種五花八門,而且分類考究到超出我們想像。甚至像紅酒一樣分開等級,最貴的會讓你瞠目結舌。比如:紅波奶酪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完美球形的奶酪,Zeekraalkaas是種有機的羊奶奶酪,Edammer kaas是一種小圓形乾酪,它的出現可追溯到17世紀,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荷蘭奶酪之一,被稱為lootkaasjes或是球奶酪……

荷蘭的硬奶酪根據發酵時間,還有不同。只發酵了4周的Jong,發酵了8-10周的jong-belegen屬於輕熟型;發酵16-18個月的extra belegen屬於成熟型,發酵10-12個月的oud算陳奶酪,發酵超過18個月的overjarig就是陳年奶酪。也是一般人不敢挑戰的重口味。

從硬到切不動的「硬殼奶酪」,到柔軟細膩的「棉花糖奶酪」,做法和吃法也不盡相同。荷蘭最傳統的奶酪之一,被稱為農家奶酪的波爾恩卡斯奶酪,因為保留了牛奶醇厚的香味,荷蘭人有一種獨特的吃法,就是單獨以它為材料,做成酥脆、飽滿的奶酪泡芙!無論是將它當作開胃菜,還是飯後零食都是很好的選擇,搭配上紅酒,一口一個,根本停不下來!而荷蘭非常有名、獲獎無數的老阿姆斯特丹奶酪會被用來製作獨有荷蘭經典風味菜:老阿姆斯特丹焙防風草, 防風草兼具土豆的軟糯和胡蘿蔔的甜脆,口感相當特別!

根據奶酪的產品特性可以做濃湯,做菜,做法棍,做沙拉……簡直是料理界不可或缺的寶物。

回到現實層面,眾口難調,面對這麼豐富選擇,與其聽別人推薦,不如自己購買前最好先試吃下,再購買自己對味的。

對於我個人而言,最接受且最愛的是Smoked Processed Cheese煙燻奶酪。它屬於硬質奶酪,吃起來除了奶香外,還有煙燻火腿香,連樣子也和燻火腿差不多。口感是帶著肉香的淡淡鹹味。也是大多數中國人喜歡的味道。

最後,大家一起說「cheese」,生活不易,但我們要笑著面對哦。加油~這世界還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等以後有機會去奶酪王國荷蘭記得去pick心儀的美味奶酪吧。

