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幼兒園的「戲份」真多,前面有調研家裡戶型、房價的,現在又來了一個畫月亮的,還要跟家長一起完成!
呼和浩特4歲小甜蜜因找不到月亮愁壞了。原來是老師要求她和媽媽連續畫16天的月亮,但因天氣原因,月亮連續3天都沒「露臉」。無奈之下,媽媽發動家族群,一起幫忙找。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老師特別喜歡讓父母跟孩子一起做作業,也不知道是在考孩子,還是在考家長。有些作業初衷是好的,但是往往落地之後會發現,並不是預期的那樣。比如這次的畫月亮,連續3天下雨,讓孩子怎麼畫?
之前看過一個報導說深圳幼兒園老師讓畫30天月亮,很多網友吐槽家長不夠靈活,其實現在想想,家長也是很想支持老師們的工作,想讓孩子能夠學到知識。但是這樣的題目,是不是應該更加現實一點呢?我們已經不是古人,網絡這麼發達,為什麼不能去通過搜索來獲取?
很多人會覺得,讓孩子自己親自去探索發現,以此來獲取知識,覺得這是培養孩子獲取知識的主動性。但是我想說,獲取知識的方式很多,通過網絡視頻、圖片、搜索和老師家長的教學,也是獲取知識的方法。
可以通過理論教學,然後布置作業讓大家再去實踐的方式來進行。而且要結合實際,晚上沒有月亮的時候,不是真的沒有,而是雲朵遮住或者霧霾等原因,這些都應該要小朋友知道!
現在很多幼兒園喜歡讓父母跟孩子一起來做作業,但是父母每天上班回家就已經夠累的了。學校能不能多考慮一下布置讓孩子獨立完成的作業,然後讓父母輔助,而不是全程介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