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考也瘋狂:應援、拜神、「007」,只為一搏階級躍升

2020-12-25 騰訊網

在韓國不少人戲稱「從幼兒園就開始備戰高考了」

圖源:GettyImages

論高考及考試當天的「盛況」,韓國一點不輸中國。

12月3日,為讓考生順利趕考,各大公司清晨錯峰上班,韓國證券交易所都要推遲一小時開市;

英語聽力期間,進出港航班停止起降。已經在天上的飛機,則需要留在3000米之上盤旋,生怕轟鳴的引擎聲影響考生發揮;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是機長廣播,很抱歉地通知您我們的航班將會延誤降落,原因呃……是suneung(韓語高考的英文)

圖源:網絡

教堂和寺廟裡,緊張的家長點燃蠟燭向上帝、佛祖祈禱。他們邊禱告邊看表……9點鐘,「保佑我孩子語文超常發揮」;11點,「保佑我孩子數學保持狀態」;14點,「英語聽力千萬不要出差錯」……

「保佑孩子考試順利」

圖源:GettyImages

韓國高考通常在每年11月中旬舉行。由於新冠疫情,今年春季,所有高中推遲一個月返校,這也意味著考生損失了一個月的高質量備考時間。作為彌補,政府決定將今年的考試日期推遲兩周,安排在12月3日。

沒料到,隨著氣溫下降,韓國迎來第三波疫情,光是高考當日的新增病例就高達540例,給本就「壓力山大」的考試帶來更多變數。

必勝!

圖源:Kim Hong-Ji

韓國考生紛紛無語凝噎,仰天感嘆道「我們這屆真是太難了!」

最特殊的高考

在往年,可以用「熱鬧非凡」來形容考場外的景象。

場面十分熱鬧

圖源:Newsis

低年級學生拉橫幅、喊口號、敲鑼打鼓給學長學姐打氣。他們還會給考生獻上熱茶以及一種傳統太妃糖,寓意要「粘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後輩向前輩行大禮也是一種虔誠的祝福

圖源:Newsis

今年,出於防控考慮,政府要求學校取消「應援活動」,家長也不能在考場外給孩子加油吶喊。熱鬧的氛圍不復存在,母親們只能在孩子進入考場前輕輕祝福一句「好運」,父親們則沿著校牆站成一溜,默默祈禱。

變化遠不止這些。

進入考場前,工作人員會檢測考生體溫。考場內,每張桌子前都豎起一塊透明塑料擋板,用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

板子要足夠透明,方便監考老師觀察

圖源:Kim Hong-Ji

更要命的是,學生在考試期間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關於要不要戴口罩,我國六七月份時也有過討論。大家普遍認同口罩確實會影響發揮,因此衛健委也貼心規定,除了中、高風險地區,其他地區考生在進入考場就座後,可以自己決定戴不戴。

韓國考生在這件事上卻沒有選擇。而且他們的高考是在一天內考完所有科目,本來就是場腦力、體力的雙重「馬拉松」,這次還要帶著口罩「跑」,想想都覺得缺氧。

試卷派送中.......

圖源:韓國《中央日報》

對於那些不幸感染病毒的考生,教育和防疫部門也另有安排。根據韓媒報導,今年就有35人是在負壓病房裡完成考試的。這35人不僅擁有穿著D級防護服的考官一對一監考,還有醫護人員通過錄像遠程監控,以提供必要的醫療援助。

400餘名尚處在隔離期的考生,也在特定考場完成了考試。

考試當天的變化只是「冰山一角」,更大、更繁瑣的工作往往都在考試之前的準備階段。

為抑制病毒傳播,高考前一周,韓國所有高中就停課轉為線上教學;衛生部門則花費數天,對31000間考場教室一一消毒;政府運營的診所也保持24小時營業,好給在最後時刻身體抱恙的考生提供幫助,安排特殊考場。

提前對考場進行消毒

圖源:GettyImages

考生家中,安全之弦更是緊繃。為了不把外面的病毒帶回來,不少父母過上了公司、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放棄了應酬和休閒活動。