相關焦點

  • 荷蘭人都說英語?荷蘭的「母語保衛戰」怎麼打?
    這種「高等教育英語化、國際學生受益大」的授課方式,一方面讓國際學生可以在荷蘭很方便地學習和生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荷蘭人自己的母語造成了衝擊。不難猜測,最古老的荷蘭語詞彙就和水有關,「waden」的詞根——「wad」,這個單詞最早於公元108年經羅馬歷史學家證實,它的中文意思是泥灘,描述了荷蘭的地理形態,特指瓦登海地區,而瓦登海(Waddenzee)也是wad衍生出來的詞語,十分生動。這些詞一直沿用至今,表達了荷蘭人與水的羈絆,也顯現了荷蘭語作為活化石的特殊屬性。
  • 這個國家的人,比中國人還能吃豬肉,人均消耗將近60公斤的豬肉
    德國菜的口味比較濃重且菜量十足,而且德國人喜愛吃豬肉和牛肉,根據統計,德國人人均一年要消耗55.6公斤的豬肉,然而愛吃豬肉的中國人則是每年人均消耗33公斤左右。可想而知,德國人吃豬肉的厲害,開玩笑的說,沒有一頭活豬能夠逃出德國。
  • 荷蘭毛獅犬——荷蘭人心中的國犬
    ,不禁心中慶幸,還好多看了幾眼,不然與它擦肩而過必然會是一個遺憾。荷蘭毛獅犬荷蘭毛獅犬的起源沒有人知道荷蘭毛獅犬這個犬種究竟起源與什麼時代,什麼犬種,什麼地區……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當人們注意到它時,它早已不聲不響的與荷蘭的歷史融為一體。
  • 荷蘭史:淺析荷蘭人在好望角建立的基地
    引言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隻預備20至30個月的夥食供應,但是當荷蘭人在好望角的基地建立以後,能夠得到補給站供應的食物,去東印度的船隻以及從東印度回國的船隻一 般準備9個月的夥食。荷蘭東印度公司船上所使用的航海儀器主要是直角器、標尺或稱為「戴維斯象限儀」的 儀器、羅盤以及沙漏等。荷蘭人不像英國人那樣大量使用航海日誌以及海路圖,他們也比 較晚地使用八分儀以及六分儀。1747年,所有的東印度公司的船隻都配備了八分儀。兩年以後,一份描繪及指導如何使用八分儀的指南在荷蘭出版。
  • 荷蘭少女:中國人沒有看不起荷蘭人,他們壓根不在乎我們
    如今科技的發展已經取代了不少傳統觀念上生活方式,世界發展進度的不斷加快,如今即便是在中國之內,不管是在外遊玩亦或者外出工作,都會看到許多外國人的身影。而不少的外國人也會與中國人進行比較,想要看出自己與中國人究竟有什麼不同,那邊的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更勝一籌。
  • 為什麼荷蘭人那麼高,1.8米還拖後腿?原來女生都是身高控
    荷蘭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87米,在過去的200年裡,平均身高增加了20釐米。而荷蘭成年女人平均身高是1.68米,並不是最高的,拉脫維亞成年女性身高1.70米。相比之下,美國成年男性、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77米和1.63米。
  • 上市公司的基因是冒險,荷蘭人幾百年前就用它錢生錢
    這些股民們耳熟能詳的名詞,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可以說:沒有荷蘭人,就沒有上市公司,也沒有今天的股市。荷蘭人的血液中與生俱來就充滿了冒險與賭博精神。「小富即安」的生活在荷蘭人看來是完全不靠譜的。16至17世紀,隨著西方航海理論日趨成熟,荷蘭、英國、西班牙與葡萄牙揭開了海外擴張的篇章。
  • 為啥荷蘭人很高,相同環境下的東亞人卻不高?科學家給出三個原因
    荷蘭這個國家很有辨識性,風車、木鞋、奶牛和一群大高個兒。人們都說,身高跟地理環境有關,荷蘭人身高突出,與其沿海低地環境息息相關,然而,東亞三國也有很多沿海低地,為什麼身高卻不如荷蘭人呢?
  • 歷史上的荷蘭是怎樣的呢?
    倫勃朗14歲進萊頓大學;17歲去阿姆斯特丹向歷史畫家拉斯特曼學畫;1627年21歲時已經基本掌握油畫、素描和蝕刻畫的技巧並發展了自己的風格,回家鄉自己開畫室招徒作畫,期間畫了許多自畫像。德西德裡烏斯·伊拉斯謨,史學界俗稱鹿特丹的伊拉斯謨,是中世紀尼德蘭(今荷蘭和比利時)著名的人文主義思想家和神學家。
  • 校友說 | 法學畢業,我的荷蘭求職之路-實習篇
    (以下內容來自荷蘭校友分享,僅代表校友個人觀點。)目前就職Vanderlande Industries B.V.,在上海也有辦公室。全球大概有7000多名員工,在荷蘭總部大概有2000人。荷蘭本碩連讀5年法學,在兩家律師事務所和一家新的中國企業工作過。在荷蘭讀書工作生活大概8年時間。
