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帶孩子幹什麼最耗體力?
當然是——溜娃!
出門遛娃,每家都有一部屬於自己的「血淚史」。
這些沒見過世面的熊孩子,看啥都新鮮,玩多久都不累,有娃的老母親真是傷不起。
孩子沒走兩步就轉身抱大腿,堅決求抱抱。
但是,老母親的老腰哦!每次從地上抱起他,就像舉重一樣,要深吸一口氣,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方能舉起。
為了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於是市場上出現了一種「遛娃神器」,也被稱為「兒童安全繩」,這種東西備受年輕媽媽的青睞。
但是這種方式,對於寶寶而言真的安全嗎?
「安全牽引繩」變成「坑娃兇器」
5月28日,湖北大冶某小區內,一名2歲女童手腕繫著的安全牽引繩被電梯夾住,電梯啟動後女童被吊起,懸空掛在門上,約2分鐘後摔落。女童後被救出。
根據小區物業介紹,當時女童先進了電梯,可家長沒能及時跟進去,所以當電梯啟動時,直接夾住了安全繩,這才有了上面的驚險一幕。
萬幸的是,電梯很快自動啟動急停裝置,女童也很快被救出。
這則視頻看得芽芽媽心驚膽顫,當了媽媽以後真的看不得這樣的新聞。
而類似的案例,每年都在各地發生。
(圖片來自網絡)
去年7月25日,在廣西南寧地鐵3號線金湖廣場站,地鐵即將關門駛離站臺時,一名兒童突然衝下了列車,來不及下車的媽媽被關在了車內,兩人之間的牽引繩被屏蔽門和車門夾住,所幸在列車開動前,地鐵司機發現並及時打開了車門。
兒童安全繩其實是一根內含金屬絲,外包膠皮的彈簧繩,拉長後可達1.5到2米。
消防專家說,這種繩子比較強韌,不藉助專業器材,很難把它拉斷。
正常打開,需要鑰匙,鑰匙往往是大人拿著的,孩子無法自己打開,而大人找到鑰匙再打開至少需要2分鐘時間。
而這個時間,一旦電梯繼續運行或列車開動,被隔絕在門內外的兩人,就非常危險了。尤其是孩子,極有可能造成無法預估的人身傷害,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
「坑娃的神器」大盤點
你以為坑娃的神器只有一個嗎?
不不不,市面上不止一個神器在作妖。
01兒童推車
最近一兩年,一款輕便的兒童推車成了網紅產品。
因其輕便小巧、易摺疊,廣受媽媽們歡迎。
(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就是這樣一款「遛娃神器」,在使用中不僅易出現安全事故,更會影響孩子肝腎功能和免疫系統。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展開了一次針對「遛娃神器」產品的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採集了35家企業生產的50個批次樣品,通過對50批次樣品中的增塑劑殘留的測定,合格率僅為52%。
專家介紹,如果說磕磕碰碰的傷害只是一些外傷的話,那麼通過增塑劑造成的傷害都是內在的,不但會造成肝腎功能的損傷或者異常,還會影響孩子的免疫系統。
兒童保健專家說,如果孩子長期大量接觸增塑劑,會造成孩子反覆生病,擾亂人體內分泌系統。那麼男孩可能會表現為小陰莖,女孩有可能會表現性早熟的問題。
02學步車
民間有句育兒俗語:「七滾八爬周會走」,意思是寶寶七個月會翻滾、八個月會爬、滿周歲會走路。尤其是走路,萬一寶寶學步時膽小,沒按時「達標」,家長還真是壓力山大。
有了學步車,一切看似簡單多了:寶寶立刻就能大膽「走」、比扶桌腿方便、而且家長還不必夾著或扶著。
你要說學步車簡直配得上「完美」二字,那就大錯特錯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學步車不僅不會幫助寶寶學會走路,還會嚴重影響寶寶的腿型。
寶寶學會走路是因為頸椎的力量支撐,這就需要寶寶自己通過爬行,再慢慢學會站起來,以鍛鍊頸椎的力量。所以寶爸寶媽們不用藉助這些雞肋的外力工具哦,寶寶自己總會學會走路的。
03行李箱
近年來,一些商家將「溜娃」作為自己行李箱的一大賣點。但事實上,沒有乘坐功能的行李箱秒變「遛娃神器」很危險。
半個月前,李女士帶著2歲的女兒返家。沒想到女兒因騎坐行李箱不慎連箱帶人一起摔倒,導致下頜骨折,下巴磕傷,下唇和舌頭被牙齒磕穿。
據醫生分析,孩子摔倒是臉朝下,下巴最先著急,衝擊力全部集中在下巴,這才導致磕傷嚴重。
這種意外不是個例。網上關於孩子從行李箱下摔下來的例子有很多。
芽芽媽提醒大家,一般的行李箱並沒有乘坐功能,而且沒有保護措施。如果孩子想要騎坐在行李箱上,大家一定要及時制止。
因為孩子在上面騎坐時動來動去,有很大安全隱患,一旦失衡很容易發生意外導致受傷。
芽芽媽愛叨叨
寶寶的成長是大事,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釀成大禍,可能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好心辦壞事的事情數不勝數,所以在給孩子提供保護措施的時候,先考慮清楚這種方法是否可取,或者問問身邊的朋友、專家什麼的,為寶寶的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
今日話題:你平日是怎麼遛娃的,會不會用這些「溜娃神器」?
參考文獻
[1].兒童推車抽檢合格率不足六成[J].標準生活,2017(05):11.[2].關注兒童用品 遠離安全隱患[J].福建質量技術監督,2020(06):49-50.[3]本刊綜合報導.遠離產品傷害 守護兒童安全[J].消費指南,2017(0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