有些家庭,全職媽媽甚至責令丈夫暫時住在婆婆家,其他孩子周末留在學校,好給備考考生提供一個相對「無菌」的環境。

頂著疫情高考,做優秀韓國人

新冠疫情打亂了世界各地的大學入學考試。

在美國,出於安全考慮,幾乎所有大學都取消了對SATs考試的要求。而英國,A-Levels也無奈終止,改為老師根據學生日常表現估算出一個分數。

在考試成績只佔高校招生標準一小部分的國家,取消或推遲考試給學生帶來的影響相對有限。在「一考定終生」的韓國,要不要二度推遲高考,引發了巨大爭議。

考試前一天,文在寅發推給考生打氣

考試前幾周,6000多人在線籤署一份請願書,呼籲再將高考日期往後推半個月。

這份請願書將如期考試形容為「把孩子往火坑裡推」,還質問政府到底認為學習重要,還是學生及民眾的安危更重要。

這種擔心並非毫無道理,韓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介紹,此次疫情與之前兩次都不同,主要是在年輕人間傳播。此外,12月3日高考結束後,一些學生還會去往外地參加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

第三波疫情比前兩次都嚴重

圖源:美聯社

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條「漏網之魚」混入考場,極有可能引發聚集傳播,然後隨著自主招生的進行,潛在病毒攜帶者又分散到全國各地……韓國疫情防控恐怕會直接失控。

但政府層面的決心已下——再次延遲高考?

點擊播放 GIF 0.0M

總統文在寅發推鼓勵民眾,「如果在艱難時刻我們還能順利進行高考,那麼這將證明韓國式隔離防控十分優秀!」

教育部長俞銀惠也聲援表示,今年的高考已經被延期一次,不能再次推遲。她還提醒民眾,4月韓國在疫情中成功舉行了一屆選舉,贏得全世界讚揚,所以大家要對政府有信心。

俞銀惠

圖源:網絡

要不要二度推遲高考,「當事人」考生群體眾說紛紜。

考前,申請了社會學專業的「真·學霸」趙珉俊告訴媒體,再度推遲意味著自己有更多時間去上補習班和複習,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他也確實擔心感染新冠病毒,「如果被強制隔離,那麼就不能參加其他學校的自主招生了。」

只是大多數學生似乎覺得夠了。一位黃姓考生甚至表示,比起感染新冠病毒,自己更怕被熬到丟失狀態,考砸了。

還有一名叫羅英緒的考生說,儘管佩戴口罩和考場內安裝的隔板會分散注意力,但自己更擔心再度延期帶來的不確定性。「講真,我希望考試趕快結束,雖然有些危險,但是無止境的推遲和學習對我來說更煎熬。」

高考前一天,梨花女高的考生們正在確認考場位置

圖源:《中央日報》

估計不少父母也這麼想。夫妻分居、其他孩子被迫住校……這麼一推再推,不知道多少家庭將會「支離破碎」。

千軍萬馬爭搶階級躍升門票

「一考定終生」、「考砸這輩子就完了」……韓國高中生也是聽著類似「恫嚇」長大的。

儘管70%的學生都能進入大學校園,但高考競爭仍舊激烈——只有金字塔尖的2%可以被有「SKY高校」之稱的首爾大學、高麗大學以及延世大學錄取。

「SKY高校,您的人生巔峰」

圖源:網絡

在韓國,從這三所高校畢業,意味著更有可能進入政府機關或者「大財閥」企業工作。對於家境普通的學生來說,這是社會流動性變差大背景下,一個少有的階層躍升機會。

與中國類似,韓國人對考試的「狂熱」由來已久,屬於「歷史問題」。

早在公元958年高麗王朝時期,「古韓國」就開始借鑑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

《教育熱:韓國的社會、政治與求學》一書作者米歇爾介紹,在古代,只有通過科舉考試,韓國人才能進入政府體系工作。哪怕一個人不想走仕途,「通過考試」這件事仍然可以提升其家庭的社會地位,因為教育是獲得權威的一種手段。

