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企業紛至沓來 德清打通交通脈絡鋪就經濟騰飛路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19-08-27 12:01 |德清新聞網

8月20日,國家鐵路集團工程管理中心批覆湖杭鐵路全線站前工程施工圖。這標誌著湖杭鐵路項目取得開工前這一控制性節點成果。

湖杭鐵路建設,對德清意味著什麼?

湖杭鐵路連接湖州至杭州西站,途經德清境內約20千米。同時,可從德清經湖州連接到正在建設中的商合杭鐵路和即將建設的滬蘇湖鐵路。「通過湖杭鐵路,可以向外聯繫上海、江蘇、安徽、河南等地區。」在德清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楊劍煒看來,這意味著,德清在杭州、上海、蘇皖重要交通通道及長三角交通網中的節點作用日益顯現。

區域融合,交通先行。德清作為杭州北上交通門戶,高速、高鐵、鐵路等現代化陸上交通齊全。近年來,杭寧高速德清北互通、304省道改建二期、杭州繞城高速西複線湖州段、104國道德清段改建提速、京杭運河航道整治等一批重點融杭交通項目,或開工、或推進、或建成,服務於區域經濟發展。

「天下商埠之興衰,視水陸舟車為轉移。」正因為交通的便利,德清早已成為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人氣和機遇聚集的「創業新城」,長三角著名的休閒勝地……

高新企業紛至沓來

「優越的交通區位是我們當初決定把企業落戶到德清的主要原因之一。」浙江中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波開門見山地說道。2017年,中特智能在鍾管鎮南舍工業園區建成投產,企業主要生產大型智能印染設備。「因為設備體積大,所以運輸也是很關鍵的一環。」李波說,紹興和江蘇吳江是全國兩大印染行業基地。德清所處的區位,無論是東往紹興,還是北向吳江,都讓企業產品的運輸時間縮短,運輸效率大大提高。不久之後,杭州二繞的建成將彌補德清東西向交通薄弱短板,減輕杭寧高速通行壓力,為企業帶來更多利好。

同樣,2015年1月,一直在江蘇發展的浙江南元泵業有限公司來到雷甸鎮。「這裡不僅供應鏈全面、配套設施齊全,而且緊臨練杭高速和杭寧高速,交通優勢明顯。」企業負責人趙見芳說,搬遷之後,優越的交通也為企業留住了更多的人才。

和中特智能、南元泵業一樣,得益於便利的交通區位,目前,600多家杭資企業落戶德清。隨著大批杭資企業的入駐,兩地商貿、物流等三產服務業加速融合,該縣約1/4高新技術企業、30%以上高端人才,以及60%以上創新載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來自杭州。

有人說,地理信息小鎮是「產業和人才最密集的地方」。確實,截至目前,小鎮已吸引匯聚了300餘家地理信息企業,實現了地信產業從零到一百億的突破,撬動了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日新月異的地理信息小鎮

不僅於此,去年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在德清召開。如今,德清國際會議中心已成為杭州地區乃至全國各類大型會展會議活動舉辦地。「很多企業看中的正是這裡便捷的交通區位。」在湖州莫幹山高新區地信局副局長王更亮看來,德清地處長三角一小時交通圈,區域內經濟活躍。這為地信小鎮帶動長三角、輻射全國的地信息產業基地,帶來人氣和機遇。

另外,得益於便捷的交通,一大批高端房地產項目也紛紛進駐,德清城市品位不斷提升。

路港聯動打通脈絡

德清水網密集,內河航運發達,除了陸路交通,大港航、大物流也為經濟發展增添活力。近年來,德清內河航道不斷改善,京杭運河規劃提升為三級航道,千噸巨輪可暢行。目前,該項目正處於最後衝刺階段,計劃8月底五座橋梁全部合龍,10月航道及橋梁工程將完工。「京杭運河提升通航後,將為大型船隻航行提供便利,提高京杭運河整體運輸能力,極大發揮「黃金水道」的價值,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楊劍煒表示。

德清港是海河聯運京杭運河的重要港口之一。今年上半年,德清縣完成水路貨運周轉量38301.1686萬噸公裡,同比增長8.7%;貨櫃業務量突飛猛進,上半年完成8.09萬標箱,同比增長59.9%,兩項指標增長率均獲湖州市第一。這離不開德清港的貢獻。

業務繁忙的德清港

作為我省內河港口,德清港年吞吐能力達350萬噸,可為進出口貿易提供就地檢驗檢疫、通關清關、保稅倉儲、物流配送等服務,不僅能保障本土企業便利出行,輻射到的周邊水上運輸線路也將更加活絡,企業經杭湖錫航道可轉京杭大運河和杭申線,不僅可連通上海、寧波、太倉、嘉興等海港,還可連通浙、蘇、皖各內河港,從而大大降低運輸成本。

