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雙一流大學新政:發表於OA期刊的學術成果不予認可

2020-12-11 中國生物技術網

來源:生物學霸;作者:SOOF

開放獲取(Open Access,OA)已成為學術界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

但說到 OA 期刊,在很多人眼中,依然是水刊的代名詞。不少人覺得,發 OA 期刊,是要交錢的,那不就等於是買文章嘛~

更狠的是,已經有高校朝 OA 期刊開炮了,對發表於 OA 期刊的學術成果不予認可!

近日,成都理工大學一份兩年前的文件在知乎上引發熱議。

圖片來源:知乎

成都理工大學在 2018 年 10 月 30 日印發的《成都理工大學科研項目、成果及社會服務分級認定方案(試行)》中,明確規定:2019 年 1 月 1 日後發表在 OA(Open Access,OA)期刊上的論文不再予以認可。

圖片來源:成都理工大學

雖然是以備註的形式出現,但備註對象卻是包括 SCI 一區和中科院 TOP 期刊在內的所有自然科學期刊。

圖片來源:知乎

無獨有偶,網上盛傳北京理工大學某些學院也禁止發表開源 SCI 論文。

很多 OA 期刊確實比較差

對 OA 期刊的認定與否,說到底還是關乎科研績效的計算。

無論這條規定是否合適,敢寫進文件裡,校方肯定是在現實操作層面發現了 OA 期刊的某些弊端。

在研究生獎學金評定中,一個很重要的量化指標是已發表的期刊論文。OA 期刊因為相對審稿較快,所以在研究生階段僅有幾年時長的短期科研評比中很容易佔據數量優勢。

效用上,有些 OA 期刊還具有極高的「性價比」。據說在不少高校的研究生評獎中,出現了 IEEE Access 的 OA 期刊論文 PK 掉老牌期刊論文的現象,前者雖然影響因子不算特別高,但屬於中科院二區,JCR 一區。

圖片來源:IEEE Access

不得不承認,很多 OA 期刊也確實比較差。

2013 年,Science曾發文討論 OA 期刊中的同行評議問題。

圖片來源:Science

生物學家 Bohannon 用「釣魚」的方式把 OA 期刊不嚴格的審稿機制公諸於眾。他將一篇乍一看有道理但實則錯誤連篇的假論文署上假名字捏造假單位後投給了 304 家 OA 出版的期刊,結果竟然拿到其中 157 家的接收函!

隨著 OA 出版的發展,出現了一大批只以斂財為目的 OA 期刊,這些期刊根本沒有同行評審的過程,只要給錢就能發表論文。

這類期刊被稱為掠奪性期刊,是 OA 期刊的阿喀琉斯之踵。

OA 期刊收取的高額版面費也是反對者一直詬病的問題。

最極端的例子大概是埃及出版集團Hindawi。這家 1997 年才成立的出版集團本來是一家傳統出版機構,2004 年開始做 OA 期刊,三年時間就轉型為徹底的 OA 期刊出版商。

目前該集團旗下有 400 多份 OA 期刊,最近十年保持每年超過 1 萬篇的論文出版體量。按照最低 195 美元,最高 6995 美元的版面費計算,Hindawi 利潤相當可觀

有學者曾撰文指出,保守估計我國研究者每年向國外出版商繳納的論文版面費高達數十億

OA 期刊自身問題多多,遭人白眼甚至不予認可也實屬正常了。

OA 期刊也有佼佼者

但是,客觀地說,還是有很多還是相當不錯的 OA 雜誌。

NatureScience的兩本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是 OA 期刊的兩面旗幟,在 JCR 分區中穩居 Q1 區。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圖片來源:Science Advances

2018 年,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大類分區時曾把這兩本期刊劃分到二區,立即便遭到學術界的 piapia 打臉。

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直接發文表示,學校在學科建設、職稱評審、科技獎勵、授予學位成果要求等方面統一採用科睿唯安 SCI 期刊分區標準不再使用中科院的 SCI 期刊分區標準

隨後的中科院分區中,這兩本雜誌在大類學科和小類學科,都屬於綜合性期刊 1 區。

除 JCR 的影響因子外,谷歌的 H5 指數也是評價期刊的指標。在 H5 排名中,Nature Communications常年位居前 10,PLOS One也進入前 30。

即便參照不同指標,OA 期刊也不乏佼佼者。

Nature Index 雖然是用於評價學術科研機構的指標,但依據的也是科研機構在 82 種期刊上的文章發表情況。在這份精心挑選的期刊名單中,除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外,還有PLOS BiologyPLOS Genetics,以及eLife

可見,OA 期刊已經取得幾乎所有權威資料庫的認可。

中國的 OA 期刊,表現也不錯。今年重新拿到影響因子 11.5 的 Bone Research 就以 OA 模式出版,影響因子超過 13 的後起之秀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也是 OA 期刊。

圖片來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國家目前正在大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OA 出版很可能是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