《教育熱:韓國的社會、政治與求學》

19世紀末,韓國逐漸落入日本勢力範圍,直到最終淪為後者的殖民地。

作為附屬,日本殖民者不允許韓國民眾接受初級以上的教育。這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韓國文盲率居高不下,只有不到5%的成人擁有中、高級別的文化水平。

現代高考成形於19世紀50年代。儘管那時的朝鮮半島飽受戰火紛擾,經濟、政治十分動蕩,但韓國堅持反對日據時期的「教育精英化」,致力於教育的全民普及。

韓國上世紀的學校

圖源:《韓國時報》

隨著韓國經濟不斷發展、轉型,高考成為國家及社會選拔人才的重要渠道。就像高麗王朝時那樣,不少家庭把「優異的高考分數」看作了脫離貧困的「船票」。

應試代表的意義,讓韓國教育突飛猛進。二戰結束時,朝鮮半島只有一所大學,學生主要還是日本人,但2019年,這一數字已經上升至203所(還有127所學院)。

韓國學生的學業水平也位居世界前列,科學、數學成績長期霸佔經合組織國家前三甲。

「沒人在生活中這麼說話」,韓國英語考試也備受外國人吐槽

圖源:網絡

只是優異成績的背後,是一張張因壓力過大而「扭曲變形」的面龐。一位高考備考生曾向《大西洋月刊》透露自己的一天:白天,在學校不間斷學習10小時,倉促的晚飯後,是必須參加的晚自習。晚上十點,自習結束,一些學生回家繼續學習,另一些則去私人補習班「填鴨」。

眾多數據證明這樣的生活並不是個例。

一份調查曾發現,韓國10至29歲的青少年擁有世界上最高的自殺率,自殺原因多與考學引發的焦慮及其他精神疾病有關。另一份經合組織的報告也指出,在被調查的30個國家中,韓國兒童是最不快樂的。

據《韓國先驅報》34%的韓國學生有因為考試產生過自殺想法

圖源:Christina Sjogren

教育成本同樣連年攀升。根據韓國教育與統計部公布的數據,2019年,韓國人花在課外補習上的鈔票達到了驚人的20.99兆韓元(約合人民幣1266億元)。

高額的教育支出不僅間接導致韓國越來越低的生育率,更是忽視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高中三年裡,從來沒有一個老師問過我未來想成為什麼,或者大學想學什麼專業。沒人真正關心我的興趣愛好,也不關心我更擅長什麼。」一位韓國學生曾如是控訴道。

