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探真」長陵祾恩殿珍貴的文物價值體現在什麼地方?

2020-12-20 文旅北京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建築規模宏大,體系完備,保存較為完整,是中國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

長陵祾恩殿這座高等級的明代官式建築匯集了古代建築的特點,具有歷史和文物的雙重價值,可謂建築史上的豐碑。

今天,文旅君就來跟您聊一聊

長陵祾恩殿珍貴的文物價值

都體現在了什麼地方?

一起跟著文章來探秘吧~

規模大 等級高

此殿是長陵陵寢建築中最主要的建築。其功用主要是用來供奉墓主神位(牌位),陳設墓主衣冠、冊寶、神床、御座等神御物,以及舉行祭祀儀式。因此,這座大殿的重要地位,就像皇宮中的奉天殿(今太和殿)和乾清宮一樣。其建築等級和規模自然居於陵寢建築中的首位。

此殿高達28米多,頂部為重簷廡殿式。其柱網排列方式為六排柱前後廊式,面闊九間(通闊66. 56米), 進深五間(通深29.12米)。柱網總面積達1938平方米。殿的基座由三層漢白玉石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高臺和一層陡板式小臺基組成。臺基之前設有向前伸出的部分稱為「月臺」。月臺的前面和臺基的後面各有三出踏跺式臺階,古稱「三出陛」。臺基和月臺的石雕非常精美。石欄杆的欄板為寶瓶荷葉式,望柱頭或雕雲龍或雕雲鳳,形象生動。前後正中一路臺階中間各有三塊御路石雕,以浮雕的方式雕刻出海水江牙、二龍戲珠和凌波奔馳的海馬,其表現的景象頗為壯觀。規模如此之大、建築等級如此之高、保存又如此之好的殿宇在國內實屬罕見。

用材講究

這座殿宇的梁、柱、枋、檁、鬥拱等大小木構件均為名貴的優質楠木加工而成。特別是支撐殿頂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壯,為世上難得的奇材佳木。其中,林立殿內的32根重簷金柱,高達12. 58米,底徑均在1米上下。明間中間四柱尤為粗壯,左一縫前金柱底徑達1.124米,兩人合抱,不能交手。殿內的地面均用長寬各為0.615米的金磚鋪墁,至今並無大損。

歷史文物價值

這座殿宇的結構形式具有典型的明代早期建築特色,因而具有重要的建築史學研究價值。

這座大殿從結構上看,屬疊梁式構架體系,不推山。宋元時期的叉手、託腳等構件已不見採用,襻間鬥拱的結構形式也被「檁、墊、枋」的組合方式由墊板代替。柱頭科斗拱的耍頭,均在挑尖梁的外端雕出,各昂全部為假昂形制,這也是宋代官式建築中不存在的。其平身科斗拱全部採用真假昂並用的方式,上層昂用真昂,下層昂用假昂,假昂的昂頭,從交互鬥鬥口處斜向下伸, 沒有假華頭子雕飾。

鬥拱結構

這種特殊的鬥拱結構,既不同於宋代全用真昂的結構,也不同於清代全用假昂的情況。另外,角科斗拱駕鴦交首拱的繼續使用,以及鬥拱比例的縮小,平身科斗拱排列相對叢密,但各間攢檔在尺度上又大小不等等特點,都體現了由宋到清在法式特點上的過渡。因此,這座大殿受到了國內外建築史學界的高度關注。