  • 荷蘭人「很懶」,為什麼比我們發達?網友:懶的境界好高
    先別急,我們來看看荷蘭人「很懶」,為什麼比我們發達?網友:懶的境界好高。工作短印象總的荷蘭,是鬱金香大國,是風車大國,是一個像童話一樣美麗的國家。荷蘭人是出了名的高,當然也是出了名的「懶」。他們懶到什麼程度呢?
  • 疫情之下的荷蘭人有多瘋狂?我在荷蘭3個月,親眼見證了一切|遠讀重洋
    與此同時,普通荷蘭人的反應,則大多輕鬆多了。當丹要去每周例行的酒吧聚會時,我勸阻了他。他不解,繼而產生了牴觸心理,他認為我太緊張過度。「你這種反應一點也不正常」,他說。△ 首相(左)演示「不要握手」但是,看到這樣的場景,想笑也笑不出來。荷蘭人還是太不把這個病毒當一回事了,他們真的知道接下來面對的是什麼嗎?說到荷蘭的防疫政策,主要由荷蘭衛生局負責協助政府制定。
  • 揭開荷蘭人身高之謎——你敢想像未來人人都是姚明的世界嗎?
    荷蘭人的身高100年後躍居世界第一(男169-183釐米,女155-169釐米)。即便全球的平均身高都得到了顯著增長,但荷蘭人的身高還是像謎一樣吸引了大家的關注,為此我也查閱了文獻想了解其中原因。荷蘭人為啥這麼高?荷蘭人還會一直長高下去超過姚明麼?
  • 不摳不帥,不配當荷蘭人
    別以為荷蘭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它其實在地理位置上絕不樂觀。 位於歐洲西部,西北兩面都瀕臨北海的荷蘭,地勢非常低平,因而它其實有個更正式的名字——「The Netherlands」(尼德蘭在荷蘭語是「低洼之地」之意)。
  • 500年以來,荷蘭人都是怎麼吃的?
    傳統上,荷蘭人會做一種叫做「olykoeks」的小吃,它是一種把麵糊放到油裡炸成的小球。因為麵糊的中間沒有邊緣那麼容易熟,荷蘭人會把中間塞進水果、堅果等不需要烹調的食物。甜甜圈的英文「doughnut」裡面,就有一個意為堅果的「nut」。17世紀初,移民美國的荷蘭的殖民者把這個傳統小吃帶到了美國,然後就有了我們現在經常吃的各種甜甜圈的變體。
  • 荷蘭人的吝嗇與中國人的有錢
    荷蘭人是世界上最吝嗇的人,歐洲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兩個荷蘭人在飛機上同時發現了機艙中的一枚銅幣,兩個人不僅眼尖而且都身手敏捷,同時抓住硬幣,當然一人一半。只是兩個人都堅稱是自己最先看見硬幣的,誰也不願意鬆手,於是兩個身強力壯的荷蘭人都使出吃奶的力氣拼命往後拉,結果銅幣被越拉越長,最後被硬生生地拉成了一根銅線。
  • 荷蘭語,學還是不學?我有話說……
    在他們看來,大部分亞裔移民在當地社會的融入程度還是很高的,不僅二代移民能說非常好的荷蘭語,而且一代移民也能說。相比較之下,許多來自摩洛哥和土耳其的外來人口融於程度較低,比較排斥荷蘭當地的語言及文化,荷蘭人對此還是比較介懷。
  • 在中國賣奶酪的荷蘭人
    2008年5月5日,央視《致富經》欄目播出:在中國賣奶酪的荷蘭人,以下為節目內容。  這是荷蘭人雷一鳴在山西省陽曲縣的奶酪場,因為馬上就要做奶酪,所以他正忙著收購附近奶農的牛奶。雖然是外國人, 普通話卻是雷一鳴現在說得最多的語言,即使跟家人一塊,有時候他也會說一點中文。然而剛來中國的時候,雷一鳴一句漢語都不會說,11年過去了對他們來說,中國就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雷一鳴:「如果有荷蘭人說中國一句話,是不好的話,我感覺我不舒服了,如果中國說一句話,說荷蘭怎麼怎麼樣,我也不舒服,現在就有這個矛盾。」
  • 鄭成功為何能打敗荷蘭人
    失算的荷蘭當局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在中國東南沿海活動。兩度攻擊澳門未果後,1622年,他們在澎湖築一堡壘,謀求與中國通商,但澎湖乃明軍巡防之地,雙方刀兵相接。結果,荷蘭人按明朝要求退出澎湖,同時得到默許,移居「化外之地」臺灣作為代替。
  • 中國遊客在荷蘭坐地鐵,一進車廂就尷尬了,荷蘭人:少見多怪
    中國人很保守,所以中國遊客去其他國家時經常會遇到尷尬的事情,當中國遊客在荷蘭乘坐地鐵時,他們一上車就感到尷尬,荷蘭人:少見多怪,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為什麼中國遊客感到尷尬?然而在荷蘭,情況完全不同,事實上,荷蘭人平時也穿得很好,只是因為這位中國遊客恰好趕上了當地的地鐵無褲日,而在這一天,在這一天不管男女都不會穿外褲然後出門,所以不僅僅是在地鐵上,其實在外面路邊也是如此,所以才會說少見多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