相關焦點

  • 深度揭露韓國階層的分化丨湯匙階級論
    但後面的發展,實在是每一步都出乎意料之外,劇情越來越瘋狂也越來越緊張。更厲害的是,導演融合黑色幽默與絕望感,拍出一幕幕荒唐的情節,但這些離譜誇張的情況放在社會狀況的脈絡下看竟然很貼近現實。在爆笑背後,頗令人傷感。在作為上層人士的樸社長的認知裡,坐地鐵的人有地鐵人群的氣味,住地下室的人有地下室的氣味。這味道是難於表示的味道,屬於自己階級、階層的味道。
  • 韓國高考,考生壓力超過中國學生
    「對於一個韓國韓國學生來說,一天睡4個小時的考生不一定會當選,但是一天睡5個小時的考生,一定會落榜。」這是韓國學生中一直流傳的四當五落的說法。在韓國相當於中國高考的文化考試的是韓國的大學修業能力考試,是一天考5科。所有你參加高考的考生要帶著便當去奔赴這個決定命運的考場。高考當天全民戒備,股市順延一個小時開盤。
  • 韓國今日高考:後輩跪地磕頭 高喊「學長不復讀」!
    韓國一高中前,後輩為參加高考的前輩行大禮。(韓媒《中度日報》)韓國一高中前,後輩為參加高考的前輩行大禮。(韓聯社)海外網11月15日電 韓國2019學年高考15日上午舉行,全國設1190處考點,共有9.5萬人應考。科目包括國語、數學、英語、韓國歷史與科學和第二外語/漢文。天還沒亮,學校門口已經擠滿了應援的後輩。
  • 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普通家庭的孩子再努力,也難以跨越階級的鴻溝
    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寒門難出貴子 中國的高考制度已然成為當今社會下最公平的人才遴選制度。高考給年輕人打開了一條階級流動的通道,避免了階級的固化,因為「分數面前,人人平等」。
  • 韓國高考殘酷真相:普通家庭的孩子再努力,也難以跨越階級的鴻溝
    文|老虎扭扭腰育兒課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寒門難出貴子中國的高考制度已然成為當今社會下最公平的人才遴選制度。高考給年輕人打開了一條階級流動的通道,避免了階級的固化,因為「分數面前,人人平等」。但在我們的鄰國韓國,階級嚴重分化、固化,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即使再努力,也很難通過高考,跨越階級的鴻溝。在韓國社會裡,由於家境所帶來的學歷差距,不光體現在學習成績上,更甚至全方位地體現在了孩子的審美、素養、思維等多個方面。
  • 更加殘酷的韓國高考,中國學生看了都減壓
    而世界上不止中國學生有這麼大的壓力,在遙遠的韓國,學生壓力更大,而且不止是學生自己,甚至上升到整個家庭,甚至是階級之間的鬥爭。韓國學生中流傳著一種說法,叫「四當五落」,就是每天睡四個小時的學生會被錄取,睡五個小時的學生將會落榜,這不是戲言,這發生在韓國的每一天,每當睡覺之前,可以看看網上韓國學生的直播,有多少學生在挑燈夜戰。
  • 韓國高考比我們還要「瘋狂」(組圖)
    只要是中國人都知道我們高考的巨大壓力,但是讓人詫異的是,鄰居韓國「瘋狂的高考」,甚至比中國高考有過之而無不及。7日,韓國65萬多名高中畢業生經歷一場「高考煉獄」。
  • 韓國高考,內卷大戰即將開始
    「修能」的全稱是大學修學能力考試,就是韓國的高考。藝琳是首爾梨花外國語女高高三的一名學生,如果沒有疫情,現在她早已結束了高考和朋友們一起開心的畢業旅行了。▲疫情之下的韓國高考考場「考試一周多前,我鬼使神差的和同學們出去聚餐,若是沒有那次的聚餐,我也不會臨考試前一天還躺在醫院。」
  • 湖南留守少女高分考入北大,命運本來不公,唯有讀書能奮力一搏
    今年,湖南省高考成績公布的當天,耒陽有一個村落在深夜依然沉浸在喜悅之中,50多名老師乘坐9臺車,抱著煙花炮竹走了30多裡來到了這裡,他們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報喜。村子裡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績,獲得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這座村莊因為一個女孩而熠熠生輝。
  • 《鄰座的怪同學》熱映 熱血青春態度為高考應援
    近日,社交網站上一支高考生哭訴視頻引發網友熱議,原來她因為要備考無法觀影,熱心網友送上應援「高考加油!考完一定要去看電影」。屆時,相信《鄰座的怪同學》中展現的青春成長故事,將帶給考生們對於人生之路非同尋常的啟發。