我們需要正視 OA 期刊

一個不得不正視的現實是,OA 期刊已經成為學術出版的潮流。

首先,不能因為片面地認為 OA 期刊一定審稿不嚴格質量不高。

是傳統出版也好,是 OA 出版也罷,其目的都是讓知識得以傳播。前者根植於前網際網路時代的紙媒體傳播,後者則更多依託於當下網絡數位化傳播。OA 這種出版模式,關注點在於信息獲取的途徑,本身並不涉及任何內容質控。

掠奪期刊確實存在,我們必須堅決抵制,但高質量的 OA 期刊審稿也十分嚴格。也正因如此,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的影響因子都是穩中有升。

其次,OA 期刊收取版面費,並不等價於斂財。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是,OA 期刊的論文作者並不只有中國研究者。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在 OA 期刊發表論文,只是因為中國的 OA 期刊還太少,缺乏影響力,所以版面費都交給了國外的 OA 期刊。

而且直至今天,中國的科研機構每年還是要花大筆的費用來購買傳統學術出版的期刊瀏覽權限。這些花費,都是學術研究的必要投入。

另外,很多 SCI 收錄的 OA 期刊也並不收取版面費,比如瀋陽藥科大主辦,Elsevier 出版的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如果把國內期刊也考慮進來,作者不但發論文要交版面費,讀者想要閱讀論文還需要向 CNKI 等資料庫支付費用。花費更多,得到更少。

圖片來源: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第三,非 OA 期刊,甚至非 OA 的 SCI 期刊也一樣有水刊。

每年 JCR 都會剔除一部分期刊,並不全都是 OA 期刊。我國期刊資料庫也在剔除一些國內期刊,新聞出版總署甚至會查處關停一些期刊,也並不全是 OA 期刊。

現在,越來越多的期刊以 OA 模式出版。合併後的 Springer Nature 旗下已經有大約 600 本 OA 期刊,他們仍在加大 OA 期刊的出版力度。最近,全新的 Discover 系列 OA 期刊正式上線了第一本 Discover Sustainability。

不少傳統期刊也在積極擁抱 OA 模式,向混合型期刊轉變。OA 出版極有可能成為今後學術出版的主流。

期刊質量的優劣,不在於是否收取版面費,更不在於是否 OA,而是看刊物主辦方和出版機構。如果本著認真嚴謹的態度,不管是做傳統期刊還是 OA 期刊,質量都有保障。

我們在批評水刊的時候,批評的是糟糕的審稿和低劣的論文,而不是出版模式。

無論如何,一刀切地對 OA 期刊不予承認,都是一種非常外行的懶政。況且,如果要以這樣苛責的眼光對待 OA 期刊的話,那將置國產中文期刊於何地呢?

