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關注中國學術發表轉向:將打造世界級期刊

2020-08-06 參考消息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4日刊登該報編輯委員滝順一的文章,題為《中國學術發表轉向,打造世界級期刊?》。文章摘編如下:

在世界各國積極推進科技研發的背景下,將明顯改變學術論文發表狀況的趨勢正在發生。中國此前重視在英美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但如今改變了方針。

中國教育部和科技部今年2月向大學發出通知,要求調整論文評估方式。中國此前鼓勵在英國《自然》、美國《科學》等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一直向發表受關注文章的科學家發放獎金。由於這種獎勵政策,來自中國的學術論文出現激增。另一方面,被撤回的論文也在增加,有聲音指出論文存在粗製濫造現象。

新方針要求在評價研究人員時,不僅是向國際知名期刊投稿,包括向專業領域重要學術期刊和中國國內期刊投稿在內,要進行均衡評價。評價關係到研究經費的申請和崗位晉升等,有分析認為如果徹底調整評價方式,中國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的舞臺將隨之改變。

日本國立情報研究所的船守美穗表示:「這是很大的變化。可以看出中國似乎希望抑制向歐美期刊支付版面費發表論文,以提升國內期刊的水平。」

中國的學術論文被認為在數量上顯示出追趕美國的勢頭,在質量上也顯著提高。中國之所以改變方針,被認為是希望在國內培育邁向世界的論文期刊(英文期刊),名副其實地成為科學大國。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倉田敬子表示:「雖然能從中國國內收集到優秀論文,但能否吸引全球的優秀論文呢?今後關注的是能否打造中國版《自然》這樣的學術期刊。」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英媒:期刊黑名單助力中國學術清白
    英國《自然》雜誌10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正在等待「罔顧學術質量」的學術期刊「黑名單」中國提出的一項建立全國性期刊黑名單的建議已在該國科學家中引發一場討論。今年5月,中國科技部擔負起編制該黑名單的使命。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
    原標題: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全球第四 11月1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顯示,我國科技論文產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材料科學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保持世界首位。 據統計,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包括《自然》、《科學》等。
  • 研修通知 | 國際期刊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研修班
    教師的科研能力與素養是個人發展的重要方面,長期以來,國內高校外語教師一直將目光聚焦於國內期刊論文發表,而忽略了國際期刊,一方面,這導致教師學術發展與學術影響領域受限,另一方面,我國高校外語教師群體數量龐大,中文核心期刊數量有限,科研競爭壓力大,很多老師苦於無法找到高質量論文發表的突破口。
  • 學術論文發表|cns期刊是什麼?
    可能很多國內作者對這個國際期刊不是深了解,可能對著這個cns是屬於什麼類型也不清楚,這其實對於我們在國際期刊上論文發表論文是不利的,cns其實就一個英文的縮寫,其實這是三個刊物字母的的首字母,全名是:cell nature science,cns則是國際最高的《細胞》《自然》和《科學》的一個學術雜誌,cns並不是一大類期刊,而是說的這三個刊物。
  • 快速發表、全球發行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
    涉及領域包括機構與機器科學、齒輪與傳動、機械系統振動及動力學、機械結構與強度分析、機械設計理論及方法、摩擦學與表面技術、機械仿生學、零件成形製造、快速成型技術、加工過程與技術、製造自動化、精密工程、儀器與測試、機電一體化與嵌入式系統、機器人技術、傳感及自動化技術、微機電製造和綠色製造等。本刊已被SCI、INSPEC、SCOPUS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等收錄。
  • 國際學術期刊《Chest》首次發表中國醫生抗疫詩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袁蕙芸)北京時間5月5日,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Chest》(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主治醫師李佳的現代詩「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together with you」(和你一樣)。
  • 探尋新時代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化之路
    作為新聞出版業的第三方觀察者,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關注中國學術期刊的數位化轉型、海外傳播與海外影響力構建以及戰略發展等諸方面的問題,我們願與業界同仁攜手同行,共同探尋開拓未來學術期刊的出版之路。    首先,要構建整合全球知識資源的傳播平臺,將中國的學術文獻與國際學術文獻放在一個平臺上,建成為全世界服務的國際平臺,使全球用戶都可以同臺發現、同臺使用中國和國際的學術期刊。
  • 研究與教育 | 中國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學術話語權的構建