交通興則百業興。如今,德清已逐步形成了「大交通、大物流、大港航」的交通格局,陸路、水路交通高水平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通了城市之間的聯接脈絡,拓寬了的確誒那個向外發展的路徑,也為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原標題《交通大發展鋪就經濟騰飛路》,原作者董華、吳薇、王正、謝尚國。編輯張哲萍)

1566878461000

相關焦點

  • 丹稜:以路為基 助力美麗經濟蓄勢騰飛
    近年來,為加快推進地方生態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勝勢,丹稜縣鎖定美麗經濟發展路徑不動搖,在「敞開北大門、融入大成都、擁抱大峨眉、建設大交通」的思路指引下,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以道路主幹道建設為突破,構建起了完備的道路交通網絡。交通助力,大雅丹稜的美麗經濟正蓄勢騰飛。
  • 吉縣:交通路網鋪就致富路
    十三五以來,吉縣按照「經濟發展、交通先行」的工作思路,堅持把道路交通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爭項目、抓工程、求質量,累計新改建「四好農村路」685公裡,完成投資7.8億元;實施安防工程282公裡,完成投資3771萬元,三大板塊旅遊公路續建工程新開工111公裡,已完工30公裡,完成投資2.5億元,基本形成以國道、縣道為骨架,鄉道為補充、村道為輻射的區域交通網
  • 打通交通「任督二脈」,長沙靠的是什麼?(上)
    為了確保人民群眾交通暢行,出行安全,去年11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圍繞「人、車、路、企、政」等方面存在的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在全省開展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行動。長沙市作為湖南省會,也是交通、人流、物流最為集中的城市,機動車輛已經超過280萬輛,而且每年登記上牌的機動車以10%的速度增加,人、車、路、企、政等方面都存在很多治理難點。
  • 「四好路」鋪就脫貧振興「康莊道」
    村裡的路通了,大家發展特色產業的思維活了,龍蝦養殖成了規模,獲益的不只是他一個人——如今村裡及周邊大小龍蝦養殖戶有幾十戶,形成了集聚效應,真正成了鄉村的特色產業。 四塞之固,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銅陵市境內地形地質變化較大,低山、丘陵交結,河溝、湖沼廣布。受其影響,歷史上銅陵市農村公路基礎條件薄弱,一直制約著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 鋪築千裡騰飛路 縈繞山戀入夢來——「十三五」時期儋州交通工作回眸
    道路交通的巨變,在改變著儋州群眾的出行方式,同時也為儋州拉動投資增長、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為鄉村振興奠定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基礎。據統計,「十三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儋州共投入資金27.18億元,農村公路六大工程累計開工建設裡程達1694.69公裡,佔項目總裡程的100%。
  •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產業加速集聚 經濟振翅騰飛
    7月2日,湖南紅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湖南紅土航空」)正式落戶湖南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由此改寫了湖南沒有本土航空企業的歷史。湖南紅土航空的入駐,使長沙航空業撥開雲霧,長沙乃至湖南的臨空經濟都將迎來質的提升。「湖南不靠海,不沿邊,走向世界靠藍天。」2017年,規劃面積140平方公裡的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設立。
  • 一場交通大會戰,如何打通南海經濟發展「大動脈」?|南海經濟觀察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2020年6月,南海區第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決議通過實施「交通大會戰」的報告。7月,就印發了《佛山市南海區「交通大會戰」行動方案(2020年-2025年)》。這不僅有效拉近了廣佛距離,更推動南海交通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全面打通了南海對內對外的經濟「大動脈」。
  • 打通交通運輸「大動脈」,促進經濟社會動態循環
    恢復經濟社會秩序,交通運輸是「先行官」,必須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湖南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有序組織恢復交通運輸秩序。(2月28日《湖南日報》)企業復工復產,交通運輸是「先行官」,只有打通「大動脈」,才能暢通「微循環」。
  • 說說「我和高新」的故事之南新莊的路