相關焦點

  • 近日,河南這所"雙一流"高校最新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近日,鄭州大學化學學院青年教師嶽新政副教授和劉仲毅教授課題組在缺陷工程體系電解水產氫和產氧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34;為題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Small》(IF:11.459)。博士研究生龐青青和牛株琳博士後為共同第一作者,化學院嶽新政博士、劉仲毅教授,材料學院易莎莎青年教師為通訊作者,鄭州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
  • 牛津大學出版社學術期刊OA 研究
    郵發代號:82-655高校學術期刊往往肩負著宣傳高校學術成果的責任,是高校研究人員進行學術交流的陣地。學術論文的OA出版使科研人員獲取最新研究成果的成本降低,並且出版的論文有助於被更多讀者獲取。匯集了眾多學者和科研人員的高校是科研成果產生最多的地方之一,高校學術期刊通過出版學術研究成果來體現為高校教學和科研服務的責任。牛津大學出版社學術期刊(以下簡稱「牛津期刊」)是高校學術期刊OA出版的優秀典型,樹立了高校學術期刊科學成果自由傳播的形象。
  • 「雙一流」建設以來,高校發表Nature&Science論文Top10的大學!
    寫在前面Nature和Science作為知名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在國內外都極其被認可。被認可的原因,無外乎其旨在要求原創高,最重要的是要有創新點,觀點新穎,能夠起到推動科研領域發展的作用。從十九世紀以來,這兩大期刊在所有投稿中,儘管是原創文章,但是數量上只有不到8%的文章被接受並成功發表。可想而知,這兩大期刊的含金量,從一定意義上,能夠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該學科領域裡面的最高水平。所以,Nature和Science的發文量,某種意義上,也是研究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 西北工業大學管院王陽副教授在UT-Dallas 24期刊中發表學術論文
    【MBA中國網訊】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王陽副教授作為通訊作者與華中科技大學吳慶華副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Fred Glover博士合作,在國際管理學領域最頂尖的UT-Dallas 24期刊《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上發表題為
  • 獲得國際學術界認可!鄭大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EEM被SCIE收錄!
    獲得國際學術界認可!鄭大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EEM被SCIE收錄!近日,由鄭州大學主辦的英文期刊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簡稱EEM,中文名《能源與環境材料》),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簡稱SCIE)資料庫正式收錄,並將於2021年6月獲得首個影響因子。
  • 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通訊員 石晶)10月12日,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與中國編輯學會學術期刊編輯專委會主辦、《檔案與建設》雜誌社承辦的「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第二屆全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期刊高峰論壇」在蘇州召開。
  • 獲得國際學術界認可!鄭大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EEM被SCIE收錄
    這也是鄭州大學首個跨過ESCI資料庫直接進入SCIE的期刊。SCIE 主要收錄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重要期刊,被列在國際六大著名檢索系統之首,其收錄的文獻全面覆蓋了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是進行科研評價的一個重要依據。EEM被SCIE收錄,是鄭州大學學術期刊建設取得的重大突破,將極大地提升該校及其所主辦期刊的學術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師在管理學領域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管理學領域國際高水平期刊(UT/DALLAS 24)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發表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王蒙蒙老師參與研究撰寫的論文「EXPERIENCE BASE,STRATEGYBYDOING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 齊愛民教授團隊在SSCI期刊發表智慧財產權教學研究成果
    》(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上以重慶大學為唯一作者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發表學術論文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with Digital Teaching on Learning Motivation
  • 學術期刊因作者並非雙一流高校拒稿引熱議
    最近,一則期刊的退稿通知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議。根據網傳截圖顯示,通知裡強調「本刊目前只接收雙一流高校的作者投稿」,經審閱及編輯部研究,不予採用,請另行處理。這算是對非「雙一流」的歧視嗎?但更多的人則表示,這樣的現象在投稿時,可以算是常態.....
  • 中國學術期刊邁向國際一流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原標題:施一公團隊連續多篇重磅論文發表於《Cell Research》雜誌,引起國際矚目學術大家接連發力之後,中國學術期刊邁向國際一流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日前,施一公團隊在國產英文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以下簡稱CR)上連續發表兩篇最新科研成果,引起國際矚目。
  • 成都理工大學:發表在開源期刊的論文不予認可!你怎麼看?
    開源期刊(也稱OA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是指讀者可以免費在線獲取同行評議論文的期刊。近幾年OA期刊的隊伍逐漸壯大起來,發展十分迅猛。
  • 華東理工大學自辦學術期刊BIOB入選SCIE,躋身國際一流學術期刊
    記者10月25日從華東理工大學獲悉,該校主辦的《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簡稱「BIOB」)已通過Web of Science期刊專家評審,該期刊在2019年5月之後發表的論文將被全部收錄進入其資料庫及其指數體系(包括SCIE和ESI), 預期明年6月將正式公布期刊2020年的影響因子。
  • 燕山大學能否順利入選下一輪「雙一流」?
    河北省承諾,在保證現有投入基礎上,給予燕山大學的經費支持再加碼,燕山大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時機。我們有理由期待燕山大學能夠在下一輪「雙一流」評估中帶給我們驚喜,開啟新一輪快速發展。對於青年人才來說,加入這所蓬勃發展的高校正當時。燕山大學已為海內外青年人才打開引才通道,熱誠歡迎各位有識之士加盟!
  • 學術論文還是發表在英文期刊上好 !
    研究生的培養,首先要寫好中文學術論文。所以近幾年,不要考慮評職稱,也不考慮論文獎金,大多論文就都發表在中文期刊上。但有兩件事,使我意識到:學術論文還是發在英文期刊上好。這不是崇洋迷外。一件事是:4年前,我與研究生合作的一篇中文文章,滿有信心地投到了國內某地學A期刊。
  • 上海科技大學在世界頂級數學期刊發表重要成果!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Daniel Skodlerack與合作者解決了朗蘭茲綱領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該成果發表於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數學新進展)。朗蘭茲綱領是數學中的一個大統一理論,是一個由影響深遠的眾多猜想構成的網絡,啟示著數論和表示論這兩個看似迥異的領域之間的深層聯繫。朗蘭茲綱領在過去半個世紀內吸引了一批世界一流的數學家,其中包括數位菲爾茲獎得主。
  • 英文論文發表期刊【期刊論文】英文論文發表期刊
    sci是一種期刊索引目錄類型的刊物,是由南京大學引進並成為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學術評價的一類刊物。SCI收錄的期刊涉及各個領域,進入SCI這一刊物的論文即為SCI論文。發表SCI論文有什麼用呢?2、發表SCI論文,可以向世界顯示我國基礎研究的實力,提高我國在世界科學界的地位。3、發表SCI論文的多少和論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國際上通用的評價基礎研究成果水平的標準。是招聘、提升、考核、評獎的重要指標。什麼是SCI論文「5C」原則?
  • 世界一流大學如何評價?點進來漲姿勢
    不論在評價指標體系中,還是人才評價實踐中,計算發表量、引用量是目前較為普遍使用的衡量指標,也有研究將是否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是否擔任知名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是否在頂尖的國際專業學會擔任重要職位、是否是國家科學院院士、是否獲得各種學術榮譽頭銜等,視為衡量學術認可的多種指標。
  • 學術論文還是發表在英文期刊上好
    作者:彭渤來源:科學網  研究生的培養,首先要寫好中文學術論文。
  • 湖北工業大學一隱私保護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湖北工業大學一隱私保護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2020-01-14  大 中 小   近日,湖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張明武教授團隊在物聯網領域頂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