    國際話語權的爭奪需落腳於學術期刊的辦刊理念與方式[6]。理念先行,才能引領發展,辦刊人應高度重視國際學術話語權視角下的辦刊理念的更新、辦刊思路的調整、辦刊方式的創新。圍繞建立國際學術話語權,定位於「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不僅要努力打造優秀成果的交流平臺,減少優秀稿源外流,更要成為中國文化成果走出去的重要途徑,推動我國從科技文化大國向科技文化強國轉變。
  • 學術期刊論文發表字數要求
    kittyxier(我的朋友圈經常分享職稱、論文以及各省市相關政策及常識)1、正規學術期刊字數要求通常是16開大小,期刊一頁被成為一個版面,不同期刊會使用不同的格式來印刷,字體、行距、邊距都不一樣,因而期刊一個版面能有多少字就不一定了。
  • 中國知網怎樣發表期刊加急發表見刊*
    中國知網怎樣發表期刊加急發表見刊*所有的編輯均是他們各自領域的專家學者。核心期刊網「文章輔導」團隊,就確定了自己的服務宗旨:誠以為基,為您及時排憂解難。打造專業的期刊期刊發表服務平臺。聯繫相關期刊單位進行審核,與本站合作的省級、、核心期刊均帶有國內刊號CN、國際刊號ISSN雙刊號,碩、博士20多人。
  • 國際期刊被爆斂財:替大批中國研究人員批量生產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美國反論文抄襲網站「剽竊監督」根據網友舉報,從調查一篇剽竊的論文入手,順藤摸瓜獲得驚人發現:一些旨在斂財的「掠食性」國際學術期刊與代寫論文的「槍手」公司狼狽為奸,疑似為大批中國研究人員批量生產、發表學術論文。該網站編輯告訴本報記者,他們發現的可能是世界科學歷史上國外學術出版商瞄準中國研究人員斂財的「最大醜聞」。
  • 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召開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12月17日—18日,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召開。該論壇首次以線上形式召開,今年的主題為「共擔歷史使命、共建創新生態、共謀高質量發展、共創期刊未來」。全國學術期刊界近7200人線上參會。
  • 這所雙一流大學新政:發表於OA期刊的學術成果不予認可
    圖片來源:知乎成都理工大學在 2018 年 10 月 30 日印發的《成都理工大學科研項目、成果及社會服務分級認定方案(試行)》中,明確規定:2019 年 1 月 1 日後發表在 OA(Open Access,OA)期刊上的論文不再予以認可
  • 陸金喜學術論文發表在著名的陶瓷類專業學術期刊——《陶瓷學報》
    《陶瓷學報》是著名的陶瓷類專業學術期刊,創刊於1980年,由景德鎮陶瓷大學主辦。距今,《陶瓷學報》已有40 年的悠久歷史。其被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是江西省認定的優秀期刊和重點期刊。
  • 中國學術期刊邁向國際一流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原標題:施一公團隊連續多篇重磅論文發表於《Cell Research》雜誌,引起國際矚目學術大家接連發力之後,中國學術期刊邁向國際一流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日前,施一公團隊在國產英文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以下簡稱CR)上連續發表兩篇最新科研成果,引起國際矚目。
  • 學術期刊Chest首次發表中國醫生抗疫詩—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5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Chest(《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主治醫師李佳的現代詩「Fighting
  • 教育部: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意見》指出,當前,高校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平臺評審、科研獎勵、人才評價、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導師遴選、學位授予、績效分配、學校考核、資源配置等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唯論文」現象,簡單以發表論文期刊級別、數量、引用率、影響因子、轉載情況等作為主要評價指標,重數量輕質量,忽視學術著作、決策諮詢報告、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等其他標誌性成果質量、貢獻和影響等,導致學術功利化浮躁化
  • 格樂留學|scopus最新檢索,33篇論文發成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
    33篇學術論文發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據scopus最新檢索,格樂大學在今年1月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共計有33篇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什麼是scopus?格樂大學能夠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不僅因為政府在科研方面的支持和鼓勵,更離不開格樂大學在教育科研領域持續性投入,及學術領域優秀師資隊伍的建設。一流師資,打造科研學術團隊一所好學校最重要的,就是擁有好老師。
  • 教育部: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 Protein&Cell告訴你:「中國血統」的英文學術期刊靠什麼被認可
    利用9年多時間,將一份具有純正「中國血統」的英文學術期刊辦到受國際學術界認可的程度,靠的是辦刊人獨具的選稿慧眼、嚴格的審稿標準、非營利的辦刊宗旨,而最終受益的是獲得了更多學術話語權的中國優秀科學家與中國生命科學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