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7 12:01 |德清新聞網
8月20日,國家鐵路集團工程管理中心批覆湖杭鐵路全線站前工程施工圖。這標誌著湖杭鐵路項目取得開工前這一控制性節點成果。
湖杭鐵路建設,對德清意味著什麼?
湖杭鐵路連接湖州至杭州西站,途經德清境內約20千米。同時,可從德清經湖州連接到正在建設中的商合杭鐵路和即將建設的滬蘇湖鐵路。「通過湖杭鐵路,可以向外聯繫上海、江蘇、安徽、河南等地區。」在德清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楊劍煒看來,這意味著,德清在杭州、上海、蘇皖重要交通通道及長三角交通網中的節點作用日益顯現。
區域融合,交通先行。德清作為杭州北上交通門戶,高速、高鐵、鐵路等現代化陸上交通齊全。近年來,杭寧高速德清北互通、304省道改建二期、杭州繞城高速西複線湖州段、104國道德清段改建提速、京杭運河航道整治等一批重點融杭交通項目,或開工、或推進、或建成,服務於區域經濟發展。
「天下商埠之興衰,視水陸舟車為轉移。」正因為交通的便利,德清早已成為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人氣和機遇聚集的「創業新城」,長三角著名的休閒勝地……
高新企業紛至沓來
「優越的交通區位是我們當初決定把企業落戶到德清的主要原因之一。」浙江中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波開門見山地說道。2017年,中特智能在鍾管鎮南舍工業園區建成投產,企業主要生產大型智能印染設備。「因為設備體積大,所以運輸也是很關鍵的一環。」李波說,紹興和江蘇吳江是全國兩大印染行業基地。德清所處的區位,無論是東往紹興,還是北向吳江,都讓企業產品的運輸時間縮短,運輸效率大大提高。不久之後,杭州二繞的建成將彌補德清東西向交通薄弱短板,減輕杭寧高速通行壓力,為企業帶來更多利好。
同樣,2015年1月,一直在江蘇發展的浙江南元泵業有限公司來到雷甸鎮。「這裡不僅供應鏈全面、配套設施齊全,而且緊臨練杭高速和杭寧高速,交通優勢明顯。」企業負責人趙見芳說,搬遷之後,優越的交通也為企業留住了更多的人才。
和中特智能、南元泵業一樣,得益於便利的交通區位,目前,600多家杭資企業落戶德清。隨著大批杭資企業的入駐,兩地商貿、物流等三產服務業加速融合,該縣約1/4高新技術企業、30%以上高端人才,以及60%以上創新載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來自杭州。
有人說,地理信息小鎮是「產業和人才最密集的地方」。確實,截至目前,小鎮已吸引匯聚了300餘家地理信息企業,實現了地信產業從零到一百億的突破,撬動了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日新月異的地理信息小鎮
不僅於此,去年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在德清召開。如今,德清國際會議中心已成為杭州地區乃至全國各類大型會展會議活動舉辦地。「很多企業看中的正是這裡便捷的交通區位。」在湖州莫幹山高新區地信局副局長王更亮看來,德清地處長三角一小時交通圈,區域內經濟活躍。這為地信小鎮帶動長三角、輻射全國的地信息產業基地,帶來人氣和機遇。
另外,得益於便捷的交通,一大批高端房地產項目也紛紛進駐,德清城市品位不斷提升。
路港聯動打通脈絡
德清水網密集,內河航運發達,除了陸路交通,大港航、大物流也為經濟發展增添活力。近年來,德清內河航道不斷改善,京杭運河規劃提升為三級航道,千噸巨輪可暢行。目前,該項目正處於最後衝刺階段,計劃8月底五座橋梁全部合龍,10月航道及橋梁工程將完工。「京杭運河提升通航後,將為大型船隻航行提供便利,提高京杭運河整體運輸能力,極大發揮「黃金水道」的價值,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楊劍煒表示。
德清港是海河聯運京杭運河的重要港口之一。今年上半年,德清縣完成水路貨運周轉量38301.1686萬噸公裡,同比增長8.7%;貨櫃業務量突飛猛進,上半年完成8.09萬標箱,同比增長59.9%,兩項指標增長率均獲湖州市第一。這離不開德清港的貢獻。
業務繁忙的德清港
作為我省內河港口,德清港年吞吐能力達350萬噸,可為進出口貿易提供就地檢驗檢疫、通關清關、保稅倉儲、物流配送等服務,不僅能保障本土企業便利出行,輻射到的周邊水上運輸線路也將更加活絡,企業經杭湖錫航道可轉京杭大運河和杭申線,不僅可連通上海、寧波、太倉、嘉興等海港,還可連通浙、蘇、皖各內河港,從而大大降低運輸成本。
交通興則百業興。如今,德清已逐步形成了「大交通、大物流、大港航」的交通格局,陸路、水路交通高水平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通了城市之間的聯接脈絡,拓寬了的確誒那個向外發展的路徑,也為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原標題《交通大發展鋪就經濟騰飛路》,原作者董華、吳薇、王正、謝尚國。編輯張哲萍)
15668784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