長陵稜恩殿

是明代帝陵中惟一倖存的陵殿

為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中的

珍貴遺物

關於它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

今天的【古蹟探真】就到這裡了

我們下期再見

來源:明十三陵

相關焦點

  • 「古蹟探真」明成祖朱棣是否葬於長陵 這裡的名貴楠木從何而來
    長陵是十三陵中規模最大、建造最早的一座陵墓,長陵的祾恩殿雄偉挺拔,所用木材全部是名貴的楠木。那麼,這些木材是從哪裡來的,朱棣死後是否葬入了長陵?★永樂十四年長陵祾恩殿建成,趙王朱高遂奉命將徐皇后的神位安奉殿內。★宣德二年(1427年)三月陵園殿宇工程大體告竣,前後用了18年時間。
  • 明成祖朱棣用14年建故宮,卻用18年造長陵,長陵到底是個什麼樣?
    在這些皇家建築裡最出名的要數故宮,故宮、天壇、太廟這些都是明成祖(永樂)朱棣遷都北京後建造的,但其實讓朱棣更用心、更花功夫的建築,莫過於他自己歸天后的陵墓——十三陵中的長陵。朱棣建造故宮用了14年,而長陵可是用了18年。他想的很清楚,活著所住的居所時間是有限的,而長眠後所居住的地方那可是長長久久的。
  • 遊記:昌平明十三陵第一陵,長陵,昭陵
    這其中的長陵和定陵是最著名的,也是連年不斷的遊客來十三陵只去的兩個陵墓。(其他還有德陵,泰陵什麼的)定陵最著名的是它唯一開放的地宮,而長陵最出名,因為它是十三陵之首。長陵不大,溜溜達達一個小時也能看完。
  • 「古蹟探真」為何明代皇帝陵寢為紅牆黃瓦 妃子墳卻是紅牆綠瓦
    古代帝王墓葬群的宏偉壯觀之餘又愈覺得它非常神秘仔細觀察過的人會發現明十三陵的皇帝陵寢為紅牆黃瓦而妃子墳卻是紅牆綠瓦這究竟是為什麼這其中又有什麼講究且聽文旅君為您仔細講來「天子丹」與「尚赤」禮制明成祖遷都北京後,選址今昌平天壽山作為萬年福地,此後明朝諸位皇帝皆把陵墓修在了天壽山陵區內、成祖長陵東西兩側(不含追封皇帝和明代宗朱祁鈺墓)。
  • 資料:羅馬時代北非的古蹟與文物
    本文探討的「北非」,在地理上應指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包括今日的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五國,由於涉及範圍甚廣,限於篇幅,因而只以當時的「非洲省」即迦太基發祥地的突尼西亞,和昔勒尼省(Cyrenaica)的利比亞境內的羅馬古蹟與文物為主。
  • 周恩來與文物保護:親自修改介紹故宮的小冊子
    在舊中國爛攤子的基礎上,他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使大批珍貴文物得以保存至今。他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發揮文物的作用,對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1951年3月,周恩來接到報告後,在國家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立即同意由國家撥專款搶救文物,並成立文物收購小組,秘密進行文物收購,將一批珍貴文物及時搶救了回來。其中最著名的是1951年從香港購回的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體現了新中國的文物政策。
  • 西安部分文物古蹟仍存"刻字陋習"印記 律師:或承擔刑事責任
    那麼,古城西安擁有眾多知名景區,文物古蹟也有不少,這些古蹟上有沒有惡意破壞,亂刻亂畫呢?來看記者的調查。10月14日,記者在西安小雁塔前看到,拒絕亂寫亂刻文明旅遊的提示牌十分醒目。遊客也都能遵守規定,在近2個小時的觀察中記者並未發現有遊客亂寫亂畫的行為。而在小雁塔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磚體上留下了很多遊客的「筆跡」,這些「筆跡」五花八門,有人名、地名、英文字母和英文單詞。
  •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副主席談第七批「國保」
    國務院日前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國保』單位,體現了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和全面性……但從保護角度講,我的擔憂大於喜悅。」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副主席、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副主席郭旃,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表示。
  • 朱棣為修長陵,派人在雲貴川幹了一件事,後世的帝王只有羨慕
    朱棣究竟幹了什麼的事情呢?下面,就讓小編就來從頭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修建帝王陵可不是小事,尤其是陵寢的選址極為費力,畢竟帝王們都是「風水」的忠實信徒。
  • 「我」在吳哥古蹟修文物:承擔核心王宮遺址修復
    這批中國「文物醫生」為茶膠寺開方祛病,讓它重新健康地挺立在吳哥古蹟文物叢林中。吳哥古蹟保護國際行動起步於1993年,中國是最早的參與者之一。26年來,中國已經先後完成周薩神廟、茶膠寺兩個大型保護修復項目。去年,吳哥古蹟最核心的遺址——王宮遺址的全面保護修復,也交給了中國工作隊。
  • 文物數量全省第一!楠木塔、白玉杯、帶你數數洛陽的家底有多厚!
    洛陽作為歷史悠久的古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說起文物,大洛陽那可是底氣十足!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於近日發布,我市共計登錄可移動文物419918件(套),佔全省總量的23.68%,位居省轄市首位,一級文物達508件(套)。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大洛陽的「家底」。
  • 重建、復建與再建:看待中國文物古蹟物質性再造問題的新思路
    這一來是因為,在全球範圍內隨著地震、戰亂損毀的文物古蹟數量大增,或者反全球化、泛民族主義的政治訴求高漲,物質性再造的呼聲不斷擴大;二來是因為「復建」「再建」「重建」長期以來被主流話語劃為禁區,討論不足且遠未達成共識,理論認識的匱乏與實際應用上的大量需求產生矛盾,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尤其是在比較核心而基本的道德倫理角度。什麼是文物?
  • 深圳市文物局關於印發《深圳市文物古蹟保護「十一五」規劃》的...
    本規劃中的文物古蹟保護內容為文物部門管理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些比較重要的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其它具有重大價值、急待搶救的文物保護單位和文化遺址,包括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碑刻、造像等,以及近現代有代表性的史跡、建築的文物保護和考古調查發掘。實施期限為2006年至2010年。
  • 「陝西文物探探探」第22期:《大秦賦》中的章臺宮在哪裡?
    12月10日,「陝西文物探探探」到秦都鹹陽城遺址進行了實地探訪。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秦都鹹陽城大遺址項目領隊、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碩士研究生外聘導師許衛紅,和秦都鹹陽城考古隊隊員張楊力錚一起受邀作為主講嘉賓,為網友介紹了秦都鹹陽城遺址的宮殿分布、考古發掘及近年來的相關研究和發現。
  • 高句麗文物古蹟,留給人類的文化藝術寶庫
    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勝地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國內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高句麗文物古蹟丸都山城入口高句麗文物古蹟禹山貴族墓高句麗文物古蹟風景區大家有什麼好的旅遊景點聖地,歡迎提出來一起分享交流!
  • 「陝西文物探探探」第13期:古人如何認證汗血寶馬?
    西安文物資源豐富,在校園內挖掘到文物很平常,有人因此戲稱西安的高校屬於「古墓派」。那麼你知道在陝西高校中歷史最為悠久、考古專業和北大一樣有名的西北大學,在校園考古中發現了哪些寶貝?9月10日,「陝西文物探探探」走進了西北大學博物館歷史館。
  • 產品的「感知價值」——促成購買的關鍵
    原本無人問津的黑珍珠,瞬間變成搶手的珍貴珠寶,價格媲美鑽石。從「珍珠之王」薩爾瓦多·阿薩爾的故事我們看出,他是利用「錨定效應」提升商品的「感知價值」,其他珠寶就是黑珍珠的「錨點」(這裡默認您已了解什麼是錨定效應,如果不了解,可百度查閱)。今天我們的話題是:「感知價值」——促成購買的關鍵。