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成語故事——塞翁失馬

2020-12-17 獻縣廣播電視臺

塞翁失馬:用來表示雖然暫時受到損失,卻因此而得到好處;或用來比喻壞事可以變成好事。

成語故事:

古時候,在靠近西北邊塞的地方,住著一位善於推測吉兇禍福的人。

有一天,他家飼養的一匹馬忽然無緣無故地跑到胡人那裡去了,他十分悲傷,但也無可奈何。

鄰居們聽說了之後,就都來安慰他。這個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啊!你總不能跑到胡人那邊去找啊!」那個說:「哎!事已至此,你就自認倒黴吧!」……說是安慰,但是大家七嘴八舌的,嘲諷的也有不少。屋子裡亂鬨鬨的,就在這時,他的父親走了進來,冷冷地說了一句:「有什麼好難過的?誰說這就不是一個好事呢?」

鄰居們聽了,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過了幾個月,這人家的馬忽然又跑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了好幾匹胡人的駿馬。大伙兒聽了都很羨慕,紛紛向他道喜祝賀,說他有福氣。

不料他父親卻潑了盆冷水:「樂什麼?誰知道這會不會成為一個禍根呢?」大伙兒頓時掃興地離開了。

自從家裡多了幾匹駿馬,那人就常常騎馬四處遊玩。

可是有一天,他又騎馬出遊的時候,馬不知怎麼突然受驚,狂奔不已,他就這樣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骨。人們發現後,將他送回了家,臨走時又紛紛安慰。

不料這時他的父親又說了一句令人驚異的話:「誰知道這就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這次,人們對老人的話半信半疑了,因為自從他家的馬跑到胡人那裡後,一直到現在所發生的事兒,就像他父親說的那樣,像是預言似的,竟都成了事實。

過來一年,塞外胡人大舉入侵邊疆,朝廷下令徵兵禦敵。戰爭十分激烈殘酷,邊塞居民十分之九都在戰爭中死去了,而這個人卻正好因為跌瘸了腿,不能參軍打仗,保全了性命。

塞翁失馬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禍福相依,我們要善於用冷靜的頭腦,辯證的眼光看待福與禍。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可以轉化為禍,禍也可變化為福。