    說說「我和高新」的故事之南新莊的路東方矽谷 合肥高新人們對故鄉,總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感,這種情感說不出道不明。袁家勇,土生土長的南新莊人,他創作寫出了《南新莊的路》這篇文章。對於南新莊的變化,他親歷並見證了。1「原先只在蜀山乾渠上有條蜿蜒的小石子路,連接著合六路,把十六個自然村連在一起,它是南新莊村連接外面世界的惟一一條道路。晴天時,塵土飛揚;雨天時,坑坑窪窪的路上布滿了積水和泥濘。
  • 德清發布丨蓄勢而上勇向前 | 第十一屆遊子文化節⑨
    圍繞遊子文化節這個重要平臺,在感受千年孟郊、共探遊子文化的同時,德清與世界的經貿大戲一次一次地澎湃上演,吸引著越來越多有遠見、有實力、有創新精神的商界領袖紛至沓來,更有一大批企業在德清投資的項目取得了顯著實效。
  • 西鹹新區862路公交線路開通 打通創新港與西安主城區的交通通道
    西鹹新區862路公交線路開通 打通創新港與西安主城區的交通通道 時間:2019
  • 靜安憑啥引人紛至沓來-烘焙,集聚,老宅...
    今年以來,靜安一大批隱於市區的老建築、老弄堂在恢復原貌後,立刻變成「網紅打卡地」,吸引四面八方的眾人紛至沓來。   發揮「眾」部門合力,激發經濟活力    市北高新,是去年4月掛牌的上海大數據產業高地,成立時間不長,但集聚效應不弱。
  • 打通交通「大動脈」 暢通城市「毛細血管」
    目前,該項目最後一棟建築已完成拆遷工作,為後續施工打通所有環節,這預示著該項目建設已進入「快車道」階段。 作為深圳「東進戰略」實施的「主戰場」,龍崗街道正以快速崛起之勢,成為推動龍崗區發展的重要力量,重大交通項目的建成無疑將為龍崗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而這些項目落地背後,無不凝聚著龍崗街道的徵拆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衢寧鐵路為浙閩山區鋪就發展致富路
    (中國新聞網)翻開浙西南、閩東北地區交通史,"鐵路"一直是制約著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瓶頸。衢寧鐵路的開通運營,不僅為浙南閩北14個區縣(市)迎來了一條連接長三角、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通江達海快捷通道,更為浙閩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鋪就發展致富路。衢寧鐵路為浙閩山區鋪就一條綠色生態旅遊路。
  • 湖州「四好農村路」自成風景線 串起人民生活幸福路
    近年來,湖州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導,全面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市,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細看湖州的成績單:三縣兩區中,安吉、長興、德清、南潯四縣區相繼獲評「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其中,安吉縣、長興縣還成功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今年吳興區申報爭創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也已通過省交通運輸廳現場覆核。
  • 貫通高新曲江的快速幹道:西安2.5環將改變什麼?
    part1本月「西安發布」刊發了一條消息:按照規劃,緯零街打通後,向西經電子四路、科技八路直通西三環,向東經雁南二路、曲江池北路順抵曲江大道,最終將形成一條快速幹道,網友戲稱其為「2.5環」。3、坐地鐵、無論是2號線倒3號線,還是4號線倒3號線,那些在小寨和大雁塔等地換乘的過程都讓人不堪回首,更別提目前建成的地鐵3號線大都沿著北邊地區,離承載企業的高新二期等地還有一段距離,好不容易從擁擠的人潮中出來,又被迫去往下一個更小的火柴盒,實在算不上什麼美好的記憶。4、開車經雁展路、電視塔轉盤、丈八東路進入高新。
  • 與杭州一「橋」之隔,有一座數字經濟的「寶藏小城」——德清的互聯...
    更重要的是,這裡的數字經濟幾乎從零起步,卻在10年間走向世界,以至於成為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的舉辦地。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又有121個地理信息及相關項目落戶於此。這座小城有一個美好的名字:德清。一條「小道消息」引來的產業山清水秀的德清,何時養成了網際網路「氣質」?
  • 一個「仙桃」鋪就一條山貨「下山路」
    中國石油重慶銷售公司積極履行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彰顯國企擔當,將扶貧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主動為宣王村提供支持,加強合作,探索消費扶貧渠道,不僅為山裡以 「仙桃」為代表的大木山貨找到了「網際網路+」扶貧的「下山路」,還通過多方協作鋪路架橋,使這條「下山路」更暢通。
  • 軌道上的長三角:打通區域經濟大動脈
    新華社上海7月5日電題:「軌道上的長三角」:打通區域經濟大動脈新華社記者胡潔菲、何欣榮「天塹變通途」的故事,再次賦予長三角無限想像力。繼6月底商合杭鐵路全線通車之後,近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開通運行,長三角經濟動脈進一步打通,蘇中蘇北城市融入長三角「全面開花」。(小標題)南通終結「向南鐵路不通」7月1日早晨,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下,近二十輛大巴載滿本地市民先後駛來,與在此等候的附近村民組成2公裡長的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