  • 殘酷的韓國高考,窮人再努力也沒用,家庭經濟實力決定三六九等
    這是韓國一個很經典的片子,主要講述了韓國高考的殘酷。這部紀錄片中有一句話特別有韻味「學習不會背叛努力的人」,這句話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是韓國的觀影者看到了這句話,我想,一定會為之氣憤。要知道,在韓國的普通家庭中,如果想要通過高考出人頭地,那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情。
  • 追星太瘋狂?幼兒園老師竟讓學生為熱播劇錄應援視頻
    追星太瘋狂?幼兒園老師竟讓學生為熱播劇錄應援視頻 時間:2018.07.25 來源:娛情記事本 分享到:
  • 韓國高考要命還不公平
    今天看了個視頻,忍不住想說兩句,咱們中國未來幾年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其中高考就起了很大的作用。看了個關於韓國高考的紀錄片,感覺韓國高考太不公平,太要命了。韓國學生每天從早到晚瘋狂學習15個小時,很多人小小年紀就腰酸背痛,手指都磨出血泡和老繭,連廁所都不敢上,但依舊有很多考不上大學,未來的人生一片灰暗。
  • 其實,韓國的高考比中國還殘酷
    韓國有個諺語叫「四當五落」,意思是每天只睡四小時就能考上理想大學,每天睡五小時就會落榜。韓國的高考在每年11月,和中國一樣都處於地獄模式,甚至比中國還殘酷,高考也牽動韓國人民的心。高考期間公務員延遲上班,要給考生出行提供便利,航空公司會減少航班進出,防止影響考生英語聽力,這景象是否似曾相識?韓國高考科目也很多,一共6科領域7門課,要在一天之內考完,考生壓力可想而知。韓國高考科目如下:
  • 潮汕拜神圖鑑
    除了這些大大小小的節日,潮汕家庭中有婚嫁、喪事、入宅、女孩子成人禮「出花園」,或是遇上大小事或難題,如孩子中高考、中年人做生意改行、老人生病等,他們也都會「求神拜佛」,帶一張「平安符」回家才會安心。 此外,潮汕人拜神也不局限於潮汕地區,即使他們外出到其他城市或國家工作定居,也會長途跋涉將祖先和神明請到「第二故鄉」的家中。
  • LOL:韓國戰隊bbq場外應援驚呆觀眾,不愧是韓國唯一「燒烤攤」
    今天韓國LCK賽區開始夏季賽,第一場就是MVP和BBQ的對陣,bbq作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戰隊,他們的場外應援總是可以驚呆觀眾,bbq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懂,燒烤的意思,而同賽區的傳奇戰隊SKT按照漢語拼音的讀法,可以讀成燒烤攤,而因為SKT的戰績一直都是比bbq好很多,所以SKT一直被我們國內的觀眾稱之為韓國唯一的燒烤攤。
  • 韓國兒童節,孔劉和李東旭一起為拍新劇的金高銀送上應援咖啡!
    韓國兒童節,孔劉和李東旭一起為拍新劇的金高銀送上應援咖啡!5月5日是韓國的兒童節,很神奇的是,在這一天,韓國著名演員李東旭和孔劉一起為正在拍攝新劇的金高銀送上了應援咖啡,應援車上擺著的牌子上寫了一大段話,吸引了大家的關注,據了解,這一段話就是孔劉在《鬼怪》中寫給小新娘的契約書上的諾言,翻譯過來就是:「太乙在咖(甲)啡車沒有效用價值的時候也不能說沒有效用價值,鬼怪和使者很柔弱!」
  • 疫情也無法阻擋,韓國學生補習的瘋狂
    如此瘋狂的「轟炸」之下,韓國一些小學生在五六年級時便已學完初中知識。相關調查顯示,每100名初中生裡就有8名超前學過高中內容。學生們一心向學、心無旁騖的背後,是不少韓國父母砸鍋賣鐵也要咬牙付出的「金錢代價」。根據韓國教育部的統計,2018年韓國初中生人均補習費用超過了30萬韓元。
  • 見證過2016年TFboys生日應援比拼,何炅收禮不值一提!粉絲都有錢
    但是,作為明星藝人,並沒有錯啊,粉絲的有追星的意願,心甘情願地為自己喜歡的明星復出,能夠應援、接觸到明星的,有幾個是普通人,沒點實力,應援團都不收的。何炅接受的粉絲的禮物,都屬於小恩小惠,正常的饋贈禮物而已,比起更有財力、更瘋狂的追星應援團,根本不值得一提。
  • 送金條玉石、花700萬慶生,流量粉絲的應援到底有多瘋狂?
    其實,送主持人禮物是粉絲應援的一部分。應援是一個舶來詞,指的是給喜歡的偶像加油助威。最開始的應援很簡單,上世界八十年代,日本偶像開演唱會時,粉絲會揮舞螢光棒、穿著統一服飾配合演出。粉絲們操著當媽媽的心,幹著工作室該幹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