- END -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積:思維導圖學成語故事—塞翁失馬
    成語故事 塞翁失馬1.基礎知識【成語】:塞翁失馬【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2.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一個老頭兒。他養了許多馬,有一回,老頭兒家的一匹馬跑丟了。左右鄰居知道了,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老頭兒並不著急,他笑了笑,說:「這不算什麼損失,跑了一匹馬,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很好笑。
  • 成語故事丨塞翁失馬、雪中送炭、囫圇吞棗的故事
    又到了學習成語的時間啦!今天貓小帥和大家分享成語塞翁失馬、雪中送炭、囫圇吞棗塞翁失馬塞翁的馬丟了,他的鄰居來安慰他,可塞翁覺得這可能是件好事情。買想到過了幾天,丟失的馬自己回來了,還帶來了一匹高大的駿馬。
  • 成語文化故事:塞翁失馬,是福是禍?
    從前人們把與北方胡人居住地相連接的地方叫做邊塞,「塞翁失馬」講的就是一個住在邊塞的老翁把馬丟了的故事。這個住在邊塞的老翁平時為人處事非常豁達,而且還很好客,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和他交往,就是在邊塞地區做生意的買賣人也都尊稱他為「塞翁」。
  • 每日成語:塞翁失馬
    【文言文】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jù)不為福乎?」 居數月,其馬將駿馬而歸。【寓意】「塞翁失馬」這個成語通過一個循環往復的極富戲劇性的故事,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係,揭示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它告訴我們,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
  • 成語「亡羊補牢」和「塞翁失馬」給我們的人生智慧!
    「亡羊補牢」後面一般跟一句:為時不晚或者猶為遲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失馬,安知非福」也是成語,後簡寫為「塞翁失馬」,都是一個意思。亡羊補牢實際這裡面莊辛還講了個故事,大致是這樣的:有人人養了一群羊,並關在羊圈中,一天發現羊少了一隻,結果一看羊圈破了一個洞,半夜狼進來叼走了羊。
  • ...故事》+《中國歷史故事》+《中華成語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
    《中外名人故事》+《中國歷史故事》+《中華成語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 2017年09月29日 22:51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 二千年後,終於明白了塞翁失馬,馬到成功藏著的中華文化的絕密
    二千年後,終於明白了成語「塞翁失馬」,驗證了「馬到成功」藏著的中華文化的絕密中國網際網路史上,聯想集團是最早的,我在99年杭州計算機畢業後,進的第一家公司就是杭州聯想售後維修部,這是難以想像的,那麼早就開始做售後。
  • 《中華成語故事英語繪本》出版
    日前,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張喜華教授帶領團隊編寫的《中華成語故事英語繪本》系列中小學生英語輔助教材由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正式出版。該系列繪本教材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參與北京市「高參小」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圍繞新時期教育事業立德樹人的核心宗旨,結合教育部小學英語新課標的要求,通過課程教學,教會學生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將英語語言文化的學習與中華傳統美德與文化的教育結合,落實英語學科教學的德育擔當。
  • 磁力片與成語啟蒙|第6集:塞翁失馬
    成語啟蒙,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部分。不少家長反饋,單一的故事總是提不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時常出現講完就忘記的情況。為此,小E老師特地整理了一批磁力片成語啟蒙造型,一起來看看,今天的主角是誰呢?塞翁失馬 (sài wēng shī mǎ)成語典故戰國時期有一位老人養了許多馬,一天馬群中忽然有一匹馬走失了。
  • 《中華成語故事》系列兒童微電影在榮成拍攝
    8月17號,《中華成語故事》系列兒童微電影威海站第一季在榮成石島赤山風景區開拍。為落實教育部、中宣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發現、挖掘、培養少兒影視人才,榮成電視臺藝術培訓中心與北京星蕾國際影視傳媒聯袂啟動《中華成語故事》威海榮成站拍攝,給孩子提供一個建立自信、自我肯定的平臺。
  • 中華成語,接我們回家,歸宗認祖
    說起成語,很多人都會如數家珍地娓娓道來,耳熟能詳的有拔苗助長、坐井觀天、塞翁失馬、守株待兔、亡羊補牢、自相矛盾等等,伴隨著這一個個奇妙的四字組合,那些醍醐灌頂的經典故事,活靈活現的形象造型,便會一個接一個地在我們的眼前浮現開來,如綠波荷塘蜻蜓戲水活色生香,如青蔥發小久別重逢輕鬆自在。
  • 中華成語小故事——打草驚蛇
    後來,人們從這個故事引申出「打草驚蛇」這一成語,用來比喻一方面給予甲懲罰,另一方面乙也受到了警戒。現在人們多用這一成語比喻做事不夠機密,往往由於一些不必要的舉動,導致對方察覺到了自己秘密的意圖。成語解釋成語dǎ cǎo jīng shé打草驚蛇解釋驚,驚動。意為打在草上卻驚動了蛇,藉以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多指因做事不謹慎、洩密,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 三人成虎|成語故事NO. 15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故事是《三人成虎》。       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為了使雙方都能信守諾言,在訂立盟約時,往往要將本國的太子交給對方做人質。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編成了「三人成虎」的成語,比喻謠言一再被重複,就有可能掩蓋事情的真相,使人信以為真。
  • 中華成語故事┃侃侃而談
    今天幸運草老師就為大家分享中華成語故事┃侃侃而談,希望對老師教學和孩子學習有所幫助。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收藏哦~【成語】侃侃而談【拼音】kǎn kǎn ér tán【英語】speak with fervour and assurance【近義詞】口若懸河、誇誇其談、娓娓而談【反義詞】閉口無言、吞吞吐吐、張口結舌【解釋】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 中華成語小故事——拋磚引玉
    成語解釋成語pāo zhuān yǐn yù拋磚引玉解釋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上期中華成語小故事
  • 中華成語小故事——負荊請罪
    成語解釋成語fù jīng qǐng zuì負荊請罪解釋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上期中華成語小故事——風吹草動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中華成語小故事——孟母三遷
    成語解釋成語mèng mǔ sān qiān孟母三遷解釋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上期中華成語小故事
  • 中華成語故事136┃鍥而不捨
    今天幸運草老師就為大家分享中華成語故事136┃鍥而不捨,希望對老師教學和孩子學習有所幫助。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收藏哦~圖片©/ 網絡    視頻© / 網絡 【成語】鍥而不捨【拼音】qiè ér bù shě【英語】keep on carving【近義詞】滴水穿石 愚公移山 持之以恆 始終不渝 堅持不懈【反義詞】知難而退 一暴十寒 半途而廢 淺嘗輒止【解釋】鍥: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
  • 中華成語故事135┃懸梁刺股
    今天幸運草老師就為大家分享中華成語故事135┃懸梁刺股,希望對老師教學和孩子學習有所幫助。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收藏哦~圖片© / 網絡 【成語】懸梁刺股【拼音】xuán liáng cì gǔ【英語】Painstaking in one's study【近義詞】映雪讀書、鑿壁偷光【反義詞】無心向學【解釋】比喻廢寢忘食地刻苦學習。
  • 第一屆中國成語故事口播大賽圓滿落幕
    人民網首爾12月16日電(周玉波 楊帆) 為增進中韓兩國文化交流,助推韓國民眾的中文學習熱潮,引導韓國民眾感受中國成語蘊含的深厚人文內涵,將中華文化入腦、入心地傳輸給韓國民眾,人民網韓國公司於2020年8